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龍争虎鬥
關燈
小
中
大
是硬裝出來的,因為如何不這樣的話,高寵知道依甘甯的脾氣是絕不會離開的。
忽然,高寵臉上一涼,象是有一樣東西落到了臉頰上,用手一摸,卻是什麼也沒抓到,間或一會兒,又有一下,涼涼的,透着冬天特有的寒氣。
“下雪了!”随行的親兵叫了起來。
雪,高寵擡起頭,向漆黑的天空看去,隻見火光照映中,漫天的大雪紛紛落下,如一層層厚厚的棉絮向廣闊的原野鋪陳開來,先落下的沾着泥土化了,馬上又有後來的補了上去,漸漸的地上被一層白色而覆蓋。
在建安二年十二月七日這一天,皖城,迎來了這一年的第一場雪。
冬雪,在民間諺語裡,被稱之為“瑞雪”,是吉祥喜慶和豐年的預兆,若是在太平盛世,又有多少一輩子辛苦耕作的老農會笑攏眉頭,舒開久結在額頭的眉結,但在人命如草荠、強者生存的亂世,這一場雪是禍不是福。
天氣一下子冷下來了,在一眼望去渺無人煙的舒城道上,不時傳來遠處野狼絕望的嗥叫,那聲音凄厲異常,久久回蕩在空寂的山谷中,不肯消散。
厚厚的雲層壓迫着天際,冰雪還沒有融化,在道旁的山坡上,一個身體瘦弱衣衫褴褛的少年乞丐正揉搓着凍得通紅的雙手,然後伸手扒開地上的積雪,将雪下尚沒有回黃的野菜一一挑起,裝到身旁的破籃子裡。
“嗤——。
”一塊棱角鋒利的結冰将少年的手紮出了一道長長的口子,血流了下來将雪白的雪染成一片紅色,顯得異常醒目。
少年卻似視而不見,繼續扒了積雪,尋找了那一點維持生命的綠色,與活下去相比,流這一點血實在算不得什麼。
忽然,一陣整齊劃一的“沙沙”聲從遠處傳來,少年驚愕的擡起頭,卻見在舒城方向,一支軍隊正在開過來,看人數估計約有三千衆,在周圍白雪的映襯下,帥旗上那個鮮紅的“孫”字顯得異常醒目。
隊伍越來越近,面對面的可以看見士卒臉上的疲憊之色,在帥旗下一員身披着毛絨絨錦貂戰袍的少年騎上高頭戰馬之上,看年紀卻是甚輕,隻在十五六歲左右,再往臉上看去,面目端是俊朗,眸染碧色,顯出十足的自信,間或碧色一閃,透出一股子淩厲的殺氣。
在他的身後,還有兩員偏将相随,左首一人中等身材,年約有三十上下,而右首一人也為一員小将,身着玄甲,手持長刀,極是英武。
“少将軍,弟兄們已連着疾行了大半夜,甚是疲乏,是否稍稍休息片刻!”那年長一些的偏将道。
那少将軍劍目一豎,碧目中寒意大盛,大聲道:“不可,戰場之上勝負隻在一息之間,将軍之能非處此境地不能顯其強,鄧監軍萬不可心存慈悲,故孫子曰:兵貴速而不貴久。
我等此番雪夜攻襲皖城,當在出奇不意,攻其無備,今若因已之私而延誤殲敵之機,豈不痛哉!” “可是,我們與主公大軍之間的距離已拉大到了百裡之遙,孤軍深入可是兵家大忌呀!”那姓鄧的偏将低聲支吾道。
顯然他已被主将的那一股淩厲的氣勢所震懾住,隻是礙于監軍的職責尤在作着無助徒勞的辯護。
“鄧當,汝是在番陽給高寵小賊吓破了膽不成,想那皖城之敵兵不滿千人,今以我這三千鐵甲精兵,難道還能怕了小賊不成?”那少将軍年輕氣盛,不由得怒喝道。
“仲謀勿怒,我姐夫其實,他并不是這個意思——。
”那年輕一點的小将見兩人說着說着就有些不對勁,忙出言勸解道。
“子明,汝到前面去,打探一下皖城方向有無異動?”那少将軍這時大概也察覺到話有些說過頭了,緩了一口氣吩咐道。
“遵令。
” 應罷,右首小将已拍馬閃出陣中,雙腿一挾馬腹,向前陣疾馳而去。
這一支軍隊正是孫策攻襲皖城的前鋒,由孫權擔任主将,呂蒙為副将,鄧當為監軍。
此番出征皖城,這先鋒的位置争得極是激烈,其中不僅有程普、韓當、黃蓋這些個老臣,更有周泰、董襲、淩操這些個投效不久的将領。
而争奪的結果是這些人誰也沒有輪上,最終的勝利者不是旁人,乃是孫策的弟弟孫權。
在孫策開拓江東的過程中,盡管武将的能力和文臣的智慧共同幫助孫策平定了江左,但在孫策的個人魅力影響下,武将的地位無疑比文臣來得更高一些。
所以在江東,孫權要想赢得尊重,隻有孫策之弟的名份還不行,還必須要在戰場上立下功績才行。
這一次出征皖城,是孫權自生以來第一次獨立的領兵打仗,孫策為自家兄弟着想,這第一仗要的當然是一場體面風光的勝仗。
然而,自渡江以來,孫策在江東兵鋒所指,幾無敵手,象山寇叛亂的之類的小陣仗隻能算是皮膚之癢,孫權自然是不屑去的。
