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周公謹内帳絕食 諸葛亮病榻論醫
關燈
小
中
大
坐定。
孔明這樣頓了一頓,腦子裡又出現了一個辦法來,覺得寫在紙上不便,還是寫在手上好。
所以他提筆準備在手掌上寫。
軍醫官們看了又不懂了。
心想,這種方子實在奇怪,從來未聽說過方子寫在手心裡的。
倘然要到藥鋪裡去撮藥那便怎樣?莫非把人一起拖進藥鋪,或者把手割下來不成? 孔明在手心中端端正正寫上四行字,每行四個字,共計十六個字。
這十六個字都是倒寫的,次序也是反的:自下而上從左到右──古代一般都用從右到左的直排格書寫的。
因為孔明考慮到,我把字統統倒寫、反寫,等一下手掌翻過來給周瑜看時,就全部都是正的、順的字了。
孔明寫好之後,将筆一擱,輕輕搖動羽扇,把掌上的墨迹吹幹,然後,左手握成空拳,閉目養神,等候魯肅的消息。
魯子敬為了要使周瑜親口相請孔明,大傷腦筋,在内帳外面來回走動,搔頭摸耳。
心想,大都督連自家的軍醫都不讓進去,怎麼會請他的冤家給他治病呢?看來老老實實跟他說理是沒有用的,&ldquo下官也要用計了。
&rdquo踱頭交了孔明這個朋友之後,也玲珑多了,遇事便多了一條腸子,現在居然也要用計了。
他兜了十來個圈子,突然靈機觸動,急中生智,頓生一計。
隻見他匆匆退後數十步,然後一個急轉身,&ldquo噔&hellip&hellip&rdquo一直沖到内帳裡面。
門口兩個侍衛被他這猝然的舉動吓了一大跳。
心想,看來,魯大夫的毛病不比大都督的輕呢。
魯肅直奔到周瑜的床前,氣咻咻地喊道:&ldquo都督,南徐的二主公來了!&rdquo 二主公就是孫權的從弟孫瑜,孫仲異。
周瑜聽了,倒十分相信。
他想,吳侯知道這幾天就要火燒赤壁,兩軍決戰,這是決定江東存亡的關鍵一仗,當然十分關心。
他自己國事繁忙,脫不開身,故而叫兄弟到這裡來看看。
二主公來,等于吳侯駕到。
照理,我應該到營門口去迎接的。
但是,我一去迎接,大家就知道我沒有什麼大病,是故意裝死的。
不接吧,那又是失禮失規的。
再一想,不要緊,好在我剛才吐血是真的,現在就推說有病不能出接,諒必二主公也不會見怪的。
那我就在嘴上請一聲吧!周瑜翻過身來,對着魯肅道:&ldquo子敬,本督有病在身,不能遠迎,傳話相請。
&rdquo 這個&ldquo請&rdquo字出口,聲音拖得又響又長,從内帳一直傳到寝帳,依然十分清晰。
魯肅連忙跑到内帳門口,對着寝帳裡的諸葛亮高聲喊道:&ldquo軍師,可曾聽得,大都督相請!你快來呀!&rdquo 周瑜想,你在搞什麼名堂!你剛才還說是二主公來了,怎麼一轉身就變成了軍師了呢?&ldquo嗳!子敬,本督乃是相請二主公哪!&rdquo &ldquo二主公尚在南徐,暫先借與軍師一用。
&rdquo──在這節骨眼上,誰來管你二主公、三主公,我要你請的是諸葛亮。
周瑜想,你要死哉!二主公也好借用的?枉空是我的好朋友,做出事來總是胳膊向外彎,掮了諸葛亮的術梢還在蹿進蹿出,要我上當。
你不想想,他一進來,肯定要把我狠狠地捉弄一番、羞辱一場。
現在事情已經弄僵,我隻有不去理睬他們,看他們把我怎樣!周瑜連忙來一個翻身,仍舊向裡側卧。
等一下孔明要他回過頭來,花了不少功夫,真是難上加難。
孔明聽得内帳傳出周瑜的一聲&ldquo請&rdquo,又見魯肅在招呼自己。
