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施急智德潤脫禍 信巧言孟德中計
關燈
小
中
大
今早已明白,甘甯近日來常常唉聲歎氣,一直在為黃老将軍鳴不平,上次在江邊船中已聽過一次。
阚澤忙接着問道:&ldquo甘将軍因何長歎?&rdquo &ldquo我家恩師大人被周郎無辜責打,如今皮破肉爛,卧于船中,疼痛難熬。
豈不可惱!&rdquo &ldquo甘将軍且放寬心,下官有一計在此。
&rdquo &ldquo請問先生,計将安出?&rdquo 阚澤裝作十分神秘的樣子,環顧四下,對甘甯說:&ldquo将軍俯耳過來。
&rdquo 甘甯把頭湊過去。
阚澤俯在他的肩上,嘴巴湊近他的耳朵,嘁嘁喳喳講了幾聲。
蔡中、蔡和在外面一點都聽不出,不過有一點他們可以斷定,肯定是機密事,而且與黃蓋有關系。
其實,連甘甯也沒有聽到什麼名堂,就是阚澤也不知道自己講了些什麼。
等到阚大夫講完,甘甯撫拿大笑道:&ldquo哈哈!不想先生有此心地,妙極了!正合愚意。
&rdquo &ldquo将軍,輕口些!&rdquo 二蔡在外面想,大天白日在裡面交頭接耳,肯定圖謀不軌。
大概這漁夫也在勸甘甯倒戈投誠,歸降我家丞相。
甘甯被他一語道破天機,故而說正合我意。
方才這漁夫自稱下官,可想而知是江東的文臣。
不知他姓甚名誰?為何如此打扮?倒不如闖進去打探一下。
二人商量定妥,裝得好象剛剛回營的樣子,提高了嗓音:&ldquo哥哥請。
&rdquo &ldquo兄弟請。
&rdquo 弟兄倆你請我請把帳門一推,跨到裡面。
甘甯和阚澤還在竊竊私語,忽見有入闖進門來,臉上露出驚訝之狀,馬上各歸座位。
二蔡暗自得意:你們既然要投降丞相,那咱們就是自己人了,用不着這麼驚惶不安的。
忙對興霸兩手一拱:&ldquo甘将軍,蔡中有禮。
&rdquo &ldquo蔡和有禮。
&rdquo &ldquo二位蔡将軍少禮。
&rdquo &ldquo請問甘将軍,這一位是誰啊?&rdquo &ldquo乃是吳侯府中陸軍參謀官阚澤,阚德潤先生。
&rdquo &ldquo啊,原來阚大夫,久仰,久仰!&rdquo從未聽說過,恭維恭維他。
&ldquo請問甘将軍,方才你與阚大夫在講些什麼話?&rdquo 甘甯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ldquo&hellip&hellip沒有什麼。
&rdquo &ldquo嘿嘿!甘将軍,咱們哥倆在門外聽候多時,你莫非想投奔對江曹操?&rdquo 蔡家弟兄吃準甘甯已有此心,便自作聰明,故意開門見山以話來話逗甘甯,算是來試探一番的。
他講出話來象弄堂裡拔木頭──一點不曾轉彎,還自以為是看準足呢!興霸心中好笑:我們在試探你們,你們倒想來試探我們了! 阚澤此時顯出十分緊張的神色,埋怨甘甯道:&ldquo啊呀甘将軍,下官叫你輕口些;你看,竟被他們聽得了,這便如何是好?&rdquo 甘甯被二蔡揭了老底,惱怒萬分,立即闆起面孔:&ldquo叱!爾這兩個匹夫,竟敢竊聽我等的緊要說話!若被周郎知曉,我等性命休矣。
&rdquo說罷,轟然起身,抽出腰間寶劍。
喝道:&ldquo不如先将你這二賊殺死。
去吧!&rdquo向蔡中當頭一劍。
