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砍大旗怨恨國賊 陷馬坑将軍脫險
關燈
小
中
大
,小兵被拖出斬首。
丞相下令把腦袋挂在營前号令。
第二個小兵倒又報了上來,到曹操面前:&ldquo報丞相!&rdquo 曹操對這個小兵看看,你識相點,要是不識時務,我同樣要殺:&ldquo何事報來?&rdquo &ldquo報禀丞相,金龍出現,趙雲跑掉。
&rdquo &ldquo來,拖去斬了。
&rdquo拖到外面,一聲炮響,人頭落地,号令三軍。
第三個小兵剛要禀報,見兩個頭挂了出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要緊打聽為什麼要殺他們。
旁邊的弟兄講:&ldquo他們報了&lsquo金龍出現&rsquo,就被傳令斬了。
&rdquo這個小兵十分機靈,想了一想,奔進大帳,到丞相面前:&ldquo報丞相!&rdquo &ldquo何事報來?&rdquo &ldquo狂風頓起,趙雲跑了。
&rdquo &ldquo狂風頓起,趙雲跑了。
唔&hellip&hellip哈&hellip&hellip老夫賞爾銀牌一塊,免五日當差。
&rdquo &ldquo是。
謝丞相!&rdquo 周圍好多人都不懂這是什麼道理,怎麼說實話倒要斬首,而謊報軍情卻又邀功領賞,五天不當差,逍遙自在。
這簡直不可理解。
其實,曹操他做賊心虛,知道劉備乃是皇室宗親,如果說是出現&ldquo金龍&rdquo,那就象征着劉禅是名正言順的&ldquo真龍天子&rdquo。
所謂&ldquo吉人自有天相,能夠逢兇化吉,化險為夷&rdquo。
若然大家都順應天意,倒戈投降劉備。
那末助我曹操,就變成了逆天行事,因此報&ldquo金龍出現&rdquo要斬。
說狂風四起,比較符合實際。
戰場之上,風雨不測,狂風一到,飛砂走石,弄得大家眼睛都睜不開,等到狂風過,趙雲已經逃跑了。
這樣說,與我曹操無傷,又報了軍情,解了圍。
曹操心裡也明白,第三個小兵比較調皮,而前頭兩個的話,卻對自己不利。
聽到&ldquo金龍出現&rdquo,曹操暗自思付,我一心思一統天下,就是劉備與我勢不兩立。
倘然留得劉撣,日後于我定然不利。
想到這裡,曹操決定把趙雲,尤其是劉阿鬥要除掉,以免後患無窮。
曹操想,要你一個活的子龍困難,現在要你一個死的趙雲那還不是輕而易舉,宛如翻掌麼。
便拔令在手,對武将班中叫一聲;&ldquo哪位将軍,帶領弓箭手追趕上去,把趙子龍亂箭射死?&rdquo旁邊走出一員大将,人稱賽張飛,名叫張燕。
因為他的面貌與張飛相似:三将軍生個黑臉,他也是個黑臉;張飛生個豹頭,他沖額角;張飛有一對環眼,他也有一雙突眶大眼;三将軍生的虎須,他腮下胡須拉搭。
十之七八象張飛,本來用口斧頭,為了象張飛,他改用一條丈六點鋼矛。
賽張飛由此而出名。
聽見丞相發令,因此前來接令。
曹操付他三千弓箭手,命他追趕上前,把趙雲亂箭結果,拿首級來見我曹操。
張燕接令,上馬提矛,帶領三千弓箭手立即追上去。
一方面曹操傳令大隊整頓,随後接應。
當然百萬人馬要全部出發,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動身的。
現在,曹操帶領先頭部隊,催動百萬大軍向前開發。
丞相上馬,文武左右,後面隊伍起營拔寨緊跟上來,一下子炮聲四起,戰鼓聲聲,殺聲震天。
暫且不提。
子龍在馬上仗劍執槍,一路之上,遠者槍挑,近者劍砍,殺得曹兵驚恐萬狀,四散逃命。
就在這時,後面張燕帶兵追趕上來。
趙雲聞聽得遠遠的傳來喊殺之聲:&ldquo拿趙雲哎!捉趙子龍哎!趙雲招箭啊!&hellip&hellip&rdquo羅咤之聲,不絕于耳。
子龍回頭一看,阿呀!亂箭來了。
心裡明白,剛才曹操擒拿不成,現在他喪心病狂,要我的命了。
