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關君侯白河決堤 張翼德博陵繳馬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一回關君侯白河決堤 張翼德博陵繳馬
張遼檢點殘兵,發現基本上逃出來的都是步兵,馬隊很少。
有的騎兵見許褚沒有馬,就把自己的戰馬讓出:&ldquo許大将軍,你就騎我的馬吧!&rdquo許褚想,我是馬将,頂盔貫甲,沒有戰馬确實不行,那就不客氣了。
刀鑽一點,飛身上馬。
弟兄們都問張遼,往哪裡走?文遠想了一想說,就走東門外的大道。
小兵們排好隊伍,還要想走,前面花頭來了。
隐隐約約看到一群火把上下跳動,黑壓壓一片東西似在奔湧而來。
夏侯惇一看,諸葛亮,你真有道理!前番火,此番也是火;前番牛,此番又是牛。
夏侯惇:&ldquo文遠、文遠,你看,活火來了!&rdquo 何謂&ldquo活火&rdquo?城裡的火隻會在一個地方燒,這個火會長了腿跑的,故而謂之&ldquo活火&rdquo。
張遼懂他的意思,一看,果真是火牛陣。
心想,上次夏侯惇碰到五十條火牛,三萬兵全部沖光,現在看來有幾百餘火牛沖過來,我這三萬兵全部死還不夠呢。
那末還是退避了吧!回頭一看,旁邊有條小路。
立即下令:&ldquo軍士們,改走小道。
&rdquo說罷,圈轉馬頭。
夏侯惇比你快,将馬一拎,第一個蹿進小路。
許褚緊跟,張遼第三,曹兵們跟在後面,全部往小路而去。
其實,大道上根本不是牛,而是趙子龍手下的五百兵,每個人手拿兩隻火把,在那裡又蹦又跳,把三員曹将、三萬兵吓退,迫使他們走小路,中埋伏。
曹兵行了不到三裡,&ldquo當!&rdquo一聲炮響,殺出五百漢兵,為首一員大将。
夏侯惇扣馬一看,一員白袍小将。
聽說這員小将名氣雖無,本領十分高強,昨日許褚被他一鑽打得滿背鮮血,看來我更不是他的對手。
這下跑第一個跑出報應來了。
如果叫後面許褚、張遼來打,我畢竟是八虎将,面子下不來,尤其在張遼面前。
也罷!讓我上去打個把照面。
故意高聲喊道:&ldquo來!小将通上名來!&rdquo 趙雲想,軍師叫我把五百兵布置在大道上,五百埋伏在小路上,但是&ldquo放則有功,捉則有罪&rdquo。
既然要放,何必要擋?因為這裡有兩條路,擋住一條不讓他們走的路,放他們走一條有埋伏的路。
現在趙雲見來者曹将是一隻眼夏侯惇,在問我的名姓,心想,我戰場上從不留名,隻要你認識我這條槍就行了。
便回答:&ldquo若問名姓,槍上領取。
&rdquo 一隻眼想,人雖小,派頭大,名字還要槍上領,打了再講。
便說:&ldquo無名小将,看槍!&rdquo對趙雲迎面一槍。
如果是一般的大将,趙雲可以随便招架。
但是,現在夏侯惇是一隻眼,子龍想,這倒要考慮一下了,因為要放他們走的那條路是在我的左首,他的右首,如果我往右面一&ldquo封&rdquo,他的槍往他的左面蕩出去,他的左眼又是瞎的,就看不見逃走的路。
所以,我要向左&ldquo逼&rdquo,他的槍往他右面落,他頭轉過去,正好右眼可以看見這條岔路。
說時慢,當時快,趙雲銀槍揮動:&ldquo且慢!&rdquo &ldquo當啷!&rdquo向左一&ldquo逼&rdquo。
夏侯惇:&ldquo啘嘿!&rdquo 夏侯惇的槍往右面直蕩地蕩出去。
心想,這白袍小将果然厲害,看來我沒有被孔明的火燒死,要被他的槍戳死了。
哎!還好。
這邊有條小路,趕快逃!圈轉馬頭,往右首小路上一蹿。
