第六回 騰龍山徐晃夜劫營 宜都道劉備受圍困
關燈
小
中
大
,就變化無窮了!假如你龐統到了西川也使出這樣的性子來,終會釀成大禍的。
再一想,好得到時候你會明白的。
眼看中隊走過,來了後隊。
車仗無數,糧饷如山。
魏延點馬橫刀,帶了三千軍兵,向孔明等拱手話别。
這裡送走了進川大軍之後,衆文武跟着孔明回到城中,孔明吩咐:從今以後,不論事情大小,一律到軍師府通報。
主公不在,轅門内隻有一位年少的主母和無知的幼主,大堂進出,諸多不便。
從此,轅門開始冷落,直到龐統遭難,荊襄交付關雲長掌管,方才再坐大堂。
吩咐完畢,衆大将告辭回轉防地,關雲長帶了周倉和五百校刀手,二十關西漢直奔襄陽而去;張飛帶兵一萬去浔陽江紮營把守&hellip&hellip這班文官如馬良、伊籍、孫乾、簡雍、糜竺、糜芳,按孔明事先的安排,各司其職。
劉備帶了人馬曉行夜宿,趱程趕路,十分迅速。
趕奔了十來天,已離荊州六百餘裡。
這一日,時近黃昏,龐統擡頭對四下一看:山連山,山接山,山套山,山環山,崇山峻嶺,層層疊疊,正不知到了什麼所在。
便呼喚道:&ldquo來啊,傳向導!&rdquo 向導從馬後鑽了出來:&ldquo軍師,向導在!&rdquo &ldquo本軍師問你,此山何名?&rdquo &ldquo名喚騰龍山。
&rdquo 龐統想,劉備是漢室後裔,有帝王之份。
此山叫騰龍山,看來此番進川-定順當,那就在這裡屯紮下來吧。
孔明叫我&ldquo逢山不停,遇林不進&rdquo,真以為我一點都不懂,他越是這麼說,我就偏要那樣做,看我有沒有危險。
因此傳令停隊紮營,埋鍋造飯大隊就沿着山路,在這條宜都道上紮下浮營。
因為不是臨陣交戰,明天一早又要趕路的,所以何必紮牢營。
頭營上,黃忠吃過晚飯,巡視了一周,便和衣而卧。
營外巡哨來往不斷,合營标燈通明。
大帳中,龐統料理完了軍務,端坐中軍帳,劉備坐在旁邊。
劉封、關平、法正站立兩旁。
劉備想,趕了一天的路,人也困倦了,既然安了營頭,也該早些睡覺,明日還要趕路。
見龐統毫無倦意,也無退帳之心,便說道:&ldquo龐軍師,時光不早,可要安寝?&rdquo &ldquo主公,時光尚早,難以入睡。
&rdquo心裡暗暗想道:這裡是什麼地面?我若一睡,全軍都要死光!諸葛亮不是說過的嗎,逢山不停,遇林不進。
此地崇山峻嶺,險惡異常,正是用兵之地。
這點常識我會不懂嗎?你一直把孔明捧若聖明,把我蘿蔔不當菜。
今日不與你多講,讓你受些驚吓,不得不稱贊我神機妙算。
龐統自從耒陽縣當縣令-直至今,誤會日深,總以為劉備小看他。
因此總想借機顯些手段出來,表示他的本領要比孔明強得多。
但是适得其反,龐統越要這樣做,劉備越是覺得龐統不及孔明。
因而,這對君臣的誤解日複一日,越來越難釋疑團。
直到龐統誤走落鳳坡,置身于死地時,方才大徹大悟,前嫌盡釋。
可是已經鑄成大錯,無法悔改了。
又這麼清坐了片刻,劉備漸漸力乏,倦意襲來,還不見龐統退帳。
正要催促,忽見龐統一邊自言自語,一邊獨自發笑:&ldquo就要來了。
嘿&hellip&hellip&rdquo 劉備想,什麼東西就要來了?你在笑些什麼?也應該同我講一聲,好讓我心中有個底。
問道:&ldquo軍師見了甚物?來些什麼?&rdquo &ldquo主公不必多問,稍停便可明白。
