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張文遠三沖鵲尾 諸葛亮大戰許褚

關燈
,向後退者有罪;我算定諸葛亮并無火攻。

    軍士們,與我大膽地往上沖啊!&rdquo說罷,招呼一聲許褚、夏侯惇,自己一馬當先沖上山去。

    曹兵蜂擁而上。

     山上劉備一看,敵人倒又來了。

    他放聲大笑:&ldquo哈哈!軍師,張遼又來了,請軍師操琴哪。

    &rdquo但見孔明手執羽扇,一言不發。

    劉備想,大約要等敵軍沖到腳邊才操呢。

    對的,爬得高,摔得重嘛。

    片刻之間,曹兵曹将已沖到離篷帳一百多步了。

     劉備對孔明說:&ldquo軍師,此時你可以操琴了!&rdquo 孔明搖搖頭:&ldquo主公,無用了。

    &rdquo 劉備聽說操琴無用,又不懂是什麼道理,要緊問:&ldquo軍師,因何無用呀?&rdquo 諸葛亮:&ldquo主公聽了,方才是敵軍誤以為又同博望坡一樣,琴聲一響,烈火頓起。

    因而主公按動琴弦,他們就吓得亡魂喪膽,狼狽逃竄。

    如今,他們見我并無火攻,二次沖上山來,這操琴就無用了!&rdquo 劉備聽他這麼一講,方知個中原委。

    那現在怎麼辦呢?問道:&ldquo軍師,那末而今如此奈何啊?&rdquo 諸葛亮:&ldquo主公,不必驚慌,亮别有良策。

    &rdquo說罷,吩咐童子将瑤琴收去。

     然後,孔明命令公子劉封将五百官兵分成前後兩批,向曹軍射箭。

    每個小兵身上有五十枝箭──背上廿四條,胸前廿五條,一條扣在弓弦上。

    射一支,抽一支,背上的抽光,胸前的移到背後,射光算數。

     漢兵:&ldquo呔!曹兵曹将招箭呐!&rdquo &ldquo嗖&hellip&hellip&rdquo箭象雨點般往山下射去。

     張遼看見亂箭,心中高興。

    諸葛亮果然沒有埋伏,隻能放箭。

    大将是不怕亂箭的。

    張遼舞動銀刀,将箭撥開。

    夏侯惇這時象踏癟的皮球──一包氣。

    唉!諸葛亮真沒有用,拿點亂箭來吓人!一隻眼搖動長槍擋開亂箭。

    許褚亦然舞起刀花。

    雖然箭射不到他們,但他們也無法沖上去。

     無多片刻,山上已經斷箭了。

    五百弟兄對軍師看看,箭要射光了,如何是好?孔明羽扇一搖:&ldquo退下。

    &rdquo 五百兵退到兩旁。

    孔明捋着三绺清須,對下面一看,隻見曹兵曹将離此地不滿百步。

    回頭對劉備笑笑,雖然此地一無埋伏,但是吓人的本事我多着呢!便把羽扇上下左右搖動。

    公子爺劉封一見軍師搖羽扇,馬上跑到篷帳後面,傳令道:&ldquo軍師有令:點炮!&rdquo 篷帳後面有一尊火炮,炮的周圍堆滿稻草、茅草、硫磺、煙硝,是名符其實的一尊火炮。

    隻要炮聲一響,這些引火之物頓時一起燃燒,這火光可以照得整個山頭一片通紅。

    但不過隻有兩秒鐘時間,馬上就要熄滅。

    孔明料定,兩秒鐘盡足夠矣,下面這批人連兩秒鐘都等不及的。

    現在守在火炮邊上的弟兄,聽到公子爺命令點炮,立即抽出火把,點旺藥錢。

    人家爆炒米都要打聲招呼:&ldquo響羅──轟!&rdquo好讓别人有個思想準備。

    諸葛亮連放炮都悶聲不響的。

    劉備正在全神貫注看着沖 上來的曹兵,沒料到背後突然&ldquo轟&rdquo地一聲巨響,吓得劉備從座位上跳了起來。

    回頭一看,眼前一片火光,耳邊隻聽見山坡上混亂非凡。

     夏侯惇眼睛隻有一隻,但看得頂清楚。

    聽見&ldquo轟!&rdquo一聲,看見&ldquo唰&rdquo一亮──&ldquo啘嘿!&rdquo心想,這下來真的了!一面圈馬就跑,一面對張遼喊道:&ldquo文遠,可曾看見,諸葛亮的&lsquo老掉&rsquo果真來了!──仲康,快走!&rdquo 許褚也看得明白,聽得清楚,所以也已經圈轉馬頭:&ldquo元讓,走哇!&rdquo 二人沖下山去。

