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定密計吳侯施仁義 叱追兵郡主逞英威

關燈
兩個微末之将,隻怕都督也要被革職況且都督又不在這裡,倘然厮殺起來,我們根本不是趙子龍的對手。

    俗話說:&ldquo兄弟阋于牆,而外禦其侮。

    &rdquo吳侯因為一心要奪荊州,用美人計騙得劉備到此、郡主豈會不知?壞了郡主的閨名,确是吳侯不對。

    目前兄妹反目,結下禍根。

    日後時間一長,重又和睦起來,想到今日受此大辱,我們兩人還有容身之處嗎,又何必與他們窮兇極惡呢?想到這裡,二人抖抖索索地說道:&ldquo夫人且息雷霆之怒,還請在國太面前多多美言,末将等感恩不淺,請皇叔與夫人等過去吧!&rdquo 趙雲見徐盛、丁奉如此謙卑,便收轉長槍,朝劉備夫婦倆身旁走進一步,以防他們暗中加害。

    劉備見吳兵吳将一個個耷拉着腦袋,象洩了氣的皮球。

    心想,要是沒有夫人在此,非得惡戰一場。

    此路一開,就暢通無阻了。

     孫夫人想,孫權是個盡孝道之人,母親的話他從來樣樣順從。

    我便借着這個勢頭,放個大人情給你們。

    說道:&ldquo既然如此,你兩個到皇叔跟前賠個不是。

    傳言周瑜下回少使這喪天害理的美人計。

    &rdquo &ldquo是。

    &rdquo 徐盛、丁奉到此時,隻好打掉牙齒往肚子裡咽,挨了罵,還得給劉備賠罪。

    他們提着甲攔裙,到劉備馬前,雙雙跪下,連連叩頭道:&ldquo皇叔,恕末将等奉了周都督之命,事出無奈,冒犯皇叔。

    末将等在此賠罪了。

    &rdquo 劉備想,軍師果然好計策,&ldquo隻用夫人不用兵&rdquo,事半功倍。

    我的夫人可稱女中将軍,真是好手段,不費吹灰之力便叱退兩員大将,賺得回荊州的道路,還意外得了好幾個響頭。

    劉備本是心腸柔軟,不肯為難下人,便順水推舟,緩言道:&ldquo既然夫人如此仁義,不忍殺你兩個,備亦饒恕了你們。

    與我站起便是。

    &rdquo &ldquo謝皇叔不斬之恩!&rdquo 兩人站起身來,回到旗門,喝令軍士閃開,放出條大路,向劉備等拱手道:&ldquo皇叔,夫人請了。

    恕末将等軍令在身,不送了,慢走!&rdquo 劉備想,什麼慢走,我們正要日夜兼程。

    後面必定有追兵,逃得越遠越好。

    傳令軍士推動轎車,趙雲在旁保護,大搖大擺過了柴桑界首。

    轉過山腳,便放開大步,直奔前去。

     徐盛、丁奉碰了一鼻子的灰,滿臉窘色,檢點一下人馬,正待回去見周瑜複命。

    忽聽得南徐方面炮聲隆隆,見那裡火光大明,一彪人馬趱程趕來。

    自忖必是吳侯得知劉備倉皇出逃,命人追趕來了,便策馬迎了上去。

    近前一看,正是潘璋、董襲二人帶了三千人馬而來.便勒馬高叫:&ldquo來者莫非潘璋,董襲二将?&rdquo 潘璋、董襲出了南徐,一路追趕到此,見前面山腳去處火把照耀,以為是劉備等人途中歇息,使緊打幾鞭,沖上前去。

    忽見黑暗中兩騎戰馬疾馳而至,這才看清是徐、丁二将。

    便問二将在此何幹。

    徐盛、丁奉備言其事,說劉備與夫人己過去一會了。

    潘、董二将道:&ldquo你們放他過去差了也。

    我二人奉吳侯旨意,特來追捉他回去。

    &rdquo 徐、丁二将道,你們哪裡知道,劉備君臣倒還謙和,郡主小姐實是厲害,将我家周都督大罵了一頓,還要傳言國太治我等目無君長、違抗慈旨之罪。

    末将等出身微末,怎敢與她抗争,隻得給劉備叩了四個頭,放開大道,方才罷休。

     潘、董想,什麼?你們非但放他們走,還給劉備賠罪,真被你們倒盡江東大将的銳氣。

    說道,二将枉空是周都督心腹護衛。

    周都督用此計策,用心良苦;将劉備騙到南徐實非容易,卻被這小娘們三言兩語吓退,白白放走大敵。

    吳侯問罪下來,恐怕你們也擔當不起,我等奉了吳侯之命,怕他則甚,與我們一起追趕上前。

     徐、丁二人道,二位将軍請便、我們還有什麼臉面追趕上前?隻得去禀複都督,教水路掉快船追趕。

    兩人拱别,帶了三千軍士徑投柴桑碼頭,将前情詳述一遍。

    周瑜聽了此話,急怒攻心。

    暗想,孔明與我作對倒也罷了,你一個小小的丫頭,竟敢出口傷人,肆意辱罵于我,不殺你們兩人,江東誰肯服我,難道六郡的都督,竟被你們逍遙?想到這裡,隻覺得胸悶氣塞,一股腥臊直竄咽喉,頭暈目眩,支持不住。

