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義士歸心

關燈
建安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夏侯淵追擊淩操、淩統過穎水,一日一夜疾行二百餘裡,淩操、淩統在引誘過程中,若即若離,忽隐忽現,讓夏侯淵在不知不覺間離下蔡越來越遠。

     戰局的演變開始朝着高寵預想的方向發展,一切都似乎掌握在他的控制之下。

     預伏在穎水西岸的斥侯不斷的将曹軍的動向報告過來,使得隐匿在細陽一帶的高寵軍上下都非常的興奮,但是,從東北方向傳來的另一個消息卻讓高寵又皺起了眉頭。

     曹操在拿下空無一人的蕭關後,馬不停蹄的率軍尾追而來,其先鋒曹仁部已與昨日下靈壁,如果曹仁再往西進,則正可将細陽的高寵團團包圍。

     細陽城内,高寵召集所有的北征将領、謀士商讨下一步的戰略。

     “寵帥,機不可失,若坐等曹仁、夏侯淵會合,則我軍危矣!”周瑜急谏道。

     高寵眼睛通紅,布滿了血絲,他緊緊的盯着地圖,沒有應答,北上徐州的決定,從政治角度來說,沒有什麼過錯,通過這一次與曹操的較量,高寵讓中原的俊才見識了自己的能力與抱負,也讓那些輕視江東的人再不敢小觑。

     但回過頭來從軍事上而言,北上的戰略實在有些過于冒險了,擊敗強敵孫策讓高寵不知不覺間有了自驕和輕敵的思想。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

     任何一點疏忽都将産生無法估量的嚴重後果。

     呂布在下邳的潰敗讓高寵突然間陷入到曹軍的重重包圍之中,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高寵采納周瑜的連環計奇襲蕭關成功,方險險的擺脫了曹軍的圍困,此後,被驚出一身冷汗的高寵才醒悟到危險。

     以八千衆和一股子血性去挑戰士氣正旺的近四萬曹軍精銳,是極不理智的。

     南下突破曹軍封鎖,回歸江東才是高寵當然的選擇。

     地圖上,一道水線彎彎曲曲,由西北向東南伸展,這便是穎水,作為淮水北岸最大的支流,它首先從豫州谯郡一帶流出,經細陽、汝陰、穎上,最後在安風津彙入滔滔淮水。

     水,對于出生在南方的将士來說,是一種親切和激勵。

     也是處于艱難困苦中的高寵軍将士最需要的。

     “寵帥,下蔡、穎上方向的曹軍不過千餘,我軍現在可沿着穎水南下,如此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一舉渡淮。

    ”徐庶谏道。

     沉吟良久,高寵猛然擡頭,眼神中又恢複了固有的那份自信與從容。

     高寵的眼神掃視侍立一旁的衆将,手中握住令箭,道:“好——,回歸江東,在此一戰。

    子義,你率部擔任先鋒,沿穎水南下,擊潰夏侯淵的留守部隊。

    ” 太史慈激動的接過令箭,感受着高寵投過來的信任與期盼,大聲應道:“遵令,慈當不負寵帥期望。

    ” 高寵取過第二支令箭,将目光轉向周瑜,道:“公謹,汝陰為穎水西岸之要沖,夏侯淵若得知我軍兵進下蔡,極有可能疾追而來,你率右路軍擔當護翼,以防不測。

    ” 周瑜撩開銀铠,跨步上前,道:“傳聞夏侯淵行軍疾如閃電,曾有過三日六百、六日一千的記錄,寵帥有此顧慮當是,有瑜在,定讓夏侯淵無法越汝陰一步。

    ” “其餘諸軍,趕緊收拾行裝,随軍一同兵發下蔡!”高寵又大聲吩咐道。

     “是!”雷緒衆将齊聲應道。

     臨出門時周瑜神色有些異樣,單獨的留在後面,待衆人一并散去,周瑜急道:“寵帥,淩操、淩統遠走谯郡,一旦我軍主力渡淮,他們将陷入敵重重包圍之中,困難實是難以想象呀!”周瑜與淩操父子曾同為孫策屬将,相比其它人來說,自有一份别樣的感情在。

     高寵心頭一重,這三日來,淩操父子的命運一直索繞着他,也是他遲遲下不了決心的原因所在,因為一旦主力南下,就意味着淩操、淩統一軍将深陷敵後,一支孤軍生存的機會幾乎不存在。

     “公謹,如果我們把進攻下蔡的勢頭鬧大,也許——!”高寵長長的籲了一口氣,沒有把下半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