所以心裡也在打算,我救出了小主,槍挑張繡,斬數十員曹将,本錢已經撈足,倘若遇難,如願以償,在所不惜。
不過我己殺出了重圍,現在回轉長坂橋已有把握,沒有必要再與你們厮殺,何必再白白送命!因此隻管策馬而歸,連連催促鶴頂龍駒說道:&ldquo寶馬啊,你快走!&rdquo 這時子龍求生心切,龍馬也是歸心如箭,盡管人困馬乏,可還是勉力飛馳前去。
幸得這裡的營盤早已在槍王來的時候盡數拆毀,一路之上除了少許曹兵之外,并無敵将耽擱。
子龍看看後面的敵将還遠遠趕不上,因此額手相慶。
總算百萬曹營之中未遭毒手,尚能僥幸與小主一起生還,真乃一生中之大幸!馳馬出得曹營。
才出曹營,突然前面有人喊叫:&ldquo呔!趙子龍,爾往哪裡走!&rdquo 子龍擡頭一看,隻見面前有數千人馬,兩将在馬上擋住去路。
趙雲想,老賊曹操的用兵倒出乎意料,知道我要出他營盤,竟已命令大将守候在此。
那末,這兩員戰将是何人?他們并非曹操手下大将,也非曹操命他們守候在此。
他們是弟兄二人,兄長叫鐘缙,上庸的守将;兄弟叫鐘紳,望陵的太守。
他們接到曹操調兵的公文,弟兄二人各帶三幹兵,趕到此地當陽。
聽得前面喊叫拿捉趙子龍,向前面一看,果然有一人一騎向這裡飛馬而來。
弟兄二人商議,逃來的此人必是子龍,一起上前攔住。
他們根本不知道趙雲在這裡殺了一晝時的厲害,隻以為是敗下陣的蹩腳将。
因此勒馬橫槍,加以阻擋。
趙雲見二将攔路,也不打話,來之即戰。
見這兩人,一個渾身雪白,一個通體墨黑,倒也黑白分明。
叫你們一個白死,一個黑亡。
白的用刀,黑的用斧。
子龍剛到他倆馬前,鐘缙便起大刀向子龍當頭劈來:&ldquo趙子龍看刀!&rdquo &ldquo且慢!&rdquo 子龍起左手的長槍用力點開。
當!大刀蕩出去,趙雲連手拍出右手的青釭劍,往他頸項之中一劍:&ldquo去吧!&rdquo&ldquo啡!&rdquo一聲,絕嫩的一個白臉腦袋滾落下來。
&ldquo慢來!&rdquo子龍眼明手快,揮手起劍招架。
&ldquo當啷&rdquo&ldquo啡──&rdquo斧頭
丞相下令把腦袋挂在營前号令。
第二個小兵倒又報了上來,到曹操面前:&ldquo報丞相!&rdquo 曹操對這個小兵看看,你識相點,要是不識時務,我同樣要殺:&ldquo何事報來?&rdquo &ldquo報禀丞相,金龍出現,趙雲跑掉。
&rdquo &ldquo來,拖去斬了。
&rdquo拖到外面,一聲炮響,人頭落地,号令三軍。
第三個小兵剛要禀報,見兩個頭挂了出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要緊打聽為什麼要殺他們。
旁邊的弟兄講:&ldquo他們報了&lsquo金龍出現&rsquo,就被傳令斬了。
&rdquo這個小兵十分機靈,想了一想,奔進大帳,到丞相面前:&ldquo報丞相!&rdquo &ldquo何事報來?&rdquo &ldquo狂風頓起,趙雲跑了。
&rdquo &ldquo狂風頓起,趙雲跑了。
唔&hellip&hellip哈&hellip&hellip老夫賞爾銀牌一塊,免五日當差。
&rdquo &ldquo是。
謝丞相!&rdquo 周圍好多人都不懂這是什麼道理,怎麼說實話倒要斬首,而謊報軍情卻又邀功領賞,五天不當差,逍遙自在。
這簡直不可理解。
其實,曹操他做賊心虛,知道劉備乃是皇室宗親,如果說是出現&ldquo金龍&rdquo,那就象征着劉禅是名正言順的&ldquo真龍天子&rdquo。
所謂&ldquo吉人自有天相,能夠逢兇化吉,化險為夷&rdquo。
若然大家都順應天意,倒戈投降劉備。
那末助我曹操,就變成了逆天行事,因此報&ldquo金龍出現&rdquo要斬。
說狂風四起,比較符合實際。
戰場之上,風雨不測,狂風一到,飛砂走石,弄得大家眼睛都睜不開,等到狂風過,趙雲已經逃跑了。
這樣說,與我曹操無傷,又報了軍情,解了圍。
曹操心裡也明白,第三個小兵比較調皮,而前頭兩個的話,卻對自己不利。
