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逆運天機
關燈
小
中
大
,向我虎視眈眈,相父遠去千裡,教我如何面對?”
孔明道:“主上放心,東吳與我國新盟,料無攻蜀之心,且我已留嚴顔在白帝城鎮守,足可抵陸遜也。
曹丕新敗于江東,銳氣已喪,短期内必無法出兵,我又調派馬超替趙子龍把守陽平關,曹丕也不足憂。
臣此番平南,乃為北伐中原作準備,以報先帝三顧之恩,托孤之情。
” 劉禅在孔明面前如對父親劉備,他也并無什麼主意,見孔明堅決要統軍親證,便無奈的說:“朕年幼無知,但憑相父裁決便是。
但請相父早去早回,免朕挂念。
” 孔明正欲向劉禅謝恩拜辭,卻見谏議大夫王連出班奏道:“不可!不可!丞相去不得也!”孔明微笑道:“王大夫,為甚去不得?” 王連焦慮的說:“南蠻乃不毛之地,瘴疫流行之鄉,丞相乃朝廷棟梁,怎可犯險親征? 萬一有甚閃失,蜀國危矣!諒甫蠻孟獲等區區毛賊,派一大将征伐足也。
” 孔明卻斷然說道:“南方之地,土民尚未教化,不宜力壓,而應以攻心為佳,且南方乃蜀川後營,後營不穩,即蜀川不固,乃蜀國心腹之患也,因此我不得不去,豈能轉遣他人?王大夫不必憂慮,我一切自會妥善處措也。
” 王連見孔明為鞏固蜀國後方,不惜犯險,率軍親征,心中又敬又佩,但仍擔心道: “雖然如此,但請丞相千萬保重,切勿因小失大也。
” 孔明亦知王連是出自一番好意,便含笑點頭道:“放心! 放心!我自知重任在身,亦知本命,怎會置大局而不顧呢? 我此去多則半年,少則三月,必凱旋而歸。
” 孔明返回丞相府,即升立帥座,自登帥位,召集文武百官聽令。
孔明第一個選用的,是吏部尚書蔣琬,任蔣琬為帥府參軍。
将琬原來是荊州劉表的一位寫文書的小吏,入川之後,任一縣官。
孔明知他“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十分欣賞,認為他是“社稷之器、非百裡之材”,即破格提升他為吏部尚書,成為朝中位居掌衆官吏的要職大臣。
孔明此行南征,又特意任蔣琬為帥府參軍,日夜留在他身邊,以便他熟悉軍事戰略,顯然,孔明此時已有選定治國文臣接班人的深意了。
孔明又任趙子龍、魏延為統軍大将,總督各路兵馬。
以王平、張翼兩人為副将,協同趙、魏領軍。
而諸葛慧則已女扮男裝,以帥府侍衛的身份,留在孔明的身邊護衛。
此時,堂上的蕭侯儀,眼見孔明已委派各将,即沒他的份兒,不禁大急,他忍不住一步跨前,高聲道:“丞相!各人皆已身負重任,怎獨缺了我蕭侯儀呢!難道我隻能當帥營的一名侍衛嗎?” 孔明微笑道:“蕭兄弟一直不肯從軍,因此亦無軍職,我不敢委以重任。
” 蕭侯儀慨然道:“此一時彼一時也。
小弟自與關将軍臨危之際結為兄弟,為繼承義兄的遺志,不能不參與複興漢室的大業,而丞相平南乃為北伐中原、複興漢室作準備,我又怎可置身事外呢?” 孔明微笑不語。
趙子龍素來甚喜蕭侯儀,又知他因天賜奇緣,在白帝城的地穴之中悟創了猴拳九式,其後,更獲關羽傳授他青龍偃月刀法,甚至将青龍偃月刀授予他,對他更為欣賞。
