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奪權機謀

關燈
稍後,相國華歆又向曹丕進言道:“鄢陵侯雖帶兵前來奔喪,但已将兵權交出,隻身返回鄢陵,其罪可耍獨臨淄侯曹植、肅懷侯曹熊二人,竟拒絕前來奔喪,罪犯欺君,不可不懲治。

    ” 曹丕大怒,派出兩使者,分赴臨淄、蕭懷向曹植、曹熊問罪。

     蕭懷侯曹熊聞訊,他本已體弱多病,自知不久人世,不想被曹丕淩辱,便先行上吊自盡而死。

    曹丕卻又假意傷心,并下令追封曹熊為蕭懷王,以王禮下葬。

     赴臨淄的使者,來到臨淄,臨淄侯曹植拒不迎接。

    他的幕僚丁儀更罵使者道:“昔日先王本欲立我主為世子,但被你主使詐占先罷了!如今先王新喪,為什麼竟然向同胞骨肉下毒手呢?” 曹丕的使者申斥了幾句,曹植大怒,下令武士将他亂棒打出。

     使者回報曹丕,曹丕勃然大怒,下令許諸率虎衛軍三千人,遠赴臨淄捉拿曹植。

    許褚進入臨淄,直闖臨淄府。

    守門将阻攔,許褚話也不說,拔劍斬了,進入内堂,隻曹植和丁儀等幕僚借酒消愁,全部醉倒堂上。

    許褚将衆人綁了,送返邺郡,交曹丕發落。

     曹丕想也不想,立刻下令将丁儀等一班幕僚,盡皆斬殺,一人不留。

    但留下曹植,尚未處置。

     曹丕的生母卞氏聞訊,急召曹丕入見。

    卞氏哭責道:“熊兒已自盡,植兒自恃才學,縱酒狂放,若有冒犯之處,望令骨肉之情,留他生命,則我至九泉亦瞑目了。

    ” 曹丕承繼王位,得自卞氏的慈旨,他也不敢仵逆卞氏之意,無奈道:“兒亦深愛三弟之才,怎忍殺他?但三弟恃才放縱,目無兄王,我不得不加警誡埃”曹丕退出内殿,出到偏殿,派人召曹植入見。

    華歆見狀,問曹丕道:“剛才王太後勸大王莫殺子建麼?” 曹丕無奈點頭道:“王太後正有此意。

    ” 華歆道:“曹子建智才雙全,恐非安份之輩,今日不除,必為後患。

    ” 曹丕為難的說:“先王新喪,母命難違。

    ” 華歆道:“傳聞曹子建出口成章,恃才傲世。

    大王可召他進殿,即場考試。

    他若真有才學,可不殺而貶之;若無才學,則趁機殺之,以絕後患。

    ” 曹丕道:“相國此計甚妙。

    ” 于是,曹丕集召華歆、賈诩等心腹大臣,召曹植入偏殿。

     曹植進來,眼見情勢不對,慌忙伏地請罪。

     曹丕道:“我與你雖為兄弟骨肉,但義屬君臣,你怎恃才傲物,輕慢王法?先王在日,你常以文章炫耀于先王。

    我疑你乃請人提刀代筆,非真材實學,我今限你于七步吟詩一首,若能,則免你一死;若不能必治你欺君之罪,決無寬恕! 你可心服、”曹植一聽,竟毫不畏懼,應聲道:“罪臣若不能吟,死而無怨。

    願賜題目。

    ” 曹丕微一思忖,忽見殿上懸挂一幅水墨畫,畫有兩牛相鬥于土牆下,一牛不敵,墜井而亡。

    曹丕心中一動,便指畫沉聲道:“你即以此畫為題目,但不可出現‘二牛鬥牆下,一牛墜井死’等字句。

    ” 曹植行了七步,即朗聲念出一詩,展示出了兩牛相鬥、一牛墜井死之意,但詩中果然不含這些字句。

     曹丕無話可說,華歆亦默然不語,曹丕心有不甘,又向曹植道:“七步成章,我嫌太慢了,你若能一步成詩,我才信你有真才實學。

    ” 曹植知曹丕欲尋借口殺他,他根本無法回避,隻好道:“請出題。

    ” 曹丕一時感觸,便沖口而出道:“我與你乃兄弟,你便以兄弟為題,說你心聲,但亦不許用上兄弟二字。

    ” 曹植毫不猶豫,立刻應聲道:“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曹丕尚未及有所反應,王太後卞氏已從後奔出,斥曹丕道:“王兒為什麼如此相逼兄弟骨肉?” 曹丕不敢逆母,慌忙離座,向卞氏道:“母親息怒,實因國法不可廢呀。

    ” 曹丕說罷,即下旨降曹植為安鄉侯,暗示他須安份守己,終老于鄉。

     曹植拜謝曹丕不殺之恩,黯然離開邺郡,赴鄉中隐居去了。

    曹植日後尚有一番奇緣際會,将于三國天機風雲的另一個故事中出現,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司馬懿、曹洪等曹操心腹大臣,自曹丕繼位後,一直未得任何封官,曹洪自恃是曹氏一脈,料曹丕不敢對他輕下毒手,而且他年已老邁,亦再無心争雄鬥勝,于是沉迷酒色,不問政事,安心享樂晚年去了。

     但司馬懿卻正當盛年,風華正茂,他素懷大志,怎甘心被如此冷落?但此時曹丕大局已定,他又無可奈何。

    司馬懿為挽回他在曹丕心中的地位,忽心生一計,他經過詳思細慮,便決然的入宮求見曹丕來了。

     曹丕正在宮中,玩賞曹操留下的奇珍異寶,忽報司馬懿求見,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