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劉郎浦周瑜二絕氣 荊州城魯肅三索情
關燈
小
中
大
第九回劉郎浦周瑜二絕氣 荊州城魯肅三索情
元旦初早。
趙雲保了劉備夫婦,日夜兼程,喝退兩路吳軍,到得這裡已是晨雞疊唱,旭日東升。
喘息未定,後面一彪吳軍已近。
劉備且逃且想,追兵甚急,人馬困倦,怎麼還不見救兵到來?莫非軍師以為趙雲在此,不須相救?正慌急間,前面的漢軍齊聲叫嚷起來:&ldquo皇叔不好唻!前邊不能走了哇!&rdquo一齊放慢了腳步等待劉備。
劉備隻顧朝後看着吳軍,猛聽得前面喊聲大起,以為前面又有周瑜的人馬在堵截,心裡一怔。
回頭對前邊一看,不是天絕處,已到地盡頭,灰蒙蒙,白茫茫,天水一色,一江攔住去路。
隻見波濤洶湧,濁浪掀天。
劉備策着馬兒,正在沿江岸尋渡,可是江水彌漫,并無船隻。
不覺俯首沉吟起來。
原來,此處喚作劉郎浦,離荊襄之地已十分近了。
老先生有這麼一句趣話,走得到劉郎浦,就不怕孫家濱(兵)。
意思是,隻要逃到了劉郎浦這個地方,駕一隻輕舟,就可以過江了。
即使有人随後追到,也隻得望江興歎了。
劉備望着浩瀚的長江和對面的荊襄諸地,卻沒有船渡他們過去,真是可望而不可及。
因此急得他團團轉。
趙雲因為武藝高強,到東吳還未施展過,心裡就比較樂觀些。
他見劉備夫婦雙雙淚濕胸襟,勸慰道:&ldquo主公在虎口中逃出,今已近本界,我料軍師必有調度,何用憂疑?&rdquo 正說話間,江面上一隻小漁舟疾馳而來。
趙雲想,天幸有此船來,何不請主公、主母先過大江,我這裡可與吳将背水一戰!隻要主公回去帶了舟船再來,我等便可脫身。
看看船将近岸,趙雲忙呼道:&ldquo漁舟快來!船家與我停下!&rdquo 不料船上的人聽到叫聲,非但不靠岸,相反掉轉船頭,向趙雲做了個鬼臉,朝劉郎浦橫刺裡而去。
趙雲哪裡肯放過這條漁船,與劉備道:&ldquo主公請在此等候片劉,末将前去截住小舟。
&rdquo不待劉備應允,便馳馬沿江岸追了上去。
暗暗想道。
這漁舟不是好路道,賊頭狗腦的,必是周瑜派來的探子。
讓我來結果了這賊,奪下漁舟,先送了主公、主母回去,再作道理。
趙雲架好銀槍,一邊追趕,一邊拈弓搭箭,正待要射。
卻見漁舟前一片蘆葦,密密層層,這船上人就連劃兩漿,連人帶船隐沒在港汊之中。
趙雲好不惱怒,挂了弓箭,執槍在手,拍馬繞道鑽入蘆葦中,要想尋找此船。
擡頭見蘆葦深處又是一番天地:桅杆林立,彩旗飄舞,船隻無數。
正不知何等樣人,還以為是哪家豪門貴族接親呢。
心想,管他是什麼舟船,先回去把主公等叫來,借得一号大船便已足夠,到了對江以重金酬謝便了。
趙雲以手加額:幸得剛才小船指點,引我到此,真是天無絕人之路。
一邊圈馬尋路回到江岸,上前道:&ldquo主公,大喜來了。
&rdquo 劉備想,我的喜事已經完了,隻有災難臨頭。
好象騙了人家的女兒,做了虧心事,逃得如此狼狽:前有長江,後有追兵,隻有死路一條,哪來什麼喜訊呢?便問:&ldquo子龍,何喜之有?&rdquo &ldquo前面江灣之中泊着大小船隻不計其數,豈不是生路來了麼?&rdquo 劉備聽說找到了船,大喜過望,忙命手下推着蘆轎跟随趙雲一起去。
趙雲帶了衆軍車馬,循着回路,兜抄曲折,來到蘆葦叢中,不一會已到岸邊,劉備下馬,走到車前,請夫人下車登舟。
手下揭簾,孫夫人跨到地上,把青釭寶劍送還趙雲。
