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魯肅棄冠保重臣 阚澤趁月納降書

關燈
将軍早已一命嗚呼了!&rdquo &ldquo啊呀呀。

    &rdquo魯肅想,這倒可信的。

    如果第一次我不出來讨情,黃蓋一刀兩斷;第二次我不撲上去,老将軍再挨這一杖,也要命赴黃泉了。

    大都督真是太草率了,居然铤而走險,連這一點都未考慮到。

    幸虧諸葛亮的扇柄把我鑿出去兩趟。

    &ldquo如此說來,下官今日有功?&rdquo我這半下家夥不是白吃的,而是有價值的。

     &ldquo大夫其功非小。

    倘若老将軍一死,豈止計謀不成,隻怕江東還有亡國之危。

    &rdquo &ldquo哦?!&rdquo你别講得這樣危言聳聽來吓唬我這膽小朋友。

    &ldquo先生,此話怎講?&rdquo &ldquo适才大帳之上,文武個個面露不平之色。

    倘若将老将軍刑斃杖下,定然将士憤懑,三軍抱怨,大都督何以服衆?若道是用計不慎,誤傷人命,請問,有何為證?無有證人,誰敢信服?加之二蔡乘隙挑唆,勢必合營軍心動亂。

    一旦激起嘩變,曹操乘虛而入,江東豈不休矣?&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 魯肅聽得毛骨悚然!覺得孔明之言并非誇謬,實有這種危險,不過現在總算還好。

    &ldquo請問,這第二個破綻呢?&rdquo &ldquo未曾事先囑咐軍牢手杖下留情,因而老将軍刑傷過度,不易愈合。

    &rdquo 這下不用孔明解釋,魯肅也明白了:黃蓋詐降是為了用火攻,一旦鳳雛先生連環計成功,曹操連環舟搭好,就立即要過江縱火的。

    而現在老将軍傷勢過重,萬一到此還未痊愈,那非但前功盡棄,而且江東也将有累卵之危。

    因為曹操決不會呆在那裡老是等候的,你不去,他就要來。

    有了連環舟,過江如履平地;順流而飛,勢不可當,江東難以招架。

    這的确又是個大大的漏洞,又被他忽略了!&ldquo那末,其三呢?&rdquo &ldquo亮料都督尚未選好獻納詐降書的人才。

    獻降書者,絕非尋常之輩可以充任,必須能言善辯、通機達變之人擔當,并且越早越好。

    倘然過了三天五日再去,則是送死而已,曹孟德決不置信矣!&rdquo 魯肅一聽,點頭稱善。

    心想,前兩個漏洞已經被我無意之中不了了之,獻詐降書的人才倒确是個當務之急。

    照理說來,應該先把獻降書的人準備好,然後再打黃蓋,白天打黃蓋,晚上便去獻降書,趁熱打鐵,一氣呵成,日子隔得一長,曹操就要懷疑:怎麼在火頭上不來投降?現在事過境遷了,反而想到來降?就象二蔡一樣,他們一來,我們就料定是詐降?也就是因為日子隔了四天。

    如果我們不能馬上找到獻降書之人,這條計全然無用,老将軍白白受刑。

    待我趕快去與都督言明此事。

    魯肅連忙站起身來:&ldquo下官告辭了。

    &rdquo &ldquo且慢,在都督跟前,要說本軍師一無所知。

    &rdquo &ldquo莫非下官以實相告後,都督又要殺你不成?&rdquo 孔明想,這時候周瑜沒有工夫來算計我了。

    你魯肅的脾氣我也知道,叫你不要講,你不會不講的。

    反正在大帳上,周瑜已看出我知道此計了,那末我索性告訴你吧:&ldquo大夫倘然以實相告,都督定然冷笑一聲。

    &rdquo 魯肅想,笑就讓他笑吧,反正笑不死人的。

    我倒要去試試,可曾被你猜中。

    &ldquo下官有數了。

    &rdquo魯肅告辭出艙、上岸,直至都督寝帳:&ldquo都督,下官有禮了。

    &rdquo 周瑜正在擔心魯肅這一下脊杖不知打得怎樣。

    現在一看,安然無恙,這才放心地問道:&ldquo子敬,今日本督怒打黃老将軍,爾可知曉此乃何意?&rdquo 魯肅對他看看:我與你算得上最要好的了,你樣樣都瞞着我,用計也不同我講,我挨這半下脊杖是你害的!便說:&ldquo都督,下官豈有不知?此乃苦肉之計。

