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曹操起疑窺動靜 楊修恃才破陰謀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二回曹操起疑窺動靜 楊修恃才破陰謀
徐庶到江邊下馬,見一條商船泊在岸邊,使走下江灘,從船頭前經過,眼梢對艙内一瞥,果然見龐統端坐在那裡,使站定身軀。
心想,要不要馬上進船去向他求救脫身之計呢?不能。
龐統此人才高藝大,脾氣不好,我前去請教于他,他非但不會救我,相反要把我搶白一頓:我連環計還沒有獻,你卻來問脫身之計了。
是一國之事要緊,還是你一人之事要緊?反而事情弄僵,以後再要問他。
就難以啟齒了。
的确,應當讓他先把正經事辦掉。
再則,我現在進艙去同他一交談,倘然被曹操得知,以為我在背後搞鬼,老賊又要疑心的。
你徐庶在岸上動腦筋。
龐統從艙中望出來一清二楚。
雖然隻看到了一個上半身的側影,但是一見來人頭戴道巾,不用看面孔,就知道是徐元直。
因為在曹營中着此巾服的人隻此一家,别無分出。
不過,龐統也覺得奇怪:赤壁就要燒了,你不早些溜之大吉,卻還在這裡幹什麼呢?莫非我的連環計還沒有獻,你生怕曹操的人家不會完,還不放心是嗎?龐統萬萬沒有想到徐庶會想不出一條脫身之計的。
見他站在江邊發呆,心想,你一個人跑來幹什麼?鬼頭免腦對艙裡窺了一遍,既不過來,又不招呼,這是計麼意思?難道你懷疑我真的來幫曹操?看來你也從奸雄那裡染到了些疑心病了。
讓我來給你打個招呼吧。
龐統并不開口,隻是對着外面的徐庶揚聲大笑。
意思是,你放心,我是為了給曹操的百萬人馬布置火葬場來的。
徐庶聽得這笑聲,已悟出他果真是來獻連環計的。
便走上江灘,上馬到陸營,下馬,進帳見曹操。
&ldquo丞相,徐某已經看得明白,來者确實是當今的鳳雛。
丞相放心便了。
&rdquo 曹操一聽,對蔣平看着:龐統竟會被你一請便來,我總覺得有點奇怪、所以又問道:&ldquo子翼,爾在哪裡遇見龐士元?如何将他領過江來?&rdquo蔣幹就把遇見龐統的經過詳述了一遍。
曹操的脾氣與别人不同,他聽龐統自己說明先去投奔江東。
因周瑜不用再來相助我曹操,這從情理很講得通,他反而不疑心了。
心想,怪不得龐統會心甘情願跟你蔣平過江,原來不是你九江才子的面于大,也不是我曹操洪福,乃是周瑜成全我們的。
但不管怎樣,你這次過江,确是立了兩樁大功。
這樣的大功,不是一點點賞全所能相稱的。
因而對蔣幹道:&ldquo子翼此番其功非小、待等老夫踏平江東,再行論爾之功。
&rdquo 蔣于想,我此番勞苦功高,你一下子也算不清了。
向店鋪裡的股東老闆一樣,要到年底總算賬了。
所認他十分得意地對他拱拱手:&ldquo謝丞相。
&rdquo 曹操想,司馬徽說,伏龍、鳳雛,得一可定天下。
如今龍在對江,鳳到赤壁,雙方旗鼓相當,平分秋色。
我應當特别擡舉他,要帶領全體文武到江邊排隊相迎,給他一個大台階。
便一聲吩咐:&ldquo列公,跟随老夫同往江邊迎接鳳雛先生。
&rdquo &ldquo丞相請!&rdquo衆文武跟了曹操出營,上馬,到江邊一起下落馬背。
文武站在堤岸上,丞相一人走下江灘,到商船跟前。
擦着胡須對艙中凝神觀望。
恰巧此時龐統回過頭來,劈面對着曹操。
曹操一看,此人生得五嶽朝天,形容古怪,其貌不揚。
心想,我生平愛才,今日紛不可以貌取人,尤其此人是山林高士,天下奇才,屈指可數,不可輕慢他。
然而,曹操又生平多疑,并且不肯屈居人下,明知此人便是龐統,還要明知教問。
