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宛城侯讨令出戰 趙子龍面臨大敵
關燈
小
中
大
也要互相尊重。
你豈能當了這許多文武之面,把指頭觸到我的面門之上,叫我以後怎樣号令三軍!曹操實在氣不過,心裡想,隻有叫趙雲來收拾你這家夥,為我出一口氣。
所以他令箭在手,心裡在說:&ldquo趙雲啊趙雲,爾未曾歸降老夫,先立個大功。
與我槍上挑去這個家夥,同老夫報仇雪恨!哈哈&hellip&hellip&rdquo 曹操自顧暗暗冷笑。
一旁站着的徐庶看在眼裡,知道曹操并不希望張繡為他出力,反而把張繡當作眼中釘。
所以今天的槍王不得不死。
曹操把令箭交與槍王:&ldquo君侯,老夫付你将令一支,相助你人馬三千,望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rdquo說罷,雙手把令箭送與槍王。
張繡接令在手,謝過丞相。
由于你張繡目中無人,不把丞相看在眼裡,因此兩旁文武都有意見。
想你看輕我家丞相,也不知把我們放在什麼地位了。
二虎将張遼更是氣憤不平,想你身為侯爵,久負盛名,也犯不着路遠迢迢的到此便窮兇極惡,争名奪利。
我張遼雖則不能與你相比,官卑職小,卻非無名之輩。
想到這裡,心頭之火早己燃起,要想上前把張繡手中的令箭奪下來。
但他畢竟是一員文武兼備的大将,再一想,我出去奪令也太覺莽撞。
文遠眼梢一斜,對立在旁邊的癡虎将許褚望望,他出去倒很合适,即使言語之中有些高低,說起來是個憨大,何必太頂真。
張遼便起左手,對他暗暗地拍一拍。
許褚這口氣也早巳憋不住了,現在覺得張遼在拍他,回頭對他看看,見文遠對他擠眉弄眼,示意我上去奪令,然後我倆一起同趙雲交戰。
老實說,趙子龍打到目前,我和文遠還未露過面,也未必見得定會輸與子龍。
仲康想,好極了。
從旁閃出。
他以為,反正是奪令,不須多說多話,這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便一聲喝道:&ldquo呔!令箭拿出來,不要你去哉!許大将軍自己去。
&rdquo 張遼聽了,想,阿憨真是說話不注意方式。
早已說過張繡善言能辯,看到許褚出來說話粗魯蠻橫,知道是一個有勇無謀的匹夫。
他想,不要說你許仲康,就是過去的典韋,本領算得大天大地,尚且成了我槍下之鬼,你是更不在話下,所以說道:&ldquo仲康,你要出馬?&rdquo &ldquo對!我要出去同趙雲交戰。
&rdquo &ldquo那末,本爵倒要問你。
&rdquo &ldquo你問些什麼?&rdquo &ldquo趙雲在此沖營,一共多少時間了?&rdquo 這種問題,你應該想一想,不要讓張繡鑽空子。
到底是阿憨,他想都不想,劈口就回答:&ldquo趙子龍已經沖營一晝時了。
&rdquo 就隻要你這句說話,叉頭披張繡扳牢:&ldquo好!既然沖營一晝時,你仲康緣何早不出馬,遲不出馬,本爵如今要出戰,你也要出戰。
你莫非與本爵奪令麼?&rdquo槍王說完話,把手中令箭望自己靴統之中一塞,右手在腰裡劍柄上抓牢,&ldquo咣&rdquo的一聲,寶劍出匣半口。
&ldquo喲!這個&hellip&hellip&rdquo &ldquo你說!&rdquo &ldquo那個&hellip&hellip&rdquo 阿憨也明白,同他打是打不過他的。
因此嘴裡隻是這個、那個,一句話都答不上來。
張繡也在想,按道理你許褚一直在此長坂坡,不比我張繡剛從外地而來,你哪時哪刻不能出戰,非要在我接令時,你才出戰,這分明是奪令。
這時的許褚方始明白上了張遼的當,所以回頭對文遠看看,你把我挑在槍頭上,自己不出來;我敗下陣來,你也不言語。
旁邊張文遠感到好笑,自己不會講話,弄僵了事情,要埋怨我了。
既然如此,讓我出來吧!他跑到槍王身邊,把手一拱,滿面笑容地說道:&ldquo啊,君侯請息怒!&rdquo 張繡明白,曹操旁邊的大将,要數張遼最機靈聰敏,現在他出場了,張繡知道他也會說會話。
我寶劍出匣,恐被他說我眼裡容不下人,與一個匹夫奪令,有失君侯面子。