如果有資格的奸細,劍劈下來,頭都不會偏一偏;你不動,甘甯自己會收回寶劍的。
蔡中見寶劍劈來,連忙向後退去,口中連連喊叫:&ldquo慢!慢慢!&rdquo 甘甯緊緊追逼,又朝蔡中分心一劍刺去。
蔡中連連躲閃,一邊聲嘶力竭地叫道:&ldquo甘将軍,慢動手,咱們還有話說。
&rdquo 阚澤一聽,兩個小子已經露底了,連忙跨過來,把甘甯的劍柄一把抓住。
說道:&ldquo甘将軍,不可造次!既然他們有話要講,且聽他們講了再說。
&rdquo 甘甯收轉寶劍,目光逼住二蔡,厲聲道:&ldquo有何說話,講!&rdquo &ldquo甘将軍,我先問你,這位阚大夫為何如此打扮?&rdquo &ldquo事到如今,便問爾等實說了吧!我家恩師大人已經歸順了曹丞相;阚大夫昨夜過江,便是替我家恩師獻納降書去的。
爾等若敢洩露半點風聲,甘甯先将你們斬了!&rdquo 二蔡聽了此番話,方才明白:原來阚澤改扮漁翁,是混過江去替黃蓋獻降書的。
搞到現在都是自己人了,那末,我們也可以攤底牌了,&ldquo怎麼,黃老已經歸順咱們丞相了?那好極了,咱們都是自己人了。
&rdquo &ldquo呀呀呸!爾等為報兄長之仇,特來投奔周郎,誰與你是自己人!&rdquo 兩個小奸到此時奸相畢露:他們對四下一看,别無他人,便一聲奸笑,道:&ldquo甘将軍,跟你老實說阻,誰來歸順周郎?咱們奉了丞相之命,前來詐降,打聽軍情,禀報丞相。
既然你們也要歸順丞相,那咱們還不是自己人嗎?&rdquo &ldquo此話當真?&rdquo &ldquo沒有半句假話。
可以對天立誓。
&rdquo 阚澤見二蔡把真情透露,連忙上前打圓場:&ldquo甘将軍,看來二位所講乃是真情,并非哄騙我等。
請将軍寶劍入匣。
&rdquo 甘甯将劍插好,火勢稍退,口氣也随之緩和些:&ldquo既然爾等所講是實,如今甘甯也欲歸順曹丞相,可恨無緣侍奉,爾等可能為我引見?&rdquo 二蔡想,原來他欲降丞相,進見無門,要我們給他與丞相聯絡一下。
那還不容易?與你成了自己人,今後在此打探軍情就方便多了。
所以對甘甯說道:&ldquo一句話,咱們馬上就給丞相寫信。
&rdquo 甘甯端正筆墨,蔡中坐定使寫。
無多片刻,一揮而就。
信上大意是:黃老将軍的門生甘甯,願與恩師一起投奔丞相。
我們已經多方試探,他乃是真心歸順,丞相請勿見疑。
──他們自己人被自己人戲弄,還自稱多方試探,真是可笑之極。
這封信等一下由他們派人送過江去,不提。
蔡中想:既然咱們四個人都是丞相的手下,眼下又同在江東,倒不如來結拜個弟兄,免得今後彼此猜疑、提防。
他便對甘甯、阚澤說:&ldquo二位,如今咱們是一家人了。
為了同心同德效忠丞相,咱們來結拜個弟兄,不知二位意下如何?&rdquo 甘甯想,本則你們可能有些話還要隐瞞,拜了弟兄就毫無顧忌了。
阚澤搶先說:&ldquo如此甚好。
甘将軍,下官已于昨夜歸順了丞相,如今你也有二位蔡将軍引進。
我等拜個弟兄,也覺親近些。
&rdquo 甘甯點頭道:&ldquo倒也使得。
&rdquo 當場就點起香燭,結拜弟兄。
蔡中、蔡和誠心誠意對天誓盟:&ldquo蒼天在上,後土在下:我等弟兄從今以後同心協力,如同手足。
倘然背信棄義,一定死在鋼刀之下。
&rdquo 二蔡發誓完畢,想聽阚澤怎麼講。
但是隻見他的嘴巴動,聽不出他在講些什麼。