許褚、張遼一看,白袍小将并不追趕,便跟着夏侯惇向右轉彎,全體曹兵也全部往右面這條小路上逃過去。
趙雲一看,他們肯定順勢往那邊跑,不可能分散或重新退出來了。
于是,不等他們走完,子龍就帶了五百兵轉到東門外大道上,來收那五百扮火牛的小兵。
這時,那五百小兵還在那裡跳呢! 趙雲:&ldquo軍士們!&rdquo 小兵們一邊答應,一面手執火把還在跳:&ldquo呃,趙将軍哎!&rdquo 趙雲:&ldquo與我住了!&rdquo 小兵:&ldquo嗬籲。
謝天謝地!&rdquo 小兵說:&ldquo趙将軍,以後這種差使請你少接接,肚腸根都要跳斷的。
你想,連續跳了半個多時辰了,怎麼吃得消?&rdquo 子龍笑笑,帶了一千兵回樊城繳令。
暫且不提。
再說曹兵曹将,一口氣逃到離東門十裡之遙,前面豁然開朗,一片平陽。
橫在面前一條河,名為白河。
三将扣住馬匹。
此時,東方日出,萬裡無雲,天氣真好。
張遼想,需要在此休息整頓一下。
雖然吃敗仗,也要敗得比夏侯惇象樣些,好在白袍小将沒有追上來。
其實,此地不是久留之處。
你迅速離開,則太平無事。
若在此停留,便全軍覆沒!張遼怎麼想得到此地會有諸葛亮的埋伏!傳令停隊,原地休息。
小兵們隊伍解散,刀對刀,槍對槍架在地上,有的席地而坐,有的脫下号衣、号帽,有的敞着胸&hellip&hellip确實需要喘口氣了。
最前面的曹兵一看,面前這條河的河床雖寬,但河水很淺,隻有中心有些水,而且清澈見底。
從火堆裡逃出來,個個口幹舌燥,看見這樣的清水,誰不想喝幾口呢? 兵甲:&ldquo我的哥,你看,河水又淺又清。
咱們被火烤得都快烤焦了。
下去喝點水吧,你看怎麼樣?&rdquo 兵乙:&ldquo好啊,我也口渴得沒命。
下去喝!&rdquo 幾個人一講,馬上有許多人響應。
軍政官立即阻止。
軍政官:&ldquo弟兄們,慢一點,能不能喝水,我去禀報一下先行将。
&rdquo 兵甲:&ldquo喝水還要禀報?那末,小便要不要上帳呢?豈有此理!&rdquo 有的曹兵想,你要禀報就去禀報。
反正,張遼同意,我們要喝;不同意,也要喝! 兵乙:&ldquo好好,你去禀報,快點快點!&rdquo 軍政官從人堆裡擠過來,直至張遼馬前。
張遼、夏侯惇都在馬上。
許褚下了馬背,摘去盔,卸下甲,刀架在鳥翅環上,秃了頭,穿了短打。
因為他的塊頭實在大,特别怕熱,需要涼快一下。
軍政官走上來:&ldquo報禀先行将!&rdquo 張遼:&ldquo何事報來?&rdquo 軍政官:&ldquo弟兄們從火中逃出,都說口幹舌燥,要下河喝水。
請先行将定奪!&rdquo 張遼想,口是的确幹了。
但是,現在還在劉備的地界上。
這三萬人的安全我要特别注意。
這水能不能喝,讓我去看一看。
打定主意,點馬向河邊走來。
穿過人堆,到白河邊上扣馬。
一看,這條白河原有十丈左右開闊,但現在不過二、三丈水面。
而且河水最深的地方約莫齊胸,淺的地方僅能沒過腳背。
是不是因為天氣幹旱,雨水太少之故?不是。
如果是天旱,兩岸河灘上的泥要幹燥龜裂的,而現在河灘上的泥都很潮濕,說明上流有人截住河水。
這裡的水有去無來,所以如此之淺。
張遼撩須往上流望去,但河道曲曲彎彎,望不到遠處。
文遠想,諸葛亮為何要截住河水呢?喔!因為水深流急的話,放了毒藥不起作用的,水淺流緩,毒藥才生效。
他料定我們從火中逃出,口渴非常,到此一定要下河喝水,這樣一來,可把我三萬人馬全部毒斃。
張遼專門在防孔明的毒,其實哪來的什麼毒?如果把你們毒死了,還要給你們埋葬屍首,多麼麻煩!諸葛亮才不會花那麼多本錢和人工呢。
