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布疑陣督造狼牙 乞救兵交托錦囊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回布疑陣督造狼牙 乞救兵交托錦囊
諸葛亮一走,周瑜便吩咐退帳,衆文武向外散去。
都督步入寝帳,魯肅跟了進來,開口便問:&ldquo都督,你緣何又要殺害孔明?&rdquo 周瑜面帶喜色,說:&ldquo并非本督殺他,此乃諸葛亮自取其禍。
&rdquo &ldquo此話怎講?下官不明。
&rdquo &ldquo倘然他以一月為期,本督如何能夠斬他?&rdquo三天為期是諸葛亮自己講的,又不是我規定的。
其實,這是周瑜的一句風涼話,用來騙騙魯肅這個老實人。
周瑜準備孔明講要三十天的,哪怕四十天,他也不會來限定你的。
并不怕你孔明期限長,周瑜可以在箭料上做手腳,或者不及時撥到,使你停工待料;或者一下子全部運到,使你無法工作;再狠一點的,就是少撥箭料,把八萬當十萬給你,最後你箭料不夠,他還要倒打一耙,說你克扣箭料,又是贻誤軍務,兩罪俱罰。
你一個腦袋都不夠他殺!總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辦法有的是。
現在,諸葛亮自己說三天,那末,周瑜樂得講現成話了。
魯肅信以為真。
心想,的确是諸葛亮自己找死,還硬拉我做他的保人。
我倒要去問問他呢! 踱頭對周瑜把手拱拱,轉身便走。
到江邊,用小船渡到參謀船上,對船艙裡一看,一桌酒菜放在那裡,孔明一個人在自斟自酌。
魯肅想,好快活!死到臨頭,還有胃口喝酒! 孔明喝酒是有道理的,因為長江初次交戰,一仗大獲全勝,回來後周瑜賴掉他一桌賀功酒。
所以,孔明此番要乘機吃它回來。
而且不是吃一桌,總共要吃五桌呢:初四一桌,初五一桌,初六一桌,初七的一桌與魯肅一起吃到赤壁山前,初八回來再吃賀功酒。
另外,現在參謀、巡哨職務已經辭去,正所謂&ldquo無官一身輕&rdquo,隻管騰出身子定定心心來喝酒,這是難得的機會,何樂而不為呢? 魯肅在暗想,大概諸葛亮知道自己反正要死了,索性痛痛快快吃一通。
這名謂&ldquo吃飽死&rdquo,免得死了做餓鬼。
魯肅跨進艙來,把手一拱道:&ldquo軍師,下官有禮了。
&rdquo &ldquo大夫請坐。
&rdquo孔明命手下添上一副盅筷,&ldquo大夫請用酒。
&rdquo &ldquo下官滴酒難咽。
&rdquo &ldquo此乃何故?&rdquo 魯肅想,還要問我為何,你自己的一本帳還不好好算算,你倒放心吃酒,一點不擔心思,我心裡卻不好受!因此,問道:&ldquo軍師,都督命你督造十萬狼牙,你為何說三天便能完備?&rdquo &ldquo哦!這三天之期,又非本軍師所講。
&rdquo 魯肅想,你這個人說了話還想抵賴!踱頭發鲠了:&ldquo那末,難道下官講的不成?&rdquo &ldquo本是足下所講。
&rdquo &ldquo喔唷!嚯&hellip&hellip&rdquo你反咬一口了。
如此說來,你将被殺是我魯肅身上所起原因?如此,到時候我要償你的命羅!魯肅馬上辯白道:&ldquo下官何曾發過一言啊?&rdquo &ldquo大夫雖未說話,然而手勢比試過否?&rdquo &ldquo比過的。
&rdquo我是老老實實的,有一說一。
&ldquo這就是了。
大夫向我比劃三個指頭,這豈不是說三天麼?&rdquo &ldquo啊呀軍師,你弄錯的了!下官還有一個手指橫在那三個指上,你可看得否?&rdquo &ldquo這倒未曾留意。
&rdquo &ldquo哎呀!&rdquo本以為他未看見我做手勢,不料他看到的,卻又誤解了我的意思。
&ldquo莫非軍師并不熟知這造箭之道麼?&rdquo &ldquo是啊!本軍師潛心于治國安邦、用兵布陣之大事,哪裡顧得了這許多細枝末節?&rdquo &ldquo既然如此,你為何應承督造狼牙呢?&rdquo &ldquo都督将令,豈能違抗?違者立斬。