心想,他是默默通神,暗暗祝告,比咱們說出來的還要虔誠。
再看過甯,也是默念無聲。
但到最後一句,說得很清晰:&ldquo&hellip&hellip非為大丈夫也!&rdquo 二蔡想,怎麼你隻有一句?再一想,前面的話我們聽不見,整個誓言肯定是這樣的:弟兄要肝膽相照,生死與共,哪個不仗義,非為大丈夫。
其實甘甯是在講:&ldquo我甘甯不斬蔡中、蔡和這兩個小奸賊,非為大丈夫也!&rdquo 發誓已畢。
論年齡,阚澤居長,甘甯次之,蔡中第三,蔡和第四。
從那以後,就改稱呼了,彼此之間都稱兄道弟。
甘甯知道他們想通過自己了解機密軍情,便每次以假言虛語來敷衍他們。
兩個小奸聽了就寫信禀報曹操,所以,曹操得到的都是假情報。
反過來,甘甯向他們打聽曹營上的事情,兩個小奸披肝瀝膽,和盤托出,毫不隐諱。
單從這一點來講,曹操已處在被動地位了。
此時,阚澤見時光不早了,還要去回複黃蓋和周瑜呢。
便把小包裹一拎,起身告辭:&ldquo衆位賢弟,愚兄有些俗事,告退了。
&rdquo 二蔡真的把他當大哥一樣看待,忙起身拱别;&ldquo阚大哥,那再見了。
&rdquo 阚澤對甘甯看看:我走了,我一直回南徐去了。
待等都督破了百萬曹軍,你們凱旋歸來,再在南徐聚首了。
三個人送阚澤下小船,一拱而别。
阚澤到江邊上岸,見太陽已經偏西了。
心想,是先去見黃蓋,還是先去回複都督呢?方才戲弄二蔡,耽擱了很長時間。
如果見了都督,再去看黃蓋,天要黑了。
老将軍年紀大,受了刑,急不起的。
但都督年紀雖輕,畢竟是統帥,責任重,又有咯血之症,也不能急的。
我倒分身無術了。
因此,一路定,一路在動腦筋。
心想,看來隻有讓都督多急一會兒了。
阚澤一個兒沿江邊走着,對前面一看,好極了!前面站着一個人,頭戴紗帽,身穿紅袍,正是魯大夫。
魯肅怎麼會一個人站在這裡的呢?自從孔明對他說了沒有人過江獻館降書之後,他一直在為此事憂心仲仲,十分焦急。
昨天阚澤來時,魯肅沒有碰到,今天周瑜也沒有同他講。
因為都督想,詐降書獻過去能不能成功,自己還沒有十分的把握,要等阚澤回來才能作數,現在不必多講。
所以,魯肅還一直以為沒有人過江,心中還在物色。
所以一個人站在江邊發愁:&ldquo唉!初十打黃蓋,今日已是十三。
眼看天色将晚,來朝便是十四了,至今還末找到獻納詐降書的人才。
倘若明天依然無人過江,都督之計就付之東流了,怎不叫人憂急萬分!&rdquo 阚澤見是魯肅,心想,同他講,等于同都督講。
所以走到魯肅後面,在他肩上一拍,道:&ldquo魯大夫請了。
&rdquo 魯肅回頭一看,是個漁夫在叫他,吃了一驚,以為是曹操派過來的奸細。
心想,别把我這個參謀官捉了去!仔細一辨,卻是阚澤。
心想,你什麼時候到這裡來的?怎麼這樣的打扮?因此問道:&ldquo我道是誰,原是德潤先生,下官還禮了。
請問先生,怎樣到此?&rdquo 阚澤說,我昨天傍晚到三江口,見了黃蓋和都督,拿了詐降書連夜過江,當夜獻上詐降書。
但都督信上有個漏洞,&ldquo糧草軍需,随船獻納&rdquo,沒有寫明日期。
曹操抓住這一點,要将我殺。
後來我造出個《平原君兵法》,上有&ldquo背主、作竊,不可定期&rdquo八個字,胡說一番,騙過曹操,老賊重又中計,并叫我帶回來兩支人參、一包傷藥,送給黃老将軍。