&rdquo 劉備不敢多問,啞然無語。
又聽得龐統喚道:&ldquo劉封,關平聽令!&rdquo &ldquo劉封在!&rdquo &ldquo關平在!&rdquo &ldquo爾等速備兵刃馬匹。
&rdquo 兩位公子爺地被他的話弄懵了:天色已晚,滿營都是鼾聲如雷,你不讓我們睡覺也就罷了,竟然還要叫我準備馬匹兵器,難道此時會有人來偷營?關平問:&ldquo軍師,夜籁人靜,命我等備此家夥作甚?&rdquo &ldquo不必多問,隻管照辦便了。
&rdquo 一句話把兩位公子頂了回去,隻得帶着馬,扛着家夥來到帳口,武器架在馬上。
&ldquo将主公,本軍師和孝直先生的馬匹一同帶至帳口,聽候吩咐。
&rdquo 兩位公子哪裡還敢多問,一切齊備。
龐統注目往帳口一看,果然也有三匹良馬拴在那裡。
然後再對他們說道:&ldquo爾等站立帳口,不要東張西望,精神一些。
&rdquo 兩位公子想,隻有你龐統說得出來。
晚上不睡,命我們備了馬匹和刀槍,還要叫我站的神氣點,這不是受罪麼!我們跑了一整天,渾身感到無力,就指望睡一大覺,恢複元氣。
你倒好,自己不想睡,拿我們來尋開心,你到底安的是什麼心!他倆雖然這麼想着,卻不敢違抗,隻得按他的吩咐,挺起胸膛,手按劍柄,站立在大帳口。
外邊傳來敲更聲。
&ldquo别蔔,别蔔,铛铛!&rdquo二更了。
劉備愈覺體力難支,兩眼開始閉下來。
可坐着睡覺更吃力,又問道:&ldquo軍師,可要安睡了?&rdquo 因為龐統是主将,大權在手,合營上下,包括劉備在内,都要服從他的号令,他不退帳,劉備就不能擅自離開大帳。
因此劉備隻得連連催促龐統睡覺。
而龐統向來是個夜遊神,今夜料着有事,精神倍增,睡意全無,隻是搖着手中的鵝毛扇,口中喃喃道:&ldquo主公,時光尚早。
哈&hellip&hellip便要來了。
&rdquo 劉備想,今日龐統莫非中邪了?一個勁地說&ldquo要來了&rdquo,到底是什麼東西要來了呢?劉備正在猜疑不安時,外邊真的有事來了。
就在騰龍山的山套上,有一個曹兵在向山路上窺探,隻見下面營頭無數,逶迤數裡之長。
他疾忙返身跑到後山腳下,這裡也有三千曹軍紮下-座營頭。
帳上坐着四員曹将:徐晃、徐商、于禁、毛玠。
他們奉了曹操之命,悄悄埋伏在此,要切斷劉備進川的道路。
忽聞手下報來軍情,四将出營,上山仔細觀看。
今天他們要是看到山下有關、張、趙三人的旗子,或者看見諸葛亮的旗号,這四員曹将無論如何不敢貿然下山,因為這幾個人曹兵曹将都知道是碰不得的,而且也吃過不止一次的苦頭,在他們的身上占不到便宜。
現在隻見頭營上有一面&ldquo長沙黃&rdquo的大旗,知道是黃忠為頭隊先鋒,他們就不怕。
因為他們久聞黃忠年事已高,雖然本領不錯,也頗有小名,估計比關、張、趙要差得多。
又見後營上飄着&ldquo義陽魏&rdquo的旗号,更不把他放在心上。
因為他們本身是曹操手下的一流上将,天下名将都熟悉,從未聽說魏延有多大的本領。
再對中軍營上看去、旗号很多,隻有龐統的旗号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他們對龐統不能說不熟悉,山林隐士中稱為鳳雛,肯定是足智多謀。