因此他一面回答文遠,一面暗暗把寶劍推入匣中問道:&ldquo文遠怎樣?&rdquo &ldquo啊,君侯聽了,趙子龍乃是個無名小将,君侯乃是堂堂人物。
常言道:殺雞焉用牛刀?再說許仲康怎敢同君侯争?&rdquo &ldquo對的。
我是不敢的。
&rdquo許褚要緊在旁和調。
&ldquo如今末将張遼願代君侯出馬,拿到子龍,功勞讓與君侯。
君侯看來如何?&rdquo 一樣的奪令,語氣就婉轉得多,手法就奧妙,叫人難以闆面孔。
槍王想,這樣說法還差不多,你好說好話,我也不惡聲惡氣,有商量餘地,讓與你出戰也無妨。
但再一思,我又不是要奪取功勞,更不是要博得曹操的歡心而來拍他的馬屁。
不能,不能讓這條令,便說道:&ldquo文遠聽了,本爵定要出戰,拿到趙雲,功勞讓與二位平分。
&rdquo 曹操想,既然張繡戰意已決,難以勸轉,就讓他去便了。
對張遼望望:何必與他奪什麼令?老實講,趙子龍殺到現在,大家親眼目睹,他也不是好惹的,誰勝誰負也難預測。
張遼見曹操如此表示,也就罷論。
但是感到今朝這場決戰,是空前規模的。
槍王當然有奧妙無窮的槍法,可是趙雲他膽敢一個人來此沖營,尤其昨天殺到現在,未有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
今天碰到槍王出戰,真可謂&ldquo棋逢對手,将遇良材&rdquo。
精彩絕倫,大家都将要把揮身本領和盤托出,施展開來。
因此倒要跟上陣去,開一開眼界,飽一飽眼福,長些見識&hellip&hellip想到此,張遼說道:&ldquo既然君侯定要出戰,末将等也不敢多言,但願跟随君侯共去沙場觀戰助威。
&rdquo督戰,是主帥的口氣。
現在張遼稱觀戰,表示自己能從中汲取本領,觀摹一下你君侯的絕妙槍法。
張繡知道,張遼原先也用槍,是個内家。
今天請你看看用槍的真價實貨,因此客氣一聲:&ldquo文遠請!&rdquo &ldquo我許褚也要去的。
&rdquo &ldquo倒也好!&rdquo 在武将班中閃出一将,也要跟去一看── &ldquo曹洪願往。
&rdquo 張繡想,你們去的人越多越好,這樣越能顯出我槍王的威風,今朝我風頭出足。
這場大戰,場面确實是大
你豈能當了這許多文武之面,把指頭觸到我的面門之上,叫我以後怎樣号令三軍!曹操實在氣不過,心裡想,隻有叫趙雲來收拾你這家夥,為我出一口氣。
所以他令箭在手,心裡在說:&ldquo趙雲啊趙雲,爾未曾歸降老夫,先立個大功。
與我槍上挑去這個家夥,同老夫報仇雪恨!哈哈&hellip&hellip&rdquo 曹操自顧暗暗冷笑。
一旁站着的徐庶看在眼裡,知道曹操并不希望張繡為他出力,反而把張繡當作眼中釘。
所以今天的槍王不得不死。
曹操把令箭交與槍王:&ldquo君侯,老夫付你将令一支,相助你人馬三千,望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rdquo說罷,雙手把令箭送與槍王。
張繡接令在手,謝過丞相。
由于你張繡目中無人,不把丞相看在眼裡,因此兩旁文武都有意見。
想你看輕我家丞相,也不知把我們放在什麼地位了。
二虎将張遼更是氣憤不平,想你身為侯爵,久負盛名,也犯不着路遠迢迢的到此便窮兇極惡,争名奪利。
我張遼雖則不能與你相比,官卑職小,卻非無名之輩。
想到這裡,心頭之火早己燃起,要想上前把張繡手中的令箭奪下來。
但他畢竟是一員文武兼備的大将,再一想,我出去奪令也太覺莽撞。
文遠眼梢一斜,對立在旁邊的癡虎将許褚望望,他出去倒很合适,即使言語之中有些高低,說起來是個憨大,何必太頂真。
張遼便起左手,對他暗暗地拍一拍。
許褚這口氣也早巳憋不住了,現在覺得張遼在拍他,回頭對他看看,見文遠對他擠眉弄眼,示意我上去奪令,然後我倆一起同趙雲交戰。
老實說,趙子龍打到目前,我和文遠還未露過面,也未必見得定會輸與子龍。
仲康想,好極了。
從旁閃出。
他以為,反正是奪令,不須多說多話,這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便一聲喝道:&ldquo呔!令箭拿出來,不要你去哉!許大将軍自己去。
&rdquo 張遼聽了,想,阿憨真是說話不注意方式。
早已說過張繡善言能辯,看到許褚出來說話粗魯蠻橫,知道是一個有勇無謀的匹夫。
