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江東周郎
關燈
小
中
大
個酒樽,一個酒壇。
“來——,為了這三年的相互銘記,幹了!”高寵一邊朝着周瑜大聲說着,一邊仰頭一飲而盡。
周瑜端起酒樽,不甘落後的倒入口中,答道:“三年生死别離,也夠了,從今往後,大人可以再不用為瑜發愁了!” 高寵道:“不錯。
将軍若能身歸,你我二人自當談笑風生,不必相對愁眉!” 周瑜苦笑道:“恕瑜迂直,适才瑜隻應了來喝一樽酒,可沒應允要歸附大人!” 高寵似未聽見周瑜的話,又滿了一樽酒,再幹說道:“昔日項王垓下突圍,至烏江畔,一老翁駕偏舟至,項王見船小不可渡,遂隻将跨下烏稚馬踱上船,自已返身複戰,結果自刎身死,将軍可知這一段往事!” “自然知道。
”周瑜不知高寵為何顧左右而言它,遂應了一聲。
高寵沉聲道:“那若項王棄馬過江,結果當如何?” 周瑜搖頭道:“項羽雖勇,但卻少謀,自亞父範增遭棄身死之後,項羽身邊再無文膽,安能不敗,故即便有機會再起江東,也無法更改楚漢相争的結局。
” 高寵眼睛一亮,豁然起身,朝着周瑜深深一揖,接道:“将軍善将,若淮王韓信,将軍善謀,若亞父範增,今寵誠意相邀,還望将軍能不計前嫌,同圖大業!” 正說話間,一聲爽快的大笑從回廊的另一頭傳過來:“寵帥、公謹,有好酒怎不早早叫上我?” 這是魯肅的聲音。
周瑜看見魯肅,眼中掠過一絲驚喜,問道:“子敬,你怎麼來了?” 魯肅笑道:“我若不來,公謹豈不是少了一個飲酒的對手?” 周瑜低頭愧然道:“有子敬在,怪不得我會一敗塗地!” 魯肅正色道:“公謹何出此言,僅僅幾年不見,昔日那個指點江山、俾倪天下的周公謹哪裡去了,難道你就甘心這樣隐居山野、老死林泉嗎?” 周瑜臉色一動,魯肅的這一席話正說到他的心坎裡,但若讓他徹底放下對孫策的愧疚,一時他還辦不到。
高寵瞧出了周瑜的猶豫,說道:“将軍果然才智出衆,寵知将軍不欲與孫家舊部為敵,所以倘若将軍肯歸附,寵決不會讓将軍為難,并當以兄弟待之!” 以往與周泰的一段結拜對高寵影響很大,曾經是相互信賴的兄弟到了最後,卻不得不兵戎相對,這實在讓人痛心不已,故此,這些年來高寵盡管與太史慈、甘甯等人相交甚厚,但兄弟一個詞卻從不輕易吐出。
今日一見周瑜,高寵不僅情不自禁的一舒心中願望,而且更難得的突破了“兄弟”這一心魔。
“公謹與寵帥本已情同連襟,兄弟相稱也是再适當不過!”魯肅亦笑道。
周瑜臉上一紅,支吾的辯解道:“我與嫱兒還未成婚——!” 高寵哈哈大笑,道:“人言曲有誤、周郎顧。
公謹這般風流潇灑,怪不得小喬妹妹會千裡迢迢的相追了!你我這是率性男兒,理那些個俗習作甚,明日我便替你們作了這個見證,讓你們早日完婚!” 一席話說得周瑜臉紅耳赤,全無了往日從容鎮定的氣度。
好一會兒,周瑜方自定下神來,道:“成婚之事,還需回舒城禀過母親後方可,所以我想先帶着嫱兒回舒城一趟,等一切安頓妥當之後,我自會來見寵帥!” “好——,我會随時躬候公謹回來!”高寵聽周瑜終于松了口,頓時大喜,對于周瑜他一直以來都沒有絕對說服的把握,現在别說周瑜這一個請求,就是十個、二十個高寵都會毫不猶豫的答應。
周瑜上前,握住高寵的手道:“大丈夫一諾千金,生死無悔!”