心想,今天踱頭的本領不小,周瑜給了他這樣大的面子。
便起身向内帳走去。
一十八個軍醫官也都跟了過來,要想看看過位大名鼎鼎的軍師的醫道高明到何等程度。
但他們一個都進不了帳,隻好站在門口向裡面觀望。
孔明走進内帳.對床上的周瑜一看,隻見他面裡背外,踡曲側卧。
心想,周郎啊,你真的準備死啦?才三十四歲,還早着呢,再活兩年吧!什麼時候可以死,我會告訴你的。
為了你家吳侯的江東六郡,也為了我家主公的三分天下,你應該與我同心協力。
我今日到此,就是為了要救你一把。
孔明又回頭輕聲問魯肅,大都督知道我來給他診脈,怎麼非但不招呼,連頭都不回?看來方才那一聲請,并非請我吧? 魯肅說,不錯。
方才我是用的計,以二主公的名義借來了一個&ldquo請&rdquo字。
不過請你也将就點吧,反正已經請過,不要去管他請的是誰。
孔明想,你踱頭用的計倒是一條毒(踱)計,連我專門用計的人都上你的當。
你要知道,我并不是要擺架子。
其一,他請一聲,我可以有上場勢;其二,如果他不請,我擅自跟你進内帳,性命就有危險。
他會說我私闖内帳。
現在,盡管他不是請我,但這一個&ldquo請&rdquo字和你魯肅的一聲高喊,許多人都聽見的,他就不能以私闖内帳之罪來殺我的頭了。
所以,孔明對魯肅說,看在你魯大夫的份上,我就馬虎一點。
但是,我的醫術再高,脈一定要診的,否則怎能脈到病除呢?如果都督不肯讓我切脈,那我的本領再大也沒有辦法的。
魯肅問:&ldquo那末,這便如何?&rdquo &ldquo亮有一計在此。
&rdquo &ldquo先生有何妙計?&rdquo 孔明便附到魯肅的耳邊,輕輕地說道,方才你用推拿療法時,他不是打你一下的嗎?現在你再去推他搖他,他一定愈加惱火,又要打你。
你就趁他的手打過來的時候,一把抓住,死死地按住,不要松手,我來給他診脈。
你千萬要當心,如果第一下抓不住,他就不肯打第二下了,那我也隻好告退了。
魯肅也輕聲細氣地問道:&ldquo請問先生,此計何名?&rdquo &ldquo名為&lsquo激将誘敵&rsquo。
&rdquo 魯肅想,你的計實在不少。
周瑜聽他們在嘁嘁喳喳地講話,聽不清講些什麼。
因為他們在内帳口,聲音輕,距離遠。
魯肅聽了諸葛亮的話,走到床前,兩隻手又象搖船似地把周瑜推去搖來,口中不斷地叫着:&ldquo大都督!大都督&hellip&hellip&rdquo 周瑜恨哪!心想,你這踱頭,今天我的面子全被你丢光,還要和我糾纏不清。
這一下我非要打得你的額頭象鵝凸頭一樣不可!周瑜咬緊牙關,用足力氣,觑準魯肅的頭上狠命地打來。
誰知魯肅這下老經驗了,對他的舉動十分警惕,一面推,一面全神貫注地盯着周瑜的手。
現在見他的手甩上來,連忙把頭一偏,迅速起雙手在他的脈門上&ldquo紮紮!&rdquo抓牢,緊緊按住:&ldquo軍師,在這裡了!&rdquo 周瑜發覺上當,手已被抓住。
踱頭的蠻勁真不小;周瑜躺在床上,姿勢不順,加上方才吐了口血,身子發軟,用不出多大的力,所以這隻手抽了幾抽,抽不出來。
他想,看你抓牢了我的手又怎麼樣! 魯肅連連高喊:&ldquo軍師,快來與都督診脈!&rdquo 門口這班軍醫官看在眼裡,笑在心裡:怎麼這切脈竟象捉藏似的?倒是第一趟看見。
諸葛亮走到魯肅身邊,說:&ldquo大夫診脈一定要病家手臂放松,擱在脈枕上。
現在你抓得這樣緊,叫我怎麼給他切脈?&rdquo 魯肅說:&ldquo那末可要放掉?&rdquo 孔明說,不行。