聽到&ldquo金龍出現&rdquo,曹操暗自思付,我一心思一統天下,就是劉備與我勢不兩立。
倘然留得劉撣,日後于我定然不利。
想到這裡,曹操決定把趙雲,尤其是劉阿鬥要除掉,以免後患無窮。
曹操想,要你一個活的子龍困難,現在要你一個死的趙雲那還不是輕而易舉,宛如翻掌麼。
便拔令在手,對武将班中叫一聲;&ldquo哪位将軍,帶領弓箭手追趕上去,把趙子龍亂箭射死?&rdquo旁邊走出一員大将,人稱賽張飛,名叫張燕。
因為他的面貌與張飛相似:三将軍生個黑臉,他也是個黑臉;張飛生個豹頭,他沖額角;張飛有一對環眼,他也有一雙突眶大眼;三将軍生的虎須,他腮下胡須拉搭。
十之七八象張飛,本來用口斧頭,為了象張飛,他改用一條丈六點鋼矛。
賽張飛由此而出名。
聽見丞相發令,因此前來接令。
曹操付他三千弓箭手,命他追趕上前,把趙雲亂箭結果,拿首級來見我曹操。
張燕接令,上馬提矛,帶領三千弓箭手立即追上去。
一方面曹操傳令大隊整頓,随後接應。
當然百萬人馬要全部出發,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動身的。
現在,曹操帶領先頭部隊,催動百萬大軍向前開發。
丞相上馬,文武左右,後面隊伍起營拔寨緊跟上來,一下子炮聲四起,戰鼓聲聲,殺聲震天。
暫且不提。
子龍在馬上仗劍執槍,一路之上,遠者槍挑,近者劍砍,殺得曹兵驚恐萬狀,四散逃命。
就在這時,後面張燕帶兵追趕上來。
趙雲聞聽得遠遠的傳來喊殺之聲:&ldquo拿趙雲哎!捉趙子龍哎!趙雲招箭啊!&hellip&hellip&rdquo羅咤之聲,不絕于耳。
子龍回頭一看,阿呀!亂箭來了。
心裡明白,剛才曹操擒拿不成,現在他喪心病狂,要我的命了。
所以心裡也在打算,我救出了小主,槍挑張繡,斬數十員曹将,本錢已經撈足,倘若遇難,如願以償,在所不惜。
不過我己殺出了重圍,現在回轉長坂橋已有把握,沒有必要再與你們厮殺,何必再白白送命!因此隻管策馬而歸,連連催促鶴頂龍駒說道:&ldquo寶馬啊,你快走!&rdquo 這時子龍求生心切,龍馬也是歸心如箭,盡管人困馬乏,可還是勉力飛馳前去。
幸得這裡的營盤早已在槍王來的時候盡數拆毀,一路之上除了少許曹兵之外,并無敵将耽擱。
子龍看看後面的敵将還遠遠趕不上,因此額手相慶。
總算百萬曹營之中未遭毒手,尚能僥幸與小主一起生還,真乃一生中之大幸!馳馬出得曹營。
才出曹營,突然前面有人喊叫:&ldquo呔!趙子龍,爾往哪裡走!&rdquo 子龍擡頭一看,隻見面前有數千人馬,兩将在馬上擋住去路。
趙雲想,老賊曹操的用兵倒出乎意料,知道我要出他營盤,竟已命令大将守候在此。
那末,這兩員戰将是何人?他們并非曹操手下大将,也非曹操命他們守候在此。
他們是弟兄二人,兄長叫鐘缙,上庸的守将;兄弟叫鐘紳,望陵的太守。
他們接到曹操調兵的公文,弟兄二人各帶三幹兵,趕到此地當陽。
聽得前面喊叫拿捉趙子龍,向前面一看,果然有一人一騎向這裡飛馬而來。
弟兄二人商議,逃來的此人必是子龍,一起上前攔住。
他們根本不知道趙雲在這裡殺了一晝時的厲害,隻以為是敗下陣的蹩腳将。
因此勒馬橫槍,加以阻擋。
趙雲見二将攔路,也不打話,來之即戰。
見這兩人,一個渾身雪白,一個通體墨黑,倒也黑白分明。
叫你們一個白死,一個黑亡。
白的用刀,黑的用斧。
子龍剛到他倆馬前,鐘缙便起大刀向子龍當頭劈來:&ldquo趙子龍看刀!&rdquo &ldquo且慢!&rdquo 子龍起左手的長槍用力點開。
當!大刀蕩出去,趙雲連手拍出右手的青釭劍,往他頸項之中一劍:&ldquo去吧!&rdquo&ldquo啡!&rdquo一聲,絕嫩的一個白臉腦袋滾落下來。
&ldquo慢來!&rdquo子龍眼明手快,揮手起劍招架。
&ldquo當啷&rdquo&ldquo啡──&rdquo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