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閱名帖公瑾避文武 聞戲言子敬闖轅門
關燈
小
中
大
明一看,隻見他一手撩須,手中的羽扇搖得很急,臉帶愠色,雙眼彈出。
心中暗自吃驚道,不知他緣何惱怒到如此地步?不知誰人惹得他發這樣大的脾氣?此等夜深人靜特地趕到我的府上,可是我白日裡言語沖撞于他?不曾。
可是我差去四個家人相待不周?這倒很有可能的。
當初叫他們去軍師府去侍奉孔明時,我一再叮囑他們要悉心照料,關懷備至,日後回來重重有賞,要是稍有差池,定然不饒,将他們活活打死。
大概這幾個家人中,有個别人見軍師是個文人,不大聽他差遣。
軍師到我們江東乃是客人,又不好訓斥他們。
這些家人屢屢不聽使喚,故而軍師沒有辦法,半夜到此,要責怪我輕慢外客。
不過,魯肅再一想,不至于此吧。
孔明到底是一家軍師,俗話說:宰相肚裡好撐船。
豈會這等胸窄量小。
縱使家人有所得罪,隻管等到天明,與我講一聲,我向他賠禮道歉,教訓教訓家人罷了。
魯肅想到這裡,自以為必是手下無禮,他也不問一聲手下,可有此事,就向孔明打招呼道:&ldquo啊!軍師,莫非這班不法的狗頭冒昧軍師?請軍師看在下官的份上,來朝将這班狗頭活活地打死。
&rdquo 魯肅這人就是有點踱頭脾氣,他以為吃準的事情,不喜歡多問。
孔明聽他講這番話,知道他&ldquo冬瓜纏到了茄門裡&rdquo,事情的原委未弄清,先賠罪于我。
因此問道:&ldquo你在講些什麼?&rdquo 魯肅以為孔明還沒有聽清,故而将原話再重複了一遍。
&ldquo亮是何許樣人?&rdquo諸葛亮故意闆起面孔問道。
&ldquo大漢的軍師。
&rdquo &ldquo好啊!既然是大漢軍師,豈會同家人去斤斤計較?&rdquo &ldquo不是的嗎?這個&mdash&mdash&rdquo魯肅方才明白自己在瞎想,根本沒有這麼一回事。
既然不是這樣,那你又為什麼如此惱怒?是不是到此尋開心?要是這樣的話,我倒要與你講個明白,開玩笑要看看時光,天亮了盡管開。
請你下次不要夜裡過來。
&ldquo那末軍師究竟為了何事?&rdquo &ldquo亮且問你,讀書讀過否!&rdquo 魯肅感到好笑,不為别事,路遠迢迢到此,來問到這種事情,這些話要等到白天無事,大家都有閑情逸趣,坐在一起談談文章,說說經綸。
我讀書讀得變成了踱頭了,稱不上讀書人,還有哪一個相配?不過在你面前要客氣一點,免得又要被你搶白:&ldquo下官略知一二。
&rdquo &ldquo事君以忠。
&rdquo &ldquo結交以信。
&rdquo魯肅接上去。
&ldquo信乃立身之根本。
&rdquo &ldquo無信不能存于天地。
&rdquo &ldquo好啊!足下既知信用為上,緣何失信于本軍師?&rdquo 諸葛亮要激魯肅上當,真可謂甕中捉鼈,手到擒來。
隻為魯肅為人正直、虔誠,往往取信于人。
孔明隻要說他吹牛失信,魯肅無有不跳腳的。
魯肅聽孔明說他失信用,他想,人家稱我踱頭,我自己知道,一點也不踱,就是我平生守住一個&ldquo信&rdquo字,除非我不同意,萬一我答應過的事倩,從不失信。
因此我在江東頗有威望。
你諸葛亮指責我别的事情有所謬誤,我肯承認,唯有說我失信于人,我接受不了。
也不知你從哪裡聽到這些流言蜚語,也不分是非、不辨真假,夜裡趕來發火。
我倒要問問你:&ldquo軍師,下官哪一樁,哪一件失信與你啊?&rdquo &ldquo聽了,鄱陽湖相請周郎回來,亮早同大夫言道,引領前去見他。
大夫既已應允本軍師,為何到了這時候還不引領前去,豈不是失信麼?&rdquo再不領我前去,天要亮了,我的計劃全部落空。
&ldquo哦哦!嘿&mdash&mdash&rdquo魯肅已經火冒了,想你在府第之中,又不常出門,外面的事情一點不知,趕到此地胡言亂語,埋怨于我。
