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不破堅城

關燈
豫章城的上空,赤熱的驕陽早早的升起,将灼熱與焦燥一并投下,處在群山環繞之中的豫章沒有退讓和逃避的辦法,隻能夠無條件的接受。

     顧雍在議事大廳中來回的踱着步,一臉的心事重重,與他有着同樣表情的,是許靖、許邵、劉基、倉慈等一幹留守官員。

     昨日,從番陽方向潰散下來的敗兵傳來消息,孫策在騙取了石印山後,沒有停留,迅速西進向豫章而來,倉促之間沒有防備的番陽城已經陷落,相信過不了多久,孫策軍的前鋒就會進抵上缭。

     “孫策大軍足有二萬衆,實非我等可以抵禦,莫如棄守上缭,往廬陵轉移為上!”許靖面有惶慌,支吾道。

    對于孫策的實力,許靖自然知曉,現在高寵的主力盡數滞留在江北,豫章空虛,孫策正可長驅直入。

     “文休所言甚是,以子義将軍之勇尚不是孫策的對手,我等又能如何,廬陵乃慕沙公主屬地,尚有陸遜鎮守,麾下可戰精兵四千衆,正可倚為堅守!”許邵應和道。

     顧雍停下腳步,朝着概概而談的許靖、許邵兄弟看了一眼,許氏兄弟是追随着高寵到達豫章的第一批謀士,在開創基業的過程中,他們也是出力甚多,但是,當再一次的考驗來臨時,他們卻選擇了另一條道路。

     人心,是很難用一個标準來衡量的。

     個人的遭遇、時間的推移、環境的變遷都有可能影響到一個人的決定。

     顧雍目光炯炯,有了一份矢志不移的堅定,道:“寵帥在外,諸事委托于吾,雍雖少有才能,但身負重任不敢稍有懈怠,這一次,孫策縱是千軍萬馬而來,雍亦當舍命守禦,決不輕言放棄。

    ” “說得好!”顧雍話音方落,一個聲音從議事廳外傳入,随後進來的是一身銀铠英姿飒爽的陸遜。

     顧雍大喜道:“伯言怎麼來了!” 陸遜道:“五日前,與我對峙多時的呂範、程普兩部突然後撤,我遣斥候深入敵境打探,剛剛得知呂、程兩部已向泾縣一帶移動,我慮孫策必有所圖謀,忙聚集兵卒趕回,可惜還是晚了。

    ” 說到此處,陸遜神色一振,大聲道:“不過,我陸遜雖救不了子義将軍,但還趕得上解豫章之困局,現在顧公不是憂無兵守城嗎?廬陵的四千精兵已随我到了城中,悉聽顧公調遣!” “即便有了四千援兵,與敵二萬精銳相比,也是寡不敵衆!”許靖與許邵對望一眼,道。

    許靖頑強的堅持着自已的意見,高寵不在,作為追随時間最久的謀臣之一,在很長時間内都被顧雍、徐庶等後來者壓制的許氏兄弟希望有更大的發言權。

     “文休如此怯讓,不怕辱了一世盛名乎!”陸遜一撩銀铠,手按佩劍,大聲喝問道。

     許靖被陸遜一語頂得滿臉通紅,低首不語,陸遜睨了一眼衆人,沉聲道:“寵帥遠征在外,我等為屬下者,當以身報主,護治下蒼生百姓,豈能臨陣退縮,自顧逃亡,現孫策雖有二萬衆,但我軍也未嘗無一戰之力。

    ” “伯言所說可戰之兵,請問又在何處?”許邵不忿族兄遭羞,問道。

     陸遜此時已辯得性起,大聲駁道:“素聞許子将善識人,今怎不識我豫章之雄兵乎?摒除廬陵的四千士卒,彭澤的徐盛将軍麾下有精兵二千,各縣的守衛部隊也尚有千餘人,如此相加我軍總數也有七、八千衆,正可與孫策一較短長!” “伯言說得是,然我軍各部素來分駐各地,聚集已是不易,加之倉促應戰,恐難有勝算!”雖然顧雍贊同陸遜寸土必争的想法,但身系重任的他不得不考慮更多的不利因素。

     “顧公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我軍雖是有諸多困難,但孫策軍也并非無懈可擊,彼從江東遠道而來,糧道補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