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張翼德樊城用計 魏文長襄陽造反

關燈
第十四回張翼德樊城用計 魏文長襄陽造反 曹操大隊向樊城進發,派出兩個探子在前面打探。

    張飛在橋面上看見探子,心想,此時沒有工夫殺小兵,讓我來叫一聲,吓退他們算了。

    便說道:&ldquo呔!來者賊兵,老張在此!&rdquo 兩個探子本則低着頭在趕路,聽到聲音,擡頭一看,隻見張飛立馬橋頭,怒目橫眉。

    兩個家夥吓得别轉身來就逃。

    因為曉得張飛殺起小兵來幹淨利落。

    所以直往來的方向奔回去。

    曹操帶領了頭隊已經渡過樊河,向樊城而來。

     探子到丞相馬前:&ldquo報禀丞相!&rdquo 曹操:&ldquo何事報來?&rdquo 探子:&ldquo前面樊城南門外吊橋之上,黑厮張飛橫矛勒馬攔阻去路,請丞相定奪!&rdquo 旁邊徐庶一聽,啊呀!孔明兄還沒有走掉,否則叫張飛留在這裡做啥?現在元直想,諸葛亮叫張飛如何擋住曹操,讓我跟到前面,一看就能明白。

    曹操聽說張飛橫矛勒馬立在橋面上,感到奇怪:&ldquo我六十五萬軍隊殺到,他一個人在橋上做啥呢?難道諸葛亮又有什麼花頭?讓我親自上前去看他一看。

    好得張飛是個匹夫,我一看就能明白的。

    不料,這匹夫比你還要聰明!這條計連諸葛亮都想不出的,隻有他敢用。

    曹操傳令,随老夫大隊前進。

    來到樊城南門外,丞相下令停隊。

    馬隊扣馬,步兵止步,刀槍旗幡落下來。

     曹操帶了文官武将,點馬上前,靠近吊橋腳下。

    實際上還有一段距離,真正到了橋堍的話,張飛一矛搠過來了。

    現在,彼此講話聽得見,動手還夠勿着。

    曹操對張飛看看,如果是你二哥關雲長的話,雖是敵人,但互相客氣,懂禮節的,我打個拱,他總是還個禮;我叫他&ldquo君侯&rdquo,他回一聲&ldquo丞相&rdquo。

    現在碰到你張飛,是對你客氣好,還是不客氣好?講罵的話,我罵你不過,我最多罵你一聲匹夫,可是,你卻曹賊、國賊、奸賊、老賊&hellip&hellip罵起來一連串的。

    再一想,還是同你客氣些吧,你若然要罵,那随便你的了。

    因此曹操在馬上身子一側,對橋面上的張飛把手一拱:&ldquo橋梁之上我道是誰,原來是翼德三将軍。

    老夫有禮了!嘻&hellip&hellip&rdquo 張飛一看,曹操倒挺客氣。

    我要不要罵山門?稱我心上最好大罵他一頓。

    但是,今天是用計,主要是與他磨時間,讓大哥和老師等人,安然過江。

    因此,張飛把長矛往鳥翅環上一架。

    心想,你叫我三将軍,我叫你什麼?稱你&ldquo丞相&rdquo?你這個&ldquo丞相&rdquo我不承認;叫你曹操吧,好象跟你這一聲&ldquo三将軍&rdquo不大相稱。

    喔!想起來了,曹操的小名叫阿瞞。

    他過去又同我們劉、關、張同過事,叫他一聲小名,也算是老朋友的意思。

    但是,好象覺得還不夠客氣。

    我對人家的尊稱,是在前面冠以一個&ldquo老&rdquo字的。

    我自己稱&ldquo老張&rdquo,子龍稱他&ldquo老趙&rdquo,那末,就稱他一聲&ldquo老瞞&rdquo吧!隻有張飛想得出來。

    說道:&ldquo嗨!前面馬上是老瞞哪&hellip&hellip&rdquo 喔唷!曹操想,我倒從未聽到過有誰人叫我這個名字。

    怎麼被你想得出來的!邊上的文武中,資格老些的,都知道曹操叫阿瞞。

    年輕些的都不知道。

    所以,在那裡交頭接耳:&ldquo哎,張飛在稱我家丞相什麼?&rdquo 《三國》中有三個&ldquo阿&rdquo是最為有名:曹操曹阿瞞;劉禅劉阿鬥;後三國中江東有個大将叫文鴦,小名叫阿鴦。

