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曹操遣使探黃蓋 蔣幹聽琴遇龐統

關燈
實不相瞞,他乃鳳雛先生龐統的便是。

    如今跟随下官過江,相勸我家丞相。

    &rdquo &ldquo什麼,他就是龐統?!啊呀,蔣老此番功勞非小,功上加功了!&rdquo 蔣幹被二蔡這麼一吹噓,高興得眉飛色舞,忘乎所以。

    一邊囑咐二蔡道:&ldquo二位蔡将軍在此三江,需要當心了。

    &rdquo &ldquo蔣老放心,咱們穩如泰山。

    &rdquo &ldquo那末,再見了。

    &rdquo &ldquo好,再見。

    &rdquo 兩個小奸見蔣幹得此大功,心想,這家夥的運氣倒不錯,非但被他帶一個天下奇才回去,而且正巧諸葛亮派我們出巡西山。

    倘被别人搜着,肯定要扣留起來。

    弟兄兩人十分羨慕,與蔣幹拱手告别。

    到中午時分,二蔡去見孔明交差,隐下西山遇蔣幹之事,隻說平安無事。

    先生心中早已有數,也不去點破他們,吩咐退出。

    這裡放下不提。

     蔣幹這條商船一路過江,并無耽擱。

    太陽當頂時分,已抵赤壁。

    進水營門,到江邊停靠。

    蔣幹招呼龐統道:&ldquo鳳雛先生請稍待片刻,下官去禀明了丞相,即刻便來迎接先生。

    &rdquo &ldquo先生請便,貧道在此等候。

    &rdquo 蔣幹匆匆上岸。

     于禁、毛玠得悉蔣幹從三江回來,連忙到江邊迎接:&ldquo蔣先生,回來了?&rdquo &ldquo是啊,下官回來了。

    &rdquo 于、毛對艙裡一看,隻見裡面坐着一個道家打扮的醜陋漢子,手執鵝毛扇,便忙問蔣幹:&ldquo先生,艙中乃是何許樣人?&rdquo 蔣幹向來好大喜功,此番又是輕舟重載,領了一隻火老鹱回來,自以為了不起,根本不把兩位水軍都督看在眼中,矜才使氣,沾沾自喜。

    心想,我這次的功勞大得無法計算,現在不與你們多講,等一下叫你們大吃一驚。

    此時,蔣幹面有傲色,對于、毛二人道:&ldquo二位都督不必多問,少頃自會明白。

    下官要去回複丞相了。

    &rdquo說罷,把衣角一撩,直往陸營而去。

    蔣幹先到本帳,卸去便服,換上袍帽。

    然後到中軍營營門口,吩咐崗哨:&ldquo費心通報丞相,下官回來了。

    &rdquo 小兵說一聲&ldquo少待&rdquo,便往大帳而來。

     曹操坐在帳上,一直在等待蔣幹的消息,但覺得時候尚早。

    心裡估算着:蔣幹天亮之後動身,到此總要太陽偏西了。

     文官班中的徐庶也在思忖:蔣幹此番過江,龐統必定已在三江等他了。

    因為燒赤壁的最後一計──連環計,除了龐統,别無他人能獻。

    蔣幹送上門去,正好做了龐統的跳闆,曹操雖然愛才,但是不識人,用蔣幹此輩人,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外面小兵奔上大帳,高聲禀道:&ldquo報禀丞相,蔣大夫回來了,在營門口候見。

