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劉郎浦周瑜二絕氣 荊州城魯肅三索情
關燈
小
中
大
傳令道:&ldquo韓、周二将與我沖上山去!&rdquo
左邊韓當、周泰,聽到都督令下,将銀刀一蕩,對山上高喊一聲:&ldquo呔!諸葛亮聽了,韓當、周泰來也!&rdquo兩人放馬,直奔土山。
到山腳下,忽然放慢馬步,朝着山邊四下張望,恐怕中孔明的埋伏。
他們想,前番與孔明争荊州時,他們君臣也是在山頂飲酒叙話,我們正要揚鞭躍馬上山,不料連人帶馬掉進了陷馬坑,要不是諸葛亮寬厚,隻怕我們已命喪九泉了。
他們兩個知道與孔明作對是占不到便宜,但都督的将令他們不敢不聽,邊沖邊看着山上的諸葛亮。
正猶豫間,坐在帳上的孔明搖動着的羽扇忽而急速地一招,山左邊一聲炮響,&ldquo當!&rdquo殺出一千漢軍,在兩員吳将前面不遠處排列出一個旗門,中央一面杏黃小旗,在朔風中獵獵飄蕩,上面大書三個字:&ldquo長沙黃&rdquo。
小白龍駒馬上坐着一員虎将,披袍顯甲,遍體金黃,手提一口七十五斤重的大刀,金光閃耀,白須鋪滿胸膛,精神抖擻。
年逾花甲,尚有萬夫不當之勇,正是黃忠老英雄,與韓、周劈面相迎。
韓當、周泰欺他年邁,一個舉刀便往黃忠當頂劈去,被他用刀頭一點,架開韓當的家夥。
周泰便乘機揮刀攔腰砍去,黃忠使一使勁,順手用刀鑽枭開,直震得周泰虎口迸裂。
兩個戰一個,尚覺氣力不加,十分勉強。
周瑜見韓、周不能取勝,又将令旗招動,喚道:&ldquo徐、丁二将沖上前去!&rdquo 孔明在山上看得清楚,見徐盛、丁奉手執長槍掃馬而來,也把羽扇招動,右山腳邊一聲炮響,&ldquo當!&rdquo殺出漢軍一千,旗門中間一面大旗高飄,&ldquo義陽魏&rdquo三字十分醒目。
隻見魏延手捧一口紅銅大刀,足有六十五斤重,身披紅銅甲,頭戴紅銅盔,敵住兩個吳将厮殺起來。
徐、丁二将并挺長槍直向魏延的當胸刺去。
怎及得魏延膂力過人,被他的紅銅刀隻是向兩邊輕輕一撥,兩杆槍蕩開了數尺,兩個打一個,兀自忙于招架。
周瑜見兩撥人馬均非敵手,暗自着急。
恰在此時,潘、董、蔣、陳四将趕到,并未說話,向前沖了過去,數千軍隊似潮水般地湧了上去。
孔明居高臨下,見土山之前刀槍交加,旗幡錯亂,兩軍混戰成一團。
周瑜手執令旗,殺氣騰騰。
不覺暗自高興:周郎自恃兵勇将猛,喪心病狂,一再加兵。
此處哪是用兵之地?要是我在土山前後設下陷阱,布下地雷火炮,他們一個都跑不掉。
隻因孫夫人初自到此。
不便過于難為他,意在唬他一唬。
便一招羽扇。
又是一聲炮響,一彪軍隊驟至,旗門擺開,關雲長頭戴青巾,身披綠袍,胯下胭脂赤兔龍馬,手提一柄八十三斤重的青龍大刀;身旁關平,周倉左右站立;二十名關西漢緊随馬後;五百校刀手齊整威武,列成隊形。
旗門中央飄一面大旗,寒風中旗幟招展,&ldquo關&rdquo字十分醒目。
四員吳将沖到跟前,曳然勒馬,就象老鼠見了貓兒一樣,一個都不敢上前。
周瑜正在一籌莫展之時,忽從江邊席地卷來一隊人馬,為首大将乃是甘甯,率領一萬精壯水軍接應到此。
見兩軍正在混戰,忙上前見都督:&ldquo都督,末将甘甯接應到此。
&rdquo &ldquo興霸與我率軍速速上前。
&rdquo &ldquo末将遵命。
&rdquo甘甯一馬當先沖向土山。
跑不多遠,山上又是一聲炮響,殺出一員白袍小将趙雲。
