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張文遠傳令進城 諸葛亮火燒新野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回張文遠傳令進城 諸葛亮火燒新野
張遼下令進城燒飯,軍政官立即鳴鑼傳令。
軍士們起營拔寨,分三路,從東、南、北三門進城。
三員大将就從東門進去,張遼在前,夏侯居中,許褚最後,随從們前後篾炱,火把照耀。
張遼剛剛上吊橋,擡頭一看,在火光照耀下,隻見城牆上用石灰水寫着車輪般大小的四個字:&ldquo内有火攻&rdquo。
夏侯惇一看,内有&ldquo老掉&rdquo?嘿嘿!對張遼看看,諸葛亮告訴你城裡有火,你當心點。
張遼本來倒有點心虛,現在見了這四個大字,反而覺得不象有火了。
心想,諸葛亮在鵲尾坡也裝得似有火攻,結果放了把煙火。
現在我要進城燒飯,他又在城牆上寫着&ldquo内有火攻&rdquo。
看來,諸葛亮是故意虛張聲勢,想吓退我十萬軍隊。
因此,張文遠倒放下心來了。
夏侯惇心中有數,城裡定有火攻。
他想,上次進博望坡前,劉備的一員白袍小将對我的先鋒将韓浩說,前面山套裡有火攻,不要進去。
我們不信,結果十萬兵燒光。
諸葛亮的用兵就是講明了來的,你若不服帖,那末,願者上鈎,叫你燒光了之後,冤都沒伸處。
此番出兵前,丞相叫我發現有火攻的迹象要指點張遼,現在這四個字就是燒的信号。
但是我不高興指點他,讓他進去燒去。
因此,夏侯惇笑在心裡,跟着張遼進城。
曹兵們進城之後,便在街上架起篷帳,因為張遼有令,不得擅入民房。
這裡街道狹窄,城池不大,故而大街小巷,橋頭路口、篷帳全都紮滿,一座緊挨一座。
城裡的風确實要比城外小得多,軍士們便埋鍋造飯。
張遼命令士兵們不準進人民房,而他自己卻帶頭破壞軍紀。
他同許褚、夏侯惇帶了些心腹部下進了新野縣衙門。
到大堂滴水檐前,三将下馬。
張遼的馬卸下鞍橋,刀由手下扛過一旁。
軍士要替夏侯惇扛長槍、卸馬鞍,一隻眼搖搖手,不要。
這家夥老資格哉,他想,萬一起火,我可以逃起來快點。
因此,他相反把馬鞍橋放放正,肚帶收收緊,長槍在鳥翅環上架好。
許褚學他的樣,認為他有經驗,向他學習不吃虧的。
他倆這些細小的動作,張遼并沒有注意,徑自往裡走去。
手下人把大堂上挂着的油火一盞盞點亮。
夏侯惇走上大堂一看,中間一張虎案,三把交椅。
對張遼看看,諸葛亮知道我們要來三個人,所以他座位不擺一隻兩隻,也不擺四隻五隻,就正好擺三隻。
因為夏侯惇存了這條心,所以處處注意。
張遼毫不介意,招呼許褚、夏侯惇一起坐定,便命令夥頭軍到廚房裡去燒飯。
夥頭軍進得廚房一看,馬上回禀張遼,吃飯還需要等一些時間,裡邊倒有些現成酒菜,要不要拿出來,你們邊喝酒、邊等飯?夏侯惇說很好,把酒菜拿上來。
手下進去拿酒菜。
張遼對虎案上一看,隻見擺着文房四寶、簽筒、筆架。
但是,在硯台下面露出一隻紙頭角。
張遼移開硯台,把紙條拿起來,湊到燭光之下。
上首的夏侯惇急忙扭過頭來觀看,瞪出了一隻眼睛,眨都不眨,真所謂一眼不眨。
下首的許褚,撩着虎須,瞪着銅鈴大眼,也向紙上望去。
中間張遼,捋着三绺須定神觀看,三員大将,五道目光集中在這張小小的紙片上。
隻見紙上又是寫着四個字:&ldquo少頃起火&rdquo。
夏侯惇一看,心想,張遼啊,諸葛亮恐怕你等得心焦,所以先給你打聲招呼,告訴你過一會兒就要起火的。
