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魏延弑主首獻長沙 魯肅奉令二索荊州

關燈
hellip&rdquo意思是,你家都督趁人之喪,前來索取荊州,太無德性,也要短壽命的。

    起初孔明叫他這麼做,他還以為是取笑他呢。

    現在想到劉表父子的結局和自己以前窮困潦倒的傷心事,真的心酸起來了。

    這就是劉備的看家本領,想到哭,不管有沒有人在場,眼睛一閉就可以流淚。

     魯肅說了這句話,一直在看他的動靜。

    隻見劉備一聲啼哭,淚流滿面,好不凄慘!吓得他坐立不安,驚慌失措,不知闖下了什麼大禍。

    忙上前問道:&ldquo啊呀呀呀,皇叔緣何傷心哪?&rdquo 劉備想,我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是先生叫我這麼做的。

    所以更是掩面大恸。

    魯肅見他越哭越起勁,連連問候,搓着兩隻手在堂上走來踱去,坐下站起,站起又坐下,焦灼不安。

    劉備隻是不答。

    哭了一會,不見孔明出來。

    心想,光這麼哭下去成何道理,應該有個收場。

    難道這一哭,魯肅便不讨荊州回去了麼? 忽然,裡面傳出聲來:&ldquo軍師出堂!&rdquo 外面的兩個人象見了救星,一個停止了悲聲,一個放下了心。

    魯肅想,好了。

    差一點急煞,找你算帳吧。

    見孔明手執羽扇從内堂飄然而出,神采飛揚,更勝往日幾倍;忙上前招呼:&ldquo啊,軍師,下官有禮了。

    &rdquo &ldquo大夫何用客套,亮還禮不周。

    請坐!&rdquo &ldquo軍師請坐!&rdquo 孔明坐定一看,劉備臉上淚痕累累,心中歡喜,佯裝吃驚道:&ldquo大夫,我家主公何故流淚?&rdquo &ldquo軍師聽了,下官奉都督之命涉江而來,意欲索回荊州。

    不料皇叔大哭公子,涕淚俱下。

    因此下官未敢造次。

    &rdquo心想,我一提荊州,他就痛哭,隻有他自己心裡明白。

    &rdquo &ldquo原來如此。

    大夫,我家主公啼哭,自有難言之隐。

    大夫可曾洞察?&rdquo 魯肅想,劉備見我又來讨城,自覺抵賴不成,所以要痛哭流涕。

    你孔明是個明白人,也是個當事人,對劉備的心事總歸一猜就着了。

    既然賴不掉,哭又有什麼用呢,說道:&ldquo下官愚鈍。

    乞道其詳。

    &rdquo &ldquo大夫聽了:我主皇叔乃是漢室宗親,金枝玉葉。

    為着&lsquo血帶衣诏&rsquo,誓滅奸曹,東奔西走,數十年來止有荊楚之地寄身。

    鳥尚有巢,獸尚有穴,堂堂一家皇叔竟然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

    江東尚要索取荊州,絕其歸路,思想起來豈不要傷心落淚呀?&rdquo 劉備本來是因為想着劉表父子和自己的身世而哭的,三分苦楚,七分裝腔。

    現在被孔明一說,點到了自己的心尖上,心想,從桃園結義至今,别說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來,就是一塊土地都沒争到。

    今年已經五十歲了,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倒要變成老頭了,還是沒有安身之處,真不如一鳥一獸,想到此間,真的動起感情來了,淚如泉湧,嗚哩嗚哩哭個不停。