他對艙中問道:&ldquo艙中莫非是龐統麼?&rdquo 龐士元想,你這老賊是&ldquo蠟燭&rdquo脾氣,我架子擺得越足,你越肯遷就我,也就越容易上當。
故而,也毫不客氣地回敬道:&ldquo江邊莫非是曹操?&rdquo 曹操聽到龐統直呼其名,非但不氣,反而頗覺得意。
心中暗道:真是啊真是。
若非鳳雛先生,怎敢對老夫直言不諱。
此乃藝高膽亦大。
便笑容可掬地對着艙中:&ldquo艙中我道是誰,原來是鳳雛先生。
&rdquo &ldquo江邊我道是誰,原來是曹丞相。
&rdquo 兩個人一個在船上,一個在岸邊,一言來,一語去,對仗倒是十分工整.曹操又在暗中嘀咕:&ldquo真是啊真是!&rdquo心想,天賜良機,給我送來鳳雛先生,助我一統天下。
使說:&ldquo請先生登岸。
&rdquo &ldquo來了。
&rdquo 堤岸上的文武百宮沒有拜識過龐統的尊顔,鳳雛到底是怎樣一個人,輸猜疑不定。
聽得艙中聲若宏鐘。
器度不凡,一個個注目艙口。
龐統跨上船頭,大家都看得清楚。
見他道家裝束,落拓不羁,相貌醜陋,但目光炯炯有神。
龐統見堤上站滿文武。
心想,雖然你們都是曹操的得力臂膀,文者博古通今,足智多謀,武者能征慣戰,功高名顯。
然而,我這條計,除了徐庶,你們一個都不能識破。
百萬大軍全要完在我這條連環計上!龐士元十分傲慢地踏跳登岸。
曹操到他面前一躬到底:&ldquo鳳雛先生,老夫久慕大名,今日鶴駕光臨,真是有幸。
在此有禮了。
&rdquo &ldquo丞相,貧道何德何能,敢勞丞相遠迎。
還禮不周。
&rdquo &ldquo先生請了。
&rdquo &rdquo丞相請。
&rdquo曹操帶文武把龐統接到陸營。
命文武各回本帳,自己單獨陪伴龐統。
夜帳中宴席擺定,曹操為龐統洗塵,對面坐定曹操一面對龐統和顔悅色,敬如上賓,一面對他旁敲側擊,進行試探。
他想,畢竟是從江東來的,人心難測,助我之心是真是假還未可知。
所以曹操拼命敬灑,企圖使他酒後露真言。
龐士元早已窺透他的用意。
心想;要論喝酒,不是我妄言自大,在此赤壁營中,唯我獨尊,你更非我的對手。
免得你那般殷勤勸酒,假意奉承承,我主動來喝給你看。
便一聲吩咐:&ldquo來啊!貧道洪量,掉換大杯。
&rdquo 曹操一楞:自稱洪量,嫌酒盅太小,要換大杯,這種客人倒從未見過。
不過,這種直爽的脾氣倒與我相投。
手下立即換上大杯。
龐統毫不客氣,拿起酒壺自己倒酒,一壺正好一杯,一杯剛好一口。
手下在旁執壺在手。
連忙與他篩滿。
龐士元一口氣連飲五杯。
曹操見他杯到酒幹,旁若無人,片刻工夫五杯酒下肚,非但半點醉意全無,反而情采煥發,更顯其豁達自如。
心想,這樣的好酒量,恐怕天下少有,可稱洪量了。
龐統喝了幾大杯酒之後,情緒高昂,不等你曹操盤問,他已經開口了:&ldquo丞相,當初丞相在襄陽之時,數次屈駕辱臨寒舍,龐統以為丞相虎入襄陽,強奪孤兒寡婦之地,乃是弱肉強食,不仁不義。
故而貧道不願相助,離了襄陽,隐居山林。
此番聞得南北交兵,特此趕奔三江,意欲相助周郎。
不料周郎小子,自恃孔明之才,蔑視龐統。
因而一怒之下跟随蔣先生過江,來助丞相,與周郎、孔明見一個高下,踏平三江,以消胸中之憤。
&rdquo 曹操聽完這番話,覺得與蔣幹回複的話完全相同。
遂此,戒備之心稍懈。
并且覺得此人談吐自如,毫不隐諱,很合自己的意氣。
便解釋道:&ldquo先生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想那劉琮暗弱無能,若老夫不取襄陽,它為他人所得。
今奉天子之命,率雄兵百萬,掃蕩江東,重興漢室。
