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力延龍脈
關燈
小
中
大
“我據此地之形勢地物而判,已知地穴乃龍脈之腹,此點與高祖劉邦的元神推斷一緻,但高祖元神忽略了一點,他既已踞盤了地穴,亦即占據了龍脈之腹,子孫中與他争鋒呢?否則便必陷入子孫自相激鬥的可怕境地……因此我隻好另尋一處龍脈之地。
” 他一頓,為誘導諸葛慧和蕭候儀,不厭其煩的解釋道:“此處冒白氣之地,乃山陵脊頂部,亦即龍脈之口,其地力龍氣,決不下于那地穴的龍脈之腹。
先生若得葬此地,必可蔭佑他的子孫血脈,令日後的漢室氣運複興!因此我已決定,可速返白帝城,将先生的靈樞運來,秘密下葬。
然後再将空棺運返成都,舉行正式喪儀。
” 蕭候儀、雕雪、諸葛慧三人,這才明白孔明的深遠用意,的确令人意料不着,有鬼神莫測之秘! 很快,劉備的靈樞,便秘密的運到此地下葬。
劉備的秘密墓地,恰好位于這白龍龍脈之口,其地力龍氣十分旺盛,墓地宏大而古樸,以土築成,墓前的石碑上,亦隻刻上“漢室宗親劉氏之墓”等八個大字,一切均顯得奇妙而又神秘。
然後孔明與趙子龍、蕭候儀、雕雪、諸葛慧等人,護送劉備的空棺,由劉備的次子、三子扶靈,運返成都,舉行正式的國喪。
對外則宣稱劉備下葬于四川華陽西南方的惠陵,但世人并不知悉,運回成都的劉備靈樞,隻是一副空棺而已。
因此劉備子孫後人的氣運,并不源于惠陵,而是經孔明巧妙布局的白帝城秘墓。
劉禅在蜀川繼位為皇,消息傳入魏國,此時曹丕已正式定都洛陽,并将更始殿定為他的皇宮。
曹丕登基稱帝後,果然雄心勃勃。
他先是趁吳軍攻入蜀境,派數十萬大軍進攻荊州,卻被及時趕回的陸遜率軍擊敗,魏軍被退回中原,這一役雖然吳、魏均損失不大,但吳國因與劉備的荊州而消耗甚巨,被魏國趁虛攻擊,孫權因此對曹丕懷恨于心,吳、魏兩家又限入不和的局面。
曹丕正為魏軍被吳軍擊退恨怒攻心,此時聽聞蜀國劉備已逝,不由大喜,立刻召集朝臣,道:“劉備已亡,朕欲趁其内部混亂,出兵攻蜀!卿等以為如何?” 此時曹操的舊将張遼、徐晃等人,已封列候,各自守關隘,加上年事已高,出征已不再調用。
武将便以曹氏宗族的年輕一輩曹真等為首,而文臣中,則以司馬懿、華歆、賈诩等人為主。
賈诩是曹操丞相府的舊臣。
甚有見地,在曹丕登基稱帝的事上,亦出過力氣,立了功勞,因此曹丕對賈诩亦很信任。
此時賈诩出班奏道:“陛下,劉備雖亡,必已托孤于諸葛亮,諸葛亮感激劉備的知遇之恩,必竭心盡力,扶持新主劉禅,陛下不可倉卒征伐。
” 曹丕一聽,想起征吳之敗,敗在陸遜之手,而諸葛亮比陸遜更勝一籌,他因此不由一陣猶豫。
丈臣班中的司馬懿見狀,不由皺一皺眉。
也不知為甚。
自曹操去世後,司馬懿便一反常态,時時力主曹丕積極進取,掃平天下似乎成了司馬懿的最大目标。
此時他見賈诩勸阻曹丕出兵,便忍不住一步跨出,大聲道:“勸陛下莫用兵者,皆懦怯之徒!不乘此時進兵攻蜀,便待何時?” 曹丕見是司馬懿,喜道:“卿有何高見?” 司馬懿道:“臣有五路奇兵之計,管教蜀國必一舉掃平。