“來——,為了這三年的相互銘記,幹了!”高寵一邊朝着周瑜大聲說着,一邊仰頭一飲而盡。
周瑜端起酒樽,不甘落後的倒入口中,答道:“三年生死别離,也夠了,從今往後,大人可以再不用為瑜發愁了!” 高寵道:“不錯。
将軍若能身歸,你我二人自當談笑風生,不必相對愁眉!” 周瑜苦笑道:“恕瑜迂直,适才瑜隻應了來喝一樽酒,可沒應允要歸附大人!” 高寵似未聽見周瑜的話,又滿了一樽酒,再幹說道:“昔日項王垓下突圍,至烏江畔,一老翁駕偏舟至,項王見船小不可渡,遂隻将跨下烏稚馬踱上船,自已返身複戰,結果自刎身死,将軍可知這一段往事!” “自然知道。
”周瑜不知高寵為何顧左右而言它,遂應了一聲。
高寵沉聲道:“那若項王棄馬過江,結果當如何?” 周瑜搖頭道:“項羽雖勇,但卻少謀,自亞父範增遭棄身死之後,項羽身邊再無文膽,安能不敗,故即便有機會再起江東,也無法更改楚漢相争的結局。
” 高寵眼睛一亮,豁然起身,朝着周瑜深深一揖,接道:“将軍善将,若淮王韓信,将軍善謀,若亞父範增,今寵誠意相邀,還望将軍能不計前嫌,同圖大業!” 正說話間,一聲爽快的大笑從回廊的另一頭傳過來:“寵帥、公謹,有好酒怎不早早叫上我?” 這是魯肅的聲音。
周瑜看見魯肅,眼中掠過一絲驚喜,問道:“子敬,你怎麼來了?” 魯肅笑道:“我若不來,公謹豈不是少了一個飲酒的對手?” 周瑜低頭愧然道:“有子敬在,怪不得我會一敗塗地!” 魯肅正色道:“公謹何出此言,僅僅幾年不見,昔日那個指點江山、俾倪天下的周公謹哪裡去了,難道你就甘心這樣隐居山野、老死林泉嗎?” 周瑜臉色一動,魯肅的這一席話正說到他的心坎裡,但若讓他徹底放下對孫策的愧疚,一時他還辦不到。
高寵瞧出了周瑜的猶豫,說道:“将軍果然才智出衆,寵知将軍不欲與孫家舊部為敵,所以倘若将軍肯歸附,寵決不會讓将軍為難,并當以兄弟待之!” 以往與周泰的一段結拜對高寵影響很大,曾經是相互信賴的兄弟到了最後,卻不得不兵戎相對,這實在讓人痛心不已,故此,這些年來高寵盡管與太史慈、甘甯等人相交甚厚,但兄弟一個詞卻從不輕易吐出。
今日一見周瑜,高寵不僅情不自禁的一舒心中願望,而且更難得的突破了“兄弟”這一心魔。
“公謹與寵帥本已情同連襟,兄弟相稱也是再适當不過!”魯肅亦笑道。
周瑜臉上一紅,支吾的辯解道:“我與嫱兒還未成婚——!” 高寵哈哈大笑,道:“人言曲有誤、周郎顧。
公謹這般風流潇灑,怪不得小喬妹妹會千裡迢迢的相追了!你我這是率性男兒,理那些個俗習作甚,明日我便替你們作了這個見證,讓你們早日完婚!” 一席話說得周瑜臉紅耳赤,全無了往日從容鎮定的氣度。
好一會兒,周瑜方自定下神來,道:“成婚之事,還需回舒城禀過母親後方可,所以我想先帶着嫱兒回舒城一趟,等一切安頓妥當之後,我自會來見寵帥!” “好——,我會随時躬候公謹回來!”高寵聽周瑜終于松了口,頓時大喜,對于周瑜他一直以來都沒有絕對說服的把握,現在别說周瑜這一個請求,就是十個、二十個高寵都會毫不猶豫的答應。
周瑜上前,握住高寵的手道:“大丈夫一諾千金,生死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