今日得遇先生傾心相助,豈但老夫有幸,實是萬歲洪福也。
&rdquo 曹操口中在敷衍,心中在想,光是扯些陳年舊帳沒多大意思。
既然龐統已來助我,今後說話的日于多着呢,還不如請他先去看看我的軍隊,熟悉一下情況。
使道:&ldquo先生,我等前往将台觀看操練人馬,先生意下如何?&rdquo 龐統想,連環計不是一見面就要獻的,還需要今晚折騰一番。
你說先去觀看操兵,倒也未尚不可。
贊同道:&ldquo那未,丞相請了。
&rdquo 龐統就把包裹留在這裡。
好在裡面并沒有什麼緊要東西,除了一張琴、一把劍、三本兵書,一無所取,盡管由你們翻查。
連環圖與我形影相随,藏在身上,誰都不知道。
于是,龐統手執鵝毛扇,起身跟了曹操出帳,一起登上陸營将台。
曹操傳令操三千步兵。
頓見三千軍士蹿跳蹦縱,騰挪躲閃,個個生龍活虎,動作娴熟。
看得龐統連聲叫好。
曹操面露喜色,得意非凡。
心想,我打平天下全靠這支陸軍,精勇善戰,所向披靡,你龐統理應稱贊。
龐士元忽而閱兵,忽而東張西望,在窺探曹操營中的破綻。
心想,平時周瑜要探曹操的大營十分困難,現在我受曹操之邀,登臨将台,高瞻遠矚,一覽無餘,用兵之利弊盡收眼底,焉有不一飽眼福之理?盡管曹操的用兵遠在劉備、孫權之上,但是他不善水戰,欲思橫跨長江併吞東吳,又談何容易?必然漏洞不少。
龐統-一看在眼中,記在心裡,準備回到三江告訴周瑜:&ldquo等到赤壁火起,可在某處派一支軍隊,攔截曹操的大糧;在某地伏一旅兵馬,斷曹操的軍饷&hellip&hellip曹操哪裡料得到領了個奸細在觀看自己大營的破綻? 看完陸軍,丞相帶龐統到江邊,觀看水軍操練。
于禁、毛玠保護着曹操和龐統,站在大号艨艟的船頭上。
水軍也操三軍,分派在一百二十條浪裡鑽小船上。
江面上的小船往來穿梭,川流不息,倒也十分熱鬧、有趣。
龐統看了不由一會,就連連搖頭。
對曹操講:&ldquo丞相,不必再看,回營飲酒去吧。
&rdquo曹操聽他的口氣,看他的面色,知道
心想,要不要馬上進船去向他求救脫身之計呢?不能。
龐統此人才高藝大,脾氣不好,我前去請教于他,他非但不會救我,相反要把我搶白一頓:我連環計還沒有獻,你卻來問脫身之計了。
是一國之事要緊,還是你一人之事要緊?反而事情弄僵,以後再要問他。
就難以啟齒了。
的确,應當讓他先把正經事辦掉。
再則,我現在進艙去同他一交談,倘然被曹操得知,以為我在背後搞鬼,老賊又要疑心的。
你徐庶在岸上動腦筋。
龐統從艙中望出來一清二楚。
雖然隻看到了一個上半身的側影,但是一見來人頭戴道巾,不用看面孔,就知道是徐元直。
因為在曹營中着此巾服的人隻此一家,别無分出。
不過,龐統也覺得奇怪:赤壁就要燒了,你不早些溜之大吉,卻還在這裡幹什麼呢?莫非我的連環計還沒有獻,你生怕曹操的人家不會完,還不放心是嗎?龐統萬萬沒有想到徐庶會想不出一條脫身之計的。
見他站在江邊發呆,心想,你一個人跑來幹什麼?鬼頭免腦對艙裡窺了一遍,既不過來,又不招呼,這是計麼意思?難道你懷疑我真的來幫曹操?看來你也從奸雄那裡染到了些疑心病了。
讓我來給你打個招呼吧。
龐統并不開口,隻是對着外面的徐庶揚聲大笑。
意思是,你放心,我是為了給曹操的百萬人馬布置火葬場來的。
徐庶聽得這笑聲,已悟出他果真是來獻連環計的。
便走上江灘,上馬到陸營,下馬,進帳見曹操。
&ldquo丞相,徐某已經看得明白,來者确實是當今的鳳雛。
丞相放心便了。
&rdquo 曹操一聽,對蔣平看着:龐統竟會被你一請便來,我總覺得有點奇怪、所以又問道:&ldquo子翼,爾在哪裡遇見龐士元?如何将他領過江來?&rdquo蔣幹就把遇見龐統的經過詳述了一遍。