這次放掉,就再也抓不到了。
&ldquo怎麼辦呢?&rdquo 孔明說:&ldquo不妨。
幸虧我的醫術高明。
你的一隻手抓住都督的手腕,還有一隻手,我來給你切脈。
&rdquo 魯肅想,都督生病,怎麼給我診脈的呢?問道:&ldquo軍師,你待怎樣?&rdquo 孔明又将剛才的話給他重複了一遍。
&ldquo嗳,下官又不生病!&rdquo──你弄了半天,連誰有病還沒有搞清楚! 孔明說,你别急呀!雖然你身體很強壯,但都督有病。
這麼按着,我無法給他診脈,所以我隻有運用我的絕技了:隻要你的左手抓住都督的脈門,他的脈息就會從你的身上傳導過來;我在你的右手上按脈,就能按到大都督的脈搏,知道他的症狀。
&rdquo 周瑜想,熱你的大頭昏!世上哪有這種事情?分明是借端戲弄與我。
我反正預備死了,以前你也吃了我不少虧,今天讓你痛痛快快報複、洩憤吧! 但魯肅對孔明的說話句句當真,随他擺布。
口中還在稱贊:&ldquo軍師,你真有本領。
&rdquo &ldquo不足為奇。
&rdquo孔明說,這并非我的創造,前人早有懸絲放脈或叫牽線診脈之術了,你可曾聽到過?──孔明的吹牛還有曆史依據呢。
魯肅想,見雖然未曾見過,聽倒确實是聽到過的。
據說,古時有些高明的醫生有此能耐。
因為有時醫生不便進入病人的卧室,更不能直接為病人切脈,就要采用此法診脈。
據書上說,雖然叫做懸絲或牽線,而實際上是用一條兩寸闊的帶子,叫病人的親屬把帶子不緊不松地系在病人的手腕上,然後把帶子拖到房外。
醫生一手用中指和食指夾住帶子,将帶也要不緊不松地拉挺,另一手的三個指頭按在帶上,便能診得病人的脈息。
我還聽到過這樣一則故事:
孔明這樣頓了一頓,腦子裡又出現了一個辦法來,覺得寫在紙上不便,還是寫在手上好。
所以他提筆準備在手掌上寫。
軍醫官們看了又不懂了。
心想,這種方子實在奇怪,從來未聽說過方子寫在手心裡的。
倘然要到藥鋪裡去撮藥那便怎樣?莫非把人一起拖進藥鋪,或者把手割下來不成? 孔明在手心中端端正正寫上四行字,每行四個字,共計十六個字。
這十六個字都是倒寫的,次序也是反的:自下而上從左到右──古代一般都用從右到左的直排格書寫的。
因為孔明考慮到,我把字統統倒寫、反寫,等一下手掌翻過來給周瑜看時,就全部都是正的、順的字了。
孔明寫好之後,将筆一擱,輕輕搖動羽扇,把掌上的墨迹吹幹,然後,左手握成空拳,閉目養神,等候魯肅的消息。
魯子敬為了要使周瑜親口相請孔明,大傷腦筋,在内帳外面來回走動,搔頭摸耳。
心想,大都督連自家的軍醫都不讓進去,怎麼會請他的冤家給他治病呢?看來老老實實跟他說理是沒有用的,&ldquo下官也要用計了。
&rdquo踱頭交了孔明這個朋友之後,也玲珑多了,遇事便多了一條腸子,現在居然也要用計了。
他兜了十來個圈子,突然靈機觸動,急中生智,頓生一計。
隻見他匆匆退後數十步,然後一個急轉身,&ldquo噔&hellip&hellip&rdquo一直沖到内帳裡面。
門口兩個侍衛被他這猝然的舉動吓了一大跳。
心想,看來,魯大夫的毛病不比大都督的輕呢。
魯肅直奔到周瑜的床前,氣咻咻地喊道:&ldquo都督,南徐的二主公來了!&rdquo 二主公就是孫權的從弟孫瑜,孫仲異。
周瑜聽了,倒十分相信。
他想,吳侯知道這幾天就要火燒赤壁,兩軍決戰,這是決定江東存亡的關鍵一仗,當然十分關心。