能夠引領你去,哪有不去之理?心中老大不高興:&ldquo軍師,你可知道,都督府&lsquo回避&rsquo牌高挂,一律不見?&rdquo &ldquo你在夢中,尚且不知。
某某文人已去過,某某武将亦求見了。
&lsquo回避&rsquo不見,我看就回避你大夫一個!在我面前說得你與周郎何等的知交,卻原來自吹自擂,今日被本軍師打聽得明明白白,看你的體面放到哪裡去!嘿&mdash&mdash真是可笑!&rdquo 手中輕輕扇,爐内頓生煙。
這番說話象一把小扇子,扇得魯肅心癢難搔。
不過魯肅冷靜一想,孔明不會憑空捏造,其中必定有原因,他根本不會知道這些事。
因為平時除了我去拜訪他之外,他是足不出戶,肯定誤信道聽途說。
讓我來打聽一下是哪一個人這樣膽大妄為,竟在背後議論我,與他算帳。
&ldquo軍師,你怎樣會知道的呢?&rdquo &ldquo大夫有四個家人在本軍師跟前當差,其中一人同本軍師去打聽得明白,回複本軍師,故而知曉。
&rdquo 原來如此!這家人搬弄是非弄到主人頭上來了,這還了得。
你孔明又不知來龍去脈,便信以為真。
老實說,都督的府第,隻有别人走不進,我可以随意進出。
倒說公瑾不避衆文武,卻單單回避找魯肅一人,除非天地倒置!這家人實在可惡,明天一定要好往地責罰于他。
魯肅不響,聽孔明還要講些什麼。
&ldquo這名家人跟随本軍師張燈到此,現在外面。
請大夫喚他進來,一問便知。
&rdquo &ldquo哦!&rdquo自己說了不算數,還帶了一個旁證。
既然這造謠的家人一起來了,那好極,讓我連夜來問他。
因此一聲令下:&ldquo來!與我傳喚這不法的狗頭!&rdquo 一個家人往外來喚。
再說這個随孔明來的那個手下背靠隔牆在那裡動腦筋。
他想,軍師為什麼夜裡到自己主人家來?喔!明白了。
諸葛亮實在窮,付不出我的賞錢,可又說出了大話,知道我心中不高興,因此來向我家主人借些銅钿。
這手下還在那裡做發财的夢,不料自己的主人馬上就要給他重重的賞賜了。
這時,裡面的家人傳呼出來:&ldquo呔!我的哥,家爺叫你去。
&rdquo這手下聽得,興緻勃勃,自己主人手面大,叫我進去。
這賞至少一、二兩。
他把燈籠挂好,一口氣跑到書房。
到書房門口對裡面一看,覺得苗頭不對。
自己主人面孔畢闆,孔明在旁似笑而非笑。
因此跨進門來,到魯肅面前跪下道:&ldquo家爺在上,小的有禮。
&rdquo 魯肅見這手下進來,早已怒從心頭起,好象看見了七世冤家,八世對頭一樣,不由分說,拉起手來對準這手下人的兩面臉皮上各打一記耳光,打得他莫名其妙。
這手下捧牢了兩爿面孔對着孔明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平白無故遭主人毒打? 孔明見魯肅被自己激怒,把自己的家人來出氣,心中暗笑:你這貪财鬼,這十兩銀子還夠不夠?孔明把這十個指頭看作十兩銀子。
然後旋轉頭來對魯肅說:&ldquo大夫,問他便了。
&rdquo &ldquo你與我講,下官同都督知交,誰人不知,哪個不曉。
你膽敢從中惹是生非,搬弄口舌,該打不該打?與我速速講來!&rdquo 這手下人聽了魯肅的話更加糊塗。
明明諸葛亮叫我去打探,我如實回複他,怎麼主人說我在搬弄是非呢?替你辦事,結果自己夜飯都沒有吃飽,反而挨兩個嘴巴子。
我半點都沒有瞎講,讓我與主人講個明白:&ldquo家爺聽了,小的奉軍師之命到都督府去打聽,稍停停來了一班文,又來了一班武,又來了一班文&mdash一大都督統統見的。
&rdquo &ldquo啊&mdash&mdash&rdquo魯肅一心以為他在造謠,因此先打他兩下,叫他從實講來。
不料他仍舊說都督統統見的。
文武能見,難道真的就&ldquo回避&rdquo我一個人嗎?事關重大,不能武斷。
所以對這手下人說:&ldquo既然如此,下官立即去打聽,若有其事,與你馬馬虎虎。