文遠一看,&ldquo啊!&rdquo心想,孔明究竟算啥意思?城牆上寫&ldquo内有火攻&rdquo,這裡又是&ldquo少頃起火&rdquo,這倒要重新考慮考慮了。
這對黑白分明的眼睛轉了幾轉:&ldquo啊呀,完了!&rdquo 夏侯惇一怔,怎麼已經完了?你倒比我完得還要快!便問:&ldquo文遠,怎樣完了?&rdquo 張遼對他們二人講,諸葛亮幾次三番說有火,我研究下來并沒有火,而是孔明的聲東擊西之計。
他故意把我的注意力全部引到火上,不去考慮其他,而實際上他是用水來對付我十萬軍隊。
夏侯惇說,難道他把水沖光這新野城麼?張遼說,非也,地形不對。
我所講的諸葛亮用水,是他估計到我們要進城燒飯,便在河裡下毒,城裡河道狹,水位淺,水流慢,毒藥能起作用的,他讓我們用這毒水來造飯,弟兄們吃飯之後都死光,名為&ldquo吃飽死&rdquo。
夏侯惇一聽,也有道理。
說,那末你快傳令,城裡的水不許吃。
張遼想,對,現在進城不久,即使已經取水燒飯,但肯定還沒有燒好。
因此,一聲吩咐:&ldquo來!傳本先行将令:諸葛亮用兵狡猾,城内之水萬萬不可飲用,猶恐水中有毒。
造飯之水,須到西關外去取。
&rdquo 心腹手下人立即出去傳令。
不料,你若不下命令的話,新野可能還要遲一些燒,這條命令一下,燒得更快。
此地夥頭軍從廚房中取出三甏酒,放在三将身旁,切出幾盆熟菜,拿出三副杯筷,都在桌上放好。
夏侯惇拍掉當頭泥,撕去油紙,吹吹幹淨灰塵,捧起甏來,先給張遼、許褚的杯裡斟滿,然後自己也倒了一杯,酒甏往地上一放:&ldquo文遠、仲康請哪!&rdquo 三将在此飲酒,那個手下心腹到外面,把張遼的命令轉達給四城關的傳令兵。
傳令兵立即分頭鳴鑼傳令:&ldquo嘭&hellip&hellip&rdquo 小兵:&ldquo呔!弟兄們聽了:先行将有令,城裡的水恐怕有毒,不能吃,要用水都要到西關外面去取。
&rdquo 西門的小兵聽到這條命令,意見還不大,因為出關取水路還不遠。
但總究要多費手腳了,有的飯已經在燒了,不管燒熟不燒熟,統統倒光,重新領了米、取了水來再燒。
東、北門的小兵聽到這條命令,非常惱火,到西關外取水,要兜過半個城呢。
東門的小兵聽到這條命令,更是跳得八丈高。
心想,見你娘的鬼!這麼清的水有什麼毒?都被諸葛亮吓偏了心!叫我到西門去取水?不要說餓着肚皮,即使吃飽了,這樣穿城而過,到西門外取了水,再進西門,回到東門,也要餓的了!總之,這條命令一下,反應很大,軍士們十分不滿。
我别的地方不說,單說南門四岔路口一座篷帳裡的小兵,本來因為沖鵲尾山時死掉了幾個要好弟兄,已經是滿腹牢騷了,現在飯燒到一半,又聽說要到西門外去取水,真是火上加油:&ldquo去去去!不要燒了。
&rdquo飛起一腳,把鍋子踢掉,夾生飯翻了一地。
篷帳一掀,鑽到外面。
一看,正好是一幢民房的門口,乓地一腳把門踢開:&ldquo咦!沒有闩。
&rdquo 裡面沒有人,怎麼會闩呢?他在火頭上,把張遼不許擅入民房的禁令都忘記了。
抽出火把點旺,照着往裡面去。
看見柱子上有燈,他就點燃,看見中間吊着燈,他也點亮,見一盞,點一盞,一直跑到廚房。
把廚房裡的燈點着,自己的火把踩熄,對四下一望,隻見中間一隻三眼竈,上面梁上挂着風魚臘肉,旁邊一隻水缸,掀開缸蓋一看,火光之下隻見水缸裡水盛得很滿,清澈見底。
心想,百姓家裡的水總不會有毒了吧!回過頭來,看見劈對竈頭有一隻碗櫥。
順手打開櫥門,一股香氣直沖鼻子,沁人肺腑,這家夥口水差一點滴下來。
