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徐元直一計緩兵 夏侯惇三赴南陽

關燈
記牢夏侯惇的命令:&ldquo看見裡面有人逃出來的話,左腳出來打左腳,右腳出來打右腳。

    &rdquo現在,聽見&ldquo蹬蹬蹬&rdquo的腳步聲,&ldquo喔喲,來了!&rdquo──看見門裡跨出一隻腳來,一個小兵的動作最快,立即揮起軍根往他腳踝骨上&ldquo啪&rdquo一記。

    &ldquo哇呀!&rdquo夏侯惇痛得槍都脫手,腳縮了起來,&ldquo啧&hellip&hellip&rdquo小兵仔細一看是夏侯惇,連忙丢掉棍子,&ldquo小的該死,該死!&rdquo後面蔣幹一看,哈哈!想,夏侯惇啊!怎麼逃得連自己的命令都忘記掉了?你真是作法自斃,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蔣幹幸災樂禍.文人有個習慣,一高興就要擦鼻子。

    蔣幹得意忘形,手裡的寶劍也忘記了,&ldquo啊,哈哈──啊呀!&rdquo真正一擦的話,鼻子都要割下來的。

    現在,略微碰了一下,已經血流滿嘴了,而且這個地方包都很難包的。

    那時又沒有橡皮膏,隻好連鼻子、後腦一起橫紮一條.夏侯惇胡子燒掉,蔣幹鼻子上貼了封條。

    二搜卧龍崗就這樣結束。

    兩人帶了五百左右小兵趕回曹營,天已傍晚。

    兩人上帳見曹操,從頭至尾把情況彙報了一下。

     曹操此時才明白,上了徐庶的當了,肯定是他到樊城去時與諸葛亮商量好的。

    但是曹操英雄性,對徐庶着看,我偏偏明天還要叫夏侯惇到卧龍崗去一趟!徐庶懂他的意思。

    心裡想,再好也沒有,我知道你一定要憋氣的。

    你想一憋氣,我正好達到目的。

    整整拖住你三天。

    曹操問夏侯惇:&ldquo明天你再到卧龍崗去一趟怎麼樣?&rdquo夏侯惇搖搖頭,說:&ldquo不去了。

    &rdquo曹操說:&ldquo你不要怕!這次我不是叫你去捉諸葛亮的老婆了。

    你給我去放把火,把諸葛亮的老窠燒光它,我也要出口氣。

    &rdquo夏侯惇想,這倒不錯,諸葛亮連續燒了我三次,我也要燒他一次。

    于是便接下令來。

     翌日,夏侯惇竟然帶兵三千,再往卧龍崗。

    到了那裡之後,首先傳令把第一天&ldquo跌死&rdquo的一千兵掘土埋葬,然後吩咐把莊子團團包圍,放火焚燒。

    夏侯惇一看火起,便提了槍到旁邊一隻廟裡去休息了,跨進廟門,迎面看見一塊石碑立在那裡。

    一隻眼要想走過去看看碑上刻的什麼字,剛剛跨上一步,腳下的那塊方磚向下一沉,石碑迎面倒下來。

    夏侯惇退得快,總算沒有打着。

    這塊碑倒下,後面又有一塊石碑豎了起來。

    上面有字,都象碗口大小。

    夏侯惇一看,清清楚楚四個字:&ldquo你又來了!&rdquo一隻眼吓得轉身就逃。

    逃出廟門一看,孔明的三間茅草屋燒得最旺。

    總算這口氣出了,便帶了三千兵回去。

    曹兵一走,附近鄉鄰馬上來把火救熄。

    但是,已經燒得差不多了。

    一直到将來,劉備平定兩川,晉位漢中王之後,才命人前來重建卧龍崗,草屋改成瓦房。

    劉備稱帝後,又命人修建了一次。

    到劉阿鬥即位後,也來重建了一次。

    夏侯惇回到大營,見曹操繳令。

    丞相收過令箭,叫夏侯惇退下,随即就将這支令箭執在手,叫一聲:&ldquo于、毛兩将聽令!&rdquo 于禁、毛玠:&ldquo末将在。

    &rdquo 曹操:&ldquo老夫付你将令一支,帶兵十萬,連夜在樊河之上架設一十二座行軍大橋,老夫來朝兵進樊城。

    &rdquo 于禁、毛玠接令,對徐庶看看。

    我們又要去造橋了,你要不要再阻擋?徐庶想,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再出問題,是孔明的責任了。