若無其事,回來把你這狗頭活活地揍死!&rdquo &ldquo家爺你去打聽便了,要是小的搬弄是非,就是把我打死,小的死而無怨!死而無怨!&rdquo &ldquo與我滾了下去!&rdquo &ldquo是!&rdquo這手下人一溜地跑出來,邊走邊指着諸葛大罵:&ldquo斷命諸葛亮,你這半吊子。
&rdquo跑到照牆邊,靠在牆上,耳光上火辣辣,痛定思痛,想想冤枉,不由得傷心地哭了起來。
再說書房中,諸葛亮還在指責魯肅:&ldquo在我面前說得你與周郎何等的知交,原來全是一派胡言!今天被本軍師弄個明白,看你的臉面放到哪裡去。
&rdquo &ldquo不要譏笑。
&rdquo魯肅被他說得惱羞成怒,提高嗓音回道。
孔明知道他的心火已蹿上來,心想,等會去見周瑜就需要這火候。
你不火,不能見周瑜。
你愈火,事半功倍。
所以還要火上加油:&ldquo與周郎知交,誰敢譏笑于你?&rdquo &ldquo下官馬上同你去見!&rdquo魯肅實在忍不住,說道。
&ldquo不見的。
&rdquo &ldquo不見啊?下官闖也要闖進去。
&rdquo 孔明想,有這樣的火勢,我們方能見着周瑜,你闖進去,我在後跟。
不過,這責任我不來擔當。
&ldquo弄出事來便怎樣?&rdquo &ldquo下官擔保!&rdquo氣頭之上,也不考慮後果了。
心想,别人可見,為什麼我不能見呢?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大事情的。
&ldquo那末,要去立即去。
&rdquo孔明催促道。
&ldquo馬上就走。
&rdquo我見了都督之面要問一問他,為何别人可見,唯獨回避于我多年的老朋友,這點都信不過?要緊傳令:&ldquo來啊!與我張燈。
&rdquo 仍舊是吃耳光的手下過來張燈,耳光吃,燈籠照樣要提。
現在一行三人出了府第,大夫在前,孔明在後,匆匆往帥府而來。
不知孔明如何進得帥府,又怎樣見着周瑜,且聽下回分解。
心中暗自吃驚道,不知他緣何惱怒到如此地步?不知誰人惹得他發這樣大的脾氣?此等夜深人靜特地趕到我的府上,可是我白日裡言語沖撞于他?不曾。
可是我差去四個家人相待不周?這倒很有可能的。
當初叫他們去軍師府去侍奉孔明時,我一再叮囑他們要悉心照料,關懷備至,日後回來重重有賞,要是稍有差池,定然不饒,将他們活活打死。
大概這幾個家人中,有個别人見軍師是個文人,不大聽他差遣。
軍師到我們江東乃是客人,又不好訓斥他們。
這些家人屢屢不聽使喚,故而軍師沒有辦法,半夜到此,要責怪我輕慢外客。
不過,魯肅再一想,不至于此吧。
孔明到底是一家軍師,俗話說:宰相肚裡好撐船。
豈會這等胸窄量小。
縱使家人有所得罪,隻管等到天明,與我講一聲,我向他賠禮道歉,教訓教訓家人罷了。
魯肅想到這裡,自以為必是手下無禮,他也不問一聲手下,可有此事,就向孔明打招呼道:&ldquo啊!軍師,莫非這班不法的狗頭冒昧軍師?請軍師看在下官的份上,來朝将這班狗頭活活地打死。
&rdquo 魯肅這人就是有點踱頭脾氣,他以為吃準的事情,不喜歡多問。
孔明聽他講這番話,知道他&ldquo冬瓜纏到了茄門裡&rdquo,事情的原委未弄清,先賠罪于我。
因此問道:&ldquo你在講些什麼?&rdquo 魯肅以為孔明還沒有聽清,故而将原話再重複了一遍。
&ldquo亮是何許樣人?&rdquo諸葛亮故意闆起面孔問道。
&ldquo大漢的軍師。
&rdquo &ldquo好啊!既然是大漢軍師,豈會同家人去斤斤計較?&rdquo &ldquo不是的嗎?這個&mdash&mdash&rdquo魯肅方才明白自己在瞎想,根本沒有這麼一回事。
既然不是這樣,那你又為什麼如此惱怒?是不是到此尋開心?要是這樣的話,我倒要與你講個明白,開玩笑要看看時光,天亮了盡管開。
請你下次不要夜裡過來。
