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周公瑾假途荊州道 諸葛亮辱敵蘆花蕩

關燈
第十回周公瑾假途荊州道 諸葛亮辱敵蘆花蕩 魯肅得了荊州的消息,到柴桑來見周瑜。

    周瑜見他興沖沖,已有幾分猜中此計成了。

    便問道:&ldquo子敬,此去荊州,劉備與諸葛亮恁地言語?&rdquo &ldquo下官按都督計策一講,劉備、孔明皆大歡喜,深感都督一片誠意,大軍到日,他們君臣親自出郭勞軍。

    &rdquo &ldquo此話當真?&rdquo &ldquo下官豈敢戲言都督?&rdquo 周瑜聽到這裡,撫掌大笑:&ldquo哈哈,哈哈,啊哈哈&hellip&hellip孔明中我計了!此番再不取荊州,本督非為人也!&rdquo 周瑜恃才負氣,一心要奪荊州,随即傳令升帳。

    頓時鼓聲響,聚集衆将。

    周瑜因孔明未破其計,精神大長,越加英姿勃發。

    命甘甯帶兵一萬,先取道西川巴丘鎮,聽得本督信炮,立即棄舟登岸,包抄荊州,接應大軍。

    自與韓當、周泰、徐盛、丁奉、潘璋、董襲、蔣欽、陳武八将,親統精銳水軍四萬,渡江直抵荊州。

    二條将令發完,命衆将回營各自去整饬軍馬,聽候消息。

     周瑜選定三月底黃道吉日,傳命各路人馬聚集碼頭待命。

    自己頂盔貫甲,裝束已畢,到内室與夫人話别。

    ──這是老先生說書藝術的微妙之處,周瑜此去有死無生,故意安排下這個訣别的小場面。

    ──小喬與周瑜生下二子-女,長子叫周循,次子周胤,年齡尚幼,聞得劉備和軍師十分厲害,父親數次受挫,身體一再羸弱。

    此番親率重軍與孔明争奪荊州,都有不祥之感。

    見父親來告辭,忙扶着母親步出迎接。

    周瑜到裡面與小喬坐定,說道:&ldquo夫人,瑜為了荊州一郡,先送了吳侯的寶妹,瑜問心有愧。

    此番設下一計,名為&lsquo假途滅虢&rsquo,誓要奪回荊州。

    要是不成的話,瑜有何臉面見吳侯,更有何顔在此為夫為父!&rdquo 小喬母子四人聽了這番十分決意之語;早已哭成淚人一般,明知此去兇多吉少,隻因這是軍機大事,不可谏阻。

    小喬泣道:&ldquo夫君正是年壯之期,來日方長,荊州早晚可取,切莫操之過急。

    還請善自珍重了。

    &rdquo說罷,母子又抱頭大恸起來。

     周瑜告辭了妻兒,到堂上。

    手下報來,衆将已在碼頭上等候号令。

    周瑜與魯肅來到碼頭,水陸大軍五萬,紛紛跟着周瑜下船,浩浩蕩蕩望荊州而去。

    到江心,甘甯率一萬水軍朝巴丘鎮進發。

     卻說甘甯,帶了衆軍與周瑜遙遙相望,不緊不慢向巴丘那邊緩緩行去。

    看看離江岸漸近,忽見前面江面上紮下一座水營。

    營頭上一面大旗高挑,卻是關羽駐紮在此。

    吳兵進艙禀報。

    甘甯聽說前有關羽擋住去路,手提畫截,急步跨到船頭上,舉起瞟遠鏡仔細一看,隻見水營門大開,駛出一艘大号戰船,船頭上立着二十個關西大漢,關平站立旁邊,關雲長頭戴青巾,身穿綠袍,端坐中央。

    甘甯想,久聞關雲長乃是當世之豪傑,劉備軍中第一号大将,我雖然見過他,但不知他的功力到底有如何高深。

    趙雲能在百萬營中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境,不知他與趙雲比起來怎樣。

    正想着,船已駛近。

    甘甯放下瞟遠鏡,将畫戟靠在身旁,雙手一拱,說道:&ldquo關君侯威名遠揚,如雷灌耳,甘甯在此有禮了。

    &rdquo 關羽起手對他一招,說一聲:&ldquo罷了。

    &rdquo 甘甯見他如此傲慢,心想,你的本領到底有怎麼大,我也未曾領教過,怎麼一點禮貌也不懂。

    我甘甯是江東一等上将,若要較量起來,也未必見你怕!況且你們漢軍不谙水戰,更應謙讓一些,卻對我擺出這麼大的架子。

    甘甯隻因身負重任,隻得耐住心頭之氣,強顔歡笑,問道:&ldquo君侯在此何幹?&rdquo 雲長想,别裝聾作啞了,明明是奉了周瑜的命令,要偷襲荊州,反而問我在此幹什麼。