” 曹丕忙道:“哪五路奇兵?卿快說其詳。
” 司馬懿道:“諸葛亮确有用兵之才,因此若隻用魏國之兵,尚難取勝。
但五路奇兵齊發,令諸葛亮首尾不能相顧,蜀國便易克矣。
” 他一頓,又朗聲道:“今可派人待重金赴遼東,說服鮮卑國王金必龍,令其出兵攻打蜀國西部;又派人赴南蠻,重禮賄賂南蠻王孟獲,令其出兵攻打蜀國的南部;第三路則是東吳之兵,可派人約盟東吳,與其約定共取蜀川,令東吳出兵攻蜀國東部;再令蜀國降将孟達,出兵攻打漢中,第五路則由魏國大軍,直取陽平關攻入西川……五路奇兵,一舉攻蜀,即諸葛亮便有通天本領,亦難抵擋矣。
” 曹丕一聽,大喜道:“此計妙極!朕決而行之!當下即頒下旨意,派使者四人,分赴遼東鮮卑國、南蠻、東吳,及上庸關的蜀國降将孟達四地,調動四路人馬。
一面又令曹真為大都督,率十萬大軍,從中原西征,直擊蜀國的陽平關。
在蜀川成都,蜀帝劉禅自繼位以來,凡事并無主見,一應朝政大事,皆聽從丞相孔明的裁決。
劉禅自己則待在宮中享清福。
” 此時劉禅在宮中,忽接報急,說魏國将發動五路大軍攻蜀。
劉禅不由大吃一驚,慌忙令内侍請丞相孔明人朝商議對策。
不料内侍去了半日,才回報說:“丞相染病在府,拒見任何人。
” 劉禅不由更慌。
第二天,他無奈又派谏議大夫杜瓊、黃門侍郎董元二人,赴丞相府,準備直入孔明的卧榻,告知緊急軍情,但二人不久回報,說丞相府由親兵親将把守,說奉了丞相令旨,任何人不得擅進,因此亦無功而回。
劉禅大驚,隻好又入内宮,将此事告知皇太後。
皇太後吃驚道:“丞相為何如此怠慢?先帝托孤于他,豈能袖手旁觀?我當親赴丞相府責之。
” 谏議大夫杜瓊忙道:“丞相素來處事慎重,且料事如神,或有妙計思量
” 他一頓,為誘導諸葛慧和蕭候儀,不厭其煩的解釋道:“此處冒白氣之地,乃山陵脊頂部,亦即龍脈之口,其地力龍氣,決不下于那地穴的龍脈之腹。
先生若得葬此地,必可蔭佑他的子孫血脈,令日後的漢室氣運複興!因此我已決定,可速返白帝城,将先生的靈樞運來,秘密下葬。
然後再将空棺運返成都,舉行正式喪儀。
” 蕭候儀、雕雪、諸葛慧三人,這才明白孔明的深遠用意,的确令人意料不着,有鬼神莫測之秘! 很快,劉備的靈樞,便秘密的運到此地下葬。
劉備的秘密墓地,恰好位于這白龍龍脈之口,其地力龍氣十分旺盛,墓地宏大而古樸,以土築成,墓前的石碑上,亦隻刻上“漢室宗親劉氏之墓”等八個大字,一切均顯得奇妙而又神秘。
然後孔明與趙子龍、蕭候儀、雕雪、諸葛慧等人,護送劉備的空棺,由劉備的次子、三子扶靈,運返成都,舉行正式的國喪。
對外則宣稱劉備下葬于四川華陽西南方的惠陵,但世人并不知悉,運回成都的劉備靈樞,隻是一副空棺而已。
因此劉備子孫後人的氣運,并不源于惠陵,而是經孔明巧妙布局的白帝城秘墓。
劉禅在蜀川繼位為皇,消息傳入魏國,此時曹丕已正式定都洛陽,并将更始殿定為他的皇宮。
曹丕登基稱帝後,果然雄心勃勃。
他先是趁吳軍攻入蜀境,派數十萬大軍進攻荊州,卻被及時趕回的陸遜率軍擊敗,魏軍被退回中原,這一役雖然吳、魏均損失不大,但吳國因與劉備的荊州而消耗甚巨,被魏國趁虛攻擊,孫權因此對曹丕懷恨于心,吳、魏兩家又限入不和的局面。