    &rdquo 周瑜一聽,魯肅近來不簡單,樣樣事情都瞞他不過,近朱者赤,交了孔明這樣的朋友,大有長進,各方面都今非昔比了!&ldquo那末子敬,你看本督此計用得如何啊?&rdquo &ldquo哼哼,三大破綻!&rdquo 周瑜自己也知道,這條計用得太心急了,毛病很多,險情疊出。

    但你說有三個漏洞,我倒要請教你了,到底你看出的漏洞怎麼樣,便問道:&ldquo怎樣三大破綻?&rdquo &ldquo其一,未曾安排勸客。

    若無下官,老将軍早就死了!&rdquo 周瑜想,這個錯是明擺着的,我早已明白,而且從内心感激你魯肅,說道:&ldquo子敬其功非小。

    &rdquo &ldquo這個自然。

    倘若老将軍一死,豈止計謀不成,隻怕江東還有亡國之危。

    &rdquo &ldquo哦?&rdquo你不要把自己的功勞誇大得那麼高啊!&ldquo子敬,此話怎講?&rdquo &ldquo适才大帳之上,文武個個面露不平之色,倘若将老将軍刑斃杖下,定然将士憤懑,三軍抱怨,都督你将何以服衆?你道是用計不慎,誤傷人命。

    請問,有何為證?無有證人,誰能信服?加之二蔡趁機挑唆,勢必合營軍心動亂,一旦激起嘩變,曹操乘虛而入,江東豈不休矣?&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哎喲,你的目光果真比我看得深嘛!還好,現在黃蓋沒有被打死,總算不幸中之大幸。

    &ldquo其二呢?&rdquo &ldquo未曾事先囑咐軍牢手杖下留情,因此老将軍刑傷過度。

    倘若到時不能痊愈,連環舟殺過江來,江東又有危險!&rdquo 周瑜想,這個漏洞我也有數了。

    方才我向兩個軍牢手打招呼,這兩個笨蛋反而打得更重些。

    現在隻有想盡一切辦法,讓黃蓋的傷早點好。

    &ldquo其三怎樣?&rdquo &ldquo都督,獻詐降書的人何在?此事絕非尋常之輩可以充任,定要能言善辯、通機達變之入擔當,并且越早越好。

    倘若過了三天五日再去,則是送死而已,曹孟德決不置信矣。

    此乃三大破綻。

    &rdquo &ls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周瑜想,這第三個漏洞也是事實,我到現在還沒有準備好獻詐降書的人。

    但是你魯肅能看出這麼三個漏洞,我不大相信。

    如果你事先知道是計,就不挨這一下脊杖了。

    而且退了帳之後,你沒有馬上過來,過了這麼半天再來,一定是到諸葛亮那裡去領教過了。

    &ldquo這許多話,莫非諸葛亮教你?&rdquo &ldquo正是軍師所講。

    &rdquo說罷,暗暗觀察周瑜的動靜,是否被孔明猜中。

     周瑜想,我的計每次都瞞不過諸葛亮!不由得怒火中燒。

    但是現在沒有心思去與諸葛亮糾纏,又無可奈何,隻得暫且罷論。

    不過,這口怨氣無處發洩。

    怎麼辦?俗話說,氣不氣,好笑,氣從笑中消掉。

    所以周瑜把鼻子一擤,一聲冷笑:&ldquo啊,嘿&hellip&hellip&rdquo &ldquo哈哈!又被孔明料到也。

    &rdquo 周瑜想,我現在笑和哭都竟被孔明料到。

    但是,孔明的說話極有道理,獻詐降書的人應該趕快物色好。

    子敬,你看此間何人能去獻納詐降書?&rdquo &ldquo下官正在思慮,尚未想及恰當之人。

    &rdquo 周瑜就同魯肅講,現在你把這裡的好傷藥拿到黃蓋船上去。

    同時,請老将軍一起動動腦筋,有沒有獻詐降書的人推薦一個。

     魯肅拿了傷藥,便往西山江邊而去。

     黃蓋并不在糧營裡,就在西山江邊的大船之上。

    魯肅下船,進艙,見黃蓋合撲躺在行軍床上,頭上黃緞紮巾,兩條&ldquo壽&rdquo字飄帶塞在腰間,身上黃緞袍服。

    血褲早已換了下來,但黃蓋吩咐不要洗掉,留着或許今後還有用處。

    甘甯陪在旁邊。

    魯肅就把孔明的說話從頭至尾講了一遍。

    黃蓋說,當時我就知道你錯怪了軍師,他非但不是幸災樂禍,而是在幫我們的大忙,若沒有他的激将法,你也未必會冒死出來當說客,現在他還給我們指出了三個漏洞,這種朋友是應該交的,你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