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魏延弑主首獻長沙 魯肅奉令二索荊州
關燈
小
中
大
侯入城。
城關上得悉太守被戮,群龍無首,碌亂紛紛,開關的開關,放橋的放橋,城上一面降旗豎起,在寒風中抖抖瑟瑟地飄着。
一騎馬穿關出城,直馳對面關将軍的營中。
關雲長得報城中嘩變,上馬提刀在營首一看,二面白旗高挑,轅門大開,吊橋平鋪,果然有人獻關。
心想,還好,三日取關,未曾失信。
帶着兵将收拾營帳,開赴長沙,到城邊擡頭一望,城門口懸挂着一枚首級,正是太守韓玄。
魏延上前接迎,兩人并馬進城。
關雲長四下張榜安民,紛亂始息。
不一會,城外炮聲隆隆,關雲長料道大隊已到,忙率衆出城迎接,齊至堂上坐定。
雲長交過令箭,在旁歸坐。
孔明問,如何能奪取城關。
雲長便将前情一一詳告,引魏延參見。
不料孔明大怒,指着魏延喝道:&ldquo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
不忠不義要之何用?來,與我推出斬了!&rdquo旁邊的劉備馬上喊道:&ldquo軍師慢來!&rdquo &ldquo主公有何話說?&rdquo &ldquo軍師,文長弑主獻關,理當斬首。
念其歸順漢室,納城有功,以免誅殺。
令其将功贖罪,以圖自新。
未知可否?&rdquo &ldquo主公,此人不可重用,心存異意,久後必反。
不如早日斬之,以絕後患。
&rdquo &ldquo若斬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
望軍師恕之。
&rdquo 諸葛亮指着魏延道:&ldquo爾必盡忠報主。
若生異心,本軍師軍法難容,早晚取了爾的首級。
&rdquo 魏延喏喏,連聲而退,請葛亮用人并不一味要武功好,主要看他的心迹如何。
殺了魏延,軍中并不少他一人,仍可奪取三分天下;不殺他,沖鋒突陣确是個好手,抓住了他的緻命傷,使他不敢反。
從此,魏延見了諸葛亮的影子都要股栗。
劉備在旁聽了,還覺得軍師有些過份。
心想,前番襄陽蒙難,是魏延挺身而出,結果招來滿門抄斬之災,對我劉備已有功勞;今日獻關,也是相信我劉備。
雖然殺了太守于理不順,但終究是因我而起。
殺了他,我于心何忍,劉備對魏延很有好感,所以,一再懇請軍師赦免。
諸葛亮傳令盤查府厍,檢點錢糧;發赈大糧,接濟百姓。
然後命人為韓玄買棺成殓;安撫死者眷屬。
手下報知黃忠托病不出。
劉備親造黃忠府相請,厚待黃忠。
黃忠這才出降。
至此,荊襄九郡盡為劉備所有。
所得數郡,均由各郡太守料理鎮守。
劉備和孔明帶了文武将士重又回歸荊州,以圖後計。
劉備自從得了荊襄諸地,心中大喜。
一日,忽見一人上堂獻策,熟視之,卻是伊籍大夫。
劉備感激他有救命之恩,十分敬重,請他坐下細述。
伊籍說,主公要圖長遠之計,此地有馬氏五弟兄皆有才名。
大的叫馬良,字季常,鄉諺說&ldquo馬氏五常,長者最良。
&rdquo小的叫馬谡,字幼常,年方十九,文武兼優。
兵書熟讀,韬略精通。
主公可命人訪求,共謀大事。
劉備便同孔明前去相請,優禮相待。
不滿半年,連得黃忠、魏延、馬良和馬谡等人,更是喜上加喜。
從此,馬良便成了劉備的座上佳賓;馬谡更為出類拔萃,今後跟了孔明,三年定西川,一年平東川,六出祁山時,為孔明帳前參軍之職,常與孔明商議軍機大事,出謀劃策,功勞卓越。
可是,後來違背了孔明的将令,失了要塞街亭,便成了千古罪人,此是後話。
時值七月底,公子劉琦不幸夭壽身亡。
消息傳到柴桑,周瑜得知此訊,忙與魯肅商議,說道,前番孔明曾有一言:公子一死,納還荊州。
如今消息已至,還請子敬過江,索取荊州。
魯肅想,劉備初得荊襄九郡,勢力初盛,正要穩定基業,豈肯就此割地相讓?前番隻因你都督身創箭瘡,免得你受氣複發,故而前去索讨,意在緩和你和孔明的緊張氣氛。
不料卻成了我的包袱,兜又兜不下,推又推不掉。
