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砍大旗怨恨國賊 陷馬坑将軍脫險
關燈
小
中
大
一根劉海帶扣在頭頸裡,盔越向上,帶子勒得越緊,簡直與上吊一般無二。
子龍牙關一咬,用力屏住。
頭頸骨硬也有好處,不過不要瞎硬,否則是要吃苦頭的。
應該軟的地方,還是軟點好。
然後将右手伸上去,把張郃的槍抓住,不準他向上拉,這樣可以拖延些時間。
陷馬坑邊的張郃早已不用力了。
自從子龍掉下去以後,就有五十個小兵,每人手裡拿一根長竹竿,竹竿上一隻鐵鈎,名為撓鈎,上來幫張将軍的忙,準備用撓鈎把趙雲拖出陷馬坑。
按理說,陷馬坑裡拖出來的人,大多是皮破肉爛,都是由于鈎子放下去,鈎到什麼是什麼,隻要把人拖上來就是了。
而且也不消五十個人,隻要有十來個人,盡足夠的了。
現在情況不同,非但要捉活你子龍,而且不能有一處皮肉受傷。
這五十個人到陷馬坑,左右分開,看清目标,方始将鈎子放下,一齊望準趙雲左右勒甲縧上&ldquo喀嚓嚓&rdquo鈎牢,然後又大家用力向上拖,──-&ldquo嗨!嗨!&rdquo一下子不管你怎樣用力,總是拉不起趙雲來。
手下要緊報到山上:&ldquo報丞相。
&rdquo 曹操正在等待把趙雲帶上山來,見手下匆勿報來,要緊問:&ldquo何事報來?&rdquo &ldquo報丞相,連張将軍在内,一共五十一人,拖不起趙雲。
請丞相定奪!&rdquo 曹操想,這真是咄咄怪事!難道趙子龍跌下去生了根不成?否則為什麼五十一個人,竟然拖不起他呢?就是兩人一馬又有多少分量呢?這些人真是些飯桶。
這是怎麼回事呢?當然,事情講穿了也沒什麼奧妙所在。
原來這五十個小兵抛鈎子下去,又不象我們在平地上那麼容易、準确,亂七八糟,自己的鈎子紮牢别人的鈎子不計其數,真正紮到力點上的鈎子并不多。
故而他們雖然象拔河那樣拼命向上拉,隻覺得分量輕得很,原來鈎牢的是别人的鈎子;再說,子龍在下面把長槍插在泥土中,自己的身體往下沉。
這樣,上面的人就一時拉不動了。
張郃一時也驚呆了,根本想不出這種簡單問題的原因何在。
旁邊五十個小兵站在旁邊,更是呆若木雞,隻管死死地挺住竹竿。
因此,報到山上,也覺神乎其神了。
正如有人冷不防問起你姐夫的嶽父應該怎樣稱呼,往往有些人倉促之間張口結舌,叔叔、伯伯亂說一通,連自己的父親都忘了。
時間一長,容你思考片刻,那還不是極簡單的問題?! 張郃想,我倒不相信,這麼些人竟拉不起你一個人!因此,自己突然起槍,叫弟兄們一起用力,向上一拖。
你張郃不用力還則罷了,一用力就出了大事情。
子龍在下面突然覺得頭頸裡扣緊,要緊頭頸骨屏住。
子龍頭頸裡這條劉海帶由于長期流汗,已經不太牢了。
現在加上你張颌猛一用力,承受不了這麼大的拉力,劉海帶&ldquo叭&rdquo一下斷開。
頓時子龍的頭盔從下向上飛出來。
張郃在馬上一下子坐不穩,身體向後一仰,險些栽下馬來。
就在這時,子龍覺得頭上一松,發帶滑脫,發髻蓬松,披頭散發,知道頭盔已摘去。
必定長槍也不在頭頂上了。
心想,機會到了,此時不走,後患無窮。
很快把槍掉換到左手,右手抽出腰問青釭,望準纏住身體的鈎子上的竹竿,用力四下一撩,頃刻間竹竿全斷,上面的小兵一個個仰面朝天,跌在地上。
子龍迅速拔起長槍,掉轉槍鑽,在陷馬坑裡,竭盡全力一撐,助龍馬一臂之力,然後兩腿把龍馬一夾:&ldquo寶馬快走!&rdquo 這匹寶貝龍馬也同子龍一樣,早已受不了這種怨氣,躍躍欲試,歸心似箭。
見趙雲把槍鑽在地上一撐,覺得肚皮上兩腿一夾,知道主人要我跳出這害人坑。
便把馬頭一擡,四蹄一蹬,長嘶一聲,向上猛蹿上去,跳出了陷馬坑。
上面的張颌和五十個小兵,剛要坐穩和立穩。
突然問,陷馬坑内一道紅光紫氣沖天而起,随後便見趙雲穩坐馬背,當胸露出劉禅的小腦袋。
張郃想,怪不得趙子龍如此厲害,幾番死裡逃生,原來懷抱真龍天子,有一條真龍保護。