    料想他們總已經遠走高飛。

     一宵已過,直抵來朝。

    曹操起營拔寨,自己在頭隊上,紅羅傘蓋之下,相貂紫袍,手執令旗,文左武右,保護着曹操直往樊城,後面二隊、三隊緊緊跟随。

    一隊隊,一彪彪,浩浩蕩蕩,炮聲隆隆,号角聲聲。

     自從徐庶走後,諸葛亮傳令全城百姓随着大軍撤退,直抵襄江,正欲渡江。

     劉備的探子得到消息,立即穿過樊城,到襄江邊來禀報皇叔。

    原來三天時間還不夠,到現在還有幾萬百姓在襄江南岸,未曾渡過江去。

    探子到江邊丢鞭下馬,隻見江面上船隻無數,穿梭往來。

    江河之中,停好一隻大号官船。

    船上是劉備、諸葛亮、兩位夫人和劉阿鬥等。

    為啥這隻船停在江中不動?為了安定百姓的情緒。

    百姓們見皇叔、諸葛先生未走,就能安心渡江,以免争先恐後,不至于慌亂。

     現在,探子跳下小船,劃到大船邊,爬上大船,往艙裡進來。

    中艙内劉備、孔明坐在那裡,文武站立兩旁。

    探于到他們面前:&ldquo報禀軍師!&rdquo 諸葛亮:&ldquo何事報來!&rdquo 探子:&ldquo小卒打聽到:曹操的大隊人馬,現已從新野殺向樊城而來,請軍師定奪!&rdquo 諸葛亮:&ldquo退下。

    &rdquo 探子退出。

    劉備和文武都很急,皇叔對孔明看看,怎麼辦?諸葛亮想,徐庶能夠拖住曹操三天,已是幫了最大的忙了。

    你皇叔一定要帶四十萬百姓一起走,以緻于到現在還有幾萬人沒有過江。

    你這算是為他們好嗎?恰恰是害了他們,也害了自己!現在叫我有什麼辦法呢?因此,諸葛亮首先傳令,叫百姓們盡快過江,東西不要拿了。

    一切箱籠物件江邊丢喊幾萬百姓陸續下船。

    但是,幾萬百姓過江,再快也要半天左右。

    那時,曹操的大隊恐怕已經要殺到了。

    怎麼辦?孔明正在動腦筋如何阻擋曹操,隻見張飛從旁閃出來── 張飛:&ldquo軍師,曹操到來,待俺老張前去抵擋一陣。

    &rdquo 孔明看見學生出來,争當重任。

    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不過,軍師對張飛看看,想你跟我學了四個多月了.不知進步如何。

    我倒要問問你,究竟用什麼辦法抵擋曹兵。

    因此說道:&ldquo将軍有何良策,能夠抵擋百萬曹兵?&rdquo 張飛:&ldquo軍師、大哥,你們放心便了!待老張沖出樊城,殺他們一個落花流水,保護你們安然渡江。

    &rdquo 孔明想,你這樣去蠻幹是不行的。

    一個人怎麼能對付那麼多的曹兵!隻有用計。

    你拜我為師,不就是為了學習用計麼?你究竟能不能學出山,我今天倒要考你一考。

    便說:&ldquo将軍,如今敵衆我寡,兵力懸殊,拼死一戰,難以取勝。

    隻要能夠擋住曹兵半日,我等便能安然脫離,如何阻擋,将軍唯有用計方是耶。

    &rdquo 張飛:&ldquo用計啊?!&rdquo 諸葛亮:&ldquo正是。

    &rdquo 張飛:&ldquo那末,請問老師用什麼計?&rdquo 孔明想,你老是伸手向我要計,那永遠也不會有長進的。

    再說:你家老兄兵微将寡,象你這樣的大将,将來都是要獨當一面的,如果離開了我就寸步難行,那怎麼行呢!今天,我就要把千斤擔壓在你的肩上,逼你一逼,讓你自己去動腦筋。

    因此,孔明對他笑笑說:&ldquo将軍還要本軍師指點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