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辨虛實徐庶激司馬 昧是非曹操祭卧魚

關燈
rdquo。

    掉一個頭比較複雜,總共用到五根繩索,拉動六次,隻有第一根和第七根未用。

    船掉好頭後,孔明與魯肅也對掉了一下座位,孔明仍舊面對赤壁,因為這樣比較順勢。

    桌上那&ldquo計算器&rdquo裡的大半杯酒,本來是向赤壁那邊側的,現在變成往三江口方向斜了。

    要等恢複水平,才勉強有十萬支箭。

    然而軍師覺得這個希望是很小的了。

     正在此時,突然聽得外面的箭聲一下子比方才稠密了許多,本來是&ldquo嚓&hellip&hellip&rdquo,現在變成了&ldquo嘩&rdquo象傾盆大雨一樣瀉到草船上,眼見着酒盅裡的酒平複過來。

    孔明先是一呆,怎麼一下子箭會來得這麼多、這麼快?再一想,嗳!我也是聰明一世,懵懂一時了。

    剛才的箭是水路上于禁、毛玠的手下射的,屬于試探性的。

    射了半天射我不退,才去禀報曹操。

    水營到陸營要好幾裡路,加上現在大霧之中行走不便,一來一回要個把時辰。

    所以,前面兩個時辰射的箭不多。

    現在肯定是曹操親自到江邊來指揮了,這才大張旗鼓地放起箭來。

    照這樣的射法,後面一個時辰穩可以超過前面兩個時辰所射的箭,後來居上,俗話叫做&ldquo後梢翹&rdquo,但現在恰恰是要後梢沉了。

     魯肅聽得這樣的箭聲,心中好笑:老你的賊,這樣賣力幹什麼?又不會謝你的。

     曹操算是在對怪物進行報複似的,拼命吩咐手下放箭。

    其實,剛才怪物的隐而複現,正是諸葛亮的船在掉頭。

    因為迷霧實在濃,船再退後一箭之地,曹兵就看不見了,加上那時船上&ldquo休息&rdquo,怪叫聲戛然而止,曹兵以為怪物消失了。

    等到孔明掉好船頭,回到原處,重又敲鑼打鼓,曹兵一看,怪物又出現了。

     現在,曹營上除了徐庶之外,,一個也不知道是計,而徐庶知道了也不講。

    好象諸葛亮一無對手。

    事實上也不可能如此,三國時期能耐大的人物多着呢,你徐庶不說是計,自有人會講給曹操聽的。

     就在陸營後營的一頂篷帳裡,有這麼三個人,一個坐在中間,兩個分立左右,這站着的兩個都是年輕的小夥子。

    中間此人年齡四十開外,身材魁梧,穿的是陸路總巡哨的服飾,生一個長方馬臉,濃眉大眼,鷹爪鼻,方海口,滿臉胡須拉拉奓奓.此人的一生,我們說書的要給他開三種不同的相:前三國,曹操贈馬給關羽時,他是管馬的槽頭,我們明知他是個大白臉,也把他起個小花臉角色。