&rdquo 魯肅想,這倒也是的。
但是現在時間實在短,那怎麼辦呢?所以他呆頓頓地坐在那裡,滴酒不沾,擠命在動腦筋。
突然,他想到了一個辦法:&ldquo軍師,下官倒有一計在此。
&rdquo 孔明聽了,哦?你居然也會用計?反正我的計早已想好;現在倒要聽聽你是什麼計,比比誰的計好。
因此問道:&ldquo大夫,有何妙計?&rdquo &ldquo下官看來,隻有一個&lsquo借&rsquo字。
&rdquo &ldquo哦,借什麼?&rdquo &ldquo借箭哪。
&rdquo 哎喲,孔明想,誰說你是踱頭?想出來的計,倒與我的一樣。
如此看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這老實人,與我交了朋友之後,也變得聰明得多了。
今日,我們兩人竟不謀而合。
但不知你準備如何借法?故而,又問道:&ldquo大夫,怎樣借箭?&rdquo &ldquo下官算來,軍師三天之中可造一萬狼牙,還差九萬,待下官瞞過都督,向水、陸、糧三座營中各借三萬。
這樣,便可湊足十萬,軍師拿去交令。
你看如何?&rdquo燃眉之急,且顧眼前,先用這十萬支箭去交差,把軍令狀拿回來,保住了腦袋再講。
隻要不死,今後的日子長着呢,今天造一些,明天造一些,可以&ldquo分期付箭&rdquo,慢慢地還清便了。
孔明聽完,原來如此。
此計雖能救一時之急,卻不是上策。
我是去向敵人借,而且借了不用還;你專門吃自己人、還要分期還債。
這兩種借法不可相提并論。
再說,瓶口紮得緊,人口塞不牢,沒有不透風的牆,萬一被周瑜發覺,我不死也要死了。
對魯肅說:&ldquo大夫,如此偷天換日,若被周郎知曉,亮罪上加罪,殺之再殺,連大夫也有危險。
&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魯肅想,這倒确實,我這個辦法是門角落裡解溲──耐度天亮。
再一動腦筋,有了:&ldquo軍師,下官又有一計在此。
&rdquo 孔明想,倒看你不出,一計不成又來一計?計雖蹩腳,多倒很多。
反正閑着無事,不妨聽你講講,解解悶。
說道:&ldquo請教了。
&rdquo &ldquo今晚三更時分,下官備好一葉扁舟,軍帥逃回樊口山去吧。
&rdquo這個辦法是一勞永逸的。
大都督處心積慮地要殺你,留在此地總是危險,我也吃不消,還是讓你逃回劉備那裡去算了。
孔明想,倒又被你猜到一半。
逃,我是要逃回去的,但日子尚早。
待到本月二十,甲子日,你就是拿了繩子也拴我不住了,現在我倘然一逃,這些天來,豈非變成了白白操心,劉皇叔的三分天下就落空了。
所以說道:&ldquo大夫,大丈夫來得清,去得明。
亮到江東來時,大夫代表吳侯到江夏相請;劉皇叔帶了文武官員相送。
若要本軍師回轉樊口山,也非要都督相送不可。
&rdquo 魯肅想,那你永遠沒有回去的日子了,都督怎麼會送你呢?他要末一直送你到&ldquo來的路上&rdquo去。
哪知孔明說到做到,他回去時,周瑜不但相送,而且送了好長一段路呢。
諸葛亮借了東風之後,乘上趙子龍的小船溜之大吉。
周瑜派丁奉、徐盛在後追趕,孔明就把他們當作是來送行的。
魯肅想,我好不容易想到兩條計,你一條都不用。
你既不懂造箭之道,又不聽我好心勸解,那末,你打算怎麼樣?&ldquo那末軍師,這十萬狼牙從何而來?&rdquo 孔明對魯肅看看:你真是個厚道之人,對朋友赤膽忠心。
我接了此今之後,你一直在為我擔心、着急,雖然你我各事其主,這種朋友軋得不吃虧。
現在離借箭的日期還有三天,不要把你急壞了,我倒心裡不舍得。
但是我的計策又不能對你明說,這是要絕對保密的。
稍一疏虞,你魯肅沒有壞心,難保周瑜不殺人,我的腦袋危險。
而且,我現在講給你聽,你也不會相信,這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那末,讓我來與你談談閑文野趣,把你的注意力分散分散,免得你獨自鑽進這造十萬支箭的牛角尖中去。
