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張文遠三沖鵲尾 諸葛亮大戰許褚
關燈
小
中
大
無回。
此時,路遠的馬探倒先回來了。
此地到新野,來回隻有十裡路,騎馬不消多少時間。
馬探到張遼面前丢鞭下馬:&ldquo報禀先行将!&rdquo 張遼:&ldquo何事報來?&rdquo 探兵:&ldquo小卒們奉命到新野打探,隻見新野城門大開,吊橋平鋪;望到城中,家家關門閉戶,路上人影全無,靜悄悄一座空城。
請先行将定奪!&rdquo 張遼:&ldquo退下。
&rdquo 探子退下。
張遼聽說新野是一座空城,此地的劉備、諸葛亮又不知去向,到底是怎麼回事?文遠正在思考。
旁邊許褚一聽,心想,劉備、諸葛亮肯定還在後山。
探子不回來,讓我親自前去。
因此,對張遼說:&ldquo文遠,後山探子去而不歸,待俺許褚前往,看它一個明白。
文遠意下如何?&rdquo 張江想,憑你許褚的本事,哪怕山後有劉備的埋伏,你也不會不回來。
不料,許褚就是不回來,因為,那裡有諸葛亮專門在等他前去。
張江對許褚說:&ldquo既然如此,仲康速去速來,本先行在此等候于你。
&rdquo許褚:&ldquo明白了。
&rdquo說罷,許褚大刀一蕩,将馬一拎,飛馬直奔後山。
再說諸葛亮。
當時,火炮一響,曹兵逃光。
劉備得意洋洋。
孔明站起身來,拉住劉備的袍袖:&ldquo主公,走吧!&rdquo 劉備:&ldquo嗳!軍師,敵軍已經逃遁,我等隻管放心在此便了。
&rdquo 孔明說,恰恰相反!敵人進攻時,我們隻能守在這裡;敵軍撤退,我們也得馬上就走。
老實跟你說,曹軍再次沖來,我沒有本領吓退他們了。
劉備一聽,喔喲,你用的是吓人本領?而且都已經用光了?那末趕快走吧!立即吩咐帶馬。
孔明令小僮車輛侍候。
君臣上馬、登車。
劉封上馬捧槍,帶領五百兵卒,保護他們君臣下山。
到山腳下,孔明吩咐停車。
劉備催促道:&ldquo軍師,快走吧!&rdquo 諸葛亮:&ldquo主公,且慢!在此等候片刻。
&rdquo 劉備:&ldquo等候什麼?&rdquo 諸葛亮:&ldquo等候一員大将到來。
&rdquo 劉備:&ldquo哪一個?&rdquo 諸葛亮:&ldquo許仲康。
&rdquo 劉備想,這三員曹将中,要論武藝,最好的就是許褚。
不知軍師等他做什麼?問道:&ldquo軍師,你等許褚前來作甚哪?&rdquo 諸葛亮:&ldquo亮代主公攻打頭陣。
&rdquo 劉備一聽,難道真的要打嗎?所以,不明白地問:&ldquo軍師當真要作戰?&rdquo 諸葛亮:&ldquo正是。
&rdquo 皇叔想,蠻好的事情,你又要弄些花頭出來了!忙說:&ldquo軍師,不是劉備無情,許褚到來,劉備隻得遠而避之了。
&rdquo 正在這時,張遼的三個探子從前山兜到後山,發現前面馬背上劉備,四輪車上諸葛亮,心中一怔。
要想旋轉身來跑,孔明看得清楚,馬上羽扇一搖;劉封立即從山路邊上殺出,五百小兵把兩個探子圍住,一刀一個,兩刀一雙。
死屍拖開,自己仍舊隐蔽起來。
三批探子,同樣下場。
現在忽聽得山路之上馬蹄清脆,鸾鈴響亮,一聲吆喝,聲若洪鐘:&ldquo呔!妖道諸葛亮,枭雄劉備,爾等逃往哪裡去了?許褚來也!&rdquo 許褚馬到山後,隻見車上坐着諸葛亮,馬上騎着劉備。
心想,不出我所料,果然都在這裡。
劉備看見許褚,對孔明看看,倒果真被你守到了。
事到如今,你不走,不能怪我沒有良心,我要走了。
便招呼劉封:&ldquo兒啊,保護為父走吧!&rdquo 公子爺也是武藝蹩腳的,根本無法同許褚交戰,聽到父親叫他走,來得正好。
他便帶了五百小兵,保護了劉備往新野方向而去。
孔明想,象劉備這樣的主人總算是有良心的了,但是遇到生死關頭,尚且要丢下了我自己去逃生。
