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功成名就(3)
關燈
小
中
大
楚铮也看到了父親。見楚名棠直愣愣地盯着自己,不禁伸了伸舌頭,今天太招搖了,看來回去後父親大人要來個三堂會審了。
楚洛水等三人見過了楚名棠。楚名棠還未曾從震驚中醒悟過來,指了指場中的楚铮,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夏漠是個直爽人,說話沒什麼顧忌。他向楚名棠行禮道:“恭喜統領大人,公子年紀雖小,但武功高強,末将想不出十年,我大趙又将出一個絕世猛将。”
楚洛水和周寒安在一旁也連連點頭。
回到帳内,楚名棠看着束手而立的楚铮,心中千頭萬緒,不知如何開口。
這些年來,他專注于南線大營之事,對楚铮關心甚少。不知不覺,自己這個最心愛的孩子也已長大,而且成長之快出乎他的意料。
楚名棠的三個兒子中,大兒子楚軒少年老成,頗有其父之風,但為人過于方正,楚名棠經過官場多年磨煉,深知方正之人很難在朝中謀得高位,最多至禦史而已;三兒子楚原,天性輕佻,心思敏捷,但鋒芒畢露,若不經過幾番挫折,亦難成大器。在此戰之前,他全心栽培楚軒和楚原,從未将楚铮放在心上,認為還為時尚早,卻不想楚铮擅自從平原城偷跑過來。楚名棠無奈之下隻好将他留在身邊,可就在這短短數日,楚铮就已漸露峥嵘,不僅折服了帳下衆幕僚,而且在對戰況預判、軍情走勢以及對留守南齊水師大營并封鎖信息、殲滅來援軍隊的計謀,無不有他獨到之處。今日在黑騎軍校場上又見楚铮大發神威,連黑騎軍的幾個将領也深感歎服。楚名棠也知黑騎軍眼高于頂,絕不肯輕易服人,即使對自己,除了楚洛水因同系楚氏族人而全力支持外,其餘人無不有幾分陽奉陰違,而楚铮小小年紀就能讓他們齊聲稱贊,實在是件不可思議之事。
除了楚家始祖先行公,這數百年來,楚氏族人還沒有出個真正文武雙全的人物。楚名棠想到,難道真是天興我楚氏?
楚名棠突然問道:“你那武功,可是你師父吳先生所教?”
楚铮見楚名棠長久一言不發,正神遊天外,被突此一問,慌忙扯出吳安然這張虎皮,答道:“正是。”
楚名棠暗想:如此看來,那吳安然也非尋常之人,此人學識亦高,如能好生馭使,日後也必堪大用。
楚名棠取過那封今晨才收到的密報,遞給楚铮:“你看看這個。”
楚铮有些莫名其妙,父親怎麼問了這一句就什麼都不問了,虧自己還絞盡腦汁打了不少腹稿。
楚铮打開密報,楚名棠在一旁說道:“這是今晨才收到的,南齊軍見我軍返回江北,趁機重新占領水師大營,在岸邊大肆建造防禦工事,以防今後我南線大營再度攻擊。”
楚铮看完了想想道:“父親的意思是否想趁他們立足未穩之際,命江邊水師大營對他們進行再次襲擊?”
楚名棠看他良久,臉露贊許之色道:“正是,铮兒,你覺得如何?”
楚铮嘿嘿笑了聲道:“孩兒隻是個小孩子,哪裡懂得那麼多。”
楚名棠正色道:“不然。這些天來為父覺得你熟知兵法,對戰事大局把握得當,絕不像是初次涉及用兵之事。”楚名棠看着楚铮,搖了搖頭道:“這正是為父百思不得其解之處。”
楚铮被父親看得發毛,幹笑道:“那大概是孩兒自幼熟讀兵書,對古往今來各類戰事比較感興趣之故吧。”
楚名棠道:“這個為父知道,為父書房中那《孫子兵法》、《尉僚子》等幾本兵書都快讓你翻爛了,但若論熟讀兵書,那當年趙括紙上談兵何嘗不是令衆人折服,卻導緻長平之敗。但铮兒你用兵卻不拘于形,揮灑自如,其中原因……”楚名棠對着楚铮冷笑一聲,“那就不得而知了。”
楚铮寒毛直豎,暗自後悔這幾天太得意忘形了,給點陽光就燦爛,也不想想自己這老爸是什麼人物,豈能不生疑?