原來昨日中午,這家百姓剛剛燒好的菜,諸葛亮傳令向樊城遷移,所以來不及吃,放在櫥裡。
這小兵想,與其到西門外去取水,
軍士們起營拔寨,分三路,從東、南、北三門進城。
三員大将就從東門進去,張遼在前,夏侯居中,許褚最後,随從們前後篾炱,火把照耀。
張遼剛剛上吊橋,擡頭一看,在火光照耀下,隻見城牆上用石灰水寫着車輪般大小的四個字:&ldquo内有火攻&rdquo。
夏侯惇一看,内有&ldquo老掉&rdquo?嘿嘿!對張遼看看,諸葛亮告訴你城裡有火,你當心點。
張遼本來倒有點心虛,現在見了這四個大字,反而覺得不象有火了。
心想,諸葛亮在鵲尾坡也裝得似有火攻,結果放了把煙火。
現在我要進城燒飯,他又在城牆上寫着&ldquo内有火攻&rdquo。
看來,諸葛亮是故意虛張聲勢,想吓退我十萬軍隊。
因此,張文遠倒放下心來了。
夏侯惇心中有數,城裡定有火攻。
他想,上次進博望坡前,劉備的一員白袍小将對我的先鋒将韓浩說,前面山套裡有火攻,不要進去。
我們不信,結果十萬兵燒光。
諸葛亮的用兵就是講明了來的,你若不服帖,那末,願者上鈎,叫你燒光了之後,冤都沒伸處。
此番出兵前,丞相叫我發現有火攻的迹象要指點張遼,現在這四個字就是燒的信号。
但是我不高興指點他,讓他進去燒去。
因此,夏侯惇笑在心裡,跟着張遼進城。
曹兵們進城之後,便在街上架起篷帳,因為張遼有令,不得擅入民房。
這裡街道狹窄,城池不大,故而大街小巷,橋頭路口、篷帳全都紮滿,一座緊挨一座。
城裡的風确實要比城外小得多,軍士們便埋鍋造飯。
張遼命令士兵們不準進人民房,而他自己卻帶頭破壞軍紀。
他同許褚、夏侯惇帶了些心腹部下進了新野縣衙門。
到大堂滴水檐前,三将下馬。
張遼的馬卸下鞍橋,刀由手下扛過一旁。
軍士要替夏侯惇扛長槍、卸馬鞍,一隻眼搖搖手,不要。
這家夥老資格哉,他想,萬一起火,我可以逃起來快點。
因此,他相反把馬鞍橋放放正,肚帶收收緊,長槍在鳥翅環上架好。
許褚學他的樣,認為他有經驗,向他學習不吃虧的。
他倆這些細小的動作,張遼并沒有注意,徑自往裡走去。
手下人把大堂上挂着的油火一盞盞點亮。
夏侯惇走上大堂一看,中間一張虎案,三把交椅。
對張遼看看,諸葛亮知道我們要來三個人,所以他座位不擺一隻兩隻,也不擺四隻五隻,就正好擺三隻。
因為夏侯惇存了這條心,所以處處注意。
張遼毫不介意,招呼許褚、夏侯惇一起坐定,便命令夥頭軍到廚房裡去燒飯。
夥頭軍進得廚房一看,馬上回禀張遼,吃飯還需要等一些時間,裡邊倒有些現成酒菜,要不要拿出來,你們邊喝酒、邊等飯?夏侯惇說很好,把酒菜拿上來。
手下進去拿酒菜。
張遼對虎案上一看,隻見擺着文房四寶、簽筒、筆架。
但是,在硯台下面露出一隻紙頭角。
張遼移開硯台,把紙條拿起來,湊到燭光之下。
上首的夏侯惇急忙扭過頭來觀看,瞪出了一隻眼睛,眨都不眨,真所謂一眼不眨。
下首的許褚,撩着虎須,瞪着銅鈴大眼,也向紙上望去。
中間張遼,捋着三绺須定神觀看,三員大将,五道目光集中在這張小小的紙片上。
隻見紙上又是寫着四個字:&ldquo少頃起火&rdquo。
夏侯惇一看,心想,張遼啊,諸葛亮恐怕你等得心焦,所以先給你打聲招呼,告訴你過一會兒就要起火的。
文遠一看,&ldquo啊!&rdquo心想,孔明究竟算啥意思?城牆上寫&ldquo内有火攻&rdquo,這裡又是&ldquo少頃起火&rdquo,這倒要重新考慮考慮了。