趙子龍向孔明含笑道:“丞相,蕭兄弟的武藝材幹,均足以勝任征南之戰。
” 孔明欣然一笑,目注蕭侯儀,道:“蕭兄弟,你願意任何軍職?” 蕭侯儀深知孔明任人唯賢,決不以親疏遠近為依據,更不以個人恩怨為标準。
他想了想,便慨然說道:“丞相,征南之戰,尚缺一位前部先鋒,若丞相認可,我願以代先鋒之職,參與征南之戰。
” 孔明又含笑道:“蕭兄弟,先鋒之職,乃一軍之鋒箭,十分關鍵,為甚自稱代先鋒呢。
” 蕭侯儀肅然說道:“小弟初次正式從軍,不應僭越先鋒之位,因此願以代先鋒之職,獻先鋒之力。
” 孔明十分欣喜,他本來便有培養蕭侯儀繼承他的戰陣兵略的深意,正好利用征南的實戰機會,讓蕭侯儀艱苦磨練。
他此時再無猶豫,決然說道:“好極了!既蕭兄弟有此大志,足可勝任前部先鋒一職! 但軍有軍現,不可違逆,我便任你為前部代先鋒領軍出征吧。
” 蕭侯儀肅然道:“是!未将尊命。
” 孔明當即又下令道:“蕭将軍,我即授你先鋒印,速去換上戰袍盔甲,赴校場侯令。
” 蕭侯儀一聲“遵命”,疾奔而出。
孔明亦與趙子龍等大将,移駕往點兵校常不一會,孔明已手執帥旗,登上點兵校場帥座,他身後伫立女扮男裝的諸葛慧等數十名相府親兵。
校場上,趙子龍、魏征、王平、張翼等大将,全副盔甲戎裝,統領十萬大軍,肅立待命。
就在此時,一員戰将已風馳電掣而至。
隻見他坐騎赤兔千裡馬,全副銀袍盔甲,手執一柄寒光閃閃的青龍偃月刀,目中神光的的,十分威武,嚴然是一代虎将關雲長再度降臨人世。
這員戰将驟馳而至,在點将台前滾鞍下馬,向台上的孔明俯身參拜道:“未将蕭侯儀,恭領丞相令旨。
” 孔明身後的諸葛慧,不由芳心欣喜,暗道:我
曹丕新敗于江東,銳氣已喪,短期内必無法出兵,我又調派馬超替趙子龍把守陽平關,曹丕也不足憂。
臣此番平南,乃為北伐中原作準備,以報先帝三顧之恩,托孤之情。
” 劉禅在孔明面前如對父親劉備,他也并無什麼主意,見孔明堅決要統軍親證,便無奈的說:“朕年幼無知,但憑相父裁決便是。
但請相父早去早回,免朕挂念。
” 孔明正欲向劉禅謝恩拜辭,卻見谏議大夫王連出班奏道:“不可!不可!丞相去不得也!”孔明微笑道:“王大夫,為甚去不得?” 王連焦慮的說:“南蠻乃不毛之地,瘴疫流行之鄉,丞相乃朝廷棟梁,怎可犯險親征? 萬一有甚閃失,蜀國危矣!諒甫蠻孟獲等區區毛賊,派一大将征伐足也。
” 孔明卻斷然說道:“南方之地,土民尚未教化,不宜力壓,而應以攻心為佳,且南方乃蜀川後營,後營不穩,即蜀川不固,乃蜀國心腹之患也,因此我不得不去,豈能轉遣他人?王大夫不必憂慮,我一切自會妥善處措也。
” 王連見孔明為鞏固蜀國後方,不惜犯險,率軍親征,心中又敬又佩,但仍擔心道: “雖然如此,但請丞相千萬保重,切勿因小失大也。
” 孔明亦知王連是出自一番好意,便含笑點頭道:“放心! 放心!我自知重任在身,亦知本命,怎會置大局而不顧呢? 我此去多則半年,少則三月,必凱旋而歸。
” 孔明返回丞相府,即升立帥座,自登帥位,召集文武百官聽令。
孔明第一個選用的,是吏部尚書蔣琬,任蔣琬為帥府參軍。
将琬原來是荊州劉表的一位寫文書的小吏,入川之後,任一縣官。