原來,趙雲到山後,一頓美餐,吃得酒足飯飽,想起軍師吩咐自己飯後聽用,不敢合眼打盹,隻是坐着休息一下。
須臾,手下傳話說,軍師傳令,整裝待命。
趙雲整頓人馬,上馬執槍,見山頭上的羽扇朝這裡一招,漢軍一聲呐喊,跟了趙雲殺到山前。
劈面遇着甘甯沖上山來。
甘甯挺手中畫戟,向趙雲分心搠去,心想,我與他是前世結下的緣,總是搞在一起。
趙雲綽槍回手,并不緻他性命。
兩個一槍一戟,一來一往,不分勝負。
卻說孫權自發付四将追趕以後,終是坐立不安,唯恐衆将看在他們兄妹的情義上,不敢下手,親自點兵趕了上來。
一路上連連有快馬報到,先是妹妹連退兩路人馬,後聞劉郎浦孔明接應劉備,又得信周瑜親統水軍追到劉郎浦,與孔明對陣。
遂傳令趱程趕到江邊。
孫權打起瞟遠鏡向對江一望,見甘甯正棄船上岸,被趙雲敵住。
周瑜和衆将皆被漢軍截住厮殺,許久未能進得一步。
土山之上,諸葛亮手執羽扇,鎮定自若,調度有方。
篷帳内劉備和自家的妹妹酌酒談笑。
看得孫權碧眼怒睜,紫髯亂飄。
他見對岸江邊泊着無數空船,便命衆軍叫人渡軍過江。
&ldquo呔!前邊的弟兄們聽了,吳侯有令,速将舟船渡我們過去相助大都督!&rdquo 叫了一陣,隻見船上有少許吳兵探出頭來朝這邊張望,卻無人搖過船來。
原來,孔明等人護着劉備夫婦上岸時,命毛、苟、劉、龔四将埋伏在附近,待周瑜追趕上岸,将他們的船隻一齊下,船上的吳軍一個都不準上岸。
剛才聽得孫權要船,抽出腰中的寶劍,彈壓衆吳軍,不許他們聲張。
孫權見對面杳無回音,知道情勢不妙,又見周瑜和衆将屢屢失利,瞪大了眼睛,愛莫能助,隻得隔水觀戰。
其實,你不來,周瑜打了一陣,見無利可圖,馬上就會收兵,這口血還憋得住。
被你這麼一嚷,周瑜得報吳侯親自趕到,他是個愛面子的人送掉了主公的妹妹,盡管沒人怪罪他,可叫他自己怎麼收場?現在,他明知戰之不利,前不能取勝,後被人恥笑,勢成騎虎,不得不打下去。
孫權深知周瑜的脾氣。
他隻恨自己的妹妹太荒唐,跟着男人偷偷地溜走。
他卻不怪自己太無主見,也不把周瑜的計策來仔細想一想,周瑜會用計,難道諸葛亮就不知是計?孫權想,既然如此,那我就給他一個面子吧。
想罷,放下瞟遠鏡,左手提鑼,右手握槌,使勁敲打了起來。
頓時金鑼響亮,&ldquo乓&hellip&hellip&rdquo傳到對岸。
周瑜聽得後面鑼聲大作,雖則慚愧,倒也求之不得,将手中令旗一招,回馬就走。
衆将本來勉力抵擋,無心戀戰,帶兵圈馬而逃。
一時間,吳軍自相踐踏,各自奪路奔竄。
諸葛亮把羽扇一揮,各路人馬一齊掩殺過去,趁勢亂砍亂殺,頓然屍橫遍野,血染荒丘。
吳軍隻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亡命逃到江邊。
劉備見了,哈哈大笑。
孫夫人也看得性起,暗想,諸葛亮年紀輕輕,竟有如此不凡身手,真是世所罕見。
後來見吳軍兵敗如山倒,哭爹喊娘,到底是孫家的人,不覺又生了恻隐之心,憐憫起周瑜來。
周瑜逃到劉郎浦邊,見船上四員漢将并不阻擋,奔進了岸邊的樹林之中,他就下馬登舟。
到船頭上,見一大批一大批的吳兵潰退下來,推推搡搡,争先恐後地上了船,還有些人來不及上岸,後面追兵趕來。
心想,此番貿然出兵,害得這些兵将吃了這麼大的苦頭,就稍等一會兒,讓他們上了船再走吧。
尤其吳侯還在對岸觀看,更應該顯出我勝不驕,敗不餒的都督氣概來,眼見得岸上的人都快上船了,大約還有一千水軍正要上船,周瑜就命解纜起錨,留幾隻大船等岸上的人,其餘先開船。