隻得連聲應諾:&ldquo是&hellip&hellip待下官前去讨取便了。
&rdquo 次日,魯肅坐了一隻官船過江,直抵荊州。
登岸上馬,往城中而去。
一路之上關卡盤诘并不甚緊,已到轅門。
下馬招呼道:&ldquo門上弟兄。
&rdquo 轅門口的弟兄們聽得呼喚,回頭見是江東大夫,忙上前招呼道:&ldquo原是魯老。
可是要見我家軍師?&rdquo &ldquo正是。
費心通禀皇叔、軍師,下官魯肅拜見。
&rdquo 手下說聲&ldquo稍待&rdquo,轉身朝裡面報信。
大堂上,君臣兩個正在坐談。
隻因劉琦病故,劉備終日哀傷,十分憐惜。
孔明在旁好言勸慰,說道,主公不必過份悲痛,人死不可複生;大事在身,要多往好的地方想。
劉備泣道,兄長劉表辛勞一世,打下這些基業,總指望兩個侄兒繼統大業,不料蔡瑁奸詐,将劉家的半壁江山拱手送于曹操,小侄劉琮遭難,大侄劉琦據江夏一郡之險,年未滿卅,積郁成疾,夭壽而亡。
如今荊襄九郡盡被軍師奪回,正是百廢待興,撥雲見日。
哪知曉睹物觸情,思想起來,好不令人傷心! 君臣兩人一個哭,一個勸,倒也忙得很。
手下報道:&ldquo禀皇叔、軍師,江東魯大夫到,在轅門求見。
&rdquo 劉備聽得魯肅不請而到,已知其來意,馬上拭幹淚珠。
心想,魯肅你好心急啊,這裡公子的屍首尚溫,你便要催索劉家的州郡,真不知好歹!忙說道&ldquo軍師,魯大夫到此,莫非為了荊州麼?&rdquo 孔明說,劉表和孫權從不往來,不見得他會來為劉琦吊喪,隻不過被周瑜催逼無奈,所以前來。
目前劉琦已死,亮在數月前曾許過一諾,此番難以回絕。
隻有請主公來對付他了。
劉備哭喪着臉說道,劉琦一死,我神志恍惚,方寸已亂,如何應付他呢?孔明微笑道,主公可用&ldquo法寶&rdquo回絕他。
劉備想,我如有了法寶,也用不着叫你去收複九郡了。
不解其意,眨着眼睛看着孔明。
孔明又說,主公的&ldquo法寶&rdquo威力無窮,不要說魯肅見了心軟,就是我諸葛亮也害怕。
劉備見他這種神秘的樣子,笑着說,軍師休得打趣,還請直言相告。
孔明說,當年我在卧龍崗時,見了主公的&ldquo法寶&rdquo,隻得出山。
你竟忘了不成?劉備搖搖頭說,實在記不起來了。
孔明便在劉備的耳邊輕聲道,如此這般,不是一件大&ldquo法寶&rdquo麼?劉備恍然大悟,臉上露出幾分愧色,笑道,原來軍師要劉備流淚?孔明正色道,主公,此非兒戲之比。
亮前番已有言在先,不便開口,待等魯肅進見,一提到&ldquo荊州&rdquo二字,主公也不必搭話,隻管流下淚來,保他荊州讨不成功。
亮理當回避,自有道理。
說罷,起身拂袖朝内堂而去。
其實,孔明就在後面的門角落裡藏着,側轉了耳朵聽外面的對話。
後世人把愛聽壁腳的人比作&ldquo門角落裡的諸葛亮&rdquo,實出于此。
劉備傳話相請魯肅。
不一會魯肅踱步上堂,見劉備一人坐在那裡等他,忙搶上前去見禮:&ldquo皇叔在上,下官魯肅有禮了。
&rdquo &ldquo啊,不知什麼風将大夫吹到這裡,久違了,恕備喪事在身,不能迎接,還禮不周。
大夫請坐了。
&rdquo 魯肅想,什麼風,還不是喪風?說聲謝坐,坐了下去。
手下送茶,少停茶罷收杯。
&ldquo請問大夫,到此有何見教?&rdquo &ldquo驚聞公子劉琦夭壽歸天,特來問候。
此外,還有一樁小事要滋擾皇叔。
&rdquo &ldquo劉備聆教。
&rdquo &ldquo前番軍師與下官言道,&lsquo公子一死,納還荊州&rsquo。
如今皇叔統掌九郡之地,下官觍顔相求,望皇叔納還荊州。
&rdquo 劉備想,果然不出所料。
我窮劉備剛過上幾天好日子,讨債鬼就來催逼了。
倘然老大王劉表在這裡,周瑜他屁都不敢放一個。
見我得了好處,他咽不下這口氣。
劉琦一死,他就叫魯肅來讨了。
公子命太苦,少年夭逝,福都來不及享。
劉備想到這裡,悲從中來:&ldquo啊呀公子,你撇下這荊襄九郡,離我而去,實是狠心啊&hellip&