    其他什麼阿大、呵二、阿貓、阿狗,我就不知道了。

     張飛還在那裡客氣呢:&ldquo老張還禮了!&rdquo 曹操:&ldquo将軍少禮!嘻&hellip&hellip&rdquo 曹操對文武看看。

    張飛今日居然會給我還一個禮,真不容易。

    便假惺惺地說道:&ldquo請問将軍,在此吊橋之上作甚哪?&rdquo 張飛想,你問我在這裡做啥?那末,我就問你,到這裡來幹啥:&ldquo哎嗨,老瞞!爾帶領人馬到此何事耶?&rdquo 曹操:&ldquo若問老夫末,呃呃&hellip&hellip&rdquo 曹操想,這阿戆倒一點不戆。

    啥人說他戆,他自己先戆。

    你看,他在反問我來做啥。

    這反問得多少厲害!你既然問,那末,就講點你聽聽:&ldquo将軍聽了,令兄命諸葛亮火燒皇師二十萬,龍心大怒,命老夫帶兵前來拿捉令兄,金殿議罪。

    隻因老夫與令見以往十分莫逆,在萬歲駕前屢次讨情,無奈聖上不允。

    因此,老夫隻得奉旨前來。

    請問将軍在此何事?&rdquo 張飛想,你全部在熱昏!燒掉你的賊兵,你說是皇師。

    你把皇帝掮出來,誰來信你!皇帝叫我大哥殺你這老賊,這才是真的。

    你在我面前瞎說,我也跟你瞎說,你推在皇帝身上,我就推在老師身上。

    所以,張飛回答:&ldquo哎,老瞞聽了,老張奉軍師将令鎮守在此,要把爾的人馬殺個片甲不歸。

    隻因老張和老瞞是何等的要好,屢次在先生面前讨情。

    無奈軍師不允,因此,老張隻得奉令前來。

    &rdquo 曹操:&ldquo喔唷,匹夫!&rdquo曹操想,你倒學得快的嘛!他一氣之下,漏出一聲匹夫。

     張飛想,你罵人?那好,我已經忍耐了半天,早已忍耐不住了!現在你已經罵人了,那跟你大家對罵好了:&ldquo呀&hellip&hellip呸!我老張把你這老賊、奸賊、國賊、漢賊&hellip&hellip&rdquo 曹操:&ldquo匹夫!&rdquo 衆文武對曹操講:&ldquo你們要罵山門的話,我們要去休息了。

    等你們罵暢了我們再來。

    &rdquo張飛想,這樣罵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早點把他吓跑了拉倒。

    便大聲說道:&ldquo老賊聽了,實不相瞞,老張奉軍師将令,在此埋伏地雷八顆,架起一十六門大炮,要把你老賊的人馬打一個全軍覆沒。

    老張早已在此等候你長久了!你與我來,來,來,來哪!&rdquo說罷,單手執矛對城頭上一指。

    意思是,你看得出否,這是十六段樹幹。

    看得出,我佩服你。

    看不出,你上我當!曹操撩須對城頭上一看,隻見十六門大炮架好在那裡,打下來的話,我在前排,肯定先完蛋。

    而且還有八個地雷,大概就埋伏在這城河邊。

    爆炸起來;我與這班文武全部死光,剩下些小兵,四散而逃,倒是可算得全軍覆沒。

    再對城裡一看,濃煙密布,隐隐約約的人馬在川流不息,看來軍隊不少!哪知道,一共隻有一百個人在兜圈子。

     曹操想張飛的說話,到底是真是假?讓我問一問文武:&ldquo列公,爾等看來可有埋伏?&rdquo 衆文武想,孔明的事情我們吃不準的。

    加上你曹操的脾氣,如果我們說有埋伏。

    你馬上退兵;結果倒沒有,你要怪罪于我們;我們說沒有埋伏,你沖了進去,萬一有火攻,我們更加吃罪不起。

    所以,大家不肯擔責任。

    回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