他自己國事繁忙,脫不開身,故而叫兄弟到這裡來看看。
二主公來,等于吳侯駕到。
照理,我應該到營門口去迎接的。
但是,我一去迎接,大家就知道我沒有什麼大病,是故意裝死的。
不接吧,那又是失禮失規的。
再一想,不要緊,好在我剛才吐血是真的,現在就推說有病不能出接,諒必二主公也不會見怪的。
那我就在嘴上請一聲吧!周瑜翻過身來,對着魯肅道:&ldquo子敬,本督有病在身,不能遠迎,傳話相請。
&rdquo 這個&ldquo請&rdquo字出口,聲音拖得又響又長,從内帳一直傳到寝帳,依然十分清晰。
魯肅連忙跑到内帳門口,對着寝帳裡的諸葛亮高聲喊道:&ldquo軍師,可曾聽得,大都督相請!你快來呀!&rdquo 周瑜想,你在搞什麼名堂!你剛才還說是二主公來了,怎麼一轉身就變成了軍師了呢?&ldquo嗳!子敬,本督乃是相請二主公哪!&rdquo &ldquo二主公尚在南徐,暫先借與軍師一用。
&rdquo──在這節骨眼上,誰來管你二主公、三主公,我要你請的是諸葛亮。
周瑜想,你要死哉!二主公也好借用的?枉空是我的好朋友,做出事來總是胳膊向外彎,掮了諸葛亮的術梢還在蹿進蹿出,要我上當。
你不想想,他一進來,肯定要把我狠狠地捉弄一番、羞辱一場。
現在事情已經弄僵,我隻有不去理睬他們,看他們把我怎樣!周瑜連忙來一個翻身,仍舊向裡側卧。
等一下孔明要他回過頭來,花了不少功夫,真是難上加難。
孔明聽得内帳傳出周瑜的一聲&ldquo請&rdquo,又見魯肅在招呼自己。
心想,今天踱頭的本領不小,周瑜給了他這樣大的面子。
便起身向内帳走去。
一十八個軍醫官也都跟了過來,要想看看過位大名鼎鼎的軍師的醫道高明到何等程度。
但他們一個都進不了帳,隻好站在門口向裡面觀望。
孔明走進内帳.對床上的周瑜一看,隻見他面裡背外,踡曲側卧。
心想,周郎啊,你真的準備死啦?才三十四歲,還早着呢,再活兩年吧!什麼時候可以死,我會告訴你的。
為了你家吳侯的江東六郡,也為了我家主公的三分天下,你應該與我同心協力。
我今日到此,就是為了要救你一把。
孔明又回頭輕聲問魯肅,大都督知道我來給他診脈,怎麼非但不招呼,連頭都不回?看來方才那一聲請,并非請我吧? 魯肅說,不錯。
方才我是用的計,以二主公的名義借來了一個&ldquo請&rdquo字。
不過請你也将就點吧,反正已經請過,不要去管他請的是誰。
孔明想,你踱頭用的計倒是一條毒(踱)計,連我專門用計的人都上你的當。
你要知道,我并不是要擺架子。
其一,他請一聲,我可以有上場勢;其二,如果他不請,我擅自跟你進内帳,性命就有危險。
他會說我私闖内帳。
現在,盡管他不是請我,但這一個&ldquo請&rdquo字和你魯肅的一聲高喊,許多人都聽見的,他就不能以私闖内帳之罪來殺我的頭了。
所以,孔明對魯肅說,看在你魯大夫的份上,我就馬虎一點。
但是,我的醫術再高,脈一定要診的,否則怎能脈到病除呢?如果都督不肯讓我切脈,那我的本領再大也沒有辦法的。
魯肅問:&ldquo那末,這便如何?&rdquo &ldquo亮有一計在此。
&rdquo &ldquo先生有何妙計?&rdquo 孔明便附到魯肅的耳邊,輕輕地說道,方才你用推拿療法時,他不是打你一下的嗎?現在你再去推他搖他,他一定愈加惱火,又要打你。
你就趁他的手打過來的時候,一把抓住,死死地按住,不要松手,我來給他診脈。
