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諸葛亮大獲全勝 周公瑾夜探敵營

關燈
任何人上将台,我們都要死在戰火之中。

    所以,三将走到孔明面前肅然起敬,畢恭畢敬一拱到底:&ldquo軍師在上,末将等有禮。

    今天若無軍師,我等性命危矣!末将等感激,沒齒不忘軍師再生之恩!&rdquo孔明見這三個大将言懇詞切,說出這等話來,倒有感于心。

    他想,周瑜你枉空做了都督,卻及不上這些大将。

    他們尚且能知恩報恩,你卻想方設法要謀害于我,豈非恩将仇報!?今日我要氣你一氣。

    因此,對三員大将招一招手,說道:&ldquo三位将軍請哪!&rdquo三将回答說:&ldquo軍師在此,末将等怎敢占先?軍師請!&rdquo因此,孔明在前,三将在後向大帳行來。

    魯肅見孔明來到帳上,早已喜逐顔開。

    他想,孔明啊!你的本領實在大,不僅懂得我軍旗子信号的奧妙,而且随機應變,變化無窮。

    此番大挫曹兵銳氣,其功非小。

    周瑜呢,見孔明進帳,非但臉無喜色,而且對他恨之入骨。

    他想,這個人不能與我同世,要絕早剪除。

    不然,自己禍不遠矣。

    但是今天打了勝仗,都是他的功勞,我隻得強裝笑臉相迎。

    孔明緩步走上帳來,後面三将在後跟随;忽而孔明緊走上前,三将亦然快步上前;孔明戛然而停,三将在背後站立。

    他們亦步亦趨來到周瑜面前。

    周瑜見了,心中悶悶一氣,&ldquo嚯&rdquo歎了一口氣。

    他對三位大将看看,你們三人聽了他的号令就學他的樣,再跟他幾天,連我也要不放在心上了。

    此時孔明見周瑜臉色尴尬,心中暗喜。

    他雙手把令箭呈上:&ldquo亮見都督交令了。

    &rdquo&ldquo先生其功非小。

    請坐了!&rdquo周瑜說。

    孔明想,這一聲&ldquo其功非小&rdquo我當之無愧。

    你不能說了!先生交脫令,在旁邊坐下。

    接着三将上前交令:&ldquo都督,末将等交令了。

    &rdquo&ldquo都督,并非末将等之功,乃是軍師指揮之能。

    若無軍師,我等早已性命不保。

    &rdquo三将說完,又走到孔明面前再次謝恩:&ldquo軍師,末将等感激,沒齒不忘!&rdquo周瑜見他們橫感激,豎謝恩,隻覺心裡酸溜溜,心頭之氣直沖天靈蓋。

    照說,長江初戰大獲全勝,應該大擺筵席,慶賀一下。

    但今日周瑜心境不好,根本不想為孔明設宴。

    因此,他既不傳令退帳,也不吩咐擺酒。

    諸葛亮想,今日周瑜見我立此大功,要想賴掉這一席酒宴。

    那也好,現在不吃,今後補吃,而且村一天要加一席,不怕他無賴。

    果真如此,待到&ldquo草船借箭&rdquo後,孔明先後飲了五席酒。

    今天看來你不象要給我吃,我也不想吃,免得大家屏在帳上。

    孔明非常識相,起身辭别周瑜:&ldquo亮告退了。

    &rdquo周瑜見孔明下帳回船,也不挽留。

    随後即傳令退帳。

    不料,就在今天晚上,将台上的小兵傳來軍情,說道:&ldquo聞聽對江殺聲連天,而江面上卻一無動靜,請都督定奪。

    &rdquo周瑜上将台觀看,見對江果然燈火通明,照耀如同白晝,喊殺之聲此起彼伏。

    周瑜不明白,曹操白日裡一仗大敗,晚上叫喊些什麼?其實,他隻要去問一聲諸葛亮,一切就水落石出了。

    可是,他哪裡肯呢?周瑜命令小兵們在将台上仔細觀察,不可懈怠,一有動靜就來大帳告禀。

    然後,下得将台回到營帳。

    此時的周瑜還不能睡,即使打了勝仗也要百倍小心,更何況曹兵還在對江叫喊不絕呢!過了一個時辰,大約兩個小時左右,對江殺聲停,帳内帳外一片寂靜。

    周瑜這才睡了下去。

    到天明是十一月初一,一大清早殺聲又起,約摸又叫了一個時辰才停。

    正午時分又是這般叫喊。

    一天三次,每次都是一個時辰。

    傍晚,周瑜聽到喊聲,重又上将台觀看,卻又看不出什麼動靜來。

    今日是十一月初二,天剛亮,殺聲又起。

    周瑜坐在寝帳之中獨自思量:對江的叫喊聲已有三天了,曹操吃了敗仗不發兵也就罷了,為什麼要叫小兵這等叫喊呢?可是在操練兵卒呢?臨陣磨刀,并非曹孟德用兵之嗜;可是威脅我東吳水軍呢?也不是。

