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周公瑾貪功遣書生 諸葛亮易服列方位

關燈
不傷一兵一卒,戰果累累,奪得城池兵馬、糧草辎重無數。

    到那時,陸伯言方知諸葛亮好計策,一箭雙雕,坐收漁利,江東無人可以算計他。

    但是心裡也明白,即使當初就有慧眼,識破他的意圖,也隻得睜着眼睛吃砒霜。

    因為萬一被曹操退進合肥,确實對我們江東十分不利,所以非去圍攻不可。

    諸葛亮的手段就厲害在這裡。

    孔明把陸遜遣走之後,心中的一塊石頭才算落了地。

    眼看時光不早,估計七星壇已經完工,孔明站起身來,對周瑜把手一拱,道:&ldquo都督,亮初次登壇去了,回來再見。

    &rdquo&ldquo再見了。

    &rdquo孔明一走,周瑜吩咐手下把素齋暖在竈上,等一下他初次登壇完畢後,回來還要吃的。

    同時派出心腹到南屏山套去打聽,諸葛亮究竟如何借風。

    孔明剛剛走出大營,忽聽背後有人呼喚,&ldquo軍師慢走,下官來了。

    &rdquo孔明回頭一看,原來是魯肅。

    知道他是來看我借東風的。

    心想,雖然我這借風是假的,騙不過識貨的人,但魯肅跟去也有好處,非但他看不出名堂來,而且有些地方還可以請他幫幫我的忙。

    等魯肅進來,孔明招呼一聲:&ldquo大夫來了。

    &rdquo&ldquo是啊。

    二更了。

    &rdquo&ldquo大夫莫非前來觀看借風?&rdquo&ldquo正是。

    &rdquo&ldquo那末,請了。

    &rdquo&ldquo請哪。

    &rdquo孔明在前走,魯肅随後跟,将近南屏山套口,遠遠地望見那裡豎起一座營頭,标燈晟這,&ldquo馬&rdquo字旗高飄。

    分明是駐紮着一彪人馬。

    先生一頓,暗想,周郎啊,破曹兵你一無上策,陷害人命你卻是足智多謀。

    我的風還沒有開始借,你倒把殺人的軍隊已經布置好啦!好在我逃跑不走此地西口,而是從東頭下船走水路的。

    否則定被你暗算。

    孔明同魯肅走到營前,馬忠出來迎接:&ldquo末将馬忠參見軍師。

    &rdquo孔明隻當不知道他到此的用意,明知故問:&ldquo馬将軍在此則甚?&rdquo&ldquo末将奉了都督之命,在此侍奉軍師,保護先生。

    軍師登壇祭風之後,下得壇來,可到末将營中歇息片刻。

    &rdquo――老實說,你如果借不到東風想留掉的話,有我扼守在此,你插翅難飛。

    &ldquo軍師,可要先到營中稍事歇息?&rdquo&ldquo罷了。

    待本軍師前去安頓一番,再來營中叨擾不遲,少停再見。

    &rdquo說罷,與魯肅兩人走進南屏山套。

    朝前擡頭一望,隻見七星壇巍然屹立,上下三層,三丈三尺。

    壇上壇下旗幡插滿,飄飄蕩蕩;标燈無數,閃閃爍爍,照得山套中如同白晝相仿。

    安排在這裡的一千小兵,見軍師到,都來迎接。

    并回複說,按你軍師的吩咐,壇已造好,所需的東西一應齊備,請軍師過目、下令。

    孔明想,我到此三江已有十多天,大小風險也經過了好幾次,都被我巧妙地躲避過去了。

    今日乃是最後一次,假戲真做,更不能有一點馬虎。

    此地肯定有周瑜的心腹在打探,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他們的監視,并随時都會向周瑜禀報,倘然露出一點蛛絲馬迹,非但難以脫身,恐怕性命不保。

    所以我甯可認真、周到一些,不可粗枝大葉,掉以輕心。

    孔明首先從一千小兵中抽調五百零一個出來,命其餘小兵都回去休息。

    再把那一個零頭單獨提開,另有妙用。

    此事下回書中再提,這裡暫且不表。

    孔明開始一一安排:最下面的一層,分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位,每一邊站四名,四八三十二個。

    頂層上,中間放隻半桌,在半桌的四周,站立四個弟兄。

    這樣,總共正好一百名整。

    還有四百個都上壇了,就在地面上環繞七星壇排列四層。

    不論是壇上壇下,哪一個方位,一律都要面朝外,背朝裡。

    号衣、号帽、襪子、草鞋統統都要脫掉,壇上的一百個弟兄換上從道觀裡借來的逍遙巾、皂羅袍,手執七星旗、七星幡;壇下的四百個隻好馬馬虎虎了,借來的東西沒有那麼,大多數都秃頭、赤腳、空手,穿着内衣站在那裡算了。

