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淮水誓言
關燈
小
中
大
建安四年的正月,雖然時令已到了春時,但氣候卻依舊寒冷,淮水的水線已降到了有記載來的最低點。
淮水南岸,壽春,北山麓。
一道巨大的靈幡在寒風中飛舞,時爾高高飄揚,時爾又緩緩落下。
高寵一身白衣,孑然站在淮水畔,連日的酷寒讓打着白幡的士卒一個個縮緊了脖子,而高寵卻象沒有絲毫知覺似的,他站在河畔最高處,久久沉默無語。
淩操的死讓高寵遭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在江東與孫策的連番激戰都不曾洩氣的他在看到淩操的首級時,終于崩潰。
北上徐州這一仗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在于高寵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實力,同時,又過于輕視曹軍在平原地帶的機動作戰能力。
與曹操相比,高寵經曆的挫折還不夠多。
年輕的他還沒有學會如何運用計謀和詭略來達到目的,持勇剛強是他的長處,但一味持強又是他的短處。
“寵帥,節哀保重!”周瑜上前,低低的說道。
高寵轉身,瞥見周瑜臉上也帶着悲戚之色,身為高寵身邊倚為左右手的周瑜,對于淩操的陣亡也是自責不已。
“公謹,公績有下落嗎?”高寵問道。
公績是淩統的字,在武平一戰中淩統易服逃脫,但終究是生是死一直沒有确實的消息,在淩操陣亡之後,這也成了高寵最牽挂的一件事。
高寵大聲道:“再多派人手去尋找,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一定要找到公績,我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 “合身——,下葬!”主持葬禮儀式的老卒聲調蒼涼,略帶着些南方會稽郡特有的渾音,在古怪之中更透着一種無法形容的悲怆。
随着懸着棺木的繩子慢慢落下,裝着淩操屍體的棺木被安安穩穩的放到挖好的黃土坑中,在紅漆的棺内,隻有淩操的頭顱,軀幹部分則是工匠用上好的木材雕刻的假身,這假身栩栩如生,貫甲持刀,一如淩操生前的樣子。
高寵緊緊的閉上疲憊失神的眼睛,這一刻,心頭索繞的是淩操那一對死不瞑目的眼睛,那有這一座孤墳荒瑩,獨立于北山與淮水之間。
在數千江東士卒的注視中,高寵朝向淩操的墓瑩雙膝跪倒,俯身一拜而畢,他大聲道:“寵在此立誓,他日必提夏侯淵賊子首級,來為将軍複仇。
” 說罷,高寵又轉身朝着淮水一面而拜,道:“寵無能,累諸兄弟們戰死沙場、埋骨他鄉,不過,請你們在于的英靈放心,你們的父母妻兒我一定善待怃恤,不會讓他們受一點的苦、遭一點罪。
” 待高寵說到這裡時,他的臉頰已為淚水沾濕,往昔如昨日一般,一幕一幕從他心頭閃過,人的生命都是一樣的,哪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将軍是一條命,小卒也是一條命,當年的高寵也曾是一個低微的小卒,那一種希望被人重視的渴求他明白。
送行的衆士卒中已有人忍不住抽泣起來,男兒不會輕易的流淚,但若是真的無法遏制内心的激動,痛痛快快的哭一場又何妨。
“等我再一次踏過淮水的時候,你們還願不願意一起去?”高寵轉過身,朝着穿着白衣的數千江東子弟大聲道。
“願意!”人群中不知是誰第一個喊道。
随之而來的,是此起彼伏的呐喊聲,這喊聲雖然還不夠整齊、不夠雄壯,但卻透着江東子弟不屈的毅志。
張遼定定的站在送葬隊伍的最後面,他沒有穿上白色的葬衣,雖然基本上接受了陳登的建議,但在沒有與高寵見面詳談之前,張遼的身份還隻是呂布的部屬。
前日,貂蟬和呂姬安然随高寵的部隊南撤到了壽春,張遼從貂蟬那裡終于知道了呂布在下邳時的最後那一刻以及在突圍路上遇到的種種困難。