    那末他們到底為了何故要一日三次叫喚不休?周瑜一個人在那裡枉費神思,外面一聲痰嗽,魯肅進帳施禮:&ldquo大都督。

    &rdquo&ldquo啊!子敬,爾到江邊去觀看一下,可有商船,與本督叫這麼一隻。

    &rdquo長江是中國水路交通運輸最要緊的一條幹線,本來一天到晚、一夜到天亮來往船隻不斷。

    自從南北兩岸駐紮了軍隊以來,商船稀少,都不敢經過此地,兜抄其他河流去了。

    現在,周瑜命魯肅去江邊找商船,他也不問問要商船幹些什麼,拔腿就走。

    出側營,他來到西山江邊,見江邊恰有一隻大号的商船停泊在那裡,跨上大船,呼喚船家。

    原來,這隻船是從内地出來路過此地,見江面上搜查得很緊,形勢吃緊,故而暫時靠在三江旁,打算明日改道而行。

    船家聽得有人叫喚,忙迎接魯肅入艙。

    魯大夫關照他們不要開船,這裡的大都督要用它一用。

    說完,魯肅拂袖而去。

    然後,魯肅再到大帳回複周瑜,說明船已找到,停在西山江邊,并已關照船家有用。

    周瑜對魯肅說:&ldquo子敬,今晚代理本督一宵。

    &rdquo魯肅想,在作戰時,我與你是老搭檔了,你倘然别有要事,總歸是我來代理。

    現在我是陸軍參謀官,代替你主持一夜,那是極便當的差使:吃過晚飯,把白天的陸費采換一換班,改一改口令,在寝帳裡坐到半夜,若沒有意外之事就可以安睡了。

    不過都督身體羸弱,今晚有事,要叫他睡一個早黃昏。

    我雖則是個文人,身體倒比他強壯得多,應該多多照應他。

    就這樣,魯肅也不問一下為什麼要代替,就告辭周瑜,退出寝帳,等會兒天黑來接班。

    時光迅速,早已紅日西墜。

    周瑜用過早晚飯,見魯肅還未到來,他渾身上下檢點,然後一聲吩咐:&ldquo來啊!&rdquo随從忙應聲道:&ldquo小的在。

    &rdquo周瑜說:&ldquo與本督掌燈。

    &rdquo&ldquo請問都督,掌燈到哪裡去?&rdquo&ldquo本督出營巡哨。

    &rdquo随從提燈籠在前,周瑜随後,兩人一前一後出側營,往西山方向而去。

    片刻之後,已到江邊,小兵站定身體問周瑜:&ldquo大都督可要登山?&rdquo周瑜說道:&ldquo你與我觀看,江邊可有商船?&rdquo小兵對江邊一看,不遠處确有一隻商船停靠在那裡,忙回答道:&ldquo都督,那邊有一隻商船,可要登船?&rdquo&ldquo登舟便了。

    &rdquo兩人來到船邊,棄岸登舟。

    兩人上船,船在水中搖晃,驚醒了商船上的船家,頓時有人開口問:&ldquo哪一個?&rdquo小兵接應道:&ldquo呔!我家大都督來了!&rdquo船家解釋說:&ldquo老兄啊!這隻船是魯老爺叫的。

    &rdquo小兵高聲說:&ldquo爾且聽了,魯老就是大都督,大都督便是魯老。

    &rdquo船上人被他這番說話弄得糊裡糊塗,也不與他分辨,都湧出艙來迎接大都督。

    大家見船上果然有一位都督:帥盔帥甲,雉尾雙飄。

    一個手下提着燈籠火。

    因此,一齊過來拜見:&ldquo都督!大都督!&rdquo周瑜一聲不響,對他們把手招招,自己跨入中艙。

    随從把燈籠火吹熄,跟進中艙,挂好燈籠,站在周瑜身旁。

    周瑜坐定之後吩咐道:&ldquo來啊!&rdquo&ldquo是!&rdquo&ldquo命船家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