    稍歇片刻,強打精神。

    又想道,這條計策是我所獻,實是力竭計窮。

    不料弄假成真,還跑了一個郡主千金,吳侯面上卻不好交代。

    現在吳侯命人旱路追趕,我便駕舟攔截,尚可捉住劉備。

    遂傳令水路軍士乘船發兵。

     卻說潘、董二将帶了衆軍,轉過柴桑界首,飛趕劉備。

    無多片刻,已見大道上數百人委蛇而行。

    便喝令軍士叫喚:&ldquo劉備慢走!劉備且住啊,&hellip&hellip&rdquo喊聲大作. 畢竟都是兩條腿,還有一輛四個輪子的蘆轎,行走十分不便。

    恰才行得五、六裡,背後馬蹄聲、叫喊聲喧嚣而來。

    劉備回頭一看,火光耀天,又有數千人馬趕到。

    急告夫人道:&ldquo後面追兵将至,如之奈何?&rdquo 孫夫人經過與徐盛、丁奉交面後,已知吳軍都是沖着劉備而來,根本不敢對自己無禮。

    因而坦然道:&ldquo夫君先行,我與子龍當後。

    &rdquo 劉備帶了四百漢軍,往江岸逃去。

    走了一段路,又扣馬回頭看着後面。

    心想夫人到底隻有十九歲,從未在沙場中與人較量,要是吳兵吳将動起手來,隻怕她要吃虧。

    雖然有趙雲在彼保護,總是放心不下。

     潘璋、董襲離了徐,丁二将,率軍趕來.見前面百餘人高擎火把,一轎一馬掉過頭來攔住當路。

    趙子龍勒馬于車旁,将士卒擺開陣勢等候來将。

    車内孫夫人仗劍端坐,杏目怒視,旁若無人。

    潘、董二将傳令停隊,對漢軍隊中一看,并不見劉備,忖道:吳侯命我等捉劉備,劉備不在,叫我等去抓誰?放走了劉備,如何回去交代?忙上前拱手道:&ldquo郡主小姐,潘璋、董襲有禮了!&rdquo &ldquo你二人趕來何事?&rdquo &ldquo奉主公之命,特請夫人與玄德回去。

    &rdquo 孫夫人正色叱道:&ldquo與我住口!想我兄妹一向是手足融洽,都是你們這些不法之将,從中離間我兄妹不睦!我已嫁他人。

    今日歸去,又不是與人私奔。

    我奉母親慈旨,令我夫婦回荊州。

    便是我哥哥親自來,也須依禮而行。

    你二人倚仗兵威,欲待害我耶?皇叔有言在先,吳、劉有婚姻之親,舅甥之誼,不教厮殺。

    要是你二人不聽善言相勸,難道子龍将軍沖得百萬大營,殺不得你兩個的性命,況且我夫己先行回去,諒你們也追趕不上。

    速速回去,不失兩家之好。

    若不然,你二人死期不遠矣!&rdquo 潘璋、董襲被罵得面面相觑,各自低頭尋思:他們一萬年也隻是兄妹。

    更兼國太作主;吳侯乃大孝之人,怎敢拂逆母言?明日他們兄妹翻過臉來,隻道我等不是。

    徐、丁二人能将他們放過,我何必結此冤家,不如做個人情。

    況且,劉備又不在軍中,趙雲怒目睜眉,以待厮殺,我等如何是他對手?二人喏喏連聲道:&ldquo夫人且息怒。

    末将等不送了。

    &rdquo 他倆存心是來捉劉備的,但目前卻變成送親的了。

    二人引軍自退。

    夫人傳令回車追趕皇叔。

    子龍帶了一百個漢軍掉頭趕了上去。

     劉備見夫人又退了第二路人馬,忙上前趕去,說:&ldquo夫人威風勝過上将,彈指間叱退兩路人馬,備感恩在心。

    &rdquo 孫夫人笑道:&ldquo夫君休取笑。

    我等趕路要緊。

    &rdquo 卻說潘璋、董襲正在猶豫不定,忽見一軍如旋風而來,乃是蔣欽、陳武趕到。

    問潘、董二人道:&ldquo你們可曾見劉備否?回答說,未見劉備,他已先行了半日了。

    隻遇到郡主小姐,也已過了多時。

    問道,何不拿下?潘、董各自将孫夫人的說話叙述一遍。

    蔣欽道:&ldquo啊呀!吳侯就怕道如此,特地封下一口寶劍在此,教我們先殺他妹,後斬劉備。

    &rdquo潘璋說:&ldquo去之已遠,如此奈何?&rdquo蔣欽道:&ldquo他們終是些步軍,急行不上,我等追了上去,體聽她言語,隻管殺了。

    &rdquo四人合成一路,引了六千人馬,再沿江趕來。

     劉備等一行人馬,己遠離柴桑口,心裡方稍覺松寬。

    忽然間,殺聲大起,後面塵土沖天。

    登高遠望,隻見軍馬蓋地而來,黑夜中正不知來了多少人馬。

    連連歎道:&ldquo晝夜奔走,人困馬乏,追兵又到,死無地矣!夫人,可有退兵之策?&rdquo 孫夫人聽了此話,隻是兩行熱淚,心想,在母親身邊時,這班大将見了我都要下馬叉手而立。

    今日為了與你回荊州,他們一批一批地追來。

    我一個才出嫁的婦道家,已二次抛頭露面。

    如今軍馬大驅而來,必不如前兩批将軍肯從命,隻有聽天由命的了! 劉備見夫人難過,蓦然想起在吳中繁華之事,不覺凄然淚下。

    暗思道,一個女裙钗,能連退兩路人馬,已經十分了不起了。

    後面吳軍去則又返,必無善意。

    縱然有沖天之怒,也難喝退。

    隻有趕緊奪路而逃,幸得還有趙雲在旁,尚可由他拚死一戰。

    劉備連連加鞭,命衆軍加速行路。

     正是:寄趾鸾窠成鳳儀,逃生虎口受犬逐。

     不知劉備等人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