    凍得這班小兵清水鼻涕嗒嗒滴,但是一個都不敢響。

    最後,孔明鄭重宣布:借東風是件神聖的事情,誰都不得偷看。

    你們每個人都必須把頭沉倒,眼睛閉攏。

    沒有我的吩咐,一個都不準擡頭睜眼。

    哪個擡一擡頭,就會被天神天将砸碎腦殼;睜一睜眼,就會被摳去眼珠;聽到沒有!這班小兵心想,我們不來便罷,既然到此,就是想看看你到底是怎樣借東風的。

    哪裡知道與老天打交道還有這麼些清規戒律,看一看就有性命危險,實在遺憾得很!其中總有個别小兵聰明伶俐,不太安分守己的。

    他想,這種機會千載難逢,不看一看太可惜了。

    我的頭不用擡起,眼睛可以&ldquo水底翻&rdquo朝上看的;你說天神天将要摳眼珠,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兩隻輪流開閉,萬一一隻被摳掉,另一隻馬上閉攏。

    隻要能保住一隻,不會變瞎子就行了,獨眼龍還可以一目了然呢!我用一隻眼睛的代價看看天神天将,還是合算的。

    ――所以,孔明逃走别人都不知道,唯有這眼開眼閉的家夥倒看得十分清楚。

    小兵問軍師,天神天将到此下來不下來?孔明說,當然要下來。

    我登壇作法,就是要召他們下來。

    因此你們不能偷看。

    又問,大約來多少天神天将呢?答曰,兩個。

    一個是金盔金甲,胯下黃骠馬;一個是銀盔銀甲,騎的銀鬃馬。

    他們從南天門騎馬下凡,在南屏山頂上接腳,然後上我的七星壇。

    諸葛亮是不是信口開河?一點不是。

    他料定東風一起,周瑜要過河拆橋,必定要派大将來殺他,而且不會派别人的,肯定派他的心腹,兩個左右護衛徐盛、丁奉。

    這兩位的打扮是一個金裝黃馬,一個銀裝白馬。

    諸葛亮就把他們權充為天神天将。

    魯肅聽孔明這麼一講麼,心裡倒着急起來了:怎麼,看借風有性命危險?如果我也低着頭、閉上眼,那不是等于沒有來嗎?與其這樣,我還不如到自己的床上去閉着眼舒坦。

    他要緊問孔明:&ldquo軍師,那末下官便怎樣?&rdquo孔明想,這老實人也很相信。

    答道:&ldquo大夫觀看不妨事的。

    早已說過,你與天神天将乃是間接朋友。

    &rdquo魯肅想,還好,總算與你孔明交了朋友,和天神天将算有點沾親搭故,所以今日不必低頭閉眼。

    先生對五百小兵說,現在時間還早,大家還可以休息一下,吃點東西。

    等一下我初次登壇時,号令一下,你們馬上要各就各位,不可站錯地方,不可嘈雜混亂。

    交代完畢,孔明同魯肅出山套,到馬忠營裡坐定。

    馬将軍吩咐手下送上兩杯香茗。

    座談片刻,外面鼓敲三更。

    先生從座上擡身,摘下綸巾,拔掉發簪,披頭散發;身上卸去鶴氅,隻穿短襖;靴、襪脫掉,赤腳。

    從山套口到七星壇,要走二裡多路,山套裡盡是七高八低的石頭,赤了腳走在上面怎麼吃得消?原先早已準備好了一雙草拖鞋,拖了進去。

    魯肅望着一反常态的卧龍先生,心中隻覺得有點茫然不解:一向衣冠楚楚,文質彬彬,行不亂步,坐有規矩的大奇才,現在竟弄到如此境地,實在不忍目睹。

    為了孫、劉兩家破曹,他不辭辛勞,向老天借三天東風,确非容易。

    大夫心裡很是過意不去,十分感激地向孔明一躬到底:&ldquo軍師辛苦了!&rdquo不料孔明非但沒還禮,連口都沒動一下,隻是瞪着眼睛對他把手直搖。

    哦!魯肅明白了,此時他萬念俱消去迎接天神天将,是不能再開口了。

    大夫連忙&ldquo喏&rdquo地一聲,退下幾步。

    孔明走出營頭,拖着草鞋踢裡趿拉往山套裡走去――好象進溫泉沐浴一般。

    正是:消除萬念俟東風,勞瘁一生圖霸業。

    欲知孔明究竟如何祭風,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