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創立科舉

關燈
的相比,确實在莖株和花蕊的個頭上,要弱了一些,在這樣物競天擇的情況下,公平的被淘汰也算不得什麼。

    公平,是啊,隻有尋求一種公平競争的方法才能讓江東這株“奇葩”茁壯成長。

     隐隐約約的,高寵心中忽然湧起一個念頭,如果選拔人才也能象修理這些牡丹花一樣,是不是更好呢?如果能夠将那些選拔的人才放到一起,公平競争,優勝劣汰,擇優錄用就好了。

     就在高寵為确立怎樣的人才選拔制度而煩心時,周瑜在與小喬回鄉祭拜過先祖之後,如約來到了高寵的身邊,盡管在見到徐庶、魯肅後,他的神情還有些個不自然。

     “公謹、子敬、元直,如果在舉賢任能的過程中,采用公開考試的方法對被舉薦者進行評定,成績優異者錄用,無真才實學者淘汰,你們看可否?”面對着倚為心腹的三人,高寵開門見山,将心中所想一并說出。

     徐庶神情一動,大聲應道:“寵帥好主意!”出身庶族的他在劉表那裡碰壁而回,若不是高寵,今日可能還隐居于野,不能一展抱負,所以,對于高寵的想法,徐庶最無顧慮。

     周瑜聞言,微微一笑道:“以考試成績作為任用人才的依據,寵帥的想法着實匪夷所思,不過仔細想來,倒也實用得緊,起碼可以摒除那些依靠關系擠占位子的庸才。

    ” 魯肅略一沉吟,等二人講完,最後才緩緩說道:“察舉征辟制度由來已久,如果明令廢棄恐會遭到朝中士族大夫的抵制,寵帥既已下定決心改革用人機制,就不可不慮這一點,漢室雖微,但威儀尚在,用人問題,看似簡單,實則複雜,一個處置不當,就恐召緻朝廷的一緻反對,真到了那個時候就不好了。

    ” 一見相恨晚,暢談夜更深;浮草結子意,相酬對以歡。

     在漢室危臨的末月,高寵、周瑜、魯肅、徐庶這四個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就在遠離朝都的江南秣陵,設想着一件足以改變許多人命運的大事,甚至于這件事的重要性連他們自已都不太明白。

     “寵帥在什麼地方?”被派往各郡的官員高高興興的前來辭行,卻無情的吃了閉門羹。

     “有沒有人見到過魯相?”屬官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四處詢問魯肅的下落。

     “還有軍師何在?”與屬官同樣焦急的是軍中司馬。

     “請問見過我家公謹沒有?”新婚燕爾的小喬不見周瑜回來,着急的趕來向姐姐詢問。

     大喬低頭,細心的繡着一塊絹綢布帕,那是為孩子準備的肚兜,高寵雖然位居顯要,但卻父母早亡,照顧撫養幼兒的事情大喬不得不親自來打理。

     “嫱兒,你姐夫和公謹他們在書房議着大事呢?哎喲——。

    ”大喬輕聲叫了一聲,方才不小心針頭紮進了手指尖,一顆鮮豔的血珠沁出滑落。

     小喬趕緊從懷中掏出錦帕,埋怨道:“妤姐,你現在有了身孕,就好好的躺着,這些事交給侍女做好了。

    ” 大喬巧笑嫣然,将玉指放到嘴中,輕輕的一吸,道:“你呀!還不懂——,這些事隻有自已做才有意義。

    ” 與武将憑軍功戰績升遷相比,文官的選拔機制無疑要複雜得多。

     書房内,松油燈已換過四盞,而四個男人依舊沒有困意,面對高寵提出的設想,魯肅、周瑜、徐庶這三個高寵最器重的謀臣正在一步步的完善着未來的人才選拔方法。

     考試,應以如何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中心,内容主要以詩賦、貼經墨義為主,先由各郡組織學生參加郡試,合格者方能被舉薦參加州試,州試成績優異者,才能被最終授予官職。

    這樣一來,可以鼓勵平等競争、擇優錄取。

    考試不論身份的高低、不分貧富貴賤,除了作奸犯科的刑徒,都可以參加,而郡試、州試的兩層選拔機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有人作弊代考的情況發生。

     “我想用科舉這個名字來代替察舉征辟制度,諸位看如何?”得到肯定後的高寵充滿了自信。

     周瑜、魯肅、徐庶三人相視而笑,魯肅道:“此事若成,則可一改舉秀才、不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