所
都督步入寝帳,魯肅跟了進來,開口便問:&ldquo都督,你緣何又要殺害孔明?&rdquo 周瑜面帶喜色,說:&ldquo并非本督殺他,此乃諸葛亮自取其禍。
&rdquo &ldquo此話怎講?下官不明。
&rdquo &ldquo倘然他以一月為期,本督如何能夠斬他?&rdquo三天為期是諸葛亮自己講的,又不是我規定的。
其實,這是周瑜的一句風涼話,用來騙騙魯肅這個老實人。
周瑜準備孔明講要三十天的,哪怕四十天,他也不會來限定你的。
并不怕你孔明期限長,周瑜可以在箭料上做手腳,或者不及時撥到,使你停工待料;或者一下子全部運到,使你無法工作;再狠一點的,就是少撥箭料,把八萬當十萬給你,最後你箭料不夠,他還要倒打一耙,說你克扣箭料,又是贻誤軍務,兩罪俱罰。
你一個腦袋都不夠他殺!總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辦法有的是。
現在,諸葛亮自己說三天,那末,周瑜樂得講現成話了。
魯肅信以為真。
心想,的确是諸葛亮自己找死,還硬拉我做他的保人。
我倒要去問問他呢! 踱頭對周瑜把手拱拱,轉身便走。
到江邊,用小船渡到參謀船上,對船艙裡一看,一桌酒菜放在那裡,孔明一個人在自斟自酌。
魯肅想,好快活!死到臨頭,還有胃口喝酒! 孔明喝酒是有道理的,因為長江初次交戰,一仗大獲全勝,回來後周瑜賴掉他一桌賀功酒。
所以,孔明此番要乘機吃它回來。
而且不是吃一桌,總共要吃五桌呢:初四一桌,初五一桌,初六一桌,初七的一桌與魯肅一起吃到赤壁山前,初八回來再吃賀功酒。
另外,現在參謀、巡哨職務已經辭去,正所謂&ldquo無官一身輕&rdquo,隻管騰出身子定定心心來喝酒,這是難得的機會,何樂而不為呢? 魯肅在暗想,大概諸葛亮知道自己反正要死了,索性痛痛快快吃一通。
這名謂&ldquo吃飽死&rdquo,免得死了做餓鬼。
魯肅跨進艙來,把手一拱道:&ldquo軍師,下官有禮了。
&rdquo &ldquo大夫請坐。
&rdquo孔明命手下添上一副盅筷,&ldquo大夫請用酒。
&rdquo &ldquo下官滴酒難咽。
&rdquo &ldquo此乃何故?&rdquo 魯肅想,還要問我為何,你自己的一本帳還不好好算算,你倒放心吃酒,一點不擔心思,我心裡卻不好受!因此,問道:&ldquo軍師,都督命你督造十萬狼牙,你為何說三天便能完備?&rdquo &ldquo哦!這三天之期,又非本軍師所講。
&rdquo 魯肅想,你這個人說了話還想抵賴!踱頭發鲠了:&ldquo那末,難道下官講的不成?&rdquo &ldquo本是足下所講。
&rdquo &ldquo喔唷!嚯&hellip&hellip&rdquo你反咬一口了。
如此說來,你将被殺是我魯肅身上所起原因?如此,到時候我要償你的命羅!魯肅馬上辯白道:&ldquo下官何曾發過一言啊?&rdquo &ldquo大夫雖未說話,然而手勢比試過否?&rdquo &ldquo比過的。
&rdquo我是老老實實的,有一說一。
&ldquo這就是了。
大夫向我比劃三個指頭,這豈不是說三天麼?&rdquo &ldquo啊呀軍師,你弄錯的了!下官還有一個手指橫在那三個指上,你可看得否?&rdquo &ldquo這倒未曾留意。
&rdquo &ldquo哎呀!&rdquo本以為他未看見我做手勢,不料他看到的,卻又誤解了我的意思。
&ldquo莫非軍師并不熟知這造箭之道麼?&rdquo &ldquo是啊!本軍師潛心于治國安邦、用兵布陣之大事,哪裡顧得了這許多細枝末節?&rdquo &ldquo既然如此,你為何應承督造狼牙呢?&rdquo &ldquo都督将令,豈能違抗?違者立斬。
&rdquo 魯肅想,這倒也是的。
但是現在時間實在短,那怎麼辦呢?所以他呆頓頓地坐在那裡,滴酒不沾,擠命在動腦筋。