環視四周,真正的對手隻有一個,那就是一年前擊殺了孫贲的高寵。
忽然,高寵臉上一涼,象是有一樣東西落到了臉頰上,用手一摸,卻是什麼也沒抓到,間或一會兒,又有一下,涼涼的,透着冬天特有的寒氣。
“下雪了!”随行的親兵叫了起來。
雪,高寵擡起頭,向漆黑的天空看去,隻見火光照映中,漫天的大雪紛紛落下,如一層層厚厚的棉絮向廣闊的原野鋪陳開來,先落下的沾着泥土化了,馬上又有後來的補了上去,漸漸的地上被一層白色而覆蓋。
在建安二年十二月七日這一天,皖城,迎來了這一年的第一場雪。
冬雪,在民間諺語裡,被稱之為“瑞雪”,是吉祥喜慶和豐年的預兆,若是在太平盛世,又有多少一輩子辛苦耕作的老農會笑攏眉頭,舒開久結在額頭的眉結,但在人命如草荠、強者生存的亂世,這一場雪是禍不是福。
天氣一下子冷下來了,在一眼望去渺無人煙的舒城道上,不時傳來遠處野狼絕望的嗥叫,那聲音凄厲異常,久久回蕩在空寂的山谷中,不肯消散。
厚厚的雲層壓迫着天際,冰雪還沒有融化,在道旁的山坡上,一個身體瘦弱衣衫褴褛的少年乞丐正揉搓着凍得通紅的雙手,然後伸手扒開地上的積雪,将雪下尚沒有回黃的野菜一一挑起,裝到身旁的破籃子裡。
“嗤——。
”一塊棱角鋒利的結冰将少年的手紮出了一道長長的口子,血流了下來将雪白的雪染成一片紅色,顯得異常醒目。
少年卻似視而不見,繼續扒了積雪,尋找了那一點維持生命的綠色,與活下去相比,流這一點血實在算不得什麼。
忽然,一陣整齊劃一的“沙沙”聲從遠處傳來,少年驚愕的擡起頭,卻見在舒城方向,一支軍隊正在開過來,看人數估計約有三千衆,在周圍白雪的映襯下,帥旗上那個鮮紅的“孫”字顯得異常醒目。
隊伍越來越近,面對面的可以看見士卒臉上的疲憊之色,在帥旗下一員身披着毛絨絨錦貂戰袍的少年騎上高頭戰馬之上,看年紀卻是甚輕,隻在十五六歲左右,再往臉上看去,面目端是俊朗,眸染碧色,顯出十足的自信,間或碧色一閃,透出一股子淩厲的殺氣。
在他的身後,還有兩員偏将相随,左首一人中等身材,年約有三十上下,而右首一人也為一員小将,身着玄甲,手持長刀,極是英武。
“少将軍,弟兄們已連着疾行了大半夜,甚是疲乏,是否稍稍休息片刻!”那年長一些的偏将道。
那少将軍劍目一豎,碧目中寒意大盛,大聲道:“不可,戰場之上勝負隻在一息之間,将軍之能非處此境地不能顯其強,鄧監軍萬不可心存慈悲,故孫子曰:兵貴速而不貴久。
我等此番雪夜攻襲皖城,當在出奇不意,攻其無備,今若因已之私而延誤殲敵之機,豈不痛哉!” “可是,我們與主公大軍之間的距離已拉大到了百裡之遙,孤軍深入可是兵家大忌呀!”那姓鄧的偏将低聲支吾道。
顯然他已被主将的那一股淩厲的氣勢所震懾住,隻是礙于監軍的職責尤在作着無助徒勞的辯護。
“鄧當,汝是在番陽給高寵小賊吓破了膽不成,想那皖城之敵兵不滿千人,今以我這三千鐵甲精兵,難道還能怕了小賊不成?”那少将軍年輕氣盛,不由得怒喝道。
“仲謀勿怒,我姐夫其實,他并不是這個意思——。
”那年輕一點的小将見兩人說着說着就有些不對勁,忙出言勸解道。
“子明,汝到前面去,打探一下皖城方向有無異動?”那少将軍這時大概也察覺到話有些說過頭了,緩了一口氣吩咐道。
“遵令。
” 應罷,右首小将已拍馬閃出陣中,雙腿一挾馬腹,向前陣疾馳而去。
這一支軍隊正是孫策攻襲皖城的前鋒,由孫權擔任主将,呂蒙為副将,鄧當為監軍。
此番出征皖城,這先鋒的位置争得極是激烈,其中不僅有程普、韓當、黃蓋這些個老臣,更有周泰、董襲、淩操這些個投效不久的将領。
而争奪的結果是這些人誰也沒有輪上,最終的勝利者不是旁人,乃是孫策的弟弟孫權。
在孫策開拓江東的過程中,盡管武将的能力和文臣的智慧共同幫助孫策平定了江左,但在孫策的個人魅力影響下,武将的地位無疑比文臣來得更高一些。
所以在江東,孫權要想赢得尊重,隻有孫策之弟的名份還不行,還必須要在戰場上立下功績才行。
這一次出征皖城,是孫權自生以來第一次獨立的領兵打仗,孫策為自家兄弟着想,這第一仗要的當然是一場體面風光的勝仗。
然而,自渡江以來,孫策在江東兵鋒所指,幾無敵手,象山寇叛亂的之類的小陣仗隻能算是皮膚之癢,孫權自然是不屑去的。
環視四周,真正的對手隻有一個,那就是一年前擊殺了孫贲的高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