今日早上離了赤壁,中午到此,遇見甘将軍,它他營中戲弄二蔡,結拜弟兄──&ldquo如今時光不早,下官
阚澤忙接着問道:&ldquo甘将軍因何長歎?&rdquo &ldquo我家恩師大人被周郎無辜責打,如今皮破肉爛,卧于船中,疼痛難熬。
豈不可惱!&rdquo &ldquo甘将軍且放寬心,下官有一計在此。
&rdquo &ldquo請問先生,計将安出?&rdquo 阚澤裝作十分神秘的樣子,環顧四下,對甘甯說:&ldquo将軍俯耳過來。
&rdquo 甘甯把頭湊過去。
阚澤俯在他的肩上,嘴巴湊近他的耳朵,嘁嘁喳喳講了幾聲。
蔡中、蔡和在外面一點都聽不出,不過有一點他們可以斷定,肯定是機密事,而且與黃蓋有關系。
其實,連甘甯也沒有聽到什麼名堂,就是阚澤也不知道自己講了些什麼。
等到阚大夫講完,甘甯撫拿大笑道:&ldquo哈哈!不想先生有此心地,妙極了!正合愚意。
&rdquo &ldquo将軍,輕口些!&rdquo 二蔡在外面想,大天白日在裡面交頭接耳,肯定圖謀不軌。
大概這漁夫也在勸甘甯倒戈投誠,歸降我家丞相。
甘甯被他一語道破天機,故而說正合我意。
方才這漁夫自稱下官,可想而知是江東的文臣。
不知他姓甚名誰?為何如此打扮?倒不如闖進去打探一下。
二人商量定妥,裝得好象剛剛回營的樣子,提高了嗓音:&ldquo哥哥請。
&rdquo &ldquo兄弟請。
&rdquo 弟兄倆你請我請把帳門一推,跨到裡面。
甘甯和阚澤還在竊竊私語,忽見有入闖進門來,臉上露出驚訝之狀,馬上各歸座位。
二蔡暗自得意:你們既然要投降丞相,那咱們就是自己人了,用不着這麼驚惶不安的。
忙對興霸兩手一拱:&ldquo甘将軍,蔡中有禮。
&rdquo &ldquo蔡和有禮。
&rdquo &ldquo二位蔡将軍少禮。
&rdquo &ldquo請問甘将軍,這一位是誰啊?&rdquo &ldquo乃是吳侯府中陸軍參謀官阚澤,阚德潤先生。
&rdquo &ldquo啊,原來阚大夫,久仰,久仰!&rdquo從未聽說過,恭維恭維他。
&ldquo請問甘将軍,方才你與阚大夫在講些什麼話?&rdquo 甘甯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ldquo&hellip&hellip沒有什麼。
&rdquo &ldquo嘿嘿!甘将軍,咱們哥倆在門外聽候多時,你莫非想投奔對江曹操?&rdquo 蔡家弟兄吃準甘甯已有此心,便自作聰明,故意開門見山以話來話逗甘甯,算是來試探一番的。
他講出話來象弄堂裡拔木頭──一點不曾轉彎,還自以為是看準足呢!興霸心中好笑:我們在試探你們,你們倒想來試探我們了! 阚澤此時顯出十分緊張的神色,埋怨甘甯道:&ldquo啊呀甘将軍,下官叫你輕口些;你看,竟被他們聽得了,這便如何是好?&rdquo 甘甯被二蔡揭了老底,惱怒萬分,立即闆起面孔:&ldquo叱!爾這兩個匹夫,竟敢竊聽我等的緊要說話!若被周郎知曉,我等性命休矣。
&rdquo說罷,轟然起身,抽出腰間寶劍。
喝道:&ldquo不如先将你這二賊殺死。
去吧!&rdquo向蔡中當頭一劍。
如果有資格的奸細,劍劈下來,頭都不會偏一偏;你不動,甘甯自己會收回寶劍的。
蔡中見寶劍劈來,連忙向後退去,口中連連喊叫:&ldquo慢!慢慢!&rdquo 甘甯緊緊追逼,又朝蔡中分心一劍刺去。