尤其是當年巧獻連環計,燒了曹操的百萬人馬,揚名四海,提起龐統,曹将無不股栗。
今天在此相遇,可謂冤家路狹,因此把毒都結到龐統的身上,一心要除去這個罪魁禍首,以報赤壁之仇。
四員曹将回到後山,營中坐定。
徐晃說,丞相命我等改扮黃巾餘黨,在此狙截劉備進川的人馬,要殺盡斬絕,使天下人不知是死在丞相手中。
──曹操果然是奸詐無常。
因為黃巾首領張角死在劉、關、張的手中,其餘黨一直在伺機報複。
今日曹兵曹将都改扮成黃巾強徒,一旦殺死劉備,誰還弄得明白這是怎麼回事?隻道劉備死于草寇手中。
真是一條人不知,鬼不覺的毒計!──徐晃立即傳令所有将士都換上黃巾服飾。
不一會,準備就緒。
小兵的頭上都是黑布包紮,渾身皂布衣褲,手中一式鋼刀,腰中弓劍懸挂。
四将身上除去盔甲,内着軟甲,外罩黃袍,頭上黃巾裹紮,都是綠林中大王的氣派。
徐晃自号大大王,徐商為二大王,于禁稱于大王,毛玠叫毛大王。
下山時的口号一律是&ldquo與天公将軍報仇!&rdquo徐晃出營,命衆将上馬。
果然又是另一番景象,難辨真假。
徐晃橫一口瑞金巨斧,徐商握一柄開山大斧,于禁執一條槍,毛玠提三尖兩刃刀,分别先後,縱缰下山。
三千曹兵手擎火球火把,發一聲喊,跟了大将沖下山去。
&ldquo呔!與天公将軍報仇哎!殺&hellip&hellip&rdquo直往劉備的大營而來。
營前漢兵來往巡哨,猛聽得山套中一片殺聲,正不知來了何處人馬。
忙擡頭一看,燈火通明,好似一條火龍從山上遊下來。
當先四個大王,後面是數千喽啰,來勢兇猛。
暗叫一聲:&ldquo不好!&rdquo忙招呼周圍的巡哨商量。
&ldquo我的哥,事情不妙。
黃巾蟊賊前來偷營襲寨了。
快
再一想,好得到時候你會明白的。
眼看中隊走過,來了後隊。
車仗無數,糧饷如山。
魏延點馬橫刀,帶了三千軍兵,向孔明等拱手話别。
這裡送走了進川大軍之後,衆文武跟着孔明回到城中,孔明吩咐:從今以後,不論事情大小,一律到軍師府通報。
主公不在,轅門内隻有一位年少的主母和無知的幼主,大堂進出,諸多不便。
從此,轅門開始冷落,直到龐統遭難,荊襄交付關雲長掌管,方才再坐大堂。
吩咐完畢,衆大将告辭回轉防地,關雲長帶了周倉和五百校刀手,二十關西漢直奔襄陽而去;張飛帶兵一萬去浔陽江紮營把守&hellip&hellip這班文官如馬良、伊籍、孫乾、簡雍、糜竺、糜芳,按孔明事先的安排,各司其職。
劉備帶了人馬曉行夜宿,趱程趕路,十分迅速。
趕奔了十來天,已離荊州六百餘裡。
這一日,時近黃昏,龐統擡頭對四下一看:山連山,山接山,山套山,山環山,崇山峻嶺,層層疊疊,正不知到了什麼所在。
便呼喚道:&ldquo來啊,傳向導!&rdquo 向導從馬後鑽了出來:&ldquo軍師,向導在!&rdquo &ldquo本軍師問你,此山何名?&rdquo &ldquo名喚騰龍山。
&rdquo 龐統想,劉備是漢室後裔,有帝王之份。
此山叫騰龍山,看來此番進川-定順當,那就在這裡屯紮下來吧。
孔明叫我&ldquo逢山不停,遇林不進&rdquo,真以為我一點都不懂,他越是這麼說,我就偏要那樣做,看我有沒有危險。
因此傳令停隊紮營,埋鍋造飯大隊就沿着山路,在這條宜都道上紮下浮營。
因為不是臨陣交戰,明天一早又要趕路的,所以何必紮牢營。
頭營上,黃忠吃過晚飯,巡視了一周,便和衣而卧。