城關上得悉太守被戮,群龍無首,碌亂紛紛,開關的開關,放橋的放橋,城上一面降旗豎起,在寒風中抖抖瑟瑟地飄着。
一騎馬穿關出城,直馳對面關将軍的營中。
關雲長得報城中嘩變,上馬提刀在營首一看,二面白旗高挑,轅門大開,吊橋平鋪,果然有人獻關。
心想,還好,三日取關,未曾失信。
帶着兵将收拾營帳,開赴長沙,到城邊擡頭一望,城門口懸挂着一枚首級,正是太守韓玄。
魏延上前接迎,兩人并馬進城。
關雲長四下張榜安民,紛亂始息。
不一會,城外炮聲隆隆,關雲長料道大隊已到,忙率衆出城迎接,齊至堂上坐定。
雲長交過令箭,在旁歸坐。
孔明問,如何能奪取城關。
雲長便将前情一一詳告,引魏延參見。
不料孔明大怒,指着魏延喝道:&ldquo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
不忠不義要之何用?來,與我推出斬了!&rdquo旁邊的劉備馬上喊道:&ldquo軍師慢來!&rdquo &ldquo主公有何話說?&rdquo &ldquo軍師,文長弑主獻關,理當斬首。
念其歸順漢室,納城有功,以免誅殺。
令其将功贖罪,以圖自新。
未知可否?&rdquo &ldquo主公,此人不可重用,心存異意,久後必反。
不如早日斬之,以絕後患。
&rdquo &ldquo若斬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
望軍師恕之。
&rdquo 諸葛亮指着魏延道:&ldquo爾必盡忠報主。
若生異心,本軍師軍法難容,早晚取了爾的首級。
&rdquo 魏延喏喏,連聲而退,請葛亮用人并不一味要武功好,主要看他的心迹如何。
殺了魏延,軍中并不少他一人,仍可奪取三分天下;不殺他,沖鋒突陣确是個好手,抓住了他的緻命傷,使他不敢反。
從此,魏延見了諸葛亮的影子都要股栗。
劉備在旁聽了,還覺得軍師有些過份。
心想,前番襄陽蒙難,是魏延挺身而出,結果招來滿門抄斬之災,對我劉備已有功勞;今日獻關,也是相信我劉備。
雖然殺了太守于理不順,但終究是因我而起。
殺了他,我于心何忍,劉備對魏延很有好感,所以,一再懇請軍師赦免。
諸葛亮傳令盤查府厍,檢點錢糧;發赈大糧,接濟百姓。
然後命人為韓玄買棺成殓;安撫死者眷屬。
手下報知黃忠托病不出。
劉備親造黃忠府相請,厚待黃忠。
黃忠這才出降。
至此,荊襄九郡盡為劉備所有。
所得數郡,均由各郡太守料理鎮守。
劉備和孔明帶了文武将士重又回歸荊州,以圖後計。
劉備自從得了荊襄諸地,心中大喜。
一日,忽見一人上堂獻策,熟視之,卻是伊籍大夫。
劉備感激他有救命之恩,十分敬重,請他坐下細述。
伊籍說,主公要圖長遠之計,此地有馬氏五弟兄皆有才名。
大的叫馬良,字季常,鄉諺說&ldquo馬氏五常,長者最良。
&rdquo小的叫馬谡,字幼常,年方十九,文武兼優。
兵書熟讀,韬略精通。
主公可命人訪求,共謀大事。
劉備便同孔明前去相請,優禮相待。
不滿半年,連得黃忠、魏延、馬良和馬谡等人,更是喜上加喜。
從此,馬良便成了劉備的座上佳賓;馬谡更為出類拔萃,今後跟了孔明,三年定西川,一年平東川,六出祁山時,為孔明帳前參軍之職,常與孔明商議軍機大事,出謀劃策,功勞卓越。
可是,後來違背了孔明的将令,失了要塞街亭,便成了千古罪人,此是後話。
時值七月底,公子劉琦不幸夭壽身亡。
消息傳到柴桑,周瑜得知此訊,忙與魯肅商議,說道,前番孔明曾有一言:公子一死,納還荊州。
如今消息已至,還請子敬過江,索取荊州。
魯肅想,劉備初得荊襄九郡,勢力初盛,正要穩定基業,豈肯就此割地相讓?前番隻因你都督身創箭瘡,免得你受氣複發,故而前去索讨,意在緩和你和孔明的緊張氣氛。
不料卻成了我的包袱,兜又兜不下,推又推不掉。
隻得連聲應諾:&ldquo是&hellip&hellip待下官前去讨取便了。
&rdquo 次日,魯肅坐了一隻官船過江,直抵荊州。