劉備上前攙扶夫人,就近上了一條最大的舟船。
趙雲見各船上的漁夫并無動靜,即命衆漢軍将的盧馬和蘆轎車推上大船,由他們各自找船,自已帶着鶴頂龍駒,上了劉備的船,便在船頭上站立。
劉備與夫人跨進中艙,見艙中擺設甚是齊整,窗明幾淨,招呼夫人在案中坐定,自己正在坐下,見一個漁翁伏在桌上打盹,頭戴新草笠,身披新蓑衣,一動不動。
劉備想,你這個漁家倒也懶惰得很,太陽已升起老高了,還在睡覺,我們上了船,你也不知道。
要是有人把你們的船都劫去,把你丢在江中,你還不知道自已是怎麼死的呢。
我劉備跑了一晝夜的路,急于要趕回去,應該打個招呼。
所以,劉備輕手輕腳來到桌旁,左手在桌上小心地一按,覺得有樣東西:也沒在意,右手在漁翁的肩上輕輕地推着,嘴裡喊道:&ldquo船家醒來!船家醒來!&rdquo 漁翁的身體搖晃了幾下,似醒非醒,朦朦胧胧地說起話來:&ldquo諸葛妙計安天下。
&rdquo 劉備聽得他的說話細聲細氣,很不象船上的老大粗,而且在夢中還在誇獎諸葛亮的妙計。
心想,這個船家倒象有點來頭的。
但此番軍師卻失算了。
劉備接着漁翁的話頭,自言自語道:&ldquo船家休要贊成于他。
劉備已到此劉郎浦,他卻未發一兵相援。
&rdquo 這漁翁聽了劉備的話,似乎在争辯似的,又說道:&ldquo隻用夫人不用兵。
&rdquo 劉備越發覺得驚奇:非但熟悉軍師,而且連錦囊上的話也知道,此人必非尋常之輩。
倒要打聽一下。
便恭敬道:&ldquo船家何處人氏?與我家軍師怎地相熟?緣何便知&lsquo隻用夫人不用兵&rsquo此話?&rdquo 隻見伏案之人轟然站起,摘下草帽,卸去蓑衣,露出一頂綸巾和一領鶴氅來,風度翩翩,飄飄然似神仙相仿。
一隻右手在劉備的手掌下抽出一柄羽扇,左手輕拂颔下三绺清須,臉帶三分笑意,退後半步,向劉備深深施了一禮:&ldquo主公,亮在此接親已久了。
&rdquo 劉備不防孔明在這個時候竟會來這麼一手,驚喜交集,半笑半嗔道:&ldquo哈&hellip&hellip軍師好&hellip&hellip&rdquo &ldquo好什麼呀?&rdquo 劉備想說他一聲&ldquo好刁啊&rdquo,但轉念一想,此番吳中招親,軍師的三個錦囊無不靈驗。
如今又擺下這些船隻迎接,夫人又在旁,不便打趣。
便改口道:&ldquo軍師好神算哇!&rdquo 孔明見新夫人坐在那邊,果然豔麗驚人,移過步來,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ldquo主母在上,亮在此迎接主母有禮了!&rdquo 劉備到了這個時候,恐懼之心早已抛入九霄雲外。
見面前一個是稱心如意的新夫人,一個是世所罕有的好軍師,喜得他心花怒放,趨步上前對夫人道:&ldquo夫人,他就是備的軍師諸葛先生。
&rdquo 孫夫人聞名已久,在宮中常與國太談及。
今日就在面前,稱自己是主母,暗暗高興。
心想,夫君的荊襄幾郡都是他打下的,名望頗響,天下傳揚。
卻又如此禮貌待人,真是難得的人才。
不知他生就怎樣一個模樣?便杏目婉轉,朝前一瞥,隻見他年紀尚輕,生得眉清目秀,神采飄逸。
暗贊一聲:&ldquo好神俊的軍師!&rdquo不敢輕慢,還了一禮。
孔明回過身來,對劉備說:&ldquo主公與夫人在此暫歇,亮出艙應付追兵。
&rdquo說罷,到艙外,見趙雲執槍按劍站立船頭,便輕輕地叫了一聲:&ldquo子龍&rdquo 趙雲見劉備夫婦進了船艙,在船頭上向四周一望,所有人馬全部上了船,還算安全
