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功成名就(5)
關燈
小
中
大
郭懷遲疑道:“臣在北疆時,對陣的是塞外的胡蠻,和南齊不好相提并論。名棠此番指揮的又是水仗,恕微臣不好妄加評論。臣隻知道名棠精通兵法,但其中詳情,這個微臣也不知,恐怕隻有等詳細戰報送來後方可知曉。”
趙明帝閉上眼睛沉默不語。
郭懷看着趙明帝,小聲道:“皇上,那此份戰報明日早朝是否照例通告衆大臣?”
趙明帝長歎一聲道:“能不告知衆大臣嗎?楚名棠既然已将戰報送到朕的手裡,那楚天放的手中恐怕早就有了。”
郭懷不敢再做聲,悄然退了下去。
趙明帝緩緩睜開眼,輕聲自語道:“楚名棠,朕真沒想到你居然還精通兵法,打了個這麼大的勝仗,将朕逼得無路可退了。”
楚亭棠茫然看着朝殿上的大臣們,耳中嗡嗡作響,一些大臣不斷沖他指指點點,那禦史唐大人更是口沫飛濺,滿臉怒色,手指都要戳到楚亭棠臉上來了。
他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早朝之前這位唐大人還親熱地與他打哈哈。可皇上一來,他就第一個出列彈劾楚亭棠貪贓枉法、霸占田地、禦下不嚴,要求皇上将楚亭棠革職查辦。未等皇上開口,平素與楚亭棠交好的大臣們就一個個走出來,一一數說他的罪狀。
趙明帝被吵得頭暈腦脹,雖然他對楚亭棠也頗有不滿,但畢竟顧忌楚天放,不敢對他如何。沒想到今日竟有那麼多人同時彈劾楚亭棠,其中還有許多屬于楚系的官員。他看了看站在衆官之首的相國方令信,道:“方卿,你認為該如何?”
方令信也正在琢磨這是怎麼回事,如果說此事與楚天放那老家夥無關他是絕對不信的。能讓朝中楚系官員同時彈劾一人,除了這隻老狐狸是無人能做到的,但他為什麼要彈劾自己兒子呢?
聽皇上詢問于他,方令信不敢不答,雖然他還沒想清楚,但直覺告訴他不可附衆議罷免楚亭棠,于是說道:“皇上,楚尚書任刑部尚書一職已有近十年,雖然能力平平,但也兢兢業業,未曾出什麼大錯。如今隻憑唐禦史一面之辭就免去尚書的官位,未免也太草率了些。”
唐禦史冷笑一聲:“相國大人說下官是一面之辭,就是說下官空口無憑了?來人,把憑證擡上來。”
兩個禦史丞官将一個箱子擡到大殿上。
唐禦史指那箱子對方令信說道:“相國大人請看。”
方令信将箱中之物翻了翻,退後沉默不語。箱中全是楚亭棠收禮的一些記錄,還有一些在京城郊外霸占田地的狀紙。官員收些财物、占幾畝良田原本是相當正常的事,但拿到早朝上來說,這足以定罪。況且唐禦史既然敢把這些搬上來,必然是有根有據,容不得楚亭棠抵賴。方令信與楚亭棠并無深交,反而素有嫌隙,如今要他極力為楚亭棠擔保,方令信也并不情願。
趙明帝将呈上來的證據看了看,道:“既然如此,方卿認為該如何處置?”
方令信躬身答道:“既然證據确鑿,當免去楚亭棠尚書之位。念在他在刑部多年,也算勤懇,就下放到幽州任太守吧。”他始終不願對楚亭棠處罰過重,總覺得其中有蹊跷。
趙明帝點點頭,道:“楚亭棠……”
楚亭棠不等皇上将話說完,出列道:“楚亭棠罪有應得,甘願去幽州。”
楚亭棠此刻心灰意冷,他不是一個蠢人,深知今日之事必是自己父親安排,而他事前竟沒得到一絲消息,顯然父親已不将他這兒子放在心上。
趙明帝道;“那好,限你三日離京,赴幽州上任吧。”
楚亭棠将頂帽卸下,放在地上,對趙明帝拜了三拜,退下殿去。
趙明帝突然想起一事,南線捷報尚未告知群臣,清了清嗓子道:“衆卿家。南線大營統領楚名棠傳來捷報,南線大營與齊國交戰數日,殲敵軍十萬餘人,徹底摧毀南齊水師大營……”
朝堂之上突然傳來聲異響,衆臣都向方令信看去,隻見他緊握雙拳,臉色鐵青。方令信知道,他阻止楚名棠入朝的最後一個借口已經不在。
楚亭棠渾渾噩噩地回到府中,隻見父親楚天放已在庭院中等着他。
見到父親,楚亭棠怒氣叢生,但話到口中,卻又咽了下去。在父親虎威之下,他實在沒有勇氣發火,隻好恨恨地返身出去。
趙明帝閉上眼睛沉默不語。
郭懷看着趙明帝,小聲道:“皇上,那此份戰報明日早朝是否照例通告衆大臣?”