    這時的曹兵,也顧不得張遼的命令了,甯可回去受軍法,總比燒死要好得多。

    尤其是大将已經先逃,我們小兵跟着跑是無可非議的了。

    因此,前隊作後隊,後隊改前隊,拚命往山下逃奔。

     再說張遼,他聽得炮聲,看見火光,大吃一驚。

    心想,諸葛亮的用兵确是神奇,這麼一座荒山如何燒法?真是學到老,學不了。

    現在來不及研究,隻有先逃下山去再講。

    到山腳下,三将扣住馬匹。

    張遼想想覺着不對!諸葛亮究竟怎麼燒法的?他們自己也在山上,難道這火隻燒我們,不燒他們的?再則孔明的火攻到底厲害得怎樣,我倒也要見識見識。

    所以回頭一看,隻見山上非但依然一點火星都沒有,而且連劉備、諸葛亮、一員白袍小将及幾百兵了都不知去向,剩下一座空篷帳。

    張遼不覺脫口喊道:&ldquo奇了!&rdquo 夏侯惇聽見張遼叫奇怪,心想,有什麼奇怪!諸葛亮的火攻就是來得這麼快的。

    現在山上肯定已是一片火海了。

    回頭一望,山上十分平靜,不見一點火光。

    他也覺得奇怪了。

    剛才明明一片通紅,現在怎麼會沒有火的呢?看來諸葛亮真的放了一蓬煙火。

    而且炮聲一響,就此人影全無。

    這套戲法倒變得不錯。

    張遼此時也來不及追究哪一個先逃,急忙派三路探子去打聽:一路山上,一路山後──這兩路都是步探。

    還有一路馬探,往新野縣察看,探個明白。

    先說兩個上山的步兵探子,一路往山上走,隻見屍首七橫八豎。

     探甲:&ldquo我的哥哎,你看!沖了半天,火攻沒有,但是被自己人殺掉了那麼多弟兄!&rdquo 探乙:&ldquo是啊。

    夏侯惇、許褚這兩個王八旦真辣手,把自己弟兄槍挑鑽打,亂劈亂砍。

    這些弟兄,沒有被諸葛亮燒死,反而死在自己人手裡。

    真是可憐!&rdquo 兩人邊說邊上山。

    到山頂上,兜過篷帳,隻見一尊火炮。

     探甲:&ldquo你看,一門炮。

    我們十萬弟兄就上了這個玩意兒的當,被它&lsquo轟&rsquo地一下,吓得全部逃光。

    &rdquo 探乙:&ldquo那末,現在劉備、諸葛亮上哪兒去了呢?&rdquo 兩人居高臨下,對新野方面一望,隻見在新野、樊城兩地之間有一條河,名叫樊河。

    河面上有兩條船。

     探甲:&ldquo你看,樊河面上好象有兩條船隻。

    &rdquo 探乙:&ldquo打瞟遠鏡看。

    &rdquo 兩人抽出瞟遠鏡一看,隻見兩條船上都揚起了三道篷帆,直往樊城方向駛去。

     探甲:&ldquo我的哥哎,我看一定是劉備、諸葛亮坐了船逃往樊城去了。

    &rdquo 探乙:&ldquo對。

    咱們快去禀報張大先行。

    &rdquo 這兩人自作聰明。

    劉備、諸葛亮哪有跑得這樣快呢!你們逃下前山,他們也最多下得後山。

    兩個探子以為已經探明,匆匆下前山,到張遼馬前:&ldquo報禀先行将,小卒們奉命上山打探,隻見山上自己弟兄死了好多,約有三、四千人,實在可憐。

    &rdquo 張遼對許褚、夏侯惇看看:我一個弟兄都沒有殺,都是你們兩個的戰功!不過現在死也死了,不必多講。

    要緊問探子:&ldquo山上究竟如何模樣?&rdquo 探兵:&ldquo回先行将:我們到了山上,沒有見到一個人影。

    隻在篷帳後面發現一門火炮。

    看看我們剛才就是上了這個玩藝兒的當。

    &rdquo 張遼點點頭,想不到我會被這麼一尊火炮吓退。

    急忙問:&ldquo那末,劉備、諸葛亮、白袍小将及數百兵了都到哪裡去了?&rdquo 探兵:&ldquo回先行将,我們發現在樊河面上有兩條舟船,往樊城而去。

    看來劉備他們都坐着船逃往樊城去了。

    &rdquo 張遼:&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張遼覺得此話不可信。

    雖然諸葛亮神出鬼沒,但無論如何也沒有這樣快的。

    好在還有兩路探子,且聽他們報來消息。

    便說道:&ldquo你們先退下。

    &rdquo 這兩個探子退過一旁。

    張遼以為山後的探子不久就會來的。

    但是,等了半天還不來。

    所以,馬上再派幾個探子前去;結果仍舊不見回來。

    張遼連派三批探子,都象斷線的風筝,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