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劉玄德甘露寺招親 周公瑾柴桑郡布陣

關燈
沒認你為婿,怎麼這樣亂七八糟地稱呼人家了呢?我都為你害臊。

     其實,劉備也不是胡亂稱謂,有他自己的打算:是你托人過江作媒,我隻當你們孫家上下都已商量妥當,要招我劉備入贅;趙雲已命五百漢軍四處揚言&ldquo郡主嫁皇叔&rdquo,滿城百姓盡皆知曉;雙方媒人都在這裡。

    婚娶之事,兩廂情願。

    隻道甘露寺相親都有誠意,我叫你一聲&ldquo舅兄&rdquo,提醒一下:不要自作聰明,相親不成,我劉備最多失一荊州,可令妹的閨名毀于一旦,也難以做人。

    兩岸百姓以為你孫權招我入贅乃是别有用心,要奪我劉備的荊襄九郡。

    一世英名付之東流,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此番相親就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即使吳國太相不中我,那你就不敢動我半根毫毛。

     孫權拿他無法,隻得忍下這口氣請道:&ldquo将軍請!&rdquo &ldquo舅兄請!&rdquo這個稱呼一直要叫到你把妹妹嫁給他為止。

     &ldquo我等挽手同行?&rdquo &ldquo倒可使得。

    &rdquo 兩人心照不宣,各行其是。

    到底都有帝王身份,起碼的禮貌不敢不顧全。

    孫權想,不怕不識貨,隻要貨比貨。

    我孫權年少英雄,世所聞名,同你走在一起,更顯出你的老态來。

    這樣,國太無論如何不肯相中你了。

    确實,每個人總有一點好勝心,把自己的長處去比人家的短處,看不到人家的好處,以為自己比人家要漂亮得多。

    孫權雖然也暗中承認劉備的長相并不壞,但他認為,年齡一大,青春已銷蝕,無法同自己的朝氣蓬勃來相比。

    其實,孫權慣常聽人家說他生有異相,一向自以為是。

    綠的眼珠,紫的須髯,實在是一種怪相,形容可怕。

    正因為他是諸侯,聲勢浩蕩,故而美其名曰&ldquo異相&rdquo。

    不與劉備走在一起,還顯不出劉備的精神來,兩人一挽手,頓然相形見绌,好壞分明。

    劉備就不過年齡大了些,相貌堂堂,比孫權體面得多了。

    兩對君臣,雙雙挽手同行,拾階而上,進入佛殿。

     吳國太見殿口進來四人,振作精神對劉備一看,但見他方面大耳,劍眉龍目,三绺清須花白,隐隐約約額頭之上籠罩着團團紫氣,儀表非凡,英武的面龐上透露出慈善心腸。

    俗話說,一見鐘情。

    說明第一眼的印象十分重要,甚至可以決定終身。

    吳國太帶着略有好感的中間人目光來看劉備,當然一相便中了。

    便對着喬玄喜道:&ldquo真我婿也!&rsquo 喬玄見國太啧啧稱贊,注目對劉備一望,果然今日比昨天又更氣概幾分。

    對國太說:&ldquo皇叔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布于天下:國太得此佳婿,真可慶也。

    &rdquo 孫權挽着劉備的手,朝國太走來,暗自還在得意:娘親啊,你看劉備這隻面孔象做你乘龍佳婿的人嗎?路遠迢迢從荊州趕來要娶我家的妹妹,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鵝肉,癡心妄想!孫權還未及想完,隻聽得國太已經相中,說是她的女婚,喬國老在旁起勁地和調,心下發慌,叫一聲&ldquo啊呀&rdquo甩開劉備的手,紫髯亂飄,忿忿地站到國太身後。