趙明帝長歎一聲道:“能不告知衆大臣嗎?楚名棠既然已将戰報送到朕的手裡,那楚天放的手中恐怕早就有了。”
郭懷不敢再做聲,悄然退了下去。
趙明帝緩緩睜開眼,輕聲自語道:“楚名棠,朕真沒想到你居然還精通兵法,打了個這麼大的勝仗,将朕逼得無路可退了。”
楚亭棠茫然看着朝殿上的大臣們,耳中嗡嗡作響,一些大臣不斷沖他指指點點,那禦史唐大人更是口沫飛濺,滿臉怒色,手指都要戳到楚亭棠臉上來了。
他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早朝之前這位唐大人還親熱地與他打哈哈。可皇上一來,他就第一個出列彈劾楚亭棠貪贓枉法、霸占田地、禦下不嚴,要求皇上将楚亭棠革職查辦。未等皇上開口,平素與楚亭棠交好的大臣們就一個個走出來,一一數說他的罪狀。
趙明帝被吵得頭暈腦脹,雖然他對楚亭棠也頗有不滿,但畢竟顧忌楚天放,不敢對他如何。沒想到今日竟有那麼多人同時彈劾楚亭棠,其中還有許多屬于楚系的官員。他看了看站在衆官之首的相國方令信,道:“方卿,你認為該如何?”
方令信也正在琢磨這是怎麼回事,如果說此事與楚天放那老家夥無關他是絕對不信的。能讓朝中楚系官員同時彈劾一人,除了這隻老狐狸是無人能做到的,但他為什麼要彈劾自己兒子呢?
聽皇上詢問于他,方令信不敢不答,雖然他還沒想清楚,但直覺告訴他不可附衆議罷免楚亭棠,于是說道:“皇上,楚尚書任刑部尚書一職已有近十年,雖然能力平平,但也兢兢業業,未曾出什麼大錯。如今隻憑唐禦史一面之辭就免去尚書的官位,未免也太草率了些。”
唐禦史冷笑一聲:“相國大人說下官是一面之辭,就是說下官空口無憑了?來人,把憑證擡上來。”
兩個禦史丞官将一個箱子擡到大殿上。
唐禦史指那箱子對方令信說道:“相國大人請看。”
方令信将箱中之物翻了翻,退後沉默不語。箱中全是楚亭棠收禮的一些記錄,還有一些在京城郊外霸占田地的狀紙。官員收些财物、占幾畝良田原本是相當正常的事,但拿到早朝上來說,這足以定罪。況且唐禦史既然敢把這些搬上來,必然是有根有據,容不得楚亭棠抵賴。方令信與楚亭棠并無深交,反而素有嫌隙,如今要他極力為楚亭棠擔保,方令信也并不情願。
趙明帝将呈上來的證據看了看,道:“既然如此,方卿認為該如何處置?”
方令信躬身答道:“既然證據确鑿,當免去楚亭棠尚書之位。念在他在刑部多年,也算勤懇,就下放到幽州任太守吧。”他始終不願對楚亭棠處罰過重,總覺得其中有蹊跷。
趙明帝點點頭,道:“楚亭棠……”
楚亭棠不等皇上将話說完,出列道:“楚亭棠罪有應得,甘願去幽州。”
楚亭棠此刻心灰意冷,他不是一個蠢人,深知今日之事必是自己父親安排,而他事前竟沒得到一絲消息,顯然父親已不将他這兒子放在心上。
趙明帝道;“那好,限你三日離京,赴幽州上任吧。”
楚亭棠将頂帽卸下,放在地上,對趙明帝拜了三拜,退下殿去。
趙明帝突然想起一事,南線捷報尚未告知群臣,清了清嗓子道:“衆卿家。南線大營統領楚名棠傳來捷報,南線大營與齊國交戰數日,殲敵軍十萬餘人,徹底摧毀南齊水師大營……”
朝堂之上突然傳來聲異響,衆臣都向方令信看去,隻見他緊握雙拳,臉色鐵青。方令信知道,他阻止楚名棠入朝的最後一個借口已經不在。
楚亭棠渾渾噩噩地回到府中,隻見父親楚天放已在庭院中等着他。
見到父親,楚亭棠怒氣叢生,但話到口中,卻又咽了下去。在父親虎威之下,他實在沒有勇氣發火,隻好恨恨地返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