營外巡哨來往不斷,合營标燈通明。
大帳中,龐統料理完了軍務,端坐中軍帳,劉備坐在旁邊。
劉封、關平、法正站立兩旁。
劉備想,趕了一天的路,人也困倦了,既然安了營頭,也該早些睡覺,明日還要趕路。
見龐統毫無倦意,也無退帳之心,便說道:&ldquo龐軍師,時光不早,可要安寝?&rdquo &ldquo主公,時光尚早,難以入睡。
&rdquo心裡暗暗想道:這裡是什麼地面?我若一睡,全軍都要死光!諸葛亮不是說過的嗎,逢山不停,遇林不進。
此地崇山峻嶺,險惡異常,正是用兵之地。
這點常識我會不懂嗎?你一直把孔明捧若聖明,把我蘿蔔不當菜。
今日不與你多講,讓你受些驚吓,不得不稱贊我神機妙算。
龐統自從耒陽縣當縣令-直至今,誤會日深,總以為劉備小看他。
因此總想借機顯些手段出來,表示他的本領要比孔明強得多。
但是适得其反,龐統越要這樣做,劉備越是覺得龐統不及孔明。
因而,這對君臣的誤解日複一日,越來越難釋疑團。
直到龐統誤走落鳳坡,置身于死地時,方才大徹大悟,前嫌盡釋。
可是已經鑄成大錯,無法悔改了。
又這麼清坐了片刻,劉備漸漸力乏,倦意襲來,還不見龐統退帳。
正要催促,忽見龐統一邊自言自語,一邊獨自發笑:&ldquo就要來了。
嘿&hellip&hellip&rdquo 劉備想,什麼東西就要來了?你在笑些什麼?也應該同我講一聲,好讓我心中有個底。
問道:&ldquo軍師見了甚物?來些什麼?&rdquo &ldquo主公不必多問,稍停便可明白。
&rdquo 劉備不敢多問,啞然無語。
又聽得龐統喚道:&ldquo劉封,關平聽令!&rdquo &ldquo劉封在!&rdquo &ldquo關平在!&rdquo &ldquo爾等速備兵刃馬匹。
&rdquo 兩位公子爺地被他的話弄懵了:天色已晚,滿營都是鼾聲如雷,你不讓我們睡覺也就罷了,竟然還要叫我準備馬匹兵器,難道此時會有人來偷營?關平問:&ldquo軍師,夜籁人靜,命我等備此家夥作甚?&rdquo &ldquo不必多問,隻管照辦便了。
&rdquo 一句話把兩位公子頂了回去,隻得帶着馬,扛着家夥來到帳口,武器架在馬上。
&ldquo将主公,本軍師和孝直先生的馬匹一同帶至帳口,聽候吩咐。
&rdquo 兩位公子哪裡還敢多問,一切齊備。
龐統注目往帳口一看,果然也有三匹良馬拴在那裡。
然後再對他們說道:&ldquo爾等站立帳口,不要東張西望,精神一些。
&rdquo 兩位公子想,隻有你龐統說得出來。
晚上不睡,命我們備了馬匹和刀槍,還要叫我站的神氣點,這不是受罪麼!我們跑了一整天,渾身感到無力,就指望睡一大覺,恢複元氣。
你倒好,自己不想睡,拿我們來尋開心,你到底安的是什麼心!他倆雖然這麼想着,卻不敢違抗,隻得按他的吩咐,挺起胸膛,手按劍柄,站立在大帳口。
外邊傳來敲更聲。
&ldquo别蔔,别蔔,铛铛!&rdquo二更了。
劉備愈覺體力難支,兩眼開始閉下來。
可坐着睡覺更吃力,又問道:&ldquo軍師,可要安睡了?&rdquo 因為龐統是主将,大權在手,合營上下,包括劉備在内,都要服從他的号令,他不退帳,劉備就不能擅自離開大帳。
因此劉備隻得連連催促龐統睡覺。
而龐統向來是個夜遊神,今夜料着有事,精神倍增,睡意全無,隻是搖着手中的鵝毛扇,口中喃喃道:&ldquo主公,時光尚早。
