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甘甯飛舟救都督 蔣幹過江作說客

關燈
,吃飽了飯在江面閑逛?老實說,你探營,我一點都不知道。

    甘甯受了冤屈,要緊辯白:&ldquo末将奉命而來。

    &rdquo周瑜聽他說有人命他前來,心想,我離開了三江口,還有誰人能差遣我手下大将呢?問道:&ldquo爾奉誰人之命?&rdquo甘甯脫口而出:&ldquo奉軍師之命!&rdquo&ldquo喔,孔明差爾來此?&rdquo&ldquo正是!&rdquo周瑜到現在完全明白了,原來孔明早已知曉我有此舉,說明他的本領确是不得了。

    用我将令,遣我大将,這是彌天大罪。

    此番不殺,更待何時!想不到我周瑜死裡逃生,卻要他孔明做替死鬼,真是好極了!不知甘甯身上可有令箭?沒有令箭還不算殺人憑據。

    所以又問:&ldquo可有将令麼?&rdquo&ldquo有!&rdquo&ldquo呈上來。

    &rdquo甘甯從靴統裡抽出一支令,送到周瑜面前。

    周瑜接令到手,對着令箭放聲大笑:&ldquo哈&hellip&hellip&rdquo甘甯見他笑得如此開心,想起了諸葛亮的再三叮咛,他叫我在周瑜面前把發令與關照要分清。

