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曹孟德虎入襄陽 小大王受曹暗害

關燈
第十五回曹孟德虎入襄陽 小大王受曹暗害 魏延手提兩顆首級,拾起大刀,上馬便跑,欲追趕劉備、趙雲。

    跑到半途,突然将馬扣住。

    心想,劉皇叔眼下正在吃敗仗,自顧不暇,怎麼可能為了我的私人之仇,來打襄陽呢?我追到了他們也是枉然。

    那怎麼辦呢?上哪兒會&hellip&hellip看來隻有趕奔長沙,去投奔我的義兄黃忠,即黃漢升,請他出兵代我報仇。

    打定主意,便将兩個人頭挖坑埋葬,做好記号,以後再來料理。

    然後,一直趕奔到長沙,面見黃忠。

     不料,黃漢升病卧于床衾。

    聽魏延講明情況之後,黃忠說:&ldquo你我乃是金蘭弟兄。

    你的仇就是我的仇,你的娘就是我的娘。

    等我病體痊愈,一定出兵襄陽,報此殺母之仇。

    現在你留在這裡。

    我在太守韓玄跟前來保舉你。

    但是你今後作事須要謹慎,不可如此莽撞。

    &rdquo後來黃忠一病多月,等到身體好,準備要去複仇,得訊蔡瑁、張允已在十一月初四被曹操殺在赤壁了。

    魏延這才算平了口氣。

    派人去為母親、妻子辦棺成殓。

    魏延就此留在長沙,今後再提。

     曹操大隊兵進襄陽。

    丞相考慮,荊襄雖然已是我的地方,但是為了剿滅劉備,我未有工夫來接收襄陽。

    再說,此番追殲窮劉備,我隻有蝕本,沒有賺頭的。

    我出動了六十五萬軍隊,花費很大,而劉備卻沒有啥家當,即使把他的人馬全部消滅,也抵不上我已損失的二十萬。

    糧饷等就更不必說了。

    除非捉牢劉備,否則我是一無好處。

    那末。

    我還是先在别地方賺它一筆,準備貼補在劉備身上。

    想起,荊襄共有二十八萬水軍,号稱三十萬。

    這是一批不小的家當,先拿它下來。

    六十五萬加二十八萬。

    便是九十三萬了。

    但是,我取襄陽必須準備兩種手段,軍隊紮在城外,如果劉琮主動來見我,那我就用軟功,不來見的話,恐怕内中有變化,那我就用硬功。

    因為自從宛洛道獻降書到現在,已經隔了一段時間了。

    雖則蔡瑁、張允派了船來接我,但這還不能算數。

    主要看劉琮的态度。

    因此,丞相将人馬紮在襄陽城外,觀察動靜。

     城中蔡瑁、張允得訊曹操大隊到了城外,就同劉琮講,丞相大隊到來,我們應當出城去迎接。

    劉琮就問母親蔡氏,你看如何?蔡夫人吩咐自己兒子:應當聽你母舅的話,到曹操營中去一趟,而且要請丞相進城。

    劉琮畢竟隻有十四歲的孩子,聽從娘的說話。

    到來朝,在蔡瑁、張允的保護下,帶兵三千出城,往曹操大營而來。

    曹操得悉劉琮來見,便命一萬軍隊在營前排隊相迎,自己帶領文武到帳口等候劉琮。

    二公子到曹營前,三千軍隊站定,他與蔡、張三人下馬。

    隻見兩旁的曹兵都在吹吹打打,夾道歡迎。

     小兵:&ldquo迎接小大王!&rdquo&ldquo迎接小大王啊!&rdquo&hellip&hellip 劉琮覺得非常榮耀。

    一人在前,步進大營;蔡、張兩人在後跟着。

    頭營、二營、三營、四營&hellip&hellip直到大帳口。

    曹操見劉琮到,帶領文武出接,搶步上前:&ldquo啊!小大王。

    老夫在此迎接,有禮了!&rdquo 劉琮:&ldquo老丞相,孤何德何能,敢勞丞相出接。

    在此回禮了。

    &rdquo 劉琮的死,就死在這一句話上。

    曹操一聽,十四歲的一個小鬼,自稱&ldquo孤&rdquo,好大的口氣!是象劉表的兒子。

    曹操心中思恨,表面上揚聲大笑:&ldquo哈哈哈哈!小大王請了!&rdquo 劉琮:&ldquo老丞相請!&rdquo 曹操:&ldquo你我挽手同行。

    &rdquo 劉琮:&ldquo甚好。

    &rdquo 劉琮把手伸過去,曹操攙着他,一聲咳嗽,步上大帳。

    蔡瑁、張允跟上帳,文武一起在帳上兩邊立好。

    帳中早已擺好一桌酒肴,兩張座位。

    曹操把劉琮的手一放,起自己的袍袖往上首的座位上掉一撣。

    其實很幹淨,這是曹操的做功,表示敬重的意思。

    然後對劉琮講:&ldquo請小大王上座,待老夫拜見!&rdquo 劉琮:&ldquo老丞相,不敢啊不敢!請老丞相上座,待孤來拜見。

    &rdquo 曹操說:&ldquo既然如此,不必客套了。

    &rdquo分賓主上下坐定。

    蔡瑁、張允站在公子身後。

    手下人執壺斟酒。

    曹操舉杯在手:&ldquo小大王請了!&rdquo 劉琮:&ldquo老丞相請!&rdquo 曹操:&ldquo小大王今年幾歲了?&rdquo 劉瓊:&ldquo孤今年一十四歲。

    &rdquo 曹操:&ldquo喔唷!公子一十四歲便能繼承父業,掌管九郡,可敬哪可佩。

    &rdquo 劉琮:&ldquo老丞相誇獎了。

    孤年幼無知,望丞相看在先父份上,今後多多照拂,孤感恩非淺!&rdquo 曹操:&ldquo小大王言重了。

    老夫與令尊乃是虎牢關之老友,一向莫逆,理當盡力。

    &rdquo 曹操想,你托我照拂,老實講,你的家當全要照拂到我手裡來。

    兩人邊吃邊談,十四歲的小孩子酒量有限的,多喝了幾杯,已經有些醉意,說話就不注意了。

    公子感到曹操待人确實不錯,不象自己所聽到的,講他如何奸詐。

    照理你有這種看法,隻要放在心裡就行了。

    可是他多吃了幾盅酒,說話便少有控制了:&ldquo老丞相,孤以往聞得有人言語之中冒渎丞相。

    今日看來,他們盡是在信口胡言。

    &rdquo 曹操聽完劉琮的這番話,他心想,你現在是這麼講,恐怕到明天你看見我,就不會這麼講了吧?老賊裝得非常坦然:&ldquo小大王,背後之言人皆有之。

    大丈夫不聽背後之言。

    是非曲直,天下自有公論。

    &rdquo 旁邊蔡瑁、張允一聽,覺得公子爺言語失口了。

    小奸蔡瑁便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