“溫侯已不在了,你們應該好好活下去。
”當
淮水南岸,壽春,北山麓。
一道巨大的靈幡在寒風中飛舞,時爾高高飄揚,時爾又緩緩落下。
高寵一身白衣,孑然站在淮水畔,連日的酷寒讓打着白幡的士卒一個個縮緊了脖子,而高寵卻象沒有絲毫知覺似的,他站在河畔最高處,久久沉默無語。
淩操的死讓高寵遭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在江東與孫策的連番激戰都不曾洩氣的他在看到淩操的首級時,終于崩潰。
北上徐州這一仗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在于高寵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實力,同時,又過于輕視曹軍在平原地帶的機動作戰能力。
與曹操相比,高寵經曆的挫折還不夠多。
年輕的他還沒有學會如何運用計謀和詭略來達到目的,持勇剛強是他的長處,但一味持強又是他的短處。
“寵帥,節哀保重!”周瑜上前,低低的說道。
高寵轉身,瞥見周瑜臉上也帶着悲戚之色,身為高寵身邊倚為左右手的周瑜,對于淩操的陣亡也是自責不已。
“公謹,公績有下落嗎?”高寵問道。
公績是淩統的字,在武平一戰中淩統易服逃脫,但終究是生是死一直沒有确實的消息,在淩操陣亡之後,這也成了高寵最牽挂的一件事。
高寵大聲道:“再多派人手去尋找,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一定要找到公績,我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 “合身——,下葬!”主持葬禮儀式的老卒聲調蒼涼,略帶着些南方會稽郡特有的渾音,在古怪之中更透着一種無法形容的悲怆。
随着懸着棺木的繩子慢慢落下,裝着淩操屍體的棺木被安安穩穩的放到挖好的黃土坑中,在紅漆的棺内,隻有淩操的頭顱,軀幹部分則是工匠用上好的木材雕刻的假身,這假身栩栩如生,貫甲持刀,一如淩操生前的樣子。
高寵緊緊的閉上疲憊失神的眼睛,這一刻,心頭索繞的是淩操那一對死不瞑目的眼睛,那有這一座孤墳荒瑩,獨立于北山與淮水之間。
在數千江東士卒的注視中,高寵朝向淩操的墓瑩雙膝跪倒,俯身一拜而畢,他大聲道:“寵在此立誓,他日必提夏侯淵賊子首級,來為将軍複仇。
” 說罷,高寵又轉身朝着淮水一面而拜,道:“寵無能,累諸兄弟們戰死沙場、埋骨他鄉,不過,請你們在于的英靈放心,你們的父母妻兒我一定善待怃恤,不會讓他們受一點的苦、遭一點罪。
” 待高寵說到這裡時,他的臉頰已為淚水沾濕,往昔如昨日一般,一幕一幕從他心頭閃過,人的生命都是一樣的,哪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将軍是一條命,小卒也是一條命,當年的高寵也曾是一個低微的小卒,那一種希望被人重視的渴求他明白。
送行的衆士卒中已有人忍不住抽泣起來,男兒不會輕易的流淚,但若是真的無法遏制内心的激動,痛痛快快的哭一場又何妨。
“等我再一次踏過淮水的時候,你們還願不願意一起去?”高寵轉過身,朝着穿着白衣的數千江東子弟大聲道。
“願意!”人群中不知是誰第一個喊道。
随之而來的,是此起彼伏的呐喊聲,這喊聲雖然還不夠整齊、不夠雄壯,但卻透着江東子弟不屈的毅志。
張遼定定的站在送葬隊伍的最後面,他沒有穿上白色的葬衣,雖然基本上接受了陳登的建議,但在沒有與高寵見面詳談之前,張遼的身份還隻是呂布的部屬。
前日,貂蟬和呂姬安然随高寵的部隊南撤到了壽春,張遼從貂蟬那裡終于知道了呂布在下邳時的最後那一刻以及在突圍路上遇到的種種困難。
“溫侯已不在了,你們應該好好活下去。
”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