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訴舊情孟德嗔關羽 報餘恩雲長釋曹操

關燈
死了。

    仍然不失為一個信義又全的大丈夫。

    今日我劫數難逃,終是一死,不必再爬起來了,就讓這個馬夫舒舒服服地打死了吧! 未等衆武将反應過來,周倉已經跳上一步,高擎錘頭第二下砸來。

     &ldquo周倉住手!&rdquo 一聲怒吼。

    隻見關将軍立馬土山之上,一手撩須,一手指着周倉。

    當時關雲長義釋曹操,回頭少了一個周倉。

    深知周倉的性格,定是不服我放走曹操,故而半路攔劫。

    此去曹孟德必有危險,讓我随後趕上喝住。

    雲長立即圈馬掃上土山,隻見周倉騰空一錘砸死了滑背馬,曹操跌倒在地,文武措手不及。

    雲長大喊一聲,周倉聞聲楞住,哪知第二錘已經落下,根本無法收回。

    周倉還算機靈,拼命将手向上擡,手腕一轉,錘頭在離開曹操的鼻尖不到半寸的地方,往橫裡蕩了過去,然後打入地下。

    周倉收回錘頭,跳出圈子,一陣旋風回到關将軍的馬前。

    兩人回轉樊口山,暫且不提。

     曹操驚魂未定,見地上一個大大的窟窿,吓得面如土色。

    心想,好險哪!要不是關君侯及時趕到喝住周倉,我此時已到黃泉路上了,還以為是被君侯屈死的呢。

    曹操這才明白,周倉并非奉了關将軍的命令,而是他擅自妄為。

    曹操望着關雲長帶着手下人馬遠去的背影,不覺大聲呼喚道:&ldquo關君侯,爾真是千古第一大丈夫!&rdquo 衆文武立即上前将曹操攙扶起來。

    曹操站定身軀,俯首朝那匹躺上地上、有頭無腦的滑背馬看時,一陣傷心,掉下幾滴淚來。

    心想,你從赤壁江邊到此華容道,飽受路途風霜之苦,戰場刀槍之除,逢兇化吉,遇難呈祥,好不容易闖過最後一道生死關隘。

    誰料想,人馬都很太平,你卻死于非命,真是效盡寶馬之勞,代我一死。

    老夫思想起來,好不悲傷。

    文武多有把自己的戰馬讓與他。

    曹操搖搖手道,不必了!前邊不遠就是南郡,徒步便了。

    雖說南郡近在目前,到底還有好幾裡路。

    一個人經曆了難以言表的重重危險以後,能夠死裡逃生,錯綜複雜的感情簡直無法形容,有後怕,有慶幸,有悲哀,有感歎,誰也說不準這是哪一種滋味。

    文武也帶着馬跟在後面。

     此時,天色已晚,正是火光接日光的時候。

    突然,南郡方向趕來一彪人馬,刀槍閃光,旗幡鮮明,攔住去路。

     曹操想,諸葛亮用兵真絕,竟然在這處還有伏兵,真個把我逼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才出龍潭,又入虎穴,今日不死,更待何時。

    因此停下了腳步,大叫道:&ldquo讓老夫死了吧!&rdquo 隻見對面一群哨馬沖到,大家認得是自己的旗号,小兵身上都是曹家号衣,方才知道是南郡守将牛金帶兵接應來了。

    忙對曹操說,來的是自己人。

    曹操這才放心。

     原來南郡太守陳矯,得報赤壁大敗,丞相帶着文武沿途逃往這裡。

    便與守将牛金說,請将軍速領人馬趕往華容接應丞相,我在這裡恭候。

    趕到這裡,天已傍黑了。

     牛金是個憨直的大将,見前面一班逃兵不象逃兵,難民不象難民的人,便知道這是丞相和衆位有資格的文官武将。

    他先招呼弟兄們停隊,自己架好開山巨斧,跨下馬背。

    可是他從未見過曹操,隻知道丞相穿的蟒袍,戴的是相貂,見前排站一個身穿短襖,秃着頭,赤了雙腳,而且渾身污穢,滿面泥土的人,料定他不是丞相。

    便将身體偏一偏,一擦而過,朝文武走去。

    哪裡知道,被你這麼一碰,曹操本來身體很虛,腿裡又軟,别想站得住,撲地一下跌到地上。

    牛金也不放在心上,邊走邊張望着,見人群中并無蟒袍相貂。

    心想,看來丞相的衣冠都丢掉了,那就找人吧。

    丞相總要比文武神氣一些。

    他見大夫中滿寵衣冠還算整潔,白白胖胖,器度不凡,也不問個訊,就一躬到底:&ldquo丞相在上,末将牛金接應來遲,有禮了。

    &rdquo 滿大夫連連搖手道:&ldquo牛将軍,你認錯人了。

    下官不是丞相。

    丞相已被爾推倒在地。

    &rdquo 牛金這一吓非同小可,搶步上前把曹操從地上攙扶起來,忙着請罪:&ldquo丞相,末将罪該萬死!&rdquo 曹操想,人逢喜事精神爽。

    我是人受災難晦氣多。

    我這個樣子哪裡還象個丞相,他不認識我,當然要誤會了。

    常言道,不知者不罪,不必同他一般見識,因此說道:&ldquo莫怪,莫怪。

    &rdquo 牛金見曹操身邊沒有坐騎,連忙讨好道:&ldquo丞相,請乘坐末将的戰馬。

    &rdquo 曹操估計到南郡至少還有二、三裡路,不是一時半刻所能走到,還是騎了馬早些到南郡休息吧。

    便在牛金的攙扶下騎上了馬。

    牛金換了一匹手下的戰馬,接了曹操等人朝南郡而去。

     行不多時,已到城外。

    陳矯守候已久,上前迎接:&ldquo丞相,下官雖知兵敗,不敢遠離,隻得在附近恭迎。

    &rdquo将曹操等人接進城關,已萬家燈火。

    曹操想,幸得夜幕重重,要是白天進城的話,這隻髒臉怎麼見得人?須臾,已到衙門。

    陳矯早已準備,請丞相和衆位文武沐浴更衣。

    曹操等人漱洗完畢,換上幹淨的便帽便服,頓覺精神一爽。

    丞相吩咐陳太守,連夜趕做袍帽靴襪。

    就象病人臨死,人家為他趕做壽衣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