哈&hellip&hellip便要來了。
&rdquo 劉備想,今日龐統莫非中邪了?一個勁地說&ldquo要來了&rdquo,到底是什麼東西要來了呢?劉備正在猜疑不安時,外邊真的有事來了。
就在騰龍山的山套上,有一個曹兵在向山路上窺探,隻見下面營頭無數,逶迤數裡之長。
他疾忙返身跑到後山腳下,這裡也有三千曹軍紮下-座營頭。
帳上坐着四員曹将:徐晃、徐商、于禁、毛玠。
他們奉了曹操之命,悄悄埋伏在此,要切斷劉備進川的道路。
忽聞手下報來軍情,四将出營,上山仔細觀看。
今天他們要是看到山下有關、張、趙三人的旗子,或者看見諸葛亮的旗号,這四員曹将無論如何不敢貿然下山,因為這幾個人曹兵曹将都知道是碰不得的,而且也吃過不止一次的苦頭,在他們的身上占不到便宜。
現在隻見頭營上有一面&ldquo長沙黃&rdquo的大旗,知道是黃忠為頭隊先鋒,他們就不怕。
因為他們久聞黃忠年事已高,雖然本領不錯,也頗有小名,估計比關、張、趙要差得多。
又見後營上飄着&ldquo義陽魏&rdquo的旗号,更不把他放在心上。
因為他們本身是曹操手下的一流上将,天下名将都熟悉,從未聽說魏延有多大的本領。
再對中軍營上看去、旗号很多,隻有龐統的旗号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他們對龐統不能說不熟悉,山林隐士中稱為鳳雛,肯定是足智多謀。
尤其是當年巧獻連環計,燒了曹操的百萬人馬,揚名四海,提起龐統,曹将無不股栗。
今天在此相遇,可謂冤家路狹,因此把毒都結到龐統的身上,一心要除去這個罪魁禍首,以報赤壁之仇。
四員曹将回到後山,營中坐定。
徐晃說,丞相命我等改扮黃巾餘黨,在此狙截劉備進川的人馬,要殺盡斬絕,使天下人不知是死在丞相手中。
──曹操果然是奸詐無常。
因為黃巾首領張角死在劉、關、張的手中,其餘黨一直在伺機報複。
今日曹兵曹将都改扮成黃巾強徒,一旦殺死劉備,誰還弄得明白這是怎麼回事?隻道劉備死于草寇手中。
真是一條人不知,鬼不覺的毒計!──徐晃立即傳令所有将士都換上黃巾服飾。
不一會,準備就緒。
小兵的頭上都是黑布包紮,渾身皂布衣褲,手中一式鋼刀,腰中弓劍懸挂。
四将身上除去盔甲,内着軟甲,外罩黃袍,頭上黃巾裹紮,都是綠林中大王的氣派。
徐晃自号大大王,徐商為二大王,于禁稱于大王,毛玠叫毛大王。
下山時的口号一律是&ldquo與天公将軍報仇!&rdquo徐晃出營,命衆将上馬。
果然又是另一番景象,難辨真假。
徐晃橫一口瑞金巨斧,徐商握一柄開山大斧,于禁執一條槍,毛玠提三尖兩刃刀,分别先後,縱缰下山。
三千曹兵手擎火球火把,發一聲喊,跟了大将沖下山去。
&ldquo呔!與天公将軍報仇哎!殺&hellip&hellip&rdquo直往劉備的大營而來。
營前漢兵來往巡哨,猛聽得山套中一片殺聲,正不知來了何處人馬。
忙擡頭一看,燈火通明,好似一條火龍從山上遊下來。
當先四個大王,後面是數千喽啰,來勢兇猛。
暗叫一聲:&ldquo不好!&rdquo忙招呼周圍的巡哨商量。
&ldquo我的哥,事情不妙。
黃巾蟊賊前來偷營襲寨了。
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