所以張郃不戰自退。
在古代,人們不懂得科學,多數人都有點迷信。
他們見到一道紅光紫氣,馬上聯想到,劉備乃是大漢皇叔。
現在與曹操抗衡,日後必成氣候,定是一家君皇。
認為劉禅是劉備的兒子,是今後的皇帝。
皇帝是&ldquo金龍星&rdquo,因此生死關頭,金龍出現。
《三國演義》上有詩為證: 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沖開長坂圍。
四十二年真命主,将軍因得顯神威。
其實,這是趙雲手中舞着&ldquo青釭&rdquo,紫氣紅光乃是陽光照射在&ldquo青釭&rdquo之上所緻。
所以說,這都是無稽之談。
照了這種迷信的說法,豈不把趙雲苦戰一晝夜在當陽的血汗功勞,全部歸屬于劉禅了嗎? 不過,趙雲從陷馬坑中跳出來的時候,幸好手裡舞着青釭寶劍,在已經偏了西的陽光中閃出了看上去是那樣一道金光。
曹兵曹将以為是&ldquo天子氣&rdquo,因此大家都士氣不振,意志渙散。
子龍一出陷馬坑,已經辨别出了方向。
因為昨日沖營就是沖到中軍帳為止,所以現在徑直往東南而去。
張郃見子龍從陷馬坑裡跳出來,現在往東南奪路而去,心想,叫我如何去回複曹操?思前想後,隻有給小兵上個當,自己方可脫此難關。
因此同弟兄講:&ldquo你們可曾見到陷馬坑裡射出來一道紅光?&rdquo小兵回答說:&ldquo我們都看見的。
&rdquo張郃又說:&ldquo這是金龍出現,你們快去回複遠相,趙雲已經逃走。
&rdquo弟兄以為,這樣我們可以卸脫責任了。
一個小兵飛報到大帳之上:&ldquo報丞相。
&rdquo 曹操見小兵來報,諒必趙雲已經擒獲,故而喜形于色,要緊問道:&ldquo可曾把趙雲拿到?&rdquo &ldquo報丞相,金龍出現,趙雲跑掉。
&rdquo &ldquo金龍出現,趙雲跑掉,唔&hellip&hellip呀,大膽狂徒,擅敢胡言亂語。
來!拖去斬了。
&rdquo 一聲炮響
子龍牙關一咬,用力屏住。
頭頸骨硬也有好處,不過不要瞎硬,否則是要吃苦頭的。
應該軟的地方,還是軟點好。
然後将右手伸上去,把張郃的槍抓住,不準他向上拉,這樣可以拖延些時間。
陷馬坑邊的張郃早已不用力了。
自從子龍掉下去以後,就有五十個小兵,每人手裡拿一根長竹竿,竹竿上一隻鐵鈎,名為撓鈎,上來幫張将軍的忙,準備用撓鈎把趙雲拖出陷馬坑。
按理說,陷馬坑裡拖出來的人,大多是皮破肉爛,都是由于鈎子放下去,鈎到什麼是什麼,隻要把人拖上來就是了。
而且也不消五十個人,隻要有十來個人,盡足夠的了。
現在情況不同,非但要捉活你子龍,而且不能有一處皮肉受傷。
這五十個人到陷馬坑,左右分開,看清目标,方始将鈎子放下,一齊望準趙雲左右勒甲縧上&ldquo喀嚓嚓&rdquo鈎牢,然後又大家用力向上拖,──-&ldquo嗨!嗨!&rdquo一下子不管你怎樣用力,總是拉不起趙雲來。
手下要緊報到山上:&ldquo報丞相。
&rdquo 曹操正在等待把趙雲帶上山來,見手下匆勿報來,要緊問:&ldquo何事報來?&rdquo &ldquo報丞相,連張将軍在内,一共五十一人,拖不起趙雲。
請丞相定奪!&rdquo 曹操想,這真是咄咄怪事!難道趙子龍跌下去生了根不成?否則為什麼五十一個人,竟然拖不起他呢?就是兩人一馬又有多少分量呢?這些人真是些飯桶。
這是怎麼回事呢?當然,事情講穿了也沒什麼奧妙所在。
原來這五十個小兵抛鈎子下去,又不象我們在平地上那麼容易、準确,亂七八糟,自己的鈎子紮牢别人的鈎子不計其數,真正紮到力點上的鈎子并不多。
故而他們雖然象拔河那樣拼命向上拉,隻覺得分量輕得很,原來鈎牢的是别人的鈎子;再說,子龍在下面把長槍插在泥土中,自己的身體往下沉。
這樣,上面的人就一時拉不動了。
張郃一時也驚呆了,根本想不出這種簡單問題的原因何在。
