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臨淮魯肅
關燈
小
中
大
庶、劉晔曾出言提醒過,也在高寵增強了石印山的防衛後沒有再提,現在,魯肅的話卻如同一桶冷水直灌入高寵發熱的頭腦中。
的确如魯肅所說,孫策自皖城一敗後,久久沒有動靜,雖然有廣陵的陳登和賊寇作亂牽制着,但基于高寵對孫策的了解,這樣的平靜是絕對不應該的。
“寵帥,子敬之言甚是,以孫策的見識和能力,是絕對不可能讓我們坐擁兩淮的,那樣的話,隻要假以時日,我軍實力必然會超過他,這是孫策絕不希望看到的。
”劉晔也谏道。
“哼,難道說就憑着你幾句花言巧語,我們就不打壽春了嗎,以我看——,這姓魯的說不定是袁術的說客!”急于立功的黃忠按耐不住,大聲道。
丁奉見衆人争執得激烈,也說道:“袁術狼狽逃竄,我等隻要追過淮水,他就跑不了了,到時我丁奉第一個取了玉玺獻于寵帥。
” 魯肅不動聲色的掃視了衆人一眼,将目光轉向高寵,道:“既然将軍不聽勸告,那肅就告退了,相信以将軍的胸襟和能力,當會明白孰對孰錯!” 高寵心中本為魯肅的話所打動,此刻見魯肅要走,忙向劉晔使了個眼色,劉晔會意,一把拉住欲跨步上門的魯肅。
“子敬勿怒。
我家寵帥不是這個意思。
”劉晔安慰道。
是夜,高寵支退左右,遣宿衛到劉晔處傳話,片刻之後,劉晔被陪同着魯肅一起來到高寵的住處。
“以先生之見,我軍當如何為之?”高寵深施一禮,沉聲道。
魯肅沉聲道:“不知在将軍心中,是國土重要,還是玉玺重要?” 高寵道:“自然是國土來得重要,那玉玺雖是皇家權力的象征,但亦不過是一物耳,有了玉玺,也并不等于就是皇帝了,眼前的袁術就是最好的證明。
” 魯肅道:“好——。
将軍能明白這個道理就好,方今漢室傾危,四方紛擾,諸雄并起,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士子紛相與投,其勢已極中原,此不可圖也。
為将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畔,今将軍内患未定,卻出兵遠征淮上,此兵家之大忌也。
以肅之見,莫如留一軍于淮南,扼守膏腴之地,将軍之主力則盡快回師豫章,固守住各處關隘,如此則孫策無所圖也。
” 高寵點頭憂道:“先生之言固然有理,隻是破敵在即,若是退兵南返,恐軍中将士不忿?” “行大事者,應當機立斷,切不可猶豫不決,我話已至此,望将軍明鑒!。
”魯肅說罷,轉身欲離去。
“先生且慢。
寵前番多有怠慢之處,還望先生不棄。
明日清早,我即令甘甯、朱桓兩軍從水路南返,主力也自後跟進,淮南這裡,暫留黃忠一部以攻代守,能守住壽春最好,若不能守則退回逍遙津一帶整軍。
”在進退的決擇面前,高寵終于下定了最後的決心。
魯肅停下腳步,大喜道:“将軍果然如子揚兄所言,親賢禮士,善納良言,肅自當相佐左右,效綿薄之力。
” 次日清晨,高寵軍主力離開成德,沿淝水舊路往逍遙津撤退,未等達了當日與紀靈交戰之地方,卻見前方一員将領帶着十餘個殘兵向這邊而來。
等到近前,上面負責巡哨的梅乾早看得清楚,這人正是據守在皖城的陳蘭。
“寵帥,李術叛了孫策,皖城失守!”陳蘭帶來的消息如同一聲晴天的霹靂,不料想魯肅的話竟然不幸而言中,皖城的丢失對于高寵來說,不僅僅是失掉了好不容易得來的地盤,更重要的是切斷了高寵軍退往豫章的道路。
“皖城是怎麼丢的。
”高寵面沉如水。
陳蘭抹了一把臉上的血污,道:“黃忠率軍走後,我奉命與李術鎮守皖城,那皖城之兵多為李術部曲,城中百姓自南渡後更是無多,李術暗底下與孫策相通,在二日前,李術舉兵占了府衙,我軍兵少不敵,才不得已突圍出來,趕過來向寵帥求救!” “你他媽的幹什麼吃的,守個皖城都守不住!”粗豪的雷緒氣極敗壞,再顧不得往日與陳蘭的交情,一把将陳蘭推倒在地。
“雷緒,你冷靜一點。
陳蘭拼死殺出重圍,向我們報告這個消息,已是不易,梅乾,快帶着陳蘭下去休息。
”徐庶勸解道。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皖城兵變恐怕隻是一個開始,更大的不利消息還在後頭!”一直冷眼旁觀着的魯肅開口道。
“先生是說——。
”高寵話到了嘴邊,又生生的咽了回去,此時此際,他實在不希望心中的猜想變成事實。
魯肅神情嚴肅,道:“李術此人兩面三刀慣了,如果沒有更大的誘惑,他是決不會反叛的,現在唯一的解釋就是豫章真的有變了!如果寵帥不信的話,可速遣斥候前往打探消息。