&ldquo那末軍師究竟為了何事?&rdquo &ldquo亮且問你,讀書讀過否!&rdquo 魯肅感到好笑,不為别事,路遠迢迢到此,來問到這種事情,這些話要等到白天無事,大家都有閑情逸趣,坐在一起談談文章,說說經綸。
我讀書讀得變成了踱頭了,稱不上讀書人,還有哪一個相配?不過在你面前要客氣一點,免得又要被你搶白:&ldquo下官略知一二。
&rdquo &ldquo事君以忠。
&rdquo &ldquo結交以信。
&rdquo魯肅接上去。
&ldquo信乃立身之根本。
&rdquo &ldquo無信不能存于天地。
&rdquo &ldquo好啊!足下既知信用為上,緣何失信于本軍師?&rdquo 諸葛亮要激魯肅上當,真可謂甕中捉鼈,手到擒來。
隻為魯肅為人正直、虔誠,往往取信于人。
孔明隻要說他吹牛失信,魯肅無有不跳腳的。
魯肅聽孔明說他失信用,他想,人家稱我踱頭,我自己知道,一點也不踱,就是我平生守住一個&ldquo信&rdquo字,除非我不同意,萬一我答應過的事倩,從不失信。
因此我在江東頗有威望。
你諸葛亮指責我别的事情有所謬誤,我肯承認,唯有說我失信于人,我接受不了。
也不知你從哪裡聽到這些流言蜚語,也不分是非、不辨真假,夜裡趕來發火。
我倒要問問你:&ldquo軍師,下官哪一樁,哪一件失信與你啊?&rdquo &ldquo聽了,鄱陽湖相請周郎回來,亮早同大夫言道,引領前去見他。
大夫既已應允本軍師,為何到了這時候還不引領前去,豈不是失信麼?&rdquo再不領我前去,天要亮了,我的計劃全部落空。
&ldquo哦哦!嘿&mdash&mdash&rdquo魯肅已經火冒了,想你在府第之中,又不常出門,外面的事情一點不知,趕到此地胡言亂語,埋怨于我。
能夠引領你去,哪有不去之理?心中老大不高興:&ldquo軍師,你可知道,都督府&lsquo回避&rsquo牌高挂,一律不見?&rdquo &ldquo你在夢中,尚且不知。
某某文人已去過,某某武将亦求見了。
&lsquo回避&rsquo不見,我看就回避你大夫一個!在我面前說得你與周郎何等的知交,卻原來自吹自擂,今日被本軍師打聽得明明白白,看你的體面放到哪裡去!嘿&mdash&mdash真是可笑!&rdquo 手中輕輕扇,爐内頓生煙。
這番說話象一把小扇子,扇得魯肅心癢難搔。
不過魯肅冷靜一想,孔明不會憑空捏造,其中必定有原因,他根本不會知道這些事。
因為平時除了我去拜訪他之外,他是足不出戶,肯定誤信道聽途說。
讓我來打聽一下是哪一個人這樣膽大妄為,竟在背後議論我,與他算帳。
&ldquo軍師,你怎樣會知道的呢?&rdquo &ldquo大夫有四個家人在本軍師跟前當差,其中一人同本軍師去打聽得明白,回複本軍師,故而知曉。
&rdquo 原來如此!這家人搬弄是非弄到主人頭上來了,這還了得。
你孔明又不知來龍去脈,便信以為真。
老實說,都督的府第,隻有别人走不進,我可以随意進出。
倒說公瑾不避衆文武,卻單單回避找魯肅一人,除非天地倒置!這家人實在可惡,明天一定要好往地責罰于他。
魯肅不響,聽孔明還要講些什麼。
&ldquo這名家人跟随本軍師張燈到此,現在外面。
請大夫喚他進來,一問便知。
&rdquo &ldquo哦!&rdquo自己說了不算數,還帶了一個旁證。
既然這造謠的家人一起來了,那好極,讓我連夜來問他。
因此一聲令下:&ldquo來!與我傳喚這不法的狗頭!&rdquo 一個家人往外來喚。
再說這個随孔明來的那個手下背靠隔牆在那裡動腦筋。
他想,軍師為什麼夜裡到自己主人家來?喔!明白了。
諸葛亮實在窮,付不出我的賞錢,可又說出了大話,知道我心中不高興,因此來向我家主人借些銅钿。
這手下還在那裡做發财的夢,不料自己的主人馬上就要給他重重的賞賜了。
這時,裡面的家人傳呼出來:&ldquo呔!我的哥,家爺叫你去。
&rdquo這手下聽得,興緻勃勃,自己主人手面大,叫我進去。
