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旋乾轉坤

關燈
不料又有一隊吳軍殺到,截住曹丕的去路,正是吳将丁奉。

    張遼見曹丕危急,拍馬來迎戰丁奉,被丁奉猛射一箭,射中張遼的腰部,張遼倒撞落馬。

    丁奉馳近,卻斬張遼,卻被許褚将張遼救走。

    魏軍諸老将,保護曹丕,逃出生路。

    但魏軍已死傷甚衆,三十萬大軍安全逃返中原的,隻剩下一半不到。

     張遼返回許昌後,不久亦箭傷不治而亡。

    曹丕此次征伐東吳,以慘敗告終。

     曹丕在劉備攻吳時,獲悉劉備在山地連營百裡,曾嘲笑劉備不知用兵,但曹丕自己,親征東吳,被吳軍的疑兵之計,吓得自亂陣腳,不戰而潰,曹丕自己也根本不曉用兵之道。

     不過,魏軍在攻吳之時,孔明派趙子龍率軍出陽平關,擺出進中原的姿态,令曹丕膽寒,不得不退軍,亦對吳軍退敵起了甚大幫助。

     經此一役,孫權親身領略到吳、蜀結盟的好處,他與蜀國盟好之心便更加堅定,三國鼎立的局面,也因此延續了一段頗長的歲月。

     蜀國在夷陵的兵敗後,軍中舟船、器械、兵力,幾乎喪失過半,元氣大傷,處于一種生死存亡的危急局面,孔明在此艱危時刻,受命輔攻,撐持危局,他的擔子是十分沉重的。

     孔明洞悉時勢,采取了一系列的救亡措施,他扶立劉禅,穩定了朝政;再以奇謀妙計,初步平複了五路奇兵;更以大智大勇,與東吳修好,重新結為盟國,相互支持,這對蜀國局勢的穩定,起了極大的作用。

    當然對吳國亦十分有利,例如趙子龍甫出陽平關,擺出北圖中原的姿态,便逼得曹丕立刻從東吳撤退,吳國所受的魏國壓力,因而也大大減輕了。

     不過,孔明亦深刻的認識到,蜀國此時根本已然無力北圖中原,他當務之急,便是要安定蜀國的後方,亦即川南——雲南、廣西一帶的少數民族——南蠻王孟獲。

     孔明在獲悉曹丕退軍的消息,便立即派人召回趙子龍,而改調馬超鎮守陽平關。

     趙子龍返成都,是夜來見孔明,詢問孔明退軍之意。

    孔明微笑道:“我軍新創未複,怎有力北圖中原?我所以令你出關,不過是故作姿态,逼曹丕從東吳退兵而已,今曹丕軍已退,東吳必領略結盟好處,兩家之盟,因此而大為鞏固。

    我另有重任,不得不将子龍你調回。

    ” 趙子龍想了想,道:“義兄,莫非欲要定蜀川後方南蠻王孟獲麼?” 孔明微笑點點頭道:“如今魏軍新創,吳、蜀結盟,兩者暫時皆不足慮。

    我正好趁此良機,先行安定蜀川後方,以穩定局勢,再圖進齲”趙子龍道:“南蠻王盂獲曾迸犯蜀川,自該前去平定,但南蠻地勢險惡,族人未加開化,今日平定,明日又反,蜀川将無甯日,當以何計謀之?” 孔明點點頭,神色轉而肅然的說:“子龍所慮,的确如此! 因此此行須大智大勇之将為先鋒,才可保我的安定後方大計成功……”孔明說時,忽地有人接口道:“諸葛大哥,此行既然如此重要,小弟願随軍參與。

    ”原來不知何時,蕭候儀、諸葛慧師兄妹二人,己悄然進入内堂,蕭候儀聽孔明向趙子龍解釋,他便忍不住接話。

     孔明尚未有所表示,諸葛慧亦笑着道:“丞相二哥!你将我困在丞相府中,悶也将我悶死了!既然候儀師哥要去,怎可缺了我諸葛慧的一份埃”趙子龍一聽,未等孔明答應,已呵呵笑道:“好啊!當日武夷山一聚,我等師兄弟妹許久未相處一堂了!義兄,南蠻之行,不如便許他二人随軍吧!有他二人貼身保護義兄,小弟便作前鋒亦安心多了。

    ” 孔明深知,趙了龍欣然贊同蕭候儀、諸葛慧師兄妹、二人随軍,表面上是樂于師兄妹輩同行,但内心中卻是擔心南蠻之地兇險,欲由他師兄妹二人貼身保護自己的安全。

    孔明心中一熱,他但感此生能與趙子龍這位大智大勇之将結拜,是他最大的安慰。

     孔明又見軍中能征善戰的将領不多,馬超、黃忠、嚴顔等又要留守蜀川,而且他亦卻讓蕭候儀多曆戰陣的曆練,于是便欣然笑道:“好!蕭兄弟和四妹,便随軍一行吧……但在軍中四妹不宜以女裝打扮,快點選定衣物,改扮男裝吧。

    ”孔明十分細心,他就連這一點細節亦考慮到了。

     諸葛慧大喜,忙向趙子龍格格笑道:“多謝子龍哥哥……拜謝子龍哥哥。

    ” 趙子龍笑道:“慧妹是義兄允準你随軍,你多謝我什麼呢?” 諸葛慧笑道:“雖然是二哥允準,但若非子龍哥哥代我求情,我那二哥哥從不偏私,他怎會答應得如此爽快?因此須向子龍哥哥緻謝埃”當下,孔明在丞相府内,便已商定入南蠻平定後方的大計。

    他不再猶豫,決定第二天上朝,便向後主劉禅奏請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