” 高寵的臉色刹白,他知道魯肅的話有道理,但他又不敢去設想豫章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
的确如魯肅所說,孫策自皖城一敗後,久久沒有動靜,雖然有廣陵的陳登和賊寇作亂牽制着,但基于高寵對孫策的了解,這樣的平靜是絕對不應該的。
“寵帥,子敬之言甚是,以孫策的見識和能力,是絕對不可能讓我們坐擁兩淮的,那樣的話,隻要假以時日,我軍實力必然會超過他,這是孫策絕不希望看到的。
”劉晔也谏道。
“哼,難道說就憑着你幾句花言巧語,我們就不打壽春了嗎,以我看——,這姓魯的說不定是袁術的說客!”急于立功的黃忠按耐不住,大聲道。
丁奉見衆人争執得激烈,也說道:“袁術狼狽逃竄,我等隻要追過淮水,他就跑不了了,到時我丁奉第一個取了玉玺獻于寵帥。
” 魯肅不動聲色的掃視了衆人一眼,将目光轉向高寵,道:“既然将軍不聽勸告,那肅就告退了,相信以将軍的胸襟和能力,當會明白孰對孰錯!” 高寵心中本為魯肅的話所打動,此刻見魯肅要走,忙向劉晔使了個眼色,劉晔會意,一把拉住欲跨步上門的魯肅。
“子敬勿怒。
我家寵帥不是這個意思。
”劉晔安慰道。
是夜,高寵支退左右,遣宿衛到劉晔處傳話,片刻之後,劉晔被陪同着魯肅一起來到高寵的住處。
“以先生之見,我軍當如何為之?”高寵深施一禮,沉聲道。
魯肅沉聲道:“不知在将軍心中,是國土重要,還是玉玺重要?” 高寵道:“自然是國土來得重要,那玉玺雖是皇家權力的象征,但亦不過是一物耳,有了玉玺,也并不等于就是皇帝了,眼前的袁術就是最好的證明。
” 魯肅道:“好——。
将軍能明白這個道理就好,方今漢室傾危,四方紛擾,諸雄并起,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士子紛相與投,其勢已極中原,此不可圖也。
為将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畔,今将軍内患未定,卻出兵遠征淮上,此兵家之大忌也。
以肅之見,莫如留一軍于淮南,扼守膏腴之地,将軍之主力則盡快回師豫章,固守住各處關隘,如此則孫策無所圖也。
” 高寵點頭憂道:“先生之言固然有理,隻是破敵在即,若是退兵南返,恐軍中将士不忿?” “行大事者,應當機立斷,切不可猶豫不決,我話已至此,望将軍明鑒!。
”魯肅說罷,轉身欲離去。
“先生且慢。
寵前番多有怠慢之處,還望先生不棄。
明日清早,我即令甘甯、朱桓兩軍從水路南返,主力也自後跟進,淮南這裡,暫留黃忠一部以攻代守,能守住壽春最好,若不能守則退回逍遙津一帶整軍。
”在進退的決擇面前,高寵終于下定了最後的決心。
魯肅停下腳步,大喜道:“将軍果然如子揚兄所言,親賢禮士,善納良言,肅自當相佐左右,效綿薄之力。
” 次日清晨,高寵軍主力離開成德,沿淝水舊路往逍遙津撤退,未等達了當日與紀靈交戰之地方,卻見前方一員将領帶着十餘個殘兵向這邊而來。
等到近前,上面負責巡哨的梅乾早看得清楚,這人正是據守在皖城的陳蘭。
“寵帥,李術叛了孫策,皖城失守!”陳蘭帶來的消息如同一聲晴天的霹靂,不料想魯肅的話竟然不幸而言中,皖城的丢失對于高寵來說,不僅僅是失掉了好不容易得來的地盤,更重要的是切斷了高寵軍退往豫章的道路。
“皖城是怎麼丢的。
”高寵面沉如水。
陳蘭抹了一把臉上的血污,道:“黃忠率軍走後,我奉命與李術鎮守皖城,那皖城之兵多為李術部曲,城中百姓自南渡後更是無多,李術暗底下與孫策相通,在二日前,李術舉兵占了府衙,我軍兵少不敵,才不得已突圍出來,趕過來向寵帥求救!” “你他媽的幹什麼吃的,守個皖城都守不住!”粗豪的雷緒氣極敗壞,再顧不得往日與陳蘭的交情,一把将陳蘭推倒在地。
“雷緒,你冷靜一點。
陳蘭拼死殺出重圍,向我們報告這個消息,已是不易,梅乾,快帶着陳蘭下去休息。
”徐庶勸解道。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皖城兵變恐怕隻是一個開始,更大的不利消息還在後頭!”一直冷眼旁觀着的魯肅開口道。
“先生是說——。
”高寵話到了嘴邊,又生生的咽了回去,此時此際,他實在不希望心中的猜想變成事實。
魯肅神情嚴肅,道:“李術此人兩面三刀慣了,如果沒有更大的誘惑,他是決不會反叛的,現在唯一的解釋就是豫章真的有變了!如果寵帥不信的話,可速遣斥候前往打探消息。
” 高寵的臉色刹白,他知道魯肅的話有道理,但他又不敢去設想豫章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