這賞至少一、二兩。
他把燈籠挂好,一口氣跑到書房。
到書房門口對裡面一看,覺得苗頭不對。
自己主人面孔畢闆,孔明在旁似笑而非笑。
因此跨進門來,到魯肅面前跪下道:&ldquo家爺在上,小的有禮。
&rdquo 魯肅見這手下進來,早已怒從心頭起,好象看見了七世冤家,八世對頭一樣,不由分說,拉起手來對準這手下人的兩面臉皮上各打一記耳光,打得他莫名其妙。
這手下捧牢了兩爿面孔對着孔明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平白無故遭主人毒打? 孔明見魯肅被自己激怒,把自己的家人來出氣,心中暗笑:你這貪财鬼,這十兩銀子還夠不夠?孔明把這十個指頭看作十兩銀子。
然後旋轉頭來對魯肅說:&ldquo大夫,問他便了。
&rdquo &ldquo你與我講,下官同都督知交,誰人不知,哪個不曉。
你膽敢從中惹是生非,搬弄口舌,該打不該打?與我速速講來!&rdquo 這手下人聽了魯肅的話更加糊塗。
明明諸葛亮叫我去打探,我如實回複他,怎麼主人說我在搬弄是非呢?替你辦事,結果自己夜飯都沒有吃飽,反而挨兩個嘴巴子。
我半點都沒有瞎講,讓我與主人講個明白:&ldquo家爺聽了,小的奉軍師之命到都督府去打聽,稍停停來了一班文,又來了一班武,又來了一班文&mdash一大都督統統見的。
&rdquo &ldquo啊&mdash&mdash&rdquo魯肅一心以為他在造謠,因此先打他兩下,叫他從實講來。
不料他仍舊說都督統統見的。
文武能見,難道真的就&ldquo回避&rdquo我一個人嗎?事關重大,不能武斷。
所以對這手下人說:&ldquo既然如此,下官立即去打聽,若有其事,與你馬馬虎虎。
若無其事,回來把你這狗頭活活地揍死!&rdquo &ldquo家爺你去打聽便了,要是小的搬弄是非,就是把我打死,小的死而無怨!死而無怨!&rdquo &ldquo與我滾了下去!&rdquo &ldquo是!&rdquo這手下人一溜地跑出來,邊走邊指着諸葛大罵:&ldquo斷命諸葛亮,你這半吊子。
&rdquo跑到照牆邊,靠在牆上,耳光上火辣辣,痛定思痛,想想冤枉,不由得傷心地哭了起來。
再說書房中,諸葛亮還在指責魯肅:&ldquo在我面前說得你與周郎何等的知交,原來全是一派胡言!今天被本軍師弄個明白,看你的臉面放到哪裡去。
&rdquo &ldquo不要譏笑。
&rdquo魯肅被他說得惱羞成怒,提高嗓音回道。
孔明知道他的心火已蹿上來,心想,等會去見周瑜就需要這火候。
你不火,不能見周瑜。
你愈火,事半功倍。
所以還要火上加油:&ldquo與周郎知交,誰敢譏笑于你?&rdquo &ldquo下官馬上同你去見!&rdquo魯肅實在忍不住,說道。
&ldquo不見的。
&rdquo &ldquo不見啊?下官闖也要闖進去。
&rdquo 孔明想,有這樣的火勢,我們方能見着周瑜,你闖進去,我在後跟。
不過,這責任我不來擔當。
&ldquo弄出事來便怎樣?&rdquo &ldquo下官擔保!&rdquo氣頭之上,也不考慮後果了。
心想,别人可見,為什麼我不能見呢?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大事情的。
&ldquo那末,要去立即去。
&rdquo孔明催促道。
&ldquo馬上就走。
&rdquo我見了都督之面要問一問他,為何别人可見,唯獨回避于我多年的老朋友,這點都信不過?要緊傳令:&ldquo來啊!與我張燈。
&rdquo 仍舊是吃耳光的手下過來張燈,耳光吃,燈籠照樣要提。
現在一行三人出了府第,大夫在前,孔明在後,匆匆往帥府而來。
不知孔明如何進得帥府,又怎樣見着周瑜,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