曹操的脾氣與别人不同,他聽龐統自己說明先去投奔江東。
因周瑜不用再來相助我曹操,這從情理很講得通,他反而不疑心了。
心想,怪不得龐統會心甘情願跟你蔣平過江,原來不是你九江才子的面于大,也不是我曹操洪福,乃是周瑜成全我們的。
但不管怎樣,你這次過江,确是立了兩樁大功。
這樣的大功,不是一點點賞全所能相稱的。
因而對蔣幹道:&ldquo子翼此番其功非小、待等老夫踏平江東,再行論爾之功。
&rdquo 蔣于想,我此番勞苦功高,你一下子也算不清了。
向店鋪裡的股東老闆一樣,要到年底總算賬了。
所認他十分得意地對他拱拱手:&ldquo謝丞相。
&rdquo 曹操想,司馬徽說,伏龍、鳳雛,得一可定天下。
如今龍在對江,鳳到赤壁,雙方旗鼓相當,平分秋色。
我應當特别擡舉他,要帶領全體文武到江邊排隊相迎,給他一個大台階。
便一聲吩咐:&ldquo列公,跟随老夫同往江邊迎接鳳雛先生。
&rdquo &ldquo丞相請!&rdquo衆文武跟了曹操出營,上馬,到江邊一起下落馬背。
文武站在堤岸上,丞相一人走下江灘,到商船跟前。
擦着胡須對艙中凝神觀望。
恰巧此時龐統回過頭來,劈面對着曹操。
曹操一看,此人生得五嶽朝天,形容古怪,其貌不揚。
心想,我生平愛才,今日紛不可以貌取人,尤其此人是山林高士,天下奇才,屈指可數,不可輕慢他。
然而,曹操又生平多疑,并且不肯屈居人下,明知此人便是龐統,還要明知教問。
他對艙中問道:&ldquo艙中莫非是龐統麼?&rdquo 龐士元想,你這老賊是&ldquo蠟燭&rdquo脾氣,我架子擺得越足,你越肯遷就我,也就越容易上當。
故而,也毫不客氣地回敬道:&ldquo江邊莫非是曹操?&rdquo 曹操聽到龐統直呼其名,非但不氣,反而頗覺得意。
心中暗道:真是啊真是。
若非鳳雛先生,怎敢對老夫直言不諱。
此乃藝高膽亦大。
便笑容可掬地對着艙中:&ldquo艙中我道是誰,原來是鳳雛先生。
&rdquo &ldquo江邊我道是誰,原來是曹丞相。
&rdquo 兩個人一個在船上,一個在岸邊,一言來,一語去,對仗倒是十分工整.曹操又在暗中嘀咕:&ldquo真是啊真是!&rdquo心想,天賜良機,給我送來鳳雛先生,助我一統天下。
使說:&ldquo請先生登岸。
&rdquo &ldquo來了。
&rdquo 堤岸上的文武百宮沒有拜識過龐統的尊顔,鳳雛到底是怎樣一個人,輸猜疑不定。
聽得艙中聲若宏鐘。
器度不凡,一個個注目艙口。
龐統跨上船頭,大家都看得清楚。
見他道家裝束,落拓不羁,相貌醜陋,但目光炯炯有神。
龐統見堤上站滿文武。
心想,雖然你們都是曹操的得力臂膀,文者博古通今,足智多謀,武者能征慣戰,功高名顯。
然而,我這條計,除了徐庶,你們一個都不能識破。
百萬大軍全要完在我這條連環計上!龐士元十分傲慢地踏跳登岸。
曹操到他面前一躬到底:&ldquo鳳雛先生,老夫久慕大名,今日鶴駕光臨,真是有幸。
在此有禮了。
&rdquo &ldquo丞相,貧道何德何能,敢勞丞相遠迎。
還禮不周。
&rdquo &ldquo先生請了。
&rdquo &rdquo丞相請。
&rdquo曹操帶文武把龐統接到陸營。
命文武各回本帳,自己單獨陪伴龐統。
夜帳中宴席擺定,曹操為龐統洗塵,對面坐定曹操一面對龐統和顔悅色,敬如上賓,一面對他旁敲側擊,進行試探。
他想,畢竟是從江東來的,人心難測,助我之心是真是假還未可知。
所以曹操拼命敬灑,企圖使他酒後露真言。
龐士元早已窺透他的用意。
心想;要論喝酒,不是我妄言自大,在此赤壁營中,唯我獨尊,你更非我的對手。