但現在再藏拙恐怕不行了,不過眼前這畢竟是老爸,再怎麼樣也不會害自己,隻不過以後要費心思編故事了。
咳嗽一聲,楚铮彈了彈手中紙,轉移話題道:“孩兒亦覺得此事可行。原因有三,其一,據此密報上所言,南齊在水師大營不過六萬餘人,都是從各地到來的援軍,彼此配合自然生疏;其二,南齊水師大營船隻已幾乎全部被毀,無法威脅我江面船隻,我軍當可進退自如;其三,那江邊的防禦工事在我軍離開時已被徹底搗毀,想要修複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我軍此次進攻,傷亡不會太大。而且經此一戰,孩兒發現南齊可以說全無帥才,拘泥不化、冥頑不靈的倒大有人在,哪及父親用兵如天馬行空、無迹可尋。”楚铮把剛剛楚名棠稱贊他的言語稍加改動,如數奉還給楚名棠,“前些時日父親擔憂李永德麾下未曾經曆實戰,将來未必可堪大用,如今正可将其作為主力,黑騎軍和劉啟善部從兩翼攻擊,南齊大都為步兵,各部又不甚熟悉,必将陣腳大亂,我軍便可趁機取勝。”
楚名棠沉吟半晌突然道:“那給上京的戰報折子是何時送的?”
楚铮想了想:“是從江南回來後第二天送出去的,但所用的并不是三百裡特快加急。”
“唔,還來得及,等此仗打完兩份戰報可同時到京城。铮兒,今晚起你可要忙了。”
楚洛水等三人見過了楚名棠。楚名棠還未曾從震驚中醒悟過來,指了指場中的楚铮,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夏漠是個直爽人,說話沒什麼顧忌。他向楚名棠行禮道:“恭喜統領大人,公子年紀雖小,但武功高強,末将想不出十年,我大趙又将出一個絕世猛将。”
楚洛水和周寒安在一旁也連連點頭。
回到帳内,楚名棠看着束手而立的楚铮,心中千頭萬緒,不知如何開口。
這些年來,他專注于南線大營之事,對楚铮關心甚少。不知不覺,自己這個最心愛的孩子也已長大,而且成長之快出乎他的意料。
楚名棠的三個兒子中,大兒子楚軒少年老成,頗有其父之風,但為人過于方正,楚名棠經過官場多年磨煉,深知方正之人很難在朝中謀得高位,最多至禦史而已;三兒子楚原,天性輕佻,心思敏捷,但鋒芒畢露,若不經過幾番挫折,亦難成大器。在此戰之前,他全心栽培楚軒和楚原,從未将楚铮放在心上,認為還為時尚早,卻不想楚铮擅自從平原城偷跑過來。楚名棠無奈之下隻好将他留在身邊,可就在這短短數日,楚铮就已漸露峥嵘,不僅折服了帳下衆幕僚,而且在對戰況預判、軍情走勢以及對留守南齊水師大營并封鎖信息、殲滅來援軍隊的計謀,無不有他獨到之處。今日在黑騎軍校場上又見楚铮大發神威,連黑騎軍的幾個将領也深感歎服。楚名棠也知黑騎軍眼高于頂,絕不肯輕易服人,即使對自己,除了楚洛水因同系楚氏族人而全力支持外,其餘人無不有幾分陽奉陰違,而楚铮小小年紀就能讓他們齊聲稱贊,實在是件不可思議之事。
除了楚家始祖先行公,這數百年來,楚氏族人還沒有出個真正文武雙全的人物。楚名棠想到,難道真是天興我楚氏?