趙雲保了劉備夫婦,日夜兼程,喝退兩路吳軍,到得這裡已是晨雞疊唱,旭日東升。
喘息未定,後面一彪吳軍已近。
劉備且逃且想,追兵甚急,人馬困倦,怎麼還不見救兵到來?莫非軍師以為趙雲在此,不須相救?正慌急間,前面的漢軍齊聲叫嚷起來:&ldquo皇叔不好唻!前邊不能走了哇!&rdquo一齊放慢了腳步等待劉備。
劉備隻顧朝後看着吳軍,猛聽得前面喊聲大起,以為前面又有周瑜的人馬在堵截,心裡一怔。
回頭對前邊一看,不是天絕處,已到地盡頭,灰蒙蒙,白茫茫,天水一色,一江攔住去路。
隻見波濤洶湧,濁浪掀天。
劉備策着馬兒,正在沿江岸尋渡,可是江水彌漫,并無船隻。
不覺俯首沉吟起來。
原來,此處喚作劉郎浦,離荊襄之地已十分近了。
老先生有這麼一句趣話,走得到劉郎浦,就不怕孫家濱(兵)。
意思是,隻要逃到了劉郎浦這個地方,駕一隻輕舟,就可以過江了。
即使有人随後追到,也隻得望江興歎了。
劉備望着浩瀚的長江和對面的荊襄諸地,卻沒有船渡他們過去,真是可望而不可及。
因此急得他團團轉。
趙雲因為武藝高強,到東吳還未施展過,心裡就比較樂觀些。
他見劉備夫婦雙雙淚濕胸襟,勸慰道:&ldquo主公在虎口中逃出,今已近本界,我料軍師必有調度,何用憂疑?&rdquo 正說話間,江面上一隻小漁舟疾馳而來。
趙雲想,天幸有此船來,何不請主公、主母先過大江,我這裡可與吳将背水一戰!隻要主公回去帶了舟船再來,我等便可脫身。
看看船将近岸,趙雲忙呼道:&ldquo漁舟快來!船家與我停下!&rdquo 不料船上的人聽到叫聲,非但不靠岸,相反掉轉船頭,向趙雲做了個鬼臉,朝劉郎浦橫刺裡而去。
趙雲哪裡肯放過這條漁船,與劉備道:&ldquo主公請在此等候片劉,末将前去截住小舟。
&rdquo不待劉備應允,便馳馬沿江岸追了上去。
暗暗想道。
這漁舟不是好路道,賊頭狗腦的,必是周瑜派來的探子。
讓我來結果了這賊,奪下漁舟,先送了主公、主母回去,再作道理。
趙雲架好銀槍,一邊追趕,一邊拈弓搭箭,正待要射。
卻見漁舟前一片蘆葦,密密層層,這船上人就連劃兩漿,連人帶船隐沒在港汊之中。
趙雲好不惱怒,挂了弓箭,執槍在手,拍馬繞道鑽入蘆葦中,要想尋找此船。
擡頭見蘆葦深處又是一番天地:桅杆林立,彩旗飄舞,船隻無數。
正不知何等樣人,還以為是哪家豪門貴族接親呢。
心想,管他是什麼舟船,先回去把主公等叫來,借得一号大船便已足夠,到了對江以重金酬謝便了。
趙雲以手加額:幸得剛才小船指點,引我到此,真是天無絕人之路。
一邊圈馬尋路回到江岸,上前道:&ldquo主公,大喜來了。
&rdquo 劉備想,我的喜事已經完了,隻有災難臨頭。
好象騙了人家的女兒,做了虧心事,逃得如此狼狽:前有長江,後有追兵,隻有死路一條,哪來什麼喜訊呢?便問:&ldquo子龍,何喜之有?&rdquo &ldquo前面江灣之中泊着大小船隻不計其數,豈不是生路來了麼?&rdquo 劉備聽說找到了船,大喜過望,忙命手下推着蘆轎跟随趙雲一起去。
趙雲帶了衆軍車馬,循着回路,兜抄曲折,來到蘆葦叢中,不一會已到岸邊,劉備下馬,走到車前,請夫人下車登舟。
手下揭簾,孫夫人跨到地上,把青釭寶劍送還趙雲。
劉備上前攙扶夫人,就近上了一條最大的舟船。
趙雲見各船上的漁夫并無動靜,即命衆漢軍将的盧馬和蘆轎車推上大船,由他們各自找船,自已帶着鶴頂龍駒,上了劉備的船,便在船頭上站立。