正在此時,猛聽得樹林内一聲炮響,&ldquo當!&r
到山腳下,忽然放慢馬步,朝着山邊四下張望,恐怕中孔明的埋伏。
他們想,前番與孔明争荊州時,他們君臣也是在山頂飲酒叙話,我們正要揚鞭躍馬上山,不料連人帶馬掉進了陷馬坑,要不是諸葛亮寬厚,隻怕我們已命喪九泉了。
他們兩個知道與孔明作對是占不到便宜,但都督的将令他們不敢不聽,邊沖邊看着山上的諸葛亮。
正猶豫間,坐在帳上的孔明搖動着的羽扇忽而急速地一招,山左邊一聲炮響,&ldquo當!&rdquo殺出一千漢軍,在兩員吳将前面不遠處排列出一個旗門,中央一面杏黃小旗,在朔風中獵獵飄蕩,上面大書三個字:&ldquo長沙黃&rdquo。
小白龍駒馬上坐着一員虎将,披袍顯甲,遍體金黃,手提一口七十五斤重的大刀,金光閃耀,白須鋪滿胸膛,精神抖擻。
年逾花甲,尚有萬夫不當之勇,正是黃忠老英雄,與韓、周劈面相迎。
韓當、周泰欺他年邁,一個舉刀便往黃忠當頂劈去,被他用刀頭一點,架開韓當的家夥。
周泰便乘機揮刀攔腰砍去,黃忠使一使勁,順手用刀鑽枭開,直震得周泰虎口迸裂。
兩個戰一個,尚覺氣力不加,十分勉強。
周瑜見韓、周不能取勝,又将令旗招動,喚道:&ldquo徐、丁二将沖上前去!&rdquo 孔明在山上看得清楚,見徐盛、丁奉手執長槍掃馬而來,也把羽扇招動,右山腳邊一聲炮響,&ldquo當!&rdquo殺出漢軍一千,旗門中間一面大旗高飄,&ldquo義陽魏&rdquo三字十分醒目。
隻見魏延手捧一口紅銅大刀,足有六十五斤重,身披紅銅甲,頭戴紅銅盔,敵住兩個吳将厮殺起來。
徐、丁二将并挺長槍直向魏延的當胸刺去。
怎及得魏延膂力過人,被他的紅銅刀隻是向兩邊輕輕一撥,兩杆槍蕩開了數尺,兩個打一個,兀自忙于招架。
周瑜見兩撥人馬均非敵手,暗自着急。
恰在此時,潘、董、蔣、陳四将趕到,并未說話,向前沖了過去,數千軍隊似潮水般地湧了上去。
孔明居高臨下,見土山之前刀槍交加,旗幡錯亂,兩軍混戰成一團。
周瑜手執令旗,殺氣騰騰。
不覺暗自高興:周郎自恃兵勇将猛,喪心病狂,一再加兵。
此處哪是用兵之地?要是我在土山前後設下陷阱,布下地雷火炮,他們一個都跑不掉。
隻因孫夫人初自到此。
不便過于難為他,意在唬他一唬。
便一招羽扇。
又是一聲炮響,一彪軍隊驟至,旗門擺開,關雲長頭戴青巾,身披綠袍,胯下胭脂赤兔龍馬,手提一柄八十三斤重的青龍大刀;身旁關平,周倉左右站立;二十名關西漢緊随馬後;五百校刀手齊整威武,列成隊形。
旗門中央飄一面大旗,寒風中旗幟招展,&ldquo關&rdquo字十分醒目。
四員吳将沖到跟前,曳然勒馬,就象老鼠見了貓兒一樣,一個都不敢上前。
周瑜正在一籌莫展之時,忽從江邊席地卷來一隊人馬,為首大将乃是甘甯,率領一萬精壯水軍接應到此。
見兩軍正在混戰,忙上前見都督:&ldquo都督,末将甘甯接應到此。
&rdquo &ldquo興霸與我率軍速速上前。
&rdquo &ldquo末将遵命。
&rdquo甘甯一馬當先沖向土山。
跑不多遠,山上又是一聲炮響,殺出一員白袍小将趙雲。
原來,趙雲到山後,一頓美餐,吃得酒足飯飽,想起軍師吩咐自己飯後聽用,不敢合眼打盹,隻是坐着休息一下。
須臾,手下傳話說,軍師傳令,整裝待命。
趙雲整頓人馬,上馬執槍,見山頭上的羽扇朝這裡一招,漢軍一聲呐喊,跟了趙雲殺到山前。