他是要等你們下河喝水時,放水&ldquo轟通&rdquo一沖,全部沖光,幹幹淨淨,屍首都不留,既簡便,又經濟,還衛生。
現在,對于這一切,張遼哪裡知道呢!便下令:&ldquo先行将有令:河中之水有毒,飲了此水,性命危險。
大家忍耐一下,回去喝茶便了。
&rdquo &ldquo──&lsquo哐哐&hellip&hellip&rsquo&rdquo傳令官鳴鑼而過。
張遼敗得糊裡糊塗,還以為他的将令重如泰山。
哪裡知道,曹兵早就不把你放在眼裡了,什麼将令、紀律,性命都是撿來的了,還管這一些?禀報你一聲,還算給你面子呢。
幾個專門闖禍的弟兄聽說不準喝水,都跳了起來:&ldquo什麼話!還要回去喝水,不等回到營裡。
咱們早就幹死了!&rdquo 兵乙:&ldquo真是,咱們不理他,違令!&rdquo 兵甲:&ldquo對。
違令!&rdquo&hellip&hellip 一片違令之聲。
昨日在新野城裡違一違令,十萬兵剩下了三萬,現在又要違令了。
打勝仗時,軍令如山,紀律嚴明;一吃敗仗就軍心渙散,指揮失靈,所謂&ldquo敗軍之将,不可逞其勇&rdquo,就是這個道理。
最前排的小兵,首先往河邊上走去,也不顧河灘上泥濘難走,一步一陷地走到水邊。
彎下身去,雙手捧起水來就喝。
冰涼的水,喝到肚子裡,非常舒服:&ldquo啊,真痛快!&rdquo 起初下水的隻有少數,後來大家見張遼并無反應,就統統嗡了下去,在河灘上排了幾裡路長。
隻有一兩百個張遼的心腹,見先行将沒有将令,仍舊立在馬前馬後不動。
過了一會兒,看弟兄們吃了水毫無問題,不象有毒。
才說:&ldquo先行将,看來這水不象有毒。
&rdquo 張遼也覺察到了。
心想,我以為有毒,但是現在弟兄們吃了非但沒有問題,而且精神抖擻。
既然沒有毒,那末就讓他們去喝幾口。
否則好象違令的倒占便宜,守紀律的反而吃虧了。
所以點頭道:&ldquo爾等去飲上幾口,随即回來。
&rdquo 小
有的騎兵見許褚沒有馬,就把自己的戰馬讓出:&ldquo許大将軍,你就騎我的馬吧!&rdquo許褚想,我是馬将,頂盔貫甲,沒有戰馬确實不行,那就不客氣了。
刀鑽一點,飛身上馬。
弟兄們都問張遼,往哪裡走?文遠想了一想說,就走東門外的大道。
小兵們排好隊伍,還要想走,前面花頭來了。
隐隐約約看到一群火把上下跳動,黑壓壓一片東西似在奔湧而來。
夏侯惇一看,諸葛亮,你真有道理!前番火,此番也是火;前番牛,此番又是牛。
夏侯惇:&ldquo文遠、文遠,你看,活火來了!&rdquo 何謂&ldquo活火&rdquo?城裡的火隻會在一個地方燒,這個火會長了腿跑的,故而謂之&ldquo活火&rdquo。
張遼懂他的意思,一看,果真是火牛陣。
心想,上次夏侯惇碰到五十條火牛,三萬兵全部沖光,現在看來有幾百餘火牛沖過來,我這三萬兵全部死還不夠呢。
那末還是退避了吧!回頭一看,旁邊有條小路。
立即下令:&ldquo軍士們,改走小道。
&rdquo說罷,圈轉馬頭。
夏侯惇比你快,将馬一拎,第一個蹿進小路。
許褚緊跟,張遼第三,曹兵們跟在後面,全部往小路而去。
其實,大道上根本不是牛,而是趙子龍手下的五百兵,每個人手拿兩隻火把,在那裡又蹦又跳,把三員曹将、三萬兵吓退,迫使他們走小路,中埋伏。
曹兵行了不到三裡,&ldquo當!&rdquo一聲炮響,殺出五百漢兵,為首一員大将。
夏侯惇扣馬一看,一員白袍小将。
聽說這員小将名氣雖無,本領十分高強,昨日許褚被他一鑽打得滿背鮮血,看來我更不是他的對手。
這下跑第一個跑出報應來了。
如果叫後面許褚、張遼來打,我畢竟是八虎将,面子下不來,尤其在張遼面前。