好吧,你走吧,你看我會不會死在這裡! 劉備走了一段路,想想不好,我好不容易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他對我确實功勞不小,我豈能丢下他一走了之?因此,扣住馬匹,回頭觀看。
一看,奇怪!諸葛亮非但不逃,相反,四輪車在向許褚馬前迎上前去。
皇權想,難道你真的要與他打嗎?是要打的。
孔明一生總共打過三次。
今天是第一次,大戰許仲康,火燒新野縣;第二次是赤壁大戰之後,孔明掠四郡,在零陵城下,把守将邢道榮殺得落馬翻缰,将他生擒活捉;第三次是進西川,取夔關,戰刀王,收陽平。
因為孔明未出茅廬就有考慮,将來我若當了統帥,或許有些戰将不服,認為我隻會用兵,不能上陣交戰。
雖然,這種說法是毫無道理的,但是我盡量要使人家無話可講。
他想,有些敵将雖有萬夫不當之勇,然而有勇無謀,匹夫之輩。
我盡管手無縛雞之力,卻可以以巧取勝。
于是,孔明就研究出來一種車戰──不是春秋時代的車戰,而是在他這輛四輪車上的特殊戰法。
現在,許褚見諸葛亮的四輪車直往自己馬前撞來,倒也一呆,連忙将馬扣住,倒退幾步,大聲喝道:&ldquo呔!諸葛亮,你與我住了!&rdquo 孔明車停,手執羽扇,對許褚一指:&ldquo馬上許仲康聽着:你武藝如此高強,投在曹操門下,實是可惜。
聽亮良言相勸,速速丢刀下馬,卸甲歸降。
如若不然,本軍師家夥無情!&rdquo 許褚一聽,啊!你諸葛亮也會使家夥?今朝我倒要看一看,你的武器是什麼東西。
許褚:&ldquo諸葛亮,爾的家夥在哪裡?快快拿将出來,待許褚一看。
&rdquo 諸葛亮:&ldquo爾且聽了:亮的家夥勝過十八般兵器,殺人不見血迹。
&rdquo 許褚想,你的武器這麼厲害?我倒也不大相信。
說道:&ldquo諸葛亮,你休要虛張聲勢。
有什麼家夥,隻管拿将出來!&rdquo 諸葛亮:&ldquo許仲康,爾坐穩馬背,看仔細了!&rdquo說罷,右手将羽扇搖動,左手對扇一指──&ldquo喏喏喏,這便是本軍師的家夥。
&rdquo 許褚一看,一把羽扇。
&ldquo哈哈!這算是武器?&rdquo再對自己手中的象鼻九環紫金刀看看,你這扇子能同我這口刀較量?笑話奇談!諸葛亮肯定另有花頭,倒有點吃他不準。
但是,打一定要打的,如果見了諸葛亮不劈他一刀,回去如何向丞相交代?還以為我私通劉備呢!不管怎樣,先劈一刀試試看,看他究竟有什麼花招。
所以喝道:&ldquo妖道諸葛亮看刀!&rdquo說罷,刀起盤頭,&ldquo呼──&ldquo往孔明蓋頂一刀。
孔明端坐車上,不慌不忙:&ldquo且慢!&rdquo豎起手中羽扇,對着劈下來的大刀,搖搖晃晃地迎上去。
許褚一看──&ldquo咦!&rdquo真的用扇子同我的大刀打?!不覺一愣,九環刀頓住。
這時,許褚再一想,我去管他幹什麼?讓他扇子就扇子,我一刀劈了下去再講。
便牙齒一咬,&ldquo嗨&rdquo地一刀。
其實,扇子怎麼能招架大刀呢?《三國》不是《封神榜》,諸葛亮的羽扇也不是鐵扇公主的芭蕉扇。
孔明把扇子向上一舉,這是一個信号,叫兩個推車的童子把四輪車向後倒退。
兩個童子早已訓練得非常娴熟,立即把車子猛地向後一拉。
如果拉長路,那是速度不可能很快的,但是一下子的暴發力,卻相當迅速,四輪車&ldquo呼&rdquo地退下一丈左右。
許褚一刀劈空,家夥往下一沉,人住前面一沖。
連忙穩住身體,收轉大刀,擡頭一看,諸葛亮就在面前。
孔明對他用扇子招招:&ldquo來啊!&rdquo 許褚哪肯罷休,馬沖上來,橫過九環刀:&ldquo看刀!&rdquo 向孔明左腰一刀。
如果劈着,連人帶車劈成兩段。
諸葛亮便起羽扇向左邊招架:&ldquo慢來!&rdquo扇子往左,就是指揮小僮把車子向右,&ldquo格楞!&rd