蔡中連連躲閃,一邊聲嘶力竭地叫道:&ldquo甘将軍,慢動手,咱們還有話說。
&rdquo 阚澤一聽,兩個小子已經露底了,連忙跨過來,把甘甯的劍柄一把抓住。
說道:&ldquo甘将軍,不可造次!既然他們有話要講,且聽他們講了再說。
&rdquo 甘甯收轉寶劍,目光逼住二蔡,厲聲道:&ldquo有何說話,講!&rdquo &ldquo甘将軍,我先問你,這位阚大夫為何如此打扮?&rdquo &ldquo事到如今,便問爾等實說了吧!我家恩師大人已經歸順了曹丞相;阚大夫昨夜過江,便是替我家恩師獻納降書去的。
爾等若敢洩露半點風聲,甘甯先将你們斬了!&rdquo 二蔡聽了此番話,方才明白:原來阚澤改扮漁翁,是混過江去替黃蓋獻降書的。
搞到現在都是自己人了,那末,我們也可以攤底牌了,&ldquo怎麼,黃老已經歸順咱們丞相了?那好極了,咱們都是自己人了。
&rdquo &ldquo呀呀呸!爾等為報兄長之仇,特來投奔周郎,誰與你是自己人!&rdquo 兩個小奸到此時奸相畢露:他們對四下一看,别無他人,便一聲奸笑,道:&ldquo甘将軍,跟你老實說阻,誰來歸順周郎?咱們奉了丞相之命,前來詐降,打聽軍情,禀報丞相。
既然你們也要歸順丞相,那咱們還不是自己人嗎?&rdquo &ldquo此話當真?&rdquo &ldquo沒有半句假話。
可以對天立誓。
&rdquo 阚澤見二蔡把真情透露,連忙上前打圓場:&ldquo甘将軍,看來二位所講乃是真情,并非哄騙我等。
請将軍寶劍入匣。
&rdquo 甘甯将劍插好,火勢稍退,口氣也随之緩和些:&ldquo既然爾等所講是實,如今甘甯也欲歸順曹丞相,可恨無緣侍奉,爾等可能為我引見?&rdquo 二蔡想,原來他欲降丞相,進見無門,要我們給他與丞相聯絡一下。
那還不容易?與你成了自己人,今後在此打探軍情就方便多了。
所以對甘甯說道:&ldquo一句話,咱們馬上就給丞相寫信。
&rdquo 甘甯端正筆墨,蔡中坐定使寫。
無多片刻,一揮而就。
信上大意是:黃老将軍的門生甘甯,願與恩師一起投奔丞相。
我們已經多方試探,他乃是真心歸順,丞相請勿見疑。
──他們自己人被自己人戲弄,還自稱多方試探,真是可笑之極。
這封信等一下由他們派人送過江去,不提。
蔡中想:既然咱們四個人都是丞相的手下,眼下又同在江東,倒不如來結拜個弟兄,免得今後彼此猜疑、提防。
他便對甘甯、阚澤說:&ldquo二位,如今咱們是一家人了。
為了同心同德效忠丞相,咱們來結拜個弟兄,不知二位意下如何?&rdquo 甘甯想,本則你們可能有些話還要隐瞞,拜了弟兄就毫無顧忌了。
阚澤搶先說:&ldquo如此甚好。
甘将軍,下官已于昨夜歸順了丞相,如今你也有二位蔡将軍引進。
我等拜個弟兄,也覺親近些。
&rdquo 甘甯點頭道:&ldquo倒也使得。
&rdquo 當場就點起香燭,結拜弟兄。
蔡中、蔡和誠心誠意對天誓盟:&ldquo蒼天在上,後土在下:我等弟兄從今以後同心協力,如同手足。
倘然背信棄義,一定死在鋼刀之下。
&rdquo 二蔡發誓完畢,想聽阚澤怎麼講。
但是隻見他的嘴巴動,聽不出他在講些什麼。
心想,他是默默通神,暗暗祝告,比咱們說出來的還要虔誠。
再看過甯,也是默念無聲。