楚名棠突然問道:“你那武功,可是你師父吳先生所教?”
楚铮見楚名棠長久一言不發,正神遊天外,被突此一問,慌忙扯出吳安然這張虎皮,答道:“正是。”
楚名棠暗想:如此看來,那吳安然也非尋常之人,此人學識亦高,如能好生馭使,日後也必堪大用。
楚名棠取過那封今晨才收到的密報,遞給楚铮:“你看看這個。”
楚铮有些莫名其妙,父親怎麼問了這一句就什麼都不問了,虧自己還絞盡腦汁打了不少腹稿。
楚铮打開密報,楚名棠在一旁說道:“這是今晨才收到的,南齊軍見我軍返回江北,趁機重新占領水師大營,在岸邊大肆建造防禦工事,以防今後我南線大營再度攻擊。”
楚铮看完了想想道:“父親的意思是否想趁他們立足未穩之際,命江邊水師大營對他們進行再次襲擊?”
楚名棠看他良久,臉露贊許之色道:“正是,铮兒,你覺得如何?”
楚铮嘿嘿笑了聲道:“孩兒隻是個小孩子,哪裡懂得那麼多。”
楚名棠正色道:“不然。這些天來為父覺得你熟知兵法,對戰事大局把握得當,絕不像是初次涉及用兵之事。”楚名棠看着楚铮,搖了搖頭道:“這正是為父百思不得其解之處。”
楚铮被父親看得發毛,幹笑道:“那大概是孩兒自幼熟讀兵書,對古往今來各類戰事比較感興趣之故吧。”
楚名棠道:“這個為父知道,為父書房中那《孫子兵法》、《尉僚子》等幾本兵書都快讓你翻爛了,但若論熟讀兵書,那當年趙括紙上談兵何嘗不是令衆人折服,卻導緻長平之敗。但铮兒你用兵卻不拘于形,揮灑自如,其中原因……”楚名棠對着楚铮冷笑一聲,“那就不得而知了。”
楚铮寒毛直豎,暗自後悔這幾天太得意忘形了,給點陽光就燦爛,也不想想自己這老爸是什麼人物,豈能不生疑?
但現在再藏拙恐怕不行了,不過眼前這畢竟是老爸,再怎麼樣也不會害自己,隻不過以後要費心思編故事了。
咳嗽一聲,楚铮彈了彈手中紙,轉移話題道:“孩兒亦覺得此事可行。原因有三,其一,據此密報上所言,南齊在水師大營不過六萬餘人,都是從各地到來的援軍,彼此配合自然生疏;其二,南齊水師大營船隻已幾乎全部被毀,無法威脅我江面船隻,我軍當可進退自如;其三,那江邊的防禦工事在我軍離開時已被徹底搗毀,想要修複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我軍此次進攻,傷亡不會太大。而且經此一戰,孩兒發現南齊可以說全無帥才,拘泥不化、冥頑不靈的倒大有人在,哪及父親用兵如天馬行空、無迹可尋。”楚铮把剛剛楚名棠稱贊他的言語稍加改動,如數奉還給楚名棠,“前些時日父親擔憂李永德麾下未曾經曆實戰,将來未必可堪大用,如今正可将其作為主力,黑騎軍和劉啟善部從兩翼攻擊,南齊大都為步兵,各部又不甚熟悉,必将陣腳大亂,我軍便可趁機取勝。”
楚名棠沉吟半晌突然道:“那給上京的戰報折子是何時送的?”
楚铮想了想:“是從江南回來後第二天送出去的,但所用的并不是三百裡特快加急。”
“唔,還來得及,等此仗打完兩份戰報可同時到京城。铮兒,今晚起你可要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