此時,路遠的馬探倒先回來了。
此地到新野,來回隻有十裡路,騎馬不消多少時間。
馬探到張遼面前丢鞭下馬:&ldquo報禀先行将!&rdquo 張遼:&ldquo何事報來?&rdquo 探兵:&ldquo小卒們奉命到新野打探,隻見新野城門大開,吊橋平鋪;望到城中,家家關門閉戶,路上人影全無,靜悄悄一座空城。
請先行将定奪!&rdquo 張遼:&ldquo退下。
&rdquo 探子退下。
張遼聽說新野是一座空城,此地的劉備、諸葛亮又不知去向,到底是怎麼回事?文遠正在思考。
旁邊許褚一聽,心想,劉備、諸葛亮肯定還在後山。
探子不回來,讓我親自前去。
因此,對張遼說:&ldquo文遠,後山探子去而不歸,待俺許褚前往,看它一個明白。
文遠意下如何?&rdquo 張江想,憑你許褚的本事,哪怕山後有劉備的埋伏,你也不會不回來。
不料,許褚就是不回來,因為,那裡有諸葛亮專門在等他前去。
張江對許褚說:&ldquo既然如此,仲康速去速來,本先行在此等候于你。
&rdquo許褚:&ldquo明白了。
&rdquo說罷,許褚大刀一蕩,将馬一拎,飛馬直奔後山。
再說諸葛亮。
當時,火炮一響,曹兵逃光。
劉備得意洋洋。
孔明站起身來,拉住劉備的袍袖:&ldquo主公,走吧!&rdquo 劉備:&ldquo嗳!軍師,敵軍已經逃遁,我等隻管放心在此便了。
&rdquo 孔明說,恰恰相反!敵人進攻時,我們隻能守在這裡;敵軍撤退,我們也得馬上就走。
老實跟你說,曹軍再次沖來,我沒有本領吓退他們了。
劉備一聽,喔喲,你用的是吓人本領?而且都已經用光了?那末趕快走吧!立即吩咐帶馬。
孔明令小僮車輛侍候。
君臣上馬、登車。
劉封上馬捧槍,帶領五百兵卒,保護他們君臣下山。
到山腳下,孔明吩咐停車。
劉備催促道:&ldquo軍師,快走吧!&rdquo 諸葛亮:&ldquo主公,且慢!在此等候片刻。
&rdquo 劉備:&ldquo等候什麼?&rdquo 諸葛亮:&ldquo等候一員大将到來。
&rdquo 劉備:&ldquo哪一個?&rdquo 諸葛亮:&ldquo許仲康。
&rdquo 劉備想,這三員曹将中,要論武藝,最好的就是許褚。
不知軍師等他做什麼?問道:&ldquo軍師,你等許褚前來作甚哪?&rdquo 諸葛亮:&ldquo亮代主公攻打頭陣。
&rdquo 劉備一聽,難道真的要打嗎?所以,不明白地問:&ldquo軍師當真要作戰?&rdquo 諸葛亮:&ldquo正是。
&rdquo 皇叔想,蠻好的事情,你又要弄些花頭出來了!忙說:&ldquo軍師,不是劉備無情,許褚到來,劉備隻得遠而避之了。
&rdquo 正在這時,張遼的三個探子從前山兜到後山,發現前面馬背上劉備,四輪車上諸葛亮,心中一怔。
要想旋轉身來跑,孔明看得清楚,馬上羽扇一搖;劉封立即從山路邊上殺出,五百小兵把兩個探子圍住,一刀一個,兩刀一雙。
死屍拖開,自己仍舊隐蔽起來。
三批探子,同樣下場。
現在忽聽得山路之上馬蹄清脆,鸾鈴響亮,一聲吆喝,聲若洪鐘:&ldquo呔!妖道諸葛亮,枭雄劉備,爾等逃往哪裡去了?許褚來也!&rdquo 許褚馬到山後,隻見車上坐着諸葛亮,馬上騎着劉備。
心想,不出我所料,果然都在這裡。
劉備看見許褚,對孔明看看,倒果真被你守到了。
事到如今,你不走,不能怪我沒有良心,我要走了。
便招呼劉封:&ldquo兒啊,保護為父走吧!&rdquo 公子爺也是武藝蹩腳的,根本無法同許褚交戰,聽到父親叫他走,來得正好。
他便帶了五百小兵,保護了劉備往新野方向而去。
孔明想,象劉備這樣的主人總算是有良心的了,但是遇到生死關頭,尚且要丢下了我自己去逃生。