孔明知他“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十分欣賞,認為他是“社稷之器、非百裡之材”,即破格提升他為吏部尚書,成為朝中位居掌衆官吏的要職大臣。
孔明此行南征,又特意任蔣琬為帥府參軍,日夜留在他身邊,以便他熟悉軍事戰略,顯然,孔明此時已有選定治國文臣接班人的深意了。
孔明又任趙子龍、魏延為統軍大将,總督各路兵馬。
以王平、張翼兩人為副将,協同趙、魏領軍。
而諸葛慧則已女扮男裝,以帥府侍衛的身份,留在孔明的身邊護衛。
此時,堂上的蕭侯儀,眼見孔明已委派各将,即沒他的份兒,不禁大急,他忍不住一步跨前,高聲道:“丞相!各人皆已身負重任,怎獨缺了我蕭侯儀呢!難道我隻能當帥營的一名侍衛嗎?” 孔明微笑道:“蕭兄弟一直不肯從軍,因此亦無軍職,我不敢委以重任。
” 蕭侯儀慨然道:“此一時彼一時也。
小弟自與關将軍臨危之際結為兄弟,為繼承義兄的遺志,不能不參與複興漢室的大業,而丞相平南乃為北伐中原、複興漢室作準備,我又怎可置身事外呢?” 孔明微笑不語。
趙子龍素來甚喜蕭侯儀,又知他因天賜奇緣,在白帝城的地穴之中悟創了猴拳九式,其後,更獲關羽傳授他青龍偃月刀法,甚至将青龍偃月刀授予他,對他更為欣賞。
趙子龍向孔明含笑道:“丞相,蕭兄弟的武藝材幹,均足以勝任征南之戰。
” 孔明欣然一笑,目注蕭侯儀,道:“蕭兄弟,你願意任何軍職?” 蕭侯儀深知孔明任人唯賢,決不以親疏遠近為依據,更不以個人恩怨為标準。
他想了想,便慨然說道:“丞相,征南之戰,尚缺一位前部先鋒,若丞相認可,我願以代先鋒之職,參與征南之戰。
” 孔明又含笑道:“蕭兄弟,先鋒之職,乃一軍之鋒箭,十分關鍵,為甚自稱代先鋒呢。
” 蕭侯儀肅然說道:“小弟初次正式從軍,不應僭越先鋒之位,因此願以代先鋒之職,獻先鋒之力。
” 孔明十分欣喜,他本來便有培養蕭侯儀繼承他的戰陣兵略的深意,正好利用征南的實戰機會,讓蕭侯儀艱苦磨練。
他此時再無猶豫,決然說道:“好極了!既蕭兄弟有此大志,足可勝任前部先鋒一職! 但軍有軍現,不可違逆,我便任你為前部代先鋒領軍出征吧。
” 蕭侯儀肅然道:“是!未将尊命。
” 孔明當即又下令道:“蕭将軍,我即授你先鋒印,速去換上戰袍盔甲,赴校場侯令。
” 蕭侯儀一聲“遵命”,疾奔而出。
孔明亦與趙子龍等大将,移駕往點兵校常不一會,孔明已手執帥旗,登上點兵校場帥座,他身後伫立女扮男裝的諸葛慧等數十名相府親兵。
校場上,趙子龍、魏征、王平、張翼等大将,全副盔甲戎裝,統領十萬大軍,肅立待命。
就在此時,一員戰将已風馳電掣而至。
隻見他坐騎赤兔千裡馬,全副銀袍盔甲,手執一柄寒光閃閃的青龍偃月刀,目中神光的的,十分威武,嚴然是一代虎将關雲長再度降臨人世。
這員戰将驟馳而至,在點将台前滾鞍下馬,向台上的孔明俯身參拜道:“未将蕭侯儀,恭領丞相令旨。
” 孔明身後的諸葛慧,不由芳心欣喜,暗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