突然,他想到了一個辦法:&ldquo軍師,下官倒有一計在此。
&rdquo 孔明聽了,哦?你居然也會用計?反正我的計早已想好;現在倒要聽聽你是什麼計,比比誰的計好。
因此問道:&ldquo大夫,有何妙計?&rdquo &ldquo下官看來,隻有一個&lsquo借&rsquo字。
&rdquo &ldquo哦,借什麼?&rdquo &ldquo借箭哪。
&rdquo 哎喲,孔明想,誰說你是踱頭?想出來的計,倒與我的一樣。
如此看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這老實人,與我交了朋友之後,也變得聰明得多了。
今日,我們兩人竟不謀而合。
但不知你準備如何借法?故而,又問道:&ldquo大夫,怎樣借箭?&rdquo &ldquo下官算來,軍師三天之中可造一萬狼牙,還差九萬,待下官瞞過都督,向水、陸、糧三座營中各借三萬。
這樣,便可湊足十萬,軍師拿去交令。
你看如何?&rdquo燃眉之急,且顧眼前,先用這十萬支箭去交差,把軍令狀拿回來,保住了腦袋再講。
隻要不死,今後的日子長着呢,今天造一些,明天造一些,可以&ldquo分期付箭&rdquo,慢慢地還清便了。
孔明聽完,原來如此。
此計雖能救一時之急,卻不是上策。
我是去向敵人借,而且借了不用還;你專門吃自己人、還要分期還債。
這兩種借法不可相提并論。
再說,瓶口紮得緊,人口塞不牢,沒有不透風的牆,萬一被周瑜發覺,我不死也要死了。
對魯肅說:&ldquo大夫,如此偷天換日,若被周郎知曉,亮罪上加罪,殺之再殺,連大夫也有危險。
&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魯肅想,這倒确實,我這個辦法是門角落裡解溲──耐度天亮。
再一動腦筋,有了:&ldquo軍師,下官又有一計在此。
&rdquo 孔明想,倒看你不出,一計不成又來一計?計雖蹩腳,多倒很多。
反正閑着無事,不妨聽你講講,解解悶。
說道:&ldquo請教了。
&rdquo &ldquo今晚三更時分,下官備好一葉扁舟,軍帥逃回樊口山去吧。
&rdquo這個辦法是一勞永逸的。
大都督處心積慮地要殺你,留在此地總是危險,我也吃不消,還是讓你逃回劉備那裡去算了。
孔明想,倒又被你猜到一半。
逃,我是要逃回去的,但日子尚早。
待到本月二十,甲子日,你就是拿了繩子也拴我不住了,現在我倘然一逃,這些天來,豈非變成了白白操心,劉皇叔的三分天下就落空了。
所以說道:&ldquo大夫,大丈夫來得清,去得明。
亮到江東來時,大夫代表吳侯到江夏相請;劉皇叔帶了文武官員相送。
若要本軍師回轉樊口山,也非要都督相送不可。
&rdquo 魯肅想,那你永遠沒有回去的日子了,都督怎麼會送你呢?他要末一直送你到&ldquo來的路上&rdquo去。
哪知孔明說到做到,他回去時,周瑜不但相送,而且送了好長一段路呢。
諸葛亮借了東風之後,乘上趙子龍的小船溜之大吉。
周瑜派丁奉、徐盛在後追趕,孔明就把他們當作是來送行的。
魯肅想,我好不容易想到兩條計,你一條都不用。
你既不懂造箭之道,又不聽我好心勸解,那末,你打算怎麼樣?&ldquo那末軍師,這十萬狼牙從何而來?&rdquo 孔明對魯肅看看:你真是個厚道之人,對朋友赤膽忠心。
我接了此今之後,你一直在為我擔心、着急,雖然你我各事其主,這種朋友軋得不吃虧。
現在離借箭的日期還有三天,不要把你急壞了,我倒心裡不舍得。
但是我的計策又不能對你明說,這是要絕對保密的。
稍一疏虞,你魯肅沒有壞心,難保周瑜不殺人,我的腦袋危險。
而且,我現在講給你聽,你也不會相信,這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的。
那末,讓我來與你談談閑文野趣,把你的注意力分散分散,免得你獨自鑽進這造十萬支箭的牛角尖中去。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