     就在這時,從趙雲背後轉出四個精明能幹的荊州漢軍,捧出一張紅氈毯,手腳利索地在國太面前一鋪,退過一旁。

    這張紅氈毯是孔明在荊州特意備下的,專為劉備入吳招親叩頭所用。

    昨日在喬玄府中已用過一次。

    劉備将龍袍一拎,兩腿一屈,跪在氈上。

    心中在想,面前就是我的嶽母了,女婿拜嶽母,這個頭是應該叩的。

    剛才叫孫權舅兄,是出于憤恨,明知是假,故意亂叫。

    現在已經是名正言順的翁婿相稱了,這倒要放出做小輩的規矩來。

    國太是江東最有體面的人,禮儀不可有絲毫的差錯、因此,劉備恭恭敬敬,落落大方地說道:&ldquo國太在上,晚輩劉備拜見國太。

    &rdquo連叩四個頭。

     吳國太見劉備舉止凝重,言詞謙和,愈加歡喜。

    忙彎下腰去,把劉備扶起:&ldquo皇叔何必如此客套。

    請起了!&rdquo &ldquo謝國太。

    &rdquo 劉備站起來,退後幾步,對子龍看看:四弟,上前叩見國太。

    趙子龍想,别的份我沒有,叩頭總逃不了我。

    男兒膝下有黃金。

    為了你能和小姐完婚,我也隻好抛金惜玉了。

    便将甲攔裙向上一提,上前幾步,雙膝跪了下去:&ldquo國太娘娘在上,末将拜見。

    &rdquo 國太剛才隻是專心緻志地盯着劉備看,沒有在意身旁的趙雲。

    現在見膝前一團雪白朝自己拜來,口稱&ldquo末将&rdquo,甚覺驚奇:劉備輕身入吳,隻帶這麼一員大将,也太大意了。

    讓我看一看,這員大将生得有多麼魁梧,竟有這多大的膽量!因而十分和藹地說道:&ldquo将軍請擡頭。

    &rdquo 趙雲本來就不願意白白地給吳國太叩頭,隻是礙着主人的面子,打算拜一拜就站起來。

    不料,吳國太今日興緻格外高,看了女婿,對手下的大将也有好感,要看一個仔細。

    趙雲想,你招女婿招出了河界,連我也要相一相。

    你隻有一個千金,相中了我,咱們君臣就分不勻了。

    趙雲心中不悅,卻又不能不擡頭,便闆着面孔,直挺挺地昂起頭來。

    原意隻在讓吳國太見我不樂意,便撇過一旁。

     國太眯着慈目對下面一看,隻見這隻面孔更比劉備俊俏幾分:劍眉虎目,正鼻闊口,兩耳福福,有棱有角,真個是細皮白肉,冰肌雪膚。

    銀盔白袍,粉底戰靴;英姿勃發,一表人材。

    個兒不高,卻小巧玲珑,逗人喜歡。

    吳國太見此标緻的面龐嗔中含喜,更是看出了神,暗暗怨恨自己,隻怪自己的肚皮不争氣,一世隻生了一個姑娘。

    要是再有一個千金,那就死而無憾了:一個嫁皇叔,一個配白臉小将。

    國太看看想想,想想又看看,若有所失。

    開口柔和地問:&ldquo将軍尊姓大名?&rdquo 趙雲想,給你跪了還要看,看了又要問,到什麼時候才能站起來啊?我趙雲一向不願在人家面前誇耀自己,尤其在這種毫不相幹的場合揚名。

    故而沒好氣地回答道:&ldquo趙子龍。

    &rdquo 吳國太一聽,頓時敬畏之意油然而生。

    心想,向聞長坂坡白袍小将懷抱阿鬥殺透百萬重圍,原來就是他。

    故而他敢單身獨自為劉備保駕。

    确實是個白袍小将,威風凜凜。

    本領雖好,隻可惜心高氣傲了一點,我善意問他幾句,他卻不耐煩。

    國太由此敗了興,知道大丈夫不喜歡扯皮。

    又問:&ldquo将軍美名遠揚,實是可敬。

    未知到此何事?&rdquo&rsquo 趙雲想,年紀老了,噜裡噜嗦沒個完。

    要是此番是你國太招我為婿,我就與你聊上個一年半載,甚至奉陪到你壽終歸天。

    此地人心不測,我肩上的份量不輕,哪有閑工夫同你扯淡?索性讓我來用話頂她回去吧。

    因而生硬地回答說:&ldquo末将保護主公吳中招親。

    &rdquo 這一句話觸怒了國太。

    她想,好大的口氣!到了東吳由你作得了主嗎?你來十個也叫你有來無回。

    既然說到招親,我決無相害之意,豈不是小看了我的為人?怒道:&ldquo将軍差矣。

    此非&lsquo&ldquo鴻門宴&rsquo耳。

    &rdquo 趙雲想,嗬唷,被她鑽了個空子去。

    今日相親,理當和顔悅色,禮貌相待。

    沖撞了土地神,皇叔的親事要完結。

    既然你說這裡沒有埋伏,那再好也沒有。

    隻怕你家兒子與你心口不一,早有陷害之意了。

    到時再與你說話。

     吳國太一面請趙雲站起,一面傳令手下擺宴,兩家君主叙禮坐定,手下斟酒服侍。

    兩家媒人在旁相陪,殷勤敬酒。

    兩員大将各自站在主人背後。

     趙雲剛才受了吳國太一句搶白話,老大不高興。

    又見孫權神色詭谲,無心飲酒,知道必有伏兵。

    心想,要是四下動起手來,我先把你們母子倆枭了,把江東六郡八十一州鬧個天翻地覆。

    我百萬曹營中尚且抱着幼主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難道還怕你們這幾個鳥人!所以,趙雲一刻不停地用雙眼在大殿中掃來掃去,尤其注視着兩排長窗外邊的動靜。

     卻說賈華奉了吳主的命令,帶了五百個吳兵,隐蔽在兩廊長窗之後,身旁各攜利器,等侯孫權發令。

    起初倒還一動不動,寂靜無聲。

    後來聽得國太一眼相中了劉備,便有些忍耐不住了。

    一會兒伸伸腰,展展臂,不時發出衣甲磨擦之聲。

    數百人擠在一塊,偶爾傳來刀劍撞擊之音。

     趙雲本來高度警惕,聽得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