也罷!讓我上去打個把照面。
故意高聲喊道:&ldquo來!小将通上名來!&rdquo 趙雲想,軍師叫我把五百兵布置在大道上,五百埋伏在小路上,但是&ldquo放則有功,捉則有罪&rdquo。
既然要放,何必要擋?因為這裡有兩條路,擋住一條不讓他們走的路,放他們走一條有埋伏的路。
現在趙雲見來者曹将是一隻眼夏侯惇,在問我的名姓,心想,我戰場上從不留名,隻要你認識我這條槍就行了。
便回答:&ldquo若問名姓,槍上領取。
&rdquo 一隻眼想,人雖小,派頭大,名字還要槍上領,打了再講。
便說:&ldquo無名小将,看槍!&rdquo對趙雲迎面一槍。
如果是一般的大将,趙雲可以随便招架。
但是,現在夏侯惇是一隻眼,子龍想,這倒要考慮一下了,因為要放他們走的那條路是在我的左首,他的右首,如果我往右面一&ldquo封&rdquo,他的槍往他的左面蕩出去,他的左眼又是瞎的,就看不見逃走的路。
所以,我要向左&ldquo逼&rdquo,他的槍往他右面落,他頭轉過去,正好右眼可以看見這條岔路。
說時慢,當時快,趙雲銀槍揮動:&ldquo且慢!&rdquo &ldquo當啷!&rdquo向左一&ldquo逼&rdquo。
夏侯惇:&ldquo啘嘿!&rdquo 夏侯惇的槍往右面直蕩地蕩出去。
心想,這白袍小将果然厲害,看來我沒有被孔明的火燒死,要被他的槍戳死了。
哎!還好。
這邊有條小路,趕快逃!圈轉馬頭,往右首小路上一蹿。
許褚、張遼一看,白袍小将并不追趕,便跟着夏侯惇向右轉彎,全體曹兵也全部往右面這條小路上逃過去。
趙雲一看,他們肯定順勢往那邊跑,不可能分散或重新退出來了。
于是,不等他們走完,子龍就帶了五百兵轉到東門外大道上,來收那五百扮火牛的小兵。
這時,那五百小兵還在那裡跳呢! 趙雲:&ldquo軍士們!&rdquo 小兵們一邊答應,一面手執火把還在跳:&ldquo呃,趙将軍哎!&rdquo 趙雲:&ldquo與我住了!&rdquo 小兵:&ldquo嗬籲。
謝天謝地!&rdquo 小兵說:&ldquo趙将軍,以後這種差使請你少接接,肚腸根都要跳斷的。
你想,連續跳了半個多時辰了,怎麼吃得消?&rdquo 子龍笑笑,帶了一千兵回樊城繳令。
暫且不提。
再說曹兵曹将,一口氣逃到離東門十裡之遙,前面豁然開朗,一片平陽。
橫在面前一條河,名為白河。
三将扣住馬匹。
此時,東方日出,萬裡無雲,天氣真好。
張遼想,需要在此休息整頓一下。
雖然吃敗仗,也要敗得比夏侯惇象樣些,好在白袍小将沒有追上來。
其實,此地不是久留之處。
你迅速離開,則太平無事。
若在此停留,便全軍覆沒!張遼怎麼想得到此地會有諸葛亮的埋伏!傳令停隊,原地休息。
小兵們隊伍解散,刀對刀,槍對槍架在地上,有的席地而坐,有的脫下号衣、号帽,有的敞着胸&hellip&hellip确實需要喘口氣了。
最前面的曹兵一看,面前這條河的河床雖寬,但河水很淺,隻有中心有些水,而且清澈見底。
從火堆裡逃出來,個個口幹舌燥,看見這樣的清水,誰不想喝幾口呢? 兵甲:&ldquo我的哥,你看,河水又淺又清。
咱們被火烤得都快烤焦了。
下去喝點水吧,你看怎麼樣?&rdquo 兵乙:&ldquo好啊,我也口渴得沒命。
下去喝!&rdquo 幾個人一講,馬上有許多人響應。
軍政官立即阻止。
軍政官:&ldquo弟兄們,慢一點,能不能喝水,我去禀報一下先行将。
&rdquo 兵甲:&ldquo喝水還要禀報?那末,小便要不要上帳呢?豈有此理!&rdquo 有的曹兵想,你要禀報就去禀報。