旁邊五十個小兵站在旁邊,更是呆若木雞,隻管死死地挺住竹竿。
因此,報到山上,也覺神乎其神了。
正如有人冷不防問起你姐夫的嶽父應該怎樣稱呼,往往有些人倉促之間張口結舌,叔叔、伯伯亂說一通,連自己的父親都忘了。
時間一長,容你思考片刻,那還不是極簡單的問題?! 張郃想,我倒不相信,這麼些人竟拉不起你一個人!因此,自己突然起槍,叫弟兄們一起用力,向上一拖。
你張郃不用力還則罷了,一用力就出了大事情。
子龍在下面突然覺得頭頸裡扣緊,要緊頭頸骨屏住。
子龍頭頸裡這條劉海帶由于長期流汗,已經不太牢了。
現在加上你張颌猛一用力,承受不了這麼大的拉力,劉海帶&ldquo叭&rdquo一下斷開。
頓時子龍的頭盔從下向上飛出來。
張郃在馬上一下子坐不穩,身體向後一仰,險些栽下馬來。
就在這時,子龍覺得頭上一松,發帶滑脫,發髻蓬松,披頭散發,知道頭盔已摘去。
必定長槍也不在頭頂上了。
心想,機會到了,此時不走,後患無窮。
很快把槍掉換到左手,右手抽出腰問青釭,望準纏住身體的鈎子上的竹竿,用力四下一撩,頃刻間竹竿全斷,上面的小兵一個個仰面朝天,跌在地上。
子龍迅速拔起長槍,掉轉槍鑽,在陷馬坑裡,竭盡全力一撐,助龍馬一臂之力,然後兩腿把龍馬一夾:&ldquo寶馬快走!&rdquo 這匹寶貝龍馬也同子龍一樣,早已受不了這種怨氣,躍躍欲試,歸心似箭。
見趙雲把槍鑽在地上一撐,覺得肚皮上兩腿一夾,知道主人要我跳出這害人坑。
便把馬頭一擡,四蹄一蹬,長嘶一聲,向上猛蹿上去,跳出了陷馬坑。
上面的張颌和五十個小兵,剛要坐穩和立穩。
突然問,陷馬坑内一道紅光紫氣沖天而起,随後便見趙雲穩坐馬背,當胸露出劉禅的小腦袋。
張郃想,怪不得趙子龍如此厲害,幾番死裡逃生,原來懷抱真龍天子,有一條真龍保護。
所以張郃不戰自退。
在古代,人們不懂得科學,多數人都有點迷信。
他們見到一道紅光紫氣,馬上聯想到,劉備乃是大漢皇叔。
現在與曹操抗衡,日後必成氣候,定是一家君皇。
認為劉禅是劉備的兒子,是今後的皇帝。
皇帝是&ldquo金龍星&rdquo,因此生死關頭,金龍出現。
《三國演義》上有詩為證: 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沖開長坂圍。
四十二年真命主,将軍因得顯神威。
其實,這是趙雲手中舞着&ldquo青釭&rdquo,紫氣紅光乃是陽光照射在&ldquo青釭&rdquo之上所緻。
所以說,這都是無稽之談。
照了這種迷信的說法,豈不把趙雲苦戰一晝夜在當陽的血汗功勞,全部歸屬于劉禅了嗎? 不過,趙雲從陷馬坑中跳出來的時候,幸好手裡舞着青釭寶劍,在已經偏了西的陽光中閃出了看上去是那樣一道金光。
曹兵曹将以為是&ldquo天子氣&rdquo,因此大家都士氣不振,意志渙散。
子龍一出陷馬坑,已經辨别出了方向。
因為昨日沖營就是沖到中軍帳為止,所以現在徑直往東南而去。
張郃見子龍從陷馬坑裡跳出來,現在往東南奪路而去,心想,叫我如何去回複曹操?思前想後,隻有給小兵上個當,自己方可脫此難關。
因此同弟兄講:&ldquo你們可曾見到陷馬坑裡射出來一道紅光?&rdquo小兵回答說:&ldquo我們都看見的。
&rdquo張郃又說:&ldquo這是金龍出現,你們快去回複遠相,趙雲已經逃走。
&rdquo弟兄以為,這樣我們可以卸脫責任了。
一個小兵飛報到大帳之上:&ldquo報丞相。
&rdquo 曹操見小兵來報,諒必趙雲已經擒獲,故而喜形于色,要緊問道:&ldquo可曾把趙雲拿到?&rdquo &ldquo報丞相,金龍出現,趙雲跑掉。
&rdquo &ldquo金龍出現,趙雲跑掉,唔&hellip&hellip呀,大膽狂徒,擅敢胡言亂語。
來!拖去斬了。
&rdquo 一聲炮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