     魯肅聽了,也覺凄苦,長歎一聲,雙淚早已沾濕了衣襟。

    心想,都督也太心狠了。

    人死了也要有塊墳地葬身,何況劉備是皇親國戚,又是個仁德明君。

    罷了罷了!最多我回去挨都督一頓罵,&ldquo軍師,你看怎樣?&rdquo 隻有他這個踱頭,一本正經來讨債的,卻問别人如何處置。

    老實說,你去問諸葛亮麼,那真是&ldquo生病人找鬼商量──找死&rdquo。

    這個主意就是他出的,他會讓你占便宜嗎? 諸葛亮拱手道:&ldquo一切仗承大夫相助。

    &rdquo &ldquo下官無能為力。

    &rdquo &ldquo大夫定有圓通之策。

    拜托了!&rdquo &ldquo這個麼&hellip&hellip容下官回去禀明都督。

    告退了。

    &rdquo 此番到此,荊州沒有讨着,反而還倒貼了幾滴眼淚。

    魯肅拱别劉備君臣,含着眼淚向外面去。

     魯肅一走,劉備破涕為笑:&ldquo哈&hellip&hellip此法妙極,把魯子敬哭走的了。

    &rdquo 諸葛亮也忍不住笑了。

    對劉備一望,淚水還挂在臉上。

    心想,又哭又笑,隻有你有這種本領。

     魯肅拭淨淚眼,出城回轉柴桑。

    直抵帥府來見周瑜:&ldquo都督,下官回來了。

    &rdquo 周瑜自從到柴桑以後,除了操演軍事,靜養身體以外,又無戰事打擾,并無多大的事情,一直在等待荊州的消息。

    雖然他明知要從孔明手中索取荊州,那是極難的事情,甚至根本不可能,但因為赤壁以後的連連失利,一直使他耿耿于懷,要想尋隙報複。

    忽見魯肅回來,忙問道:&ldquo子敬此去怎樣?&rdquo 魯肅搖搖頭,說道:&ldquo都督,下官到得荊州面見劉備,道及來意。

    劉備便對着下官大恸起來。

    &rdquo &ldquo這卻為何?&rdquo &ldquo下官再三動問,他隻是不答。

    後來,孔明從内堂而出,告知原委,下官方才明白。

    原來,劉備身為漢室皇叔,轉戰數十載,身無立足之地。

    鳥獸尚有巢穴,他卻無處容身。

    要下官在都督面前多多善言勸解,忍讓些許。

    下官亦覺劉備可憐,因此未曾讨得。

    &rdquo 周瑜想,魯肅啊,你太慈悲了。

    他們分明欺你心軟,設下圈套,你又上當了。

    他劉備無處容身,與我周瑜何幹?要你去做什麼大好人!這荊州何時才能讨還?周瑜愠道:&ldquo子敬,爾又中了孔明的詭計了。

    &rdquo 魯肅又何嘗不知這是計呢,隻是沒有辦法。

    心想,硬讨也讨不回,還可能結下更大的怨仇。

    本來這荊州就是孔明奪下的,依着我的心意也不去糾纏了。

    這次去名為索讨,實際上也不過是搪塞你一下。

    不去不好,去了辦不到,你也拿我沒辦法。

    故而魯肅假意驚訝道:&ldquo啊呀,原來他們是叫下官中計,這倒未曾料及。

    下官該死啊該死!這&hellip&hellip這便如何是好?&rdquo 周瑜命魯肅回府歇息。

    然後,傳令手下過江,打聽劉備的消息。

    一個多月以後,周瑜正聚集文武商議軍情,忽有手下進帳禀報:&ldquo大都督,小的見荊州城上遍插白旗,軍士盡披孝衣,原是劉備的夫人病故了。

    請都督詳察。

    &rdquo過一會,又有手下報告甘夫人病故的消息。

     周瑜靜養了這幾個月,身體大愈了,久靜思動。

    忽聞劉備的夫人逝世的噩耗,喜上眉梢,以為有機可乘。

    遂低頭沉思,默不作聲。

    魯肅等人見此舉動,知道他在思量對策,不敢驚動他。

    須臾,周瑜仰首拍案大笑:&ldquo哈&hellip&hellip此乃天教我成功也!子敬。

    &rdquo &ldquo下官在。

    &rdquo &ldquo爾速往南徐面見吳候,遣一善言之士至荊州與劉備作伐為媒。

    說道吳侯有一胞妹,妙齡二九,待字閨中,欲配皇叔,請劉備過江前來招親。

    我等在此設伏,待其途經柴桑,本督便将他生擒,與孔明交換荊州。

    子敬速速前往。

    &rdquo 周瑜想,甘氏新亡,劉禅尚幼,壯年失偶,必思續弦。

    劉備現在兵廣糧足,占據荊襄九郡,文有孔明輔佐;武有關、張、趙威猛,虎踞之勢已成,日後必有王侯之份。

    趁其尚未站穩,用此一計,賺得荊州一郡。

    吳侯的妹妹人稱女中将軍,才貌雙全,劉備見了無有不稱心。

    等他到了這裡,将他捉下,取了荊州,再放劉備,怕他孔明不肯! 魯肅在旁聽了,問道:&ldquo都督,莫非是一條美人之計?&rdquo 周瑜聽到魯肅當面揭穿他的計謀,十分尴尬,馬上将臉下一沉,不去理會。

    心想,美人計确實不夠漂亮,但為了奪回荊州,管它是美人計還是醜人計!你這個人真不識相,知道了就可以了,偏偏還要公布于衆。

    前次我用了詐死計,也是被你點破。

    殊不知用此計也是出于無奈。

     魯肅見周瑜語塞,知道一矢中的。

    心想,枉空是個都督,兵法中有的是計,卻用這種蹩腳計,連我魯肅也瞞不過,孔明會上你的當嗎?肯定不放劉備過江。

    魯肅不敢違拗;告辭周瑜趕往南徐來見孫權。

     正是:無端花柳饋仇敵,有意計謀奪錦城。

     未知周瑜此計成也不成,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