曹丕正為魏軍被吳軍擊退恨怒攻心,此時聽聞蜀國劉備已逝,不由大喜,立刻召集朝臣,道:“劉備已亡,朕欲趁其内部混亂,出兵攻蜀!卿等以為如何?” 此時曹操的舊将張遼、徐晃等人,已封列候,各自守關隘,加上年事已高,出征已不再調用。
武将便以曹氏宗族的年輕一輩曹真等為首,而文臣中,則以司馬懿、華歆、賈诩等人為主。
賈诩是曹操丞相府的舊臣。
甚有見地,在曹丕登基稱帝的事上,亦出過力氣,立了功勞,因此曹丕對賈诩亦很信任。
此時賈诩出班奏道:“陛下,劉備雖亡,必已托孤于諸葛亮,諸葛亮感激劉備的知遇之恩,必竭心盡力,扶持新主劉禅,陛下不可倉卒征伐。
” 曹丕一聽,想起征吳之敗,敗在陸遜之手,而諸葛亮比陸遜更勝一籌,他因此不由一陣猶豫。
丈臣班中的司馬懿見狀,不由皺一皺眉。
也不知為甚。
自曹操去世後,司馬懿便一反常态,時時力主曹丕積極進取,掃平天下似乎成了司馬懿的最大目标。
此時他見賈诩勸阻曹丕出兵,便忍不住一步跨出,大聲道:“勸陛下莫用兵者,皆懦怯之徒!不乘此時進兵攻蜀,便待何時?” 曹丕見是司馬懿,喜道:“卿有何高見?” 司馬懿道:“臣有五路奇兵之計,管教蜀國必一舉掃平。
” 曹丕忙道:“哪五路奇兵?卿快說其詳。
” 司馬懿道:“諸葛亮确有用兵之才,因此若隻用魏國之兵,尚難取勝。
但五路奇兵齊發,令諸葛亮首尾不能相顧,蜀國便易克矣。
” 他一頓,又朗聲道:“今可派人待重金赴遼東,說服鮮卑國王金必龍,令其出兵攻打蜀國西部;又派人赴南蠻,重禮賄賂南蠻王孟獲,令其出兵攻打蜀國的南部;第三路則是東吳之兵,可派人約盟東吳,與其約定共取蜀川,令東吳出兵攻蜀國東部;再令蜀國降将孟達,出兵攻打漢中,第五路則由魏國大軍,直取陽平關攻入西川……五路奇兵,一舉攻蜀,即諸葛亮便有通天本領,亦難抵擋矣。
” 曹丕一聽,大喜道:“此計妙極!朕決而行之!當下即頒下旨意,派使者四人,分赴遼東鮮卑國、南蠻、東吳,及上庸關的蜀國降将孟達四地,調動四路人馬。
一面又令曹真為大都督,率十萬大軍,從中原西征,直擊蜀國的陽平關。
在蜀川成都,蜀帝劉禅自繼位以來,凡事并無主見,一應朝政大事,皆聽從丞相孔明的裁決。
劉禅自己則待在宮中享清福。
” 此時劉禅在宮中,忽接報急,說魏國将發動五路大軍攻蜀。
劉禅不由大吃一驚,慌忙令内侍請丞相孔明人朝商議對策。
不料内侍去了半日,才回報說:“丞相染病在府,拒見任何人。
” 劉禅不由更慌。
第二天,他無奈又派谏議大夫杜瓊、黃門侍郎董元二人,赴丞相府,準備直入孔明的卧榻,告知緊急軍情,但二人不久回報,說丞相府由親兵親将把守,說奉了丞相令旨,任何人不得擅進,因此亦無功而回。
劉禅大驚,隻好又入内宮,将此事告知皇太後。
皇太後吃驚道:“丞相為何如此怠慢?先帝托孤于他,豈能袖手旁觀?我當親赴丞相府責之。
” 谏議大夫杜瓊忙道:“丞相素來處事慎重,且料事如神,或有妙計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