但到最後一句,說得很清晰:&ldquo&hellip&hellip非為大丈夫也!&rdquo 二蔡想,怎麼你隻有一句?再一想,前面的話我們聽不見,整個誓言肯定是這樣的:弟兄要肝膽相照,生死與共,哪個不仗義,非為大丈夫。
其實甘甯是在講:&ldquo我甘甯不斬蔡中、蔡和這兩個小奸賊,非為大丈夫也!&rdquo 發誓已畢。
論年齡,阚澤居長,甘甯次之,蔡中第三,蔡和第四。
從那以後,就改稱呼了,彼此之間都稱兄道弟。
甘甯知道他們想通過自己了解機密軍情,便每次以假言虛語來敷衍他們。
兩個小奸聽了就寫信禀報曹操,所以,曹操得到的都是假情報。
反過來,甘甯向他們打聽曹營上的事情,兩個小奸披肝瀝膽,和盤托出,毫不隐諱。
單從這一點來講,曹操已處在被動地位了。
此時,阚澤見時光不早了,還要去回複黃蓋和周瑜呢。
便把小包裹一拎,起身告辭:&ldquo衆位賢弟,愚兄有些俗事,告退了。
&rdquo 二蔡真的把他當大哥一樣看待,忙起身拱别;&ldquo阚大哥,那再見了。
&rdquo 阚澤對甘甯看看:我走了,我一直回南徐去了。
待等都督破了百萬曹軍,你們凱旋歸來,再在南徐聚首了。
三個人送阚澤下小船,一拱而别。
阚澤到江邊上岸,見太陽已經偏西了。
心想,是先去見黃蓋,還是先去回複都督呢?方才戲弄二蔡,耽擱了很長時間。
如果見了都督,再去看黃蓋,天要黑了。
老将軍年紀大,受了刑,急不起的。
但都督年紀雖輕,畢竟是統帥,責任重,又有咯血之症,也不能急的。
我倒分身無術了。
因此,一路定,一路在動腦筋。
心想,看來隻有讓都督多急一會兒了。
阚澤一個兒沿江邊走着,對前面一看,好極了!前面站着一個人,頭戴紗帽,身穿紅袍,正是魯大夫。
魯肅怎麼會一個人站在這裡的呢?自從孔明對他說了沒有人過江獻館降書之後,他一直在為此事憂心仲仲,十分焦急。
昨天阚澤來時,魯肅沒有碰到,今天周瑜也沒有同他講。
因為都督想,詐降書獻過去能不能成功,自己還沒有十分的把握,要等阚澤回來才能作數,現在不必多講。
所以,魯肅還一直以為沒有人過江,心中還在物色。
所以一個人站在江邊發愁:&ldquo唉!初十打黃蓋,今日已是十三。
眼看天色将晚,來朝便是十四了,至今還末找到獻納詐降書的人才。
倘若明天依然無人過江,都督之計就付之東流了,怎不叫人憂急萬分!&rdquo 阚澤見是魯肅,心想,同他講,等于同都督講。
所以走到魯肅後面,在他肩上一拍,道:&ldquo魯大夫請了。
&rdquo 魯肅回頭一看,是個漁夫在叫他,吃了一驚,以為是曹操派過來的奸細。
心想,别把我這個參謀官捉了去!仔細一辨,卻是阚澤。
心想,你什麼時候到這裡來的?怎麼這樣的打扮?因此問道:&ldquo我道是誰,原是德潤先生,下官還禮了。
請問先生,怎樣到此?&rdquo 阚澤說,我昨天傍晚到三江口,見了黃蓋和都督,拿了詐降書連夜過江,當夜獻上詐降書。
但都督信上有個漏洞,&ldquo糧草軍需,随船獻納&rdquo,沒有寫明日期。
曹操抓住這一點,要将我殺。
後來我造出個《平原君兵法》,上有&ldquo背主、作竊,不可定期&rdquo八個字,胡說一番,騙過曹操,老賊重又中計,并叫我帶回來兩支人參、一包傷藥,送給黃老将軍。
今日早上離了赤壁,中午到此,遇見甘将軍,它他營中戲弄二蔡,結拜弟兄──&ldquo如今時光不早,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