這對黑白分明的眼睛轉了幾轉:&ldquo啊呀,完了!&rdquo 夏侯惇一怔,怎麼已經完了?你倒比我完得還要快!便問:&ldquo文遠,怎樣完了?&rdquo 張遼對他們二人講,諸葛亮幾次三番說有火,我研究下來并沒有火,而是孔明的聲東擊西之計。
他故意把我的注意力全部引到火上,不去考慮其他,而實際上他是用水來對付我十萬軍隊。
夏侯惇說,難道他把水沖光這新野城麼?張遼說,非也,地形不對。
我所講的諸葛亮用水,是他估計到我們要進城燒飯,便在河裡下毒,城裡河道狹,水位淺,水流慢,毒藥能起作用的,他讓我們用這毒水來造飯,弟兄們吃飯之後都死光,名為&ldquo吃飽死&rdquo。
夏侯惇一聽,也有道理。
說,那末你快傳令,城裡的水不許吃。
張遼想,對,現在進城不久,即使已經取水燒飯,但肯定還沒有燒好。
因此,一聲吩咐:&ldquo來!傳本先行将令:諸葛亮用兵狡猾,城内之水萬萬不可飲用,猶恐水中有毒。
造飯之水,須到西關外去取。
&rdquo 心腹手下人立即出去傳令。
不料,你若不下命令的話,新野可能還要遲一些燒,這條命令一下,燒得更快。
此地夥頭軍從廚房中取出三甏酒,放在三将身旁,切出幾盆熟菜,拿出三副杯筷,都在桌上放好。
夏侯惇拍掉當頭泥,撕去油紙,吹吹幹淨灰塵,捧起甏來,先給張遼、許褚的杯裡斟滿,然後自己也倒了一杯,酒甏往地上一放:&ldquo文遠、仲康請哪!&rdquo 三将在此飲酒,那個手下心腹到外面,把張遼的命令轉達給四城關的傳令兵。
傳令兵立即分頭鳴鑼傳令:&ldquo嘭&hellip&hellip&rdquo 小兵:&ldquo呔!弟兄們聽了:先行将有令,城裡的水恐怕有毒,不能吃,要用水都要到西關外面去取。
&rdquo 西門的小兵聽到這條命令,意見還不大,因為出關取水路還不遠。
但總究要多費手腳了,有的飯已經在燒了,不管燒熟不燒熟,統統倒光,重新領了米、取了水來再燒。
東、北門的小兵聽到這條命令,非常惱火,到西關外取水,要兜過半個城呢。
東門的小兵聽到這條命令,更是跳得八丈高。
心想,見你娘的鬼!這麼清的水有什麼毒?都被諸葛亮吓偏了心!叫我到西門去取水?不要說餓着肚皮,即使吃飽了,這樣穿城而過,到西門外取了水,再進西門,回到東門,也要餓的了!總之,這條命令一下,反應很大,軍士們十分不滿。
我别的地方不說,單說南門四岔路口一座篷帳裡的小兵,本來因為沖鵲尾山時死掉了幾個要好弟兄,已經是滿腹牢騷了,現在飯燒到一半,又聽說要到西門外去取水,真是火上加油:&ldquo去去去!不要燒了。
&rdquo飛起一腳,把鍋子踢掉,夾生飯翻了一地。
篷帳一掀,鑽到外面。
一看,正好是一幢民房的門口,乓地一腳把門踢開:&ldquo咦!沒有闩。
&rdquo 裡面沒有人,怎麼會闩呢?他在火頭上,把張遼不許擅入民房的禁令都忘記了。
抽出火把點旺,照着往裡面去。
看見柱子上有燈,他就點燃,看見中間吊着燈,他也點亮,見一盞,點一盞,一直跑到廚房。
把廚房裡的燈點着,自己的火把踩熄,對四下一望,隻見中間一隻三眼竈,上面梁上挂着風魚臘肉,旁邊一隻水缸,掀開缸蓋一看,火光之下隻見水缸裡水盛得很滿,清澈見底。
心想,百姓家裡的水總不會有毒了吧!回過頭來,看見劈對竈頭有一隻碗櫥。
順手打開櫥門,一股香氣直沖鼻子,沁人肺腑,這家夥口水差一點滴下來。
原來昨日中午,這家百姓剛剛燒好的菜,諸葛亮傳令向樊城遷移,所以來不及吃,放在櫥裡。
這小兵想,與其到西門外去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