    便厲聲喝道:&ldquo甘甯到此何事?&rdquo 甘甯聽周瑜說,諸葛亮不知是計。

    現在見關羽攔阻去路,以為路上偶然相遇。

    心想,久聞關羽熟讀《春秋》,知書達理,怎麼初次見面就這樣不客氣,可見得也不過徒有虛名,華而不實。

    答道:&ldquo末将奉了周大都督之命,帶兵攻伐西川巴丘。

    請問君侯緣何在此?&rdquo 關雲長撩着美髯,朗聲道:&ldquo西川五十四州之地,能攻易守。

    爾些些人馬,莫說攻伐巴丘,若能得西川一寸之地,關某削發為僧,永不為将。

    &rdquo 甘甯想,我與你索不相識,什麼時候結下的冤家,卻老是這樣對我豎眉瞪眼?真是豈有此理!要是我們确是去攻伐西川,被你這般橫批豎剖,豈不要倒盡銳氣?姓關的你有多大的能耐,竟敢如此肆無忌憚,我倒要與你比試一下,領教一下你的大刀的厲害。

    甘甯操起畫戟,指着關羽道:&ldquo君侯請讓路,免傷和氣要不然,莫怪本将手中家夥無情! 關羽見他說話生硬,嗓音拔高,知道已被自己激怒。

    便從座上擡身,雙手擡平。

    關西漢送上龍刀,撤走坐椅,一齊退了下去。

    關羽手握刀杆,刀鑽在前,刀頭在後;前高後低,拖在甲闆上。

    怒視着甘甯道:&ldquo姓甘的休得口出狂言,你若能勝得關某的龍刀,便放你過去。

    &rdquo 甘甯到底是東吳名将,雖然與趙雲交戰連招不利,但還是小有威名。

    今日遇到了關雲長,一點不容情,心中之怒早已遏制不住。

    傳令戰船靠上前去,起手中的畫戟對關羽面門刺上去,叫一聲:&ldquo關君侯看戟!&rdquo 關羽見一道白光迎面而來,不慌不忙,窺準他的戟尖,用鑽子使勁一枭,喝道:&ldquo且慢!&rdquo 隻聽得&ldquo當啷&rdquo一聲。

    甘甯受到如此神力,哪裡還抓得住,直蕩地蕩開去。

    關羽收轉龍刀便向甘甯的頸項之上一刀砍去,叱道:&ldquo去吧!&rdquo 甘甯見大刀劈來,來不及收回家夥,頭向下疾速一低,隻聽得刀聲嚯嚯,貼着他的額頭橫掃過去,正巧打在他的頭盔上,盔帶迸斷,頭盔向後飛去。

    甘甯&ldquo啊&rdquo地叫一聲,往後倒退幾步,驚出了一身冷汗。

    知道自己與關羽不論在氣力上還是武藝上,相距很遠,不是他的對手。

    稱道:&ldquo君侯好身手!&rdquo轉過身便喊道:&ldquo速與我返舟而歸。

    &rdquo 甘甯想,既然都督此計已被孔明識破,荊州必有準備,此處關羽阻截,不如讓我速速追趕都督,将這個消息告知。

    甘甯領了一萬水軍往荊州而來,此話後面再提。

     卻說周瑜帶了四萬水軍,無數戰艦往荊州進發。

    不一日,趕到了荊州碼頭。

    總以為劉備君臣要在此迎接,不料人影全無,鴉雀無聲。

    魯肅見此情景與劉備所說不符,覺得大勢不妙,提醒周瑜謹防中計。

    但此時的周瑜頭腦發昏,一味隻有荊州,至于是否有這個可能,他根本不考慮。

    心想,魯肅與我講過,劉備君臣親自出城勞軍,恐怕在城外迎接大軍。

    便傳令登岸,周瑜和魯肅,以及衆将都騎上馬背,待水軍都上了岸,跟了都督一齊往荊州擁來。

    到荊州城外,周瑜見城門緊閉,吊橋高扯;城牆上,擋箭牌密密層層,中間挑着兩塊大白布。

    周瑜看到如此情景,方才确信自己又受了孔明的騙,心一橫,決心孤注一擲,與孔明決個雌雄。

    遂命弟兄們叫門。

     &ldquo呔!城關上聽了,我家大都督在此!&rdquo 喊了半天,竟象一座死城,沒人應個聲。

    忽聽一聲炮響,&ldquo當!&rdquo城牆中間的擋箭牌被人收去,露出一排精壯漢軍來。

    中央站立一将,銀盔銀甲,渾身雪白,乃是趙雲。

    周瑜向上拱手道:&ldquo城關之上趙将軍,本督有禮了。

    &rdquo 趙雲也施了一禮:&ldquo周大都督,末将在此還禮。

    &rdquo &ldquo趙将軍,前番魯子敬與諸葛軍師言明,本督替皇叔取西川,然後掉換荊州,隻是要皇叔應些糧饷。

    諸葛軍師言道:&lsquo雄師到日。

    遠迎犒勞。

    &rsquo如今本督率軍到此,緣何不見皇叔和軍師?&rdquo 趙雲聽了哈哈大笑,心想,你還在白日做夢呢。

    施這種詭計,能瞞過誰?這裡滿城百姓盡都知曉了。

    說道:&ldquo大都督,我家軍師無臉相見于你。

    &rdquo 周瑜想,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呢?難道他舍不得這些錢糧,所以沒臉見我?還是他知道是計,卻識不破此計?問道:&ldquo此話怎講?&rdquo &ldquo大都督這條&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