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吞槍吐挑胡車兒 探槍巧破百鳥槍

關燈
了感情。

    這裡有一個心理原因,就是:趙雲在此殺了一晝時,曹營中已經沒有一個人可以與他匹敵。

    因此,他們感到趙雲失敗,整個曹營都沒有面子。

    尤其張繡在此耀武揚威,不可一世,這是人心背向的主要原因。

     現在趙雲和張繡各自都在盤算。

    趙雲便把這匹龍駒馬将圈子拉得大一些,他知道這是生死之戰,要盡量争取休息時間。

    同時,張繡的馬也在跑,他的眼睛盯着趙雲看。

    見趙雲雙足用腳尖踏住馬镫,身體坐得腰背筆挺,手裡丈二銀槍,前七尺,後三尺,中間懷抱二尺,全神貫注,嚴陣以待。

    張繡心中暗暗佩服。

    心想,此人真是龍馬精神,打了一晝時還能如此;要是我張繡,恐怕就做不到了。

    忽然之間,張繡耳邊聞得一陣孩兒啼哭之聲──&ldquo嗚哇!嗚哇!&rdquo他已經明白這是劉禅醒了。

    心中暗暗叫好,這樣你趙雲死得成功了。

    憑你本領好,小孩的哭聲搞得你心煩意亂,一心不可二用,到時必然分心, 招架不周,中槍而死。

    子龍聽到小主人的哭聲,心急如焚。

    緊要關頭你小主怎能喧鬧? 一想,時間差不多了,從天明時吃了老百姓的奶以後,一直睡到此刻,已經半天過去了,要他再睡除非喂奶。

    這時不要說無奶可喂,即使有奶也無法喂給他吃。

    一個人到了生死大關,無可奈何的境地,自歎道:&ldquo小主啊小主,你要是能同皇叔父子團聚,那末不必啼哭,待末将來把他槍挑;要是你們父于今生難以見面,那末趙雲被他槍挑,你小主人隻管啼哭吧。

    &rdquo說也奇怪,阿鬥就哭這幾聲,馬上又&ldquo呼呼&rdquo睡去。

    其實,因為馬在跑,人在馬上颠動,阿鬥就象睡在搖籃裡那樣,又繼續睡去了。

     小主劉禅一平靜,子龍當然集中精力對付槍王。

    張繡正為劉禅的啼哭而洋洋得意時,忽然哭聲戛止,反覺沮喪。

    不管怎麼樣,隻有打了再說,憑我的本領,阿鬥不哭也幫不了他的忙,救不了他的命。

    照理說,&ldquo棋逢對手&rdquo,肯定要打上幾百個回合,才能見分曉。

    其實不然。

    這一場好戰,并不在于顯示大将的膂力、而是一場非常精彩的鬥智鬥法表演,那些能夠舞舞大刀耍耍槍的尋常人物,未必能看出這些絕倫槍法的奧妙之真谛。

    說來奇怪,兩個神槍交戰,從頭至尾隻有兩個半回合便定勝負。

    老實說,要處張繡于死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子龍赢則赢,性命極其危險,真可謂九死一生。

     目前兩馬相交。

    張繡此時讓趙雲先下手,想後發制人。

    子龍這時也不用客氣,他把手中長槍一抖,毫不馬虎,封、逼、提、扭、吞、吐六字俱全,把槍抖足,方始對張繡面門上一槍刺去:&ldquo張君侯看槍!&rdquo一槍直刺而去。

     張繡便起手中金槍招架上去:&ldquo趙雲,且慢!&rdquo隻聽得&ldquo當啷&rdquo一聲,&ldquo啊!&rdquo銀槍蕩了出去。

    張繡掉轉槍來,對準子龍當胸一槍:&ldquo趙雲,去吧!&rdquo&ldquo嗖&rdquo一槍搠過來。

    子龍很快收轉銀槍,招架上去:&ldquo張君侯慢來!&rdquo &ldquo當啷&rdquo,把金槍掀開。

     子龍已經感到張繡确是身手不凡。

    這一槍分量雖不算十分大,而還手的速度要比一般的人快得多。

    幸得子龍功夫到家,見槍來馬上招架,悄然反應稍微遲鈍一些,早已被他刺中了。

    這樣就是一個回合。

     兩匹戰馬迎面擦肩而過,開始第二次照面。

    漢朝打仗所謂戰之有禮,打得客氣。

    第一個照面是子龍先下手,接下來就是張繡先發槍。

    剛才張繡為了想刺中趙雲,因此招架連回手一起來,隻注意了速度,而力氣便來不及矛足。

    現在輪到自己出手,張繡便起手中鴉烏金槍,也是六字俱全,用足平生之力。

    一槍刺往子龍面門:&ldquo趙雲看槍!&rdquo 子龍看得分明,這一槍連地上的灰塵都被吸了起來,知道力量非小。

    要是照往常一樣,提槍招架,必定要吃虧。

    趙雲眼快手快,橫轉銀槍,雙手抓住槍杆,來一個&ldquo托梁換柱&rdquo的姿勢,望準張繡金槍上招架上去。

    高喊一聲:&ldquo且慢!&rdquo&ldquo當啷&rdquo一聲。

    槍王無論如何沒有想到,子龍會這樣招架。

    &ldquo啊!&rdquo金槍打到銀槍上後,直蕩地蕩出去。

     子龍要想收轉長槍回手,但是槍尖在左,發出的槍一則無力,二則目标難以吃淮,一定要槍尖從右再向左發。

    可是,今天同槍王交戰,要想等你把槍尖調整好再發,時間來不及。

    所以趙雲起右手槍鑽,向張繡左面的太陽穴中打了上去,:&ldquo張君侯招打!&rdquo &ldquo當啷!&rdquo掀開打來的槍鑽。

    張繡心裡想,槍是刺的,從來沒有敲的。

    趙雲想,我的槍,不管三七二十一,隻要緻對方的命,都要用上。

    不要說敲,哪怕抱住了咬也是要咬的,隻要你死我活!就在這點上,槍王知道趙雲的槍法,另有奧妙。

    雖說都是用槍,但打法上各有異同。

    真所謂&ldquo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rdquo。

    兩個照面下來,勝負難分,連下來打第三個回合。

    兩騎戰馬兜過來。

    張繡想,未曾出戰時,我認為上場隻消一兩個回合,便可将趙雲槍挑于馬下;現在兩個照面打下來,自己覺得,不要說一二個回合将他喪命,即使打幾十個回合,也恐難以取勝于他。

    現在,照理應該又輪到趙雲下手了。

    哪裡知道,趙雲起手發槍,槍王的槍也出手了。

    張繡想搶先出槍,仍舊先發制人。

     當然,戰場之上也沒有明文規定非要交叉出手,但長期以來,一直作為一種不成文的規定的習慣,被大家襲用下來。

    這樣雙方同時發槍,便稱為半個照面。

    趙雲喊聲&ldquo君侯招槍!&rdquo銀槍直刺槍王面門。

    同時,張繡喊聲&ldquo趙雲去吧!&rdquo一槍也是望準子龍劈面而來。

     一條雪白的鼠白爛銀槍,一條蠟黃的鴉烏金槍,一白一黃,象兩條出水蛟龍,直竄對方。

    彼此五指闊的槍頭交叉而過,可是雙方槍頭後面的留情結互相卡住。

    正好比在擁擠的人群中,頭部前後擺動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