    我豈可将孔明先生害了?盡管周瑜問罪,但話要說明白,是非要分清。

    所以,甘甯失聲叫了起來:&ldquo喔唷!都督,令箭乃是魯大夫所給,軍師隻不過關照幾句說話而已。

    &rdquo&ldquo啊?!諸葛亮關照說話,将令乃是魯子敬所與?&rdquo&ldquo正是。

    &rdquo周瑜聽了,一團高興化為烏有。

    他歎了一口氣,轉念道:諸葛亮厲害!他的舉止行為總是面面俱到,明明是他出的點子,卻叫魯肅發令。

    這樣一來,我就殺他不得。

    因此,把将令歸還甘甯,說一聲:&ldquo那爾其功非小。

    &rdquo甘甯想,這種功勞我擔當不起,性命交關。

    他接了令,謝過功,立了起來。

    一場風波總算平息。

    卻說水裡的船上人見曹兵都抱頭鼠竄逃去,知道有救星來了。

    大家從水中爬上船,把砍斷的桅杆放在一旁,把舵重新換過,商船勉勉強強向三江口回歸。

    到三江口,甘甯去交令,周瑜付銀一百兩給船家,作為租賃和修理之資。

    這且不提。

    周瑜離舟登岸到此營前,魯肅與孔明迎上前來施禮:&ldquo啊!都督無恙,下官有禮了。

    &rdquo&ldquo亮有禮了。

    &rdquo周瑜見孔明在此,心想,今日總算是你來營救,我應該謝你一聲,嘴上打個滾:&ldquo昨夜幸得先生相助,本督感激。

    &rdquo孔明聽了,暗暗好笑:周郎器量何必太小!施恩不圖報,是人之美德。

    而你知恩不報,把我救命之恩一筆勾銷,實在可惡!我卻不來計較你。

    因此敷衍道:&ldquo哪裡!哪裡!亮本來不知都督探營。

    &rdquo周瑜問:&ldquo先生怎樣知道本督探營?&rdquo諸葛亮說:&ldquo亮于昨日夜觀乾象,都督的将星本來在于南,忽而現于北,故而亮知都督探營。

    &rdquo周瑜想,到底學問深的人本領大,老天也會幫他的忙。

    我對天文一竅不通,原來我的人在南面,我的将星就在南,我的人在北,我的将星也會跟到北面,居然天上的星座有這些名堂。

    照這麼說,我今後與孔明交戰,若要躲避他,除非要在陰天或下雨天,否則隻要看看将星就可以知道我藏在什麼地方了。

    其實,世上根本沒有這種事情。

    周瑜也在想,若不是從星座知曉,那末孔明又是怎樣知道的呢?這倒也奇了!周瑜不識天文,故而無法駁斥孔明的話。

    孔明也知道周瑜不是那種可以被人愚弄的人,今日說出此話,就是要在他的面前故弄玄虛。

    因為長江破曹乃是長久之計,所遇到的難題多得很,隻要用他不懂的天文知識解釋給他聽,他便無法扳住我的錯頭。

    孔明說完,辭别周瑜,回到參謀船上安歇。

    魯肅同周瑜回進大營,在寝帳中坐定。

    魯肅忙問周瑜,到對江去看到些什麼。

    周瑜告訴魯肅說,蔡、張二人在操練水軍,把赤壁的所見所聞一一講給魯肅聽,并對他說:看來欲破曹兵百萬,先要除去二奸。

    魯肅知道蔡、張二人是曹操的耳目,要動他們的腦筋實非容易。

    周瑜又說:&ldquo除奸要用計。

    &rdquo魯肅問:&ldquo用何妙計?&rdquo周瑜說:&ldquo本督欲用&lsquo反間計&rsquo也。

    &rdquo反間計就是所謂離間計。

    在用計中,要數反間計效果最好。

    好比張三與李四是兩個好朋友,隻要知道他們的優、缺點,在雙方搬弄是非,對着張三論李四壞,對着李四說張三惡,使他們自己誤會,直至疏遠,甚至結仇,這就是離間。

    古代有句說話:疏不間親。

    就是告誡人間,防止關系疏遠的去離間關系親近的。

    挑撥離間,人共惡之,卻又往往要上當。

    不上當,除非要有修養。

    離間計放到軍事上就稱為反間計。

    《三國》中反複幾次出現反間計,最厲害的是:周瑜反間殺蔡、張,馬谡反間司馬革職。

    周瑜對魯肅說,計已有了,但少一個穿針引線之人,最好赤壁來一人,我将此計用在他身上,然後帶回曹營,借曹操之刀,殺蔡、張之頭。

    正在此時,外面小兵報進來:&ldquo禀都督,今有赤壁山來一人,他自稱蔣幹,與都督是九江同窗,今天特來拜望。

    &rdquo周瑜聽說蔣幹到此,仰面大笑:&ldquo啊哈哈&hellip&hellip子敬,反間之計成功的了。

    &rdquo他想,世上這種巧事實在多,蔣幹好象知道我周瑜用計少一個幫手,故而趕來助我一臂之力。

    魯肅聞說蔣幹到此,連連祝賀:&ldquo恭喜大都督,&lsquo反間計&rsquo可望成功了。

    &rdquo周瑜立即命魯肅準備筆硯,代他寫信。

    這封信就是預備讓蔣幹偷的,詞句是周瑜編成的,筆迹是魯肅揮就的。

    然後,周瑜附在魯肅耳邊,命他去各營上如此這般地去傳令,按計劃布置。

    魯肅跑,周瑜再命手下擡一頂牙鑲大轎到江邊,把蔣幹接來大營。

    布置完畢,傳令起鼓升帳,聚集全營将士。

    周瑜坐帳,見兩旁文武個個怒目圓睜,怒容滿面。

    這些文武這種怒不可遏的樣子,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何要這樣做,隻是魯大夫的差遣。

    周瑜看得很滿意,一邊頻頻點首稱好,一邊等候蔣幹前來。

    且說蔣幹怎會在這個時候到三江來的呢?這個問題,周瑜早已料及。

    正因為周瑜夜探曹營,又逃回三江。

    曹操得此消息,忙喚蔡、張兩人到跟前,要将他倆斬首,又被張遼勸說免死。

    這時,曹操對打江東已喪失信心。

    他以為,下江南以來屢傳捷報,軍威大振,惟有打江東數遭挫折,銳氣挫盡。

    長江交戰損兵折将,棄船丢炮。

    周瑜探營,來去如入無人之境。

    這樣對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