劉備與夫人跨進中艙,見艙中擺設甚是齊整,窗明幾淨,招呼夫人在案中坐定,自己正在坐下,見一個漁翁伏在桌上打盹,頭戴新草笠,身披新蓑衣,一動不動。
劉備想,你這個漁家倒也懶惰得很,太陽已升起老高了,還在睡覺,我們上了船,你也不知道。
要是有人把你們的船都劫去,把你丢在江中,你還不知道自已是怎麼死的呢。
我劉備跑了一晝夜的路,急于要趕回去,應該打個招呼。
所以,劉備輕手輕腳來到桌旁,左手在桌上小心地一按,覺得有樣東西:也沒在意,右手在漁翁的肩上輕輕地推着,嘴裡喊道:&ldquo船家醒來!船家醒來!&rdquo 漁翁的身體搖晃了幾下,似醒非醒,朦朦胧胧地說起話來:&ldquo諸葛妙計安天下。
&rdquo 劉備聽得他的說話細聲細氣,很不象船上的老大粗,而且在夢中還在誇獎諸葛亮的妙計。
心想,這個船家倒象有點來頭的。
但此番軍師卻失算了。
劉備接着漁翁的話頭,自言自語道:&ldquo船家休要贊成于他。
劉備已到此劉郎浦,他卻未發一兵相援。
&rdquo 這漁翁聽了劉備的話,似乎在争辯似的,又說道:&ldquo隻用夫人不用兵。
&rdquo 劉備越發覺得驚奇:非但熟悉軍師,而且連錦囊上的話也知道,此人必非尋常之輩。
倒要打聽一下。
便恭敬道:&ldquo船家何處人氏?與我家軍師怎地相熟?緣何便知&lsquo隻用夫人不用兵&rsquo此話?&rdquo 隻見伏案之人轟然站起,摘下草帽,卸去蓑衣,露出一頂綸巾和一領鶴氅來,風度翩翩,飄飄然似神仙相仿。
一隻右手在劉備的手掌下抽出一柄羽扇,左手輕拂颔下三绺清須,臉帶三分笑意,退後半步,向劉備深深施了一禮:&ldquo主公,亮在此接親已久了。
&rdquo 劉備不防孔明在這個時候竟會來這麼一手,驚喜交集,半笑半嗔道:&ldquo哈&hellip&hellip軍師好&hellip&hellip&rdquo &ldquo好什麼呀?&rdquo 劉備想說他一聲&ldquo好刁啊&rdquo,但轉念一想,此番吳中招親,軍師的三個錦囊無不靈驗。
如今又擺下這些船隻迎接,夫人又在旁,不便打趣。
便改口道:&ldquo軍師好神算哇!&rdquo 孔明見新夫人坐在那邊,果然豔麗驚人,移過步來,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ldquo主母在上,亮在此迎接主母有禮了!&rdquo 劉備到了這個時候,恐懼之心早已抛入九霄雲外。
見面前一個是稱心如意的新夫人,一個是世所罕有的好軍師,喜得他心花怒放,趨步上前對夫人道:&ldquo夫人,他就是備的軍師諸葛先生。
&rdquo 孫夫人聞名已久,在宮中常與國太談及。
今日就在面前,稱自己是主母,暗暗高興。
心想,夫君的荊襄幾郡都是他打下的,名望頗響,天下傳揚。
卻又如此禮貌待人,真是難得的人才。
不知他生就怎樣一個模樣?便杏目婉轉,朝前一瞥,隻見他年紀尚輕,生得眉清目秀,神采飄逸。
暗贊一聲:&ldquo好神俊的軍師!&rdquo不敢輕慢,還了一禮。
孔明回過身來,對劉備說:&ldquo主公與夫人在此暫歇,亮出艙應付追兵。
&rdquo說罷,到艙外,見趙雲執槍按劍站立船頭,便輕輕地叫了一聲:&ldquo子龍&rdquo 趙雲見劉備夫婦進了船艙,在船頭上向四周一望,所有人馬全部上了船,還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