    &rdquo 曹操聞報,暗暗一怔:此時到這裡,肯定天色未明就離開對江了。

    為什麼他每次都在這個時候回來?蔣幹此人做事不太牢靠,是兇是吉還不可知,别又掮了周瑜的木梢回來。

    丞相已對他有些警惕了。

     徐庶聽了,已吃準龐統和他同船到此。

    他想,蔣幹領了個龐士元,象偷雞賊上擺渡船一樣,不敢在三江久留,所以趁天色未大明就動身了。

     曹操吩咐:&ldquo傳他進帳。

    &rdquo 蔣幹腳步輕松走到大帳口,按捺不住心頭之喜,對上面的曹操在笑:上次你賴掉我一千兩賞金,此番我一下子立了兩樁大功,賞賜是賴不掉的了,看你如何說法。

     曹操見他末說先笑,更覺心驚肉跳。

     徐庶也在觀察蔣幹的神情:一看,又是一副掮木梢的面孔,心想,上了當,還這麼骨頭輕,被你幹成了事,尾巴還不知要翹得怎樣高呢。

    實在可笑之極! 趾高氣揚的蔣幹,大搖大擺地走到帳上:&ldquo丞相,下官有禮了。

    &rdquo &ldquo罷了。

    過江探望黃蓋,究竟怎樣?&rdquo &ldquo下官昨日過江,直達糧隊&hellip&hellip&rdquo 蔣幹把周瑜的漏洞一表而過。

    照理應該說明,自己被周瑜捕獲,又從營中逃出。

    但他覺得這樣講法既不光彩,又是羅唆,隻要講明事情的實質,具體細節是無關緊要的。

    更主要的是,他迫不及待地要将帶龐統過江的那張王牌亮出來,前面的細枝末節就沒有心思詳述了。

     你不說清楚,曹操當然不明白。

    因為蔣幹臨走之前就這樣講,&ldquo此番過江,直達糧隊&rdquo,前後呼應,所以曹操很相信他的話。

    曹操又問:&ldquo那末,可曾遇見老将軍?&rdquo &ldquo當然見到。

    老将軍确實被周郎打得皮開肉綻,卧床不起。

    聽說丞相不信,老将軍當場對天立誓,&lsquo倘然黃蓋詐降,定然死在亂箭之下。

    &rsquo下官問他何日到此,他道,不知傷勢何日方退,因此無法定期。

    下官請他寫封書信。

    他說,江上封鎖嚴密,若被查獲,大事休矣。

    然而老将軍與我盔印一方,以為信物。

    &rdquo說罷,從靴統中取出盔印,呈上:&ldquo請丞相觀看。

    &rdquo 曹操接過盔印,見上面刻着&ldquo黃蓋&rdquo二字,金碧輝煌,光彩奪目。

    對蔣幹看看:此番你的功勞不小。

    就把盔印往案上一放,道:&ldquo子翼,其功非小。

    &rdquo &ldquo丞相,些許微功,何足挂齒!&rdquo 曹操想,你過去一向沽名釣譽,好大喜功,今天怎麼氣派這麼大的呢?這麼一樁功勞,你還說是些許微功,那怎樣的功才算得上大功呢? 徐庶想,你說的大功,不問可知,就是從對江帶來了火老鹱。

     蔣幹說:&ldquo丞相,下官非但探清了黃蓋的虛實,并且遇見了一位能人,帶他前來相助丞相。

    &rdquo 曹操聽了,對他并不存多大的希望。

    因為知道此人向來言過其實的。

    所以,曹操隻是冷冷地問道:&ldquo何許樣人?&rdquo &ldquo乃是襄陽人氏,姓龐名統,字士元,當今的鳳雛先生。

    &rdquo &ldquo龐統?!&rdquo &ldquo正是。

    &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 曹操揣度着蔣幹的說話,忽然警覺:哼,蔣幹,你又上了周瑜的當了:肯定領來的假龐統。

    他浪迹山林,雲遊四方,我從未見過他的面,衆文武又沒有與他同道的,你自然但聞其名,未見其人。

    周瑜素知龐統名望大,我曹操求賢似渴,最容易上當。

    即使是真龐統來,我也難辨其真僞。

    所以,周瑜想出此法引我鑽圈套。

    曹操想到此間有個&ldquo外國忠臣&rdquo徐庶,目光掃過去對他看看:你是隐士出身,你的老師是司馬徽,與龐統的叔父龐德公是老朋友。

    那末,你們這兩個小輩一定也相識的。

    不如請你先去看一看,來的究竟是不是龐統。

    再一想,不妥。

    徐庶這家夥很刁滑,專門給我上當,如果他明明看到是假的,故意騙我說是真的,等我發覺,已經上當了,鄭重其事地去接個騙子,那怎麼辦?曹操又一想,不會。

    因為龐統名氣大,等一下我與他見了面之後,隻要幾句話一談,就可以掂出分量,辨出真假的,想必徐庶不敢瞎說。

    所以呼喚道:&ldquo元直公。

    &rdquo 徐庶從旁閃出,拱手道:&ldquo丞相,徐某在。

    &rdquo &ldquo費心先生先往江邊一走,觀看來者可是鳳雛。

    &rdquo 徐庶想,不用看的,肯定是真的。

    假龐統根本不敢來,來了也沒有用,你不會上當的。

    不過,這條連環計一成功,赤壁就要燒了,難道我就這樣陪着曹操一起燒死嗎?我一直想走,苦于沒有脫身之計。

    倒不如趁這個機會去向龐士元請教一番。

    便道:&ldquo丞相,徐庶曾經見過龐統兩次,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rdquo &ldquo如此,速去速來。

    &rdquo &ldquo遵命。

    &rdquo 徐庶出營,上馬。

    直往江邊而去。

     這正是:面壁學道苦半世,解衣歸隐虧一籌。

     不知徐元直此去怎樣,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