他想,不要說你許仲康,就是過去的典韋,本領算得大天大地,尚且成了我槍下之鬼,你是更不在話下,所以說道:&ldquo仲康,你要出馬?&rdquo &ldquo對!我要出去同趙雲交戰。
&rdquo &ldquo那末,本爵倒要問你。
&rdquo &ldquo你問些什麼?&rdquo &ldquo趙雲在此沖營,一共多少時間了?&rdquo 這種問題,你應該想一想,不要讓張繡鑽空子。
到底是阿憨,他想都不想,劈口就回答:&ldquo趙子龍已經沖營一晝時了。
&rdquo 就隻要你這句說話,叉頭披張繡扳牢:&ldquo好!既然沖營一晝時,你仲康緣何早不出馬,遲不出馬,本爵如今要出戰,你也要出戰。
你莫非與本爵奪令麼?&rdquo槍王說完話,把手中令箭望自己靴統之中一塞,右手在腰裡劍柄上抓牢,&ldquo咣&rdquo的一聲,寶劍出匣半口。
&ldquo喲!這個&hellip&hellip&rdquo &ldquo你說!&rdquo &ldquo那個&hellip&hellip&rdquo 阿憨也明白,同他打是打不過他的。
因此嘴裡隻是這個、那個,一句話都答不上來。
張繡也在想,按道理你許褚一直在此長坂坡,不比我張繡剛從外地而來,你哪時哪刻不能出戰,非要在我接令時,你才出戰,這分明是奪令。
這時的許褚方始明白上了張遼的當,所以回頭對文遠看看,你把我挑在槍頭上,自己不出來;我敗下陣來,你也不言語。
旁邊張文遠感到好笑,自己不會講話,弄僵了事情,要埋怨我了。
既然如此,讓我出來吧!他跑到槍王身邊,把手一拱,滿面笑容地說道:&ldquo啊,君侯請息怒!&rdquo 張繡明白,曹操旁邊的大将,要數張遼最機靈聰敏,現在他出場了,張繡知道他也會說會話。
我寶劍出匣,恐被他說我眼裡容不下人,與一個匹夫奪令,有失君侯面子。
因此他一面回答文遠,一面暗暗把寶劍推入匣中問道:&ldquo文遠怎樣?&rdquo &ldquo啊,君侯聽了,趙子龍乃是個無名小将,君侯乃是堂堂人物。
常言道:殺雞焉用牛刀?再說許仲康怎敢同君侯争?&rdquo &ldquo對的。
我是不敢的。
&rdquo許褚要緊在旁和調。
&ldquo如今末将張遼願代君侯出馬,拿到子龍,功勞讓與君侯。
君侯看來如何?&rdquo 一樣的奪令,語氣就婉轉得多,手法就奧妙,叫人難以闆面孔。
槍王想,這樣說法還差不多,你好說好話,我也不惡聲惡氣,有商量餘地,讓與你出戰也無妨。
但再一思,我又不是要奪取功勞,更不是要博得曹操的歡心而來拍他的馬屁。
不能,不能讓這條令,便說道:&ldquo文遠聽了,本爵定要出戰,拿到趙雲,功勞讓與二位平分。
&rdquo 曹操想,既然張繡戰意已決,難以勸轉,就讓他去便了。
對張遼望望:何必與他奪什麼令?老實講,趙子龍殺到現在,大家親眼目睹,他也不是好惹的,誰勝誰負也難預測。
張遼見曹操如此表示,也就罷論。
但是感到今朝這場決戰,是空前規模的。
槍王當然有奧妙無窮的槍法,可是趙雲他膽敢一個人來此沖營,尤其昨天殺到現在,未有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
今天碰到槍王出戰,真可謂&ldquo棋逢對手,将遇良材&rdquo。
精彩絕倫,大家都将要把揮身本領和盤托出,施展開來。
因此倒要跟上陣去,開一開眼界,飽一飽眼福,長些見識&hellip&hellip想到此,張遼說道:&ldquo既然君侯定要出戰,末将等也不敢多言,但願跟随君侯共去沙場觀戰助威。
&rdquo督戰,是主帥的口氣。
現在張遼稱觀戰,表示自己能從中汲取本領,觀摹一下你君侯的絕妙槍法。
張繡知道,張遼原先也用槍,是個内家。
今天請你看看用槍的真價實貨,因此客氣一聲:&ldquo文遠請!&rdquo &ldquo我許褚也要去的。
&rdquo &ldquo倒也好!&rdquo 在武将班中閃出一将,也要跟去一看── &ldquo曹洪願往。
&rdquo 張繡想,你們去的人越多越好,這樣越能顯出我槍王的威風,今朝我風頭出足。
這場大戰,場面确實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