好吧,你走吧,你看我會不會死在這裡! 劉備走了一段路,想想不好,我好不容易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他對我确實功勞不小,我豈能丢下他一走了之?因此,扣住馬匹,回頭觀看。
一看,奇怪!諸葛亮非但不逃,相反,四輪車在向許褚馬前迎上前去。
皇權想,難道你真的要與他打嗎?是要打的。
孔明一生總共打過三次。
今天是第一次,大戰許仲康,火燒新野縣;第二次是赤壁大戰之後,孔明掠四郡,在零陵城下,把守将邢道榮殺得落馬翻缰,将他生擒活捉;第三次是進西川,取夔關,戰刀王,收陽平。
因為孔明未出茅廬就有考慮,将來我若當了統帥,或許有些戰将不服,認為我隻會用兵,不能上陣交戰。
雖然,這種說法是毫無道理的,但是我盡量要使人家無話可講。
他想,有些敵将雖有萬夫不當之勇,然而有勇無謀,匹夫之輩。
我盡管手無縛雞之力,卻可以以巧取勝。
于是,孔明就研究出來一種車戰──不是春秋時代的車戰,而是在他這輛四輪車上的特殊戰法。
現在,許褚見諸葛亮的四輪車直往自己馬前撞來,倒也一呆,連忙将馬扣住,倒退幾步,大聲喝道:&ldquo呔!諸葛亮,你與我住了!&rdquo 孔明車停,手執羽扇,對許褚一指:&ldquo馬上許仲康聽着:你武藝如此高強,投在曹操門下,實是可惜。
聽亮良言相勸,速速丢刀下馬,卸甲歸降。
如若不然,本軍師家夥無情!&rdquo 許褚一聽,啊!你諸葛亮也會使家夥?今朝我倒要看一看,你的武器是什麼東西。
許褚:&ldquo諸葛亮,爾的家夥在哪裡?快快拿将出來,待許褚一看。
&rdquo 諸葛亮:&ldquo爾且聽了:亮的家夥勝過十八般兵器,殺人不見血迹。
&rdquo 許褚想,你的武器這麼厲害?我倒也不大相信。
說道:&ldquo諸葛亮,你休要虛張聲勢。
有什麼家夥,隻管拿将出來!&rdquo 諸葛亮:&ldquo許仲康,爾坐穩馬背,看仔細了!&rdquo說罷,右手将羽扇搖動,左手對扇一指──&ldquo喏喏喏,這便是本軍師的家夥。
&rdquo 許褚一看,一把羽扇。
&ldquo哈哈!這算是武器?&rdquo再對自己手中的象鼻九環紫金刀看看,你這扇子能同我這口刀較量?笑話奇談!諸葛亮肯定另有花頭,倒有點吃他不準。
但是,打一定要打的,如果見了諸葛亮不劈他一刀,回去如何向丞相交代?還以為我私通劉備呢!不管怎樣,先劈一刀試試看,看他究竟有什麼花招。
所以喝道:&ldquo妖道諸葛亮看刀!&rdquo說罷,刀起盤頭,&ldquo呼──&ldquo往孔明蓋頂一刀。
孔明端坐車上,不慌不忙:&ldquo且慢!&rdquo豎起手中羽扇,對着劈下來的大刀,搖搖晃晃地迎上去。
許褚一看──&ldquo咦!&rdquo真的用扇子同我的大刀打?!不覺一愣,九環刀頓住。
這時,許褚再一想,我去管他幹什麼?讓他扇子就扇子,我一刀劈了下去再講。
便牙齒一咬,&ldquo嗨&rdquo地一刀。
其實,扇子怎麼能招架大刀呢?《三國》不是《封神榜》,諸葛亮的羽扇也不是鐵扇公主的芭蕉扇。
孔明把扇子向上一舉,這是一個信号,叫兩個推車的童子把四輪車向後倒退。
兩個童子早已訓練得非常娴熟,立即把車子猛地向後一拉。
如果拉長路,那是速度不可能很快的,但是一下子的暴發力,卻相當迅速,四輪車&ldquo呼&rdquo地退下一丈左右。
許褚一刀劈空,家夥往下一沉,人住前面一沖。
連忙穩住身體,收轉大刀,擡頭一看,諸葛亮就在面前。
孔明對他用扇子招招:&ldquo來啊!&rdquo 許褚哪肯罷休,馬沖上來,橫過九環刀:&ldquo看刀!&rdquo 向孔明左腰一刀。
如果劈着,連人帶車劈成兩段。
諸葛亮便起羽扇向左邊招架:&ldquo慢來!&rdquo扇子往左,就是指揮小僮把車子向右,&ldquo格楞!&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