反正,張遼同意,我們要喝;不同意,也要喝! 兵乙:&ldquo好好,你去禀報,快點快點!&rdquo 軍政官從人堆裡擠過來,直至張遼馬前。
張遼、夏侯惇都在馬上。
許褚下了馬背,摘去盔,卸下甲,刀架在鳥翅環上,秃了頭,穿了短打。
因為他的塊頭實在大,特别怕熱,需要涼快一下。
軍政官走上來:&ldquo報禀先行将!&rdquo 張遼:&ldquo何事報來?&rdquo 軍政官:&ldquo弟兄們從火中逃出,都說口幹舌燥,要下河喝水。
請先行将定奪!&rdquo 張遼想,口是的确幹了。
但是,現在還在劉備的地界上。
這三萬人的安全我要特别注意。
這水能不能喝,讓我去看一看。
打定主意,點馬向河邊走來。
穿過人堆,到白河邊上扣馬。
一看,這條白河原有十丈左右開闊,但現在不過二、三丈水面。
而且河水最深的地方約莫齊胸,淺的地方僅能沒過腳背。
是不是因為天氣幹旱,雨水太少之故?不是。
如果是天旱,兩岸河灘上的泥要幹燥龜裂的,而現在河灘上的泥都很潮濕,說明上流有人截住河水。
這裡的水有去無來,所以如此之淺。
張遼撩須往上流望去,但河道曲曲彎彎,望不到遠處。
文遠想,諸葛亮為何要截住河水呢?喔!因為水深流急的話,放了毒藥不起作用的,水淺流緩,毒藥才生效。
他料定我們從火中逃出,口渴非常,到此一定要下河喝水,這樣一來,可把我三萬人馬全部毒斃。
張遼專門在防孔明的毒,其實哪來的什麼毒?如果把你們毒死了,還要給你們埋葬屍首,多麼麻煩!諸葛亮才不會花那麼多本錢和人工呢。
他是要等你們下河喝水時,放水&ldquo轟通&rdquo一沖,全部沖光,幹幹淨淨,屍首都不留,既簡便,又經濟,還衛生。
現在,對于這一切,張遼哪裡知道呢!便下令:&ldquo先行将有令:河中之水有毒,飲了此水,性命危險。
大家忍耐一下,回去喝茶便了。
&rdquo &ldquo──&lsquo哐哐&hellip&hellip&rsquo&rdquo傳令官鳴鑼而過。
張遼敗得糊裡糊塗,還以為他的将令重如泰山。
哪裡知道,曹兵早就不把你放在眼裡了,什麼将令、紀律,性命都是撿來的了,還管這一些?禀報你一聲,還算給你面子呢。
幾個專門闖禍的弟兄聽說不準喝水,都跳了起來:&ldquo什麼話!還要回去喝水,不等回到營裡。
咱們早就幹死了!&rdquo 兵乙:&ldquo真是,咱們不理他,違令!&rdquo 兵甲:&ldquo對。
違令!&rdquo&hellip&hellip 一片違令之聲。
昨日在新野城裡違一違令,十萬兵剩下了三萬,現在又要違令了。
打勝仗時,軍令如山,紀律嚴明;一吃敗仗就軍心渙散,指揮失靈,所謂&ldquo敗軍之将,不可逞其勇&rdquo,就是這個道理。
最前排的小兵,首先往河邊上走去,也不顧河灘上泥濘難走,一步一陷地走到水邊。
彎下身去,雙手捧起水來就喝。
冰涼的水,喝到肚子裡,非常舒服:&ldquo啊,真痛快!&rdquo 起初下水的隻有少數,後來大家見張遼并無反應,就統統嗡了下去,在河灘上排了幾裡路長。
隻有一兩百個張遼的心腹,見先行将沒有将令,仍舊立在馬前馬後不動。
過了一會兒,看弟兄們吃了水毫無問題,不象有毒。
才說:&ldquo先行将,看來這水不象有毒。
&rdquo 張遼也覺察到了。
心想,我以為有毒,但是現在弟兄們吃了非但沒有問題,而且精神抖擻。
既然沒有毒,那末就讓他們去喝幾口。
否則好象違令的倒占便宜,守紀律的反而吃虧了。
所以點頭道:&ldquo爾等去飲上幾口,随即回來。
&rdquo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