劈面遇着甘甯沖上山來。
甘甯挺手中畫戟,向趙雲分心搠去,心想,我與他是前世結下的緣,總是搞在一起。
趙雲綽槍回手,并不緻他性命。
兩個一槍一戟,一來一往,不分勝負。
卻說孫權自發付四将追趕以後,終是坐立不安,唯恐衆将看在他們兄妹的情義上,不敢下手,親自點兵趕了上來。
一路上連連有快馬報到,先是妹妹連退兩路人馬,後聞劉郎浦孔明接應劉備,又得信周瑜親統水軍追到劉郎浦,與孔明對陣。
遂傳令趱程趕到江邊。
孫權打起瞟遠鏡向對江一望,見甘甯正棄船上岸,被趙雲敵住。
周瑜和衆将皆被漢軍截住厮殺,許久未能進得一步。
土山之上,諸葛亮手執羽扇,鎮定自若,調度有方。
篷帳内劉備和自家的妹妹酌酒談笑。
看得孫權碧眼怒睜,紫髯亂飄。
他見對岸江邊泊着無數空船,便命衆軍叫人渡軍過江。
&ldquo呔!前邊的弟兄們聽了,吳侯有令,速将舟船渡我們過去相助大都督!&rdquo 叫了一陣,隻見船上有少許吳兵探出頭來朝這邊張望,卻無人搖過船來。
原來,孔明等人護着劉備夫婦上岸時,命毛、苟、劉、龔四将埋伏在附近,待周瑜追趕上岸,将他們的船隻一齊下,船上的吳軍一個都不準上岸。
剛才聽得孫權要船,抽出腰中的寶劍,彈壓衆吳軍,不許他們聲張。
孫權見對面杳無回音,知道情勢不妙,又見周瑜和衆将屢屢失利,瞪大了眼睛,愛莫能助,隻得隔水觀戰。
其實,你不來,周瑜打了一陣,見無利可圖,馬上就會收兵,這口血還憋得住。
被你這麼一嚷,周瑜得報吳侯親自趕到,他是個愛面子的人送掉了主公的妹妹,盡管沒人怪罪他,可叫他自己怎麼收場?現在,他明知戰之不利,前不能取勝,後被人恥笑,勢成騎虎,不得不打下去。
孫權深知周瑜的脾氣。
他隻恨自己的妹妹太荒唐,跟着男人偷偷地溜走。
他卻不怪自己太無主見,也不把周瑜的計策來仔細想一想,周瑜會用計,難道諸葛亮就不知是計?孫權想,既然如此,那我就給他一個面子吧。
想罷,放下瞟遠鏡,左手提鑼,右手握槌,使勁敲打了起來。
頓時金鑼響亮,&ldquo乓&hellip&hellip&rdquo傳到對岸。
周瑜聽得後面鑼聲大作,雖則慚愧,倒也求之不得,将手中令旗一招,回馬就走。
衆将本來勉力抵擋,無心戀戰,帶兵圈馬而逃。
一時間,吳軍自相踐踏,各自奪路奔竄。
諸葛亮把羽扇一揮,各路人馬一齊掩殺過去,趁勢亂砍亂殺,頓然屍橫遍野,血染荒丘。
吳軍隻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亡命逃到江邊。
劉備見了,哈哈大笑。
孫夫人也看得性起,暗想,諸葛亮年紀輕輕,竟有如此不凡身手,真是世所罕見。
後來見吳軍兵敗如山倒,哭爹喊娘,到底是孫家的人,不覺又生了恻隐之心,憐憫起周瑜來。
周瑜逃到劉郎浦邊,見船上四員漢将并不阻擋,奔進了岸邊的樹林之中,他就下馬登舟。
到船頭上,見一大批一大批的吳兵潰退下來,推推搡搡,争先恐後地上了船,還有些人來不及上岸,後面追兵趕來。
心想,此番貿然出兵,害得這些兵将吃了這麼大的苦頭,就稍等一會兒,讓他們上了船再走吧。
尤其吳侯還在對岸觀看,更應該顯出我勝不驕,敗不餒的都督氣概來,眼見得岸上的人都快上船了,大約還有一千水軍正要上船,周瑜就命解纜起錨,留幾隻大船等岸上的人,其餘先開船。
正在此時,猛聽得樹林内一聲炮響,&ldquo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