你千萬要當心,如果第一下抓不住,他就不肯打第二下了,那我也隻好告退了。
魯肅也輕聲細氣地問道:&ldquo請問先生,此計何名?&rdquo &ldquo名為&lsquo激将誘敵&rsquo。
&rdquo 魯肅想,你的計實在不少。
周瑜聽他們在嘁嘁喳喳地講話,聽不清講些什麼。
因為他們在内帳口,聲音輕,距離遠。
魯肅聽了諸葛亮的話,走到床前,兩隻手又象搖船似地把周瑜推去搖來,口中不斷地叫着:&ldquo大都督!大都督&hellip&hellip&rdquo 周瑜恨哪!心想,你這踱頭,今天我的面子全被你丢光,還要和我糾纏不清。
這一下我非要打得你的額頭象鵝凸頭一樣不可!周瑜咬緊牙關,用足力氣,觑準魯肅的頭上狠命地打來。
誰知魯肅這下老經驗了,對他的舉動十分警惕,一面推,一面全神貫注地盯着周瑜的手。
現在見他的手甩上來,連忙把頭一偏,迅速起雙手在他的脈門上&ldquo紮紮!&rdquo抓牢,緊緊按住:&ldquo軍師,在這裡了!&rdquo 周瑜發覺上當,手已被抓住。
踱頭的蠻勁真不小;周瑜躺在床上,姿勢不順,加上方才吐了口血,身子發軟,用不出多大的力,所以這隻手抽了幾抽,抽不出來。
他想,看你抓牢了我的手又怎麼樣! 魯肅連連高喊:&ldquo軍師,快來與都督診脈!&rdquo 門口這班軍醫官看在眼裡,笑在心裡:怎麼這切脈竟象捉藏似的?倒是第一趟看見。
諸葛亮走到魯肅身邊,說:&ldquo大夫診脈一定要病家手臂放松,擱在脈枕上。
現在你抓得這樣緊,叫我怎麼給他切脈?&rdquo 魯肅說:&ldquo那末可要放掉?&rdquo 孔明說,不行。
這次放掉,就再也抓不到了。
&ldquo怎麼辦呢?&rdquo 孔明說:&ldquo不妨。
幸虧我的醫術高明。
你的一隻手抓住都督的手腕,還有一隻手,我來給你切脈。
&rdquo 魯肅想,都督生病,怎麼給我診脈的呢?問道:&ldquo軍師,你待怎樣?&rdquo 孔明又将剛才的話給他重複了一遍。
&ldquo嗳,下官又不生病!&rdquo──你弄了半天,連誰有病還沒有搞清楚! 孔明說,你别急呀!雖然你身體很強壯,但都督有病。
這麼按着,我無法給他診脈,所以我隻有運用我的絕技了:隻要你的左手抓住都督的脈門,他的脈息就會從你的身上傳導過來;我在你的右手上按脈,就能按到大都督的脈搏,知道他的症狀。
&rdquo 周瑜想,熱你的大頭昏!世上哪有這種事情?分明是借端戲弄與我。
我反正預備死了,以前你也吃了我不少虧,今天讓你痛痛快快報複、洩憤吧! 但魯肅對孔明的說話句句當真,随他擺布。
口中還在稱贊:&ldquo軍師,你真有本領。
&rdquo &ldquo不足為奇。
&rdquo孔明說,這并非我的創造,前人早有懸絲放脈或叫牽線診脈之術了,你可曾聽到過?──孔明的吹牛還有曆史依據呢。
魯肅想,見雖然未曾見過,聽倒确實是聽到過的。
據說,古時有些高明的醫生有此能耐。
因為有時醫生不便進入病人的卧室,更不能直接為病人切脈,就要采用此法診脈。
據書上說,雖然叫做懸絲或牽線,而實際上是用一條兩寸闊的帶子,叫病人的親屬把帶子不緊不松地系在病人的手腕上,然後把帶子拖到房外。
醫生一手用中指和食指夾住帶子,将帶也要不緊不松地拉挺,另一手的三個指頭按在帶上,便能診得病人的脈息。
我還聽到過這樣一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