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針鋒相對(9)

關燈
趙明帝盯着楚名棠良久,方微微笑道:“楚卿從平原郡一路趕來也辛苦了,在京城安置下來了嗎,朕怎麼沒見禮部的奏折?”

    按趙國慣例,地方官赴京任職若在京城原本無住處的,可向禮部申報,由禮部奏請皇上後再行安排。楚名棠赴京由于直接住到了楚府,并未向禮部申報,況且他已是楚氏宗主,可以說是楚府的主人了,自然不需朝廷另行安排住處了。

    楚名棠知道皇上此問别有深意,道:“多謝皇上關心,隻是臣大伯年老體弱,知名棠來京,便邀名棠住到逍遙侯府,故未向禮部申報。”

    趙明帝道:“哦,是這樣啊。隻是楚卿久住逍遙府恐怕不大方便吧,要不要朕讓禮部為楚卿另尋一住處?”

    楚名棠有些猶豫,知道如果拒絕的話等于和皇上徹底決裂了。可想想自己還能退嗎,隻好低頭說道:“皇上不必為臣費心了,臣在逍遙侯府住得很好。”

    趙明帝大怒。昨天得知楚名棠進京後便住到了楚府,他對楚名棠的最後一絲希望也告破滅,在書房破口大罵,把方令信和郭懷吓得噤若寒蟬。今日見了楚名棠,他出言試探,不想仍為楚名棠拒絕。

    趙明帝撫着胸口,強抑怒氣道:“那朕倒省心了,退下吧。”

    楚名棠退回原位,心中也有幾分愧疚之情。畢竟如果不是皇上當年大力提拔,他也不會當上平原郡太守這一職,也就不可能入主楚府;但趙明帝讓他對付楚氏一族,他是絕對不願意的,這樣一來他将被天下楚氏族人所不齒。趙明帝出生帝王之家,根本不明白世家子弟對家族的感情,對所有楚先行的後人來說,上京楚府是他們的根,楚名棠絕不想做随波漂蕩的無根浮萍。

    趙明帝喘了幾下,道:“還有什麼要上奏嗎?”

    方令信出列道:“啟奏皇上,京城附近幾位知縣來報,近來京城附近不甚太平,盜賊四起,懇請皇上派兵相助。”

    趙明帝道:“這些小事也來煩朕,禁軍統領趙無尚,命你派兵到京城各縣協助剿匪。”

    一個身着武将服的官員出列道:“啟奏皇上,京城禁軍平日可動用兵力不過二萬人,且部分還需作為機動,若還調兵到各縣剿匪,恐怕力所不及。”

    方令信道:“可京城附近治安也不容忽視,趙統領還是勉為其難,想法派些人去吧。”

    郭懷突然看了楚名棠一眼,出列道:“皇上,近年來京城及附近各縣人日益增多,僅憑五萬禁軍維護治安實在是捉襟見肘,臣懇請皇上另行抽調一萬大軍到京城外駐紮,現有五萬禁軍護衛皇宮和京城,新調一萬人可命名為城防軍,負責京城附近地區的治安。”

    趙明帝點點頭道:“郭卿言之有理。”

    湯受望出列道:“郭大人,那這城防軍領軍授何官職,又為幾品?”

    方令信道:“趙統領為二品将軍,那城防軍領軍就為三品吧,受趙統領管轄。”

    楚名棠見皇上和這幾人一彈一唱,顯然是事前商議好的,仔細一想,頓時渾身冷汗。

    楚名棠看了看,幾個楚氏一族的官員也面露焦急之色,向他暗中示意,楚名棠心中不由得暗暗叫苦,難道上任第一天就要和皇上針鋒相對嗎?

    可這城防軍一旦建起來,就如同一把利劍高懸在楚氏一族的頭頂上。楚名棠年輕時也在京中多年,知道禁衛軍原本是從各大軍營中挑選而來的最勇猛之士,可是經過數百年已大不如前,如今的禁衛軍軍官大都由世家子弟組成,在楚名棠看來,其戰鬥力還遠不如南線大營,而且禁衛軍中楚氏族人也有不少。但再建一支城防軍就難說了,極有可能調一支精銳部隊過來,那楚家可就受制于人了。

    楚名棠突然上前一步道:“皇上,臣有事啟奏。”

    趙明帝看了看他,沒好氣地道:“楚卿請講。”

    楚名棠從袖中拿出一奏折,道:“臣在南線大營時,倚我大趙鴻運、托皇上之福,擊潰南齊水師十萬官兵,俘敵六萬餘人。南齊朝廷懾皇上天威,派使臣前來議和,已賠償我朝黃金萬兩、珍寶古玩無數,并獻給皇上南齊歌妓一百八十名。微臣已将此全部帶至京城,并一一登記清楚,請皇上過目。”

    一旁的太監将奏折從楚名棠手中接了過去,呈于龍案之上。趙明帝看了看,不禁露出一絲笑容。趙明帝自登基以來從未動過兵戈之事,此戰取得如此大勝,可以說是大壯國威。

    堂下衆臣也紛紛向皇上道賀,隻有方令信隐隐覺得楚名棠此舉肯定别有用意。

    趙明帝笑道:“南線大營此戰取得如此大捷,楚卿功不可沒,朕賞你黃金兩千兩,南齊歌妓五十名。”

    楚名棠躬身道:“謝皇上。臣還有一事啟奏。”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