登岸上馬,往城中而去。
一路之上關卡盤诘并不甚緊,已到轅門。
下馬招呼道:&ldquo門上弟兄。
&rdquo 轅門口的弟兄們聽得呼喚,回頭見是江東大夫,忙上前招呼道:&ldquo原是魯老。
可是要見我家軍師?&rdquo &ldquo正是。
費心通禀皇叔、軍師,下官魯肅拜見。
&rdquo 手下說聲&ldquo稍待&rdquo,轉身朝裡面報信。
大堂上,君臣兩個正在坐談。
隻因劉琦病故,劉備終日哀傷,十分憐惜。
孔明在旁好言勸慰,說道,主公不必過份悲痛,人死不可複生;大事在身,要多往好的地方想。
劉備泣道,兄長劉表辛勞一世,打下這些基業,總指望兩個侄兒繼統大業,不料蔡瑁奸詐,将劉家的半壁江山拱手送于曹操,小侄劉琮遭難,大侄劉琦據江夏一郡之險,年未滿卅,積郁成疾,夭壽而亡。
如今荊襄九郡盡被軍師奪回,正是百廢待興,撥雲見日。
哪知曉睹物觸情,思想起來,好不令人傷心! 君臣兩人一個哭,一個勸,倒也忙得很。
手下報道:&ldquo禀皇叔、軍師,江東魯大夫到,在轅門求見。
&rdquo 劉備聽得魯肅不請而到,已知其來意,馬上拭幹淚珠。
心想,魯肅你好心急啊,這裡公子的屍首尚溫,你便要催索劉家的州郡,真不知好歹!忙說道&ldquo軍師,魯大夫到此,莫非為了荊州麼?&rdquo 孔明說,劉表和孫權從不往來,不見得他會來為劉琦吊喪,隻不過被周瑜催逼無奈,所以前來。
目前劉琦已死,亮在數月前曾許過一諾,此番難以回絕。
隻有請主公來對付他了。
劉備哭喪着臉說道,劉琦一死,我神志恍惚,方寸已亂,如何應付他呢?孔明微笑道,主公可用&ldquo法寶&rdquo回絕他。
劉備想,我如有了法寶,也用不着叫你去收複九郡了。
不解其意,眨着眼睛看着孔明。
孔明又說,主公的&ldquo法寶&rdquo威力無窮,不要說魯肅見了心軟,就是我諸葛亮也害怕。
劉備見他這種神秘的樣子,笑着說,軍師休得打趣,還請直言相告。
孔明說,當年我在卧龍崗時,見了主公的&ldquo法寶&rdquo,隻得出山。
你竟忘了不成?劉備搖搖頭說,實在記不起來了。
孔明便在劉備的耳邊輕聲道,如此這般,不是一件大&ldquo法寶&rdquo麼?劉備恍然大悟,臉上露出幾分愧色,笑道,原來軍師要劉備流淚?孔明正色道,主公,此非兒戲之比。
亮前番已有言在先,不便開口,待等魯肅進見,一提到&ldquo荊州&rdquo二字,主公也不必搭話,隻管流下淚來,保他荊州讨不成功。
亮理當回避,自有道理。
說罷,起身拂袖朝内堂而去。
其實,孔明就在後面的門角落裡藏着,側轉了耳朵聽外面的對話。
後世人把愛聽壁腳的人比作&ldquo門角落裡的諸葛亮&rdquo,實出于此。
劉備傳話相請魯肅。
不一會魯肅踱步上堂,見劉備一人坐在那裡等他,忙搶上前去見禮:&ldquo皇叔在上,下官魯肅有禮了。
&rdquo &ldquo啊,不知什麼風将大夫吹到這裡,久違了,恕備喪事在身,不能迎接,還禮不周。
大夫請坐了。
&rdquo 魯肅想,什麼風,還不是喪風?說聲謝坐,坐了下去。
手下送茶,少停茶罷收杯。
&ldquo請問大夫,到此有何見教?&rdquo &ldquo驚聞公子劉琦夭壽歸天,特來問候。
此外,還有一樁小事要滋擾皇叔。
&rdquo &ldquo劉備聆教。
&rdquo &ldquo前番軍師與下官言道,&lsquo公子一死,納還荊州&rsquo。
如今皇叔統掌九郡之地,下官觍顔相求,望皇叔納還荊州。
&rdquo 劉備想,果然不出所料。
我窮劉備剛過上幾天好日子,讨債鬼就來催逼了。
倘然老大王劉表在這裡,周瑜他屁都不敢放一個。
見我得了好處,他咽不下這口氣。
劉琦一死,他就叫魯肅來讨了。
公子命太苦,少年夭逝,福都來不及享。
劉備想到這裡,悲從中來:&ldquo啊呀公子,你撇下這荊襄九郡,離我而去,實是狠心啊&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