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吞槍吐挑胡車兒 探槍巧破百鳥槍

關燈
舞刀作樂,我等飲酒取歡。

    &rdquo典韋不介為意,欣然同意。

    胡車兒便上場,舞動雙刀,一路刀法舞得精彩,隻見刀光不見人影。

    看得典韋拍掌叫好。

    事後張繡便與典韋講,我與将軍雖然相敵,但願同将軍結成敵國之交,把這步将奉送給你吧。

    典韋是一個勇而無謀的大将,他對張繡把心愛的步将相送于他,感恩非淺。

    便謝過張繡,帶胡車兒回營。

    典韋也愛胡車兒功夫高深,将戰馬和武器交付與他保管。

    哪知胡車兒早已與張繡密謀,要暗算他,便把戟和馬全都盜到槍王營中。

    槍王張繡方始上馬執槍,沖了進來。

    典韋連聲喊叫&ldquo胡車兒帶馬扛戟!&rdquo但聲息全無。

    槍王肆無忌憚直沖過來,典韋措手不及,知道事情不妙,隻好把立在旁邊的兩個小兵抓在手裡。

    張繡金槍刺來,典韋便用小兵的身體來招架。

    所以說,用活人者乃典韋。

    兩個小兵被張繡連中數槍後,氣絕身亡了。

    人一死後,便無法立 直,最後典韋還是被張繡槍挑而死。

    典韋一死,槍王沖了進去捉奸。

    曹操聽到槍王沖進來,知道事情敗露,要緊逃出大營,藏到了馬營之中。

    結果穿錯了衣服,穿了女人的衣服而逃。

    現在曹操聽說與趙雲交戰的步将就是胡車兒,他恨之入骨,要想辦法除掉他。

     但是眼前自己一無辦法,他立在山套上口中不說,心裡開始默默哺咕:&ldquo典韋啊,典韋!你的仇人來了。

    你若陰靈有感,附在趙雲的槍上,戳掉這匹夫,與你報仇雪恨!&rdquo巧真巧,正好曹操心裡在嘀咕,隻見胡車兒已經被趙雲挑在槍上。

    曹操見此情狀,喜得他心花怒放。

     剛才曹操在恨那胡車兒的時候,這個胡車兒已經一連串三路刀法劈了下來。

    每路是八十刀,一共劈了二百四十刀。

    重新掉轉馬頭再開場,又是兩刀向馬頭而來:&ldquo呔!姓趙的看刀!&rdquo兩刀望準子龍的鶴頂龍駒馬頭上劈下來。

    趙雲畢竟是個巧将,他想,我這一槍招架上去,并不向上掀,因為一掀,你總歸往上跳。

    子龍準備讓他叉住槍頭,我再動腦筋。

    不料胡車兒也在動腦筋,倘使子龍起槍招架,我也不準備往上跳了,而是要抽脫你手中的長槍。

    各人自有打算。

    現在子龍見刀來,起槍招架:&ldquo且慢!&rdquo&ldquo當啷!&rdquo 仍舊被胡車兒用雙刀叉住。

    同時,用力夾住槍頭往下一拖。

    一般粗心的人,手中武器要被抽掉。

    趙雲豈會如此!這時的趙雲緊緊抓住銀槍杆,相反兩腿一夾,進馬向他當胸刺來。

    胡車兒感到趙雲人雖小,但力氣大,不能松手,當然也不能讓你刺出來。

    使用力把手中雙刀夾緊槍頭,非但不望門前拉,反而用力推住趙雲的槍。

    就這樣,一個用長槍要向外刺,一個用刀推住槍。

    最後,子龍把槍往左,名渭&ldquo封&rdquo,被他夾住,封不過;往右名&ldquo逼&rdquo,同樣逼不到;那末往上&ldquo提&rdquo,又提不起;向下名謂&ldquo扭&rdquo,又扭不下:把長槍&ldquo刺&rdquo出去,名謂&ldquo吐&rdquo,又吐不出。

    出力但被他雙刀封住,更要緊的是槍頭下面有一個留情結。

    現在槍被胡車兒的雙刀叉在槍頭後面──留情結的前面,這樣,胡車兒用身體靠上去,推住長槍,與子龍搠過來的力氣剛好平衡,大家屏在那裡。

    對于拿槍的人來說,作功主要是封、逼、提、扭、吞、吐六個字,各種槍法都在這六個字上變化出來。

    現任趙雲在六個字中用了五個,仍不能奏效。

    子龍想,還有一個&ldquo吞&rdquo字可能使 得。

    吞,即是收槍。

    我的槍被他雙刀叉住,又被留情結卡住,要吐出去實是難;如果我把槍收轉來,槍頭上一無阻擋,倒是輕而易舉。

    子龍想到用收轉長槍的辦法時,一看胡車兒不禁暗暗好笑。

    見他正好是拼命在抵住我的槍,倘然我将槍縮回來,然後我再一吞一吐一齊來,保險讓他上個大當。

    對!子龍膽大心細,在眨眼工夫裡轉定念頭,他要在未收槍之前,有意把槍向胡車兒當胸擠命吐出去。

    這時,胡車兒還沒有想好如何戰勝子龍的方法,隻覺得子龍槍上分量還在增加,死命地刺過來,他隻好全力抵住。

     緊接着子龍把槍迅速往身邊一縮,胡車兒猝不及防,整個身子失去了重心,你趙雲封、逼、提、扭、吐,胡車兒都不怕,被你冷不防來個吞,雙刀鉗個空,頓時人向前一沖,腳步來不及站穩,子龍把槍吞了回去,一瞬間又立即吐了出來,喊道:&ldquo你與我去吧!&rdquo 胡車兒雙手脫空,腳步踉跄,朝前一沖,正巧三寸咽喉湊到了趙雲的槍頭之上。

    隻聽得&ldquo喀嚓&rdquo一聲,三管盡斷,鮮血直流,雙刀脫手,死屍蕩在趙雲的槍尖之上。

    趙雲一看,心裡想,哈哈:你這家夥,槍頭又有什麼好吃! 這時,山上的曹操正好擡頭看到胡車兒被趙雲所挑,這老賊竟會忘形地叫了出來:&ldquo哈哈!典韋啊,你的仇終于報了!&rdquo 衆文武聽了心裡想,原來曹操也希望槍挑胡車兒,那真是宿仇解恨。

    如今槍挑胡車兒後,趙雲對槍王看看,你早己講過,能戰勝馬前步将便放我逃生,那末現在已經馬到成功,你槍王能否信守諾言?槍王張繡萬萬料不到趙雲真會取勝胡車兒。

    老實說,今朝賠了這麼大的本,又是自告奮勇逞強稱雄,心裡真有點不是味道,他哪裡還肯輕易放過你趙子龍呢?張繡想,你居然能挑去胡車兒,說明你的武藝也好算出類拔萃的了,但是碰到我槍王,還是略遜一籌。

    今天我定要為胡車兒報仇。

    張繡便提槍出馬:&ldquo呔!姓趙的,你膽敢将本爵馬前步将槍挑,好不知生死!與我放馬較量!&rdquo 子龍也不與你多費口舌,反正這一戰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便将槍頭上的死屍甩去:&ldquo既然這樣,張君侯請放馬!&rdquo這時,整個當陽道,從山上的曹操和衆文武,到戰場上的張遼、許褚、曹洪以及衆三軍,都提足精神,睜大眼睛,觀看着他們的交戰。

    說也奇怪,除了張繡帶來的一萬宛城兵以外,曹營中絕大多數都希望趙雲取勝。

    自古以來,這種事情也是少有的,隻有子龍殺得曹營中的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