    現在他已升為陸路總巡哨了,我們就開他個二花臉的相;到後三國,他六十五歲時,做了大都督,這才給他開大白臉的相。

     這時,此人坐在帳中自言自語:&ldquo蛟龍豈是池中物?際會風雲須待時。

    俺,複姓司馬,名懿,表字仲達。

    長子司馬師,次子司馬昭。

    想俺胸有經天緯地之才,怎奈運路未通,時機未到,隻得暫且屈居人下,當了個小小的陸軍總巡哨。

    今晚大霧彌漫,不能出外查巡。

    丞相有令,合營将士一概不準安睡,故而在此閑坐。

    &rdquo 原來是一老二小三隻&ldquo馬&rdquo。

    司馬懿乃是三國中與諸葛亮才能匹敵的一位軍事家,但是,曹操一生不信任他,歧視他,提防他。

    什麼原因呢?曹操表面上說是司馬懿的長相不好,看東西時的目光象老鷹,走起路來腳步象狼,而且頭頸特别長、特别軟,所以自己可以看得見自己的後背。

    叫做&ldquo鷹視狼步,目能自顧其背&rdquo。

    說他這副長相肯定不是好人。

    這當然是一種托辭。

    實際上,曹孟德目光敏銳,看出此人有虎狼之心,手段狡詐而且本性兇殘,一旦被他大權在握,就難以控制,反而為其挾制。

    所以曹操直到臨終之時還叮囑兒子曹丕,不可重用司馬氏。

    倘若被他們得勢,我們曹家子孫不得安甯,定要吃他們的大虧。

    不料,曹丕不聽父親遺囑,竟然重用了司馬懿,司馬懿到那時才得操持重權,一朝得志。

    不出曹操之所料曹魏的軍政大權果然不久就落到了他們父子手中,把曹操一世苦心經營的基業一朝傾覆,付之流水。

    最後,曹操、孫權、劉備三家争天奪地打了幾十年的天下,被司馬氏一口吞併,三分合為一統。

    司馬懿的孫子就是創造晉朝的開國皇帝,名叫司馬炎。

    現在司馬懿對兩個兒子說:&ldquo兒啊,可信為父之言否?&rdquo &ldquo足見爹爹熟知天文。

    &rdquo 原來,司馬懿在上個月就同兩個兒子說,下月初将有一場大霧。

    但他隻知在月初,卻不知道大霧降在哪一天。

    今天果然大霧濃重,證實了自己的推算,故而他問兩個兒子,可相信我的說話。

     正在此時,聽得外面大聲喧嘩。

     &ldquo兒啊,外邊何事喧嘩?與我查來。

    &rdquo 司馬昭出去打聽。

     其實,這是曹操命令二百弓箭手加入射怪物的隊伍,恐怕水營上的箭支不夠,派幾百小兵到陸營裡來搬運。

    所以,來來回回的腳步聲、說話聲,十分羅唣。

     司馬昭打聽明白,回進帳來,把前因後果詳細情況告訴父親。

     司馬懿一聽,就覺得苗頭不對!料想,這是周瑜的疑兵之計,定是用草船來騙取丞相的箭。

    心想,周瑜的天文倒比我精通,我隻知道大霧在月初,而他能算準在今天晚上。

    如果他不能預見到這個确切的日期,而是臨時之間想到這條計,那末布置草船肯定來不及的。

     司馬懿也猜中了一半。

    但猜錯的成分要比徐庶更多一層。

    徐庶是沒有弄清諸葛亮借箭的目的,而司馬懿則不知道孔明在江東,把他當作了周瑜;人一搞錯,借箭的目的自然就猜不到了。

    但這并不是說司馬懿及不上徐元直,而是因為他隻曉得曹操的對手一直是周瑜。

    因此,司馬懿不能完全判斷正确,也是情有可原的。

     仲達心想,丞相不應該射箭,射箭正是中了周郎之計。

    待我馬上去勸阻。

     &ldquo兒啊,快走。

    &rdquo 司馬懿拉了兩個兒子出篷帳,上馬。

    直至江邊。

    下落馬背,奔到前面一看,隻見水營門外有二、三百人在輪番射箭。

    嗐!這麼多文官武将站在旁邊觀看,都是酒囊飯袋,枉受丞相俸祿,遇到出謀劃策之時,一無用處。

    司馬懿從簇擁着的人群中擠到曹操身旁按照他現在的官職,有同曹操直接說話的資格了對丞相把手一拱,道:&ldquo丞相,司馬有禮。

    &rdquo 曹操正看得出神,被你哇喇一聲喊吓了一跳,心裡已經有了反感了。

    回頭一看,見是司馬懿,更加生氣。

    便生硬地問道:&ldquo原來仲達。

    到此何事?&rdquo &ldquo丞相,請休開弓,慢放箭。

    江中來的并非什麼怪物,乃是周郎的詭計,前來騙取丞相的狼牙。

    丞相隻須差遣一将,帶兵一千或五百,将此一群舟船團團包圍,待到天明,濃霧散盡,周郎定被丞相一股而擒之。

    &rdquo 如果曹操聽信他的話,諸葛亮與魯肅兩人都要被擒。

    但是,曹孟德一向剛愎自用,尤其不相信司馬懿。

    心想:你說是周瑜的詭計,我乃當朝丞相,看了這麼一會都沒有看出來,兩邊這許多才高學深、足智多謀的文臣武将也未看出來,倒是你一個馬伕出身的小小陸營總巡哨看出來了?笑話!曹操也有點勢利,特别是對司馬懿看不順眼。

    所以并不答理他,隻是吩咐道:&ldquo與老夫放箭!&rdquo 這一聲命令,就等于是駁回司馬懿:我不來聽你的胡言亂語。

     這時候的司馬懿,還想勸曹操聽他之言。

    他想,倘有差錯,我甘願提頭見你。

    但他的兩個兒子在旁拉拉他的袖子,意思是,丞相既然不相信我們的話,何必非要勸說,做什麼吃屎忠臣呢?他喜歡上當那就讓他去上當吧。

    隻有讓他吃了虧,才會醒悟到我們的話是正确的。

     司馬父子三人退過一旁,眼睜睜看着這許多好箭白白地送與江東。

     司馬懿的話曹操不信,卻震動了旁邊一人的心。

    誰呢?就是徐庶。

    元直心想,我剛剛以為這裡沒有一個人能夠看出諸葛亮的計,不料爆出一個冷門,來了一個陸路總巡哨司馬懿,把孔明的計策全部戳穿。

    雖則他說是周瑜,對江東目前的人物還未搞清楚是一個差錯,但到底能夠看破是計,知道是來騙箭的,說明這個人的才幹不在我徐某之下。

    我雖然與他同在曹操手下,倒從未聽說他有如此本題。

    這個人放在這裡,于江東不利。

    因為此番孫、劉聯軍破曹,江東必定要用火攻。

    但要用火攻,必須再叫曹操中兩條計,一條詐降計,一條連環計。

    倘若詐降計來,被他識破,連環計來,被他點穿,則破曹之計就成了紙上談兵了。

    曹操今天可能不用其謀,誰能肯定曹操一世不用其智呢?三條計策中隻要有一條計不中,赤壁就燒不成,劉皇叔就無法站穩腳跟,大漢就無法複興。

    因此,我一定要設法趕司馬懿離開赤壁。

    用什麼辦法呢?對付這種聰明人,不能跟他當面交鋒的,因為他與我旗鼓相當,不會輕易上我的當。

    我隻有讓曹操上當,通過他來氣氣司馬懿:你的好話丞相不要聽,我的木梢他掮了就跑。

    使司馬懿明白,此間不是你用武之地,你本事再大也沒有用。

    司馬懿必然氣得一走了之。

     徐庶給曹操上當并不是象說書人那樣放放噱頭,開開玩笑,而是使人一下難以識破,具有深刻用意的。

    元直打定主意,從旁閃出,對着曹操拱手道:&ldquo某見丞相。

    &rdquo 曹操見是徐庶,對他笑笑。

    再回轉頭來對司馬懿望望:你這個家夥開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