免得你那般殷勤勸酒,假意奉承承,我主動來喝給你看。
便一聲吩咐:&ldquo來啊!貧道洪量,掉換大杯。
&rdquo 曹操一楞:自稱洪量,嫌酒盅太小,要換大杯,這種客人倒從未見過。
不過,這種直爽的脾氣倒與我相投。
手下立即換上大杯。
龐統毫不客氣,拿起酒壺自己倒酒,一壺正好一杯,一杯剛好一口。
手下在旁執壺在手。
連忙與他篩滿。
龐士元一口氣連飲五杯。
曹操見他杯到酒幹,旁若無人,片刻工夫五杯酒下肚,非但半點醉意全無,反而情采煥發,更顯其豁達自如。
心想,這樣的好酒量,恐怕天下少有,可稱洪量了。
龐統喝了幾大杯酒之後,情緒高昂,不等你曹操盤問,他已經開口了:&ldquo丞相,當初丞相在襄陽之時,數次屈駕辱臨寒舍,龐統以為丞相虎入襄陽,強奪孤兒寡婦之地,乃是弱肉強食,不仁不義。
故而貧道不願相助,離了襄陽,隐居山林。
此番聞得南北交兵,特此趕奔三江,意欲相助周郎。
不料周郎小子,自恃孔明之才,蔑視龐統。
因而一怒之下跟随蔣先生過江,來助丞相,與周郎、孔明見一個高下,踏平三江,以消胸中之憤。
&rdquo 曹操聽完這番話,覺得與蔣幹回複的話完全相同。
遂此,戒備之心稍懈。
并且覺得此人談吐自如,毫不隐諱,很合自己的意氣。
便解釋道:&ldquo先生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想那劉琮暗弱無能,若老夫不取襄陽,它為他人所得。
今奉天子之命,率雄兵百萬,掃蕩江東,重興漢室。
今日得遇先生傾心相助,豈但老夫有幸,實是萬歲洪福也。
&rdquo 曹操口中在敷衍,心中在想,光是扯些陳年舊帳沒多大意思。
既然龐統已來助我,今後說話的日于多着呢,還不如請他先去看看我的軍隊,熟悉一下情況。
使道:&ldquo先生,我等前往将台觀看操練人馬,先生意下如何?&rdquo 龐統想,連環計不是一見面就要獻的,還需要今晚折騰一番。
你說先去觀看操兵,倒也未尚不可。
贊同道:&ldquo那未,丞相請了。
&rdquo 龐統就把包裹留在這裡。
好在裡面并沒有什麼緊要東西,除了一張琴、一把劍、三本兵書,一無所取,盡管由你們翻查。
連環圖與我形影相随,藏在身上,誰都不知道。
于是,龐統手執鵝毛扇,起身跟了曹操出帳,一起登上陸營将台。
曹操傳令操三千步兵。
頓見三千軍士蹿跳蹦縱,騰挪躲閃,個個生龍活虎,動作娴熟。
看得龐統連聲叫好。
曹操面露喜色,得意非凡。
心想,我打平天下全靠這支陸軍,精勇善戰,所向披靡,你龐統理應稱贊。
龐士元忽而閱兵,忽而東張西望,在窺探曹操營中的破綻。
心想,平時周瑜要探曹操的大營十分困難,現在我受曹操之邀,登臨将台,高瞻遠矚,一覽無餘,用兵之利弊盡收眼底,焉有不一飽眼福之理?盡管曹操的用兵遠在劉備、孫權之上,但是他不善水戰,欲思橫跨長江併吞東吳,又談何容易?必然漏洞不少。
龐統-一看在眼中,記在心裡,準備回到三江告訴周瑜:&ldquo等到赤壁火起,可在某處派一支軍隊,攔截曹操的大糧;在某地伏一旅兵馬,斷曹操的軍饷&hellip&hellip曹操哪裡料得到領了個奸細在觀看自己大營的破綻? 看完陸軍,丞相帶龐統到江邊,觀看水軍操練。
于禁、毛玠保護着曹操和龐統,站在大号艨艟的船頭上。
水軍也操三軍,分派在一百二十條浪裡鑽小船上。
江面上的小船往來穿梭,川流不息,倒也十分熱鬧、有趣。
龐統看了不由一會,就連連搖頭。
對曹操講:&ldquo丞相,不必再看,回營飲酒去吧。
&rdquo曹操聽他的口氣,看他的面色,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