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再窺星鬥
關燈
小
中
大
最柔弱的紫衣姑娘,亦走得十分輕松,其餘三人,更不把艱險的蜀道放在眼内。
這一行四位青年男女,自然便是出川審察天機的孔明和随行的趙子龍、雕雪、司馬芝了。
趙子龍身佩的是天下知名的“倚天劍”,另一柄寶劍“青虹劍”,則在司馬芝身上佩帶。
孔明并無攜帶任何兵器,他手中執的依然是他那柄神秘的羽扇,雕雪與孔明一般,同出于天機隐俠龐德公的門下,而天機門所注重的,是無形的玄幻之道,根本不必有形的兵器,因此雕雪的身上,亦并無攜帶任何兵器。
四人所走的路線,恰好與仙靈老人左慈等一行人入川路線分岔,孔明等是向北面進入漢中,由漢中東了中原,左慈等人,卻是從荊州南郡水路進入巴郡,再從巴郡西行,進入成都。
因此兩方面絕對無可能相遇。
因為四人此行是入中原審察天機,中原是曹操的魏國轄境,因此孔明決定,此行不許張揚,亦不騎馬,作平裝便服打扮,猶如四位闖蕩江湖的異士俠客。
四人功力高強,也不畏山道的艱辛,一路北行,不久便出了四川的北回山道,進入漢中的劍閣山谷。
翻越劍閣山谷,便進入中原地帶了。
趙子龍南征北戰,十分熟悉沿途的地理形勢,他不由越走越吃驚,因為前面十裡,便是進入魏國境的重鎮潼關,假若是他單人獨闖,趙子龍根本不會畏懼,因為他自信在曹操的千軍萬馬中,亦可來去自如。
但此行卻是護送孔明,身負漢中王劉備的重托,孔明的安危,關乎蜀國的存亡大局,趙子龍又怎敢有絲毫的大意疏忽? 趙子龍前幾步,挨近孔明的身側,悄聲道:“義兄。
前面十裡之地,便是曹軍重兵把守的潼關,我等是否不改路向?” 若然如此,很快便會抵臨潼關城下了。
” 孔明微笑道:“不必更改,照原來所定路線行進。
”趙子龍吃驚道:“義兄。
這太危險也。
萬一被曹軍發現行藏,派重兵圍捕,情勢必危。
義兄一身系蜀國安危,怎可如此犯險?若義兄堅持地入潼關、我唯有孤身向潼關曹軍挑戰,以引開曹軍的視線,讓義兄從容而進好了。
”雕雪見趙子龍如此維護孔明,芳心不由大慰,格格嬌笑道:“子龍勇氣可嘉,當真一身是膽埃”司馬芝卻吃驚道:“子龍哥哥此刻并無一兵一卒,去向曹軍挑戰,豈非以卵擊石嗎?這怎麼可以。
孔明大哥,快改變路線埃”不料孔明卻從容笑道:“放心。
放心。
路線不必改變,子龍亦不必孤身前去挑戰,隻消向潼關行進便是。
” 趙子龍見孔明胸有成竹,料想他必已算定妙計,便不敢再異議,搶先一步,走在前頭,趙子龍暗地決定,若有任何兇險,他就算拼了生命,亦必維護孔明的安全。
雖然如此,但趙子龍卻越接近潼關便越驚心,因為此時是正午時分,陽光普照,潼關上面守城的曹軍,對接近的人洞察一切,孔明的行藏怎可隐蔽?再前行一段路,趙子龍目力超卓,他放眼望去,已可見潼關上曹軍的旗幟了。
……漸而更見關上正在巡檢的曹軍身影。
……他不由大駭,暗道:“此時若再接近,必被關上曹軍發現,孔明雖然是平裝便服,但他那身羽扇綸巾的形象太深刻,當今之世早已傳遍,極有可能被曹軍識破身分,屆時大軍一湧而出,千軍萬馬圍攻之下,孔明的生命危險了。
……眼見又接近潼關一段路,趙子龍步步驚心,心中一陣抽緊,他的右手已緊握劍柄,由于心情緊張,手心竟滴出汗水來了。
……趙子龍不由暗歎口氣,心道:今日一場生死厮殺,隻怕已勢不可免也。
就在此時,潼關上空忽地利起一陣猛烈的強風,邊關樓上的曹軍戰旗亦被刮倒,關上的曹軍東奔西突,一片混亂。
接而天際突然一黑,在正中當懸、光華灼灼的太陽,竟被一個滾圓的大黑球遮住,光華驟失,下面的山野、大地、城廓,登時陷入一片黑暗……趙子龍、雕雪、司馬芝三人,不約而同齊聲的呼道:“日蝕。
日蝕……怎的競在此時發生?……孔明卻欣然笑道:“日蝕已生,光明轉入黑暗,此時不入潼關,更待何時呢?” 趙子龍一聽,這才恍然而悟,原來孔明早已料定,今日正午必有日蝕發生,光明亦必化作黑暗,正好趁此機會混進潼關。
……他也不再猶豫,搶先大步奔近,渲關上的曹軍,先彼強風沖擊,又被日蝕所吓,而關前關下,山野城廓一片黑暗,早已亂作一團,哪還有暇仔細搜查入關的民衆?……關外的人流,亦趁亂一湧而入。
孔明、趙子龍、雕雪、司馬芝等四人,趁着混亂,十分順利進入潼關。
四人也不停留,直奔潼關東門,施然出關而去。
四人出了潼門,又繞道避開進入中原的第二道關口——陽平關。
離開陽平關往東行三十裡,便抵三峽郡。
此地已是中原地帶,東面三百裡,便是中原重鎮、漢朝古都洛陽了。
孔明一路向東面行進,中途并不停留,漸而已進入中原腹地,官兵防守也比邊關大為松懈。
因此四人的行蹤誰也沒察覺,一路上十分順利。
三日後,便已抵達古都洛陽的郊外二十裡地,孔明心中忽然一動,猛地憶起,他早年曾跟随師父龐德
這一行四位青年男女,自然便是出川審察天機的孔明和随行的趙子龍、雕雪、司馬芝了。
趙子龍身佩的是天下知名的“倚天劍”,另一柄寶劍“青虹劍”,則在司馬芝身上佩帶。
孔明并無攜帶任何兵器,他手中執的依然是他那柄神秘的羽扇,雕雪與孔明一般,同出于天機隐俠龐德公的門下,而天機門所注重的,是無形的玄幻之道,根本不必有形的兵器,因此雕雪的身上,亦并無攜帶任何兵器。
四人所走的路線,恰好與仙靈老人左慈等一行人入川路線分岔,孔明等是向北面進入漢中,由漢中東了中原,左慈等人,卻是從荊州南郡水路進入巴郡,再從巴郡西行,進入成都。
因此兩方面絕對無可能相遇。
因為四人此行是入中原審察天機,中原是曹操的魏國轄境,因此孔明決定,此行不許張揚,亦不騎馬,作平裝便服打扮,猶如四位闖蕩江湖的異士俠客。
四人功力高強,也不畏山道的艱辛,一路北行,不久便出了四川的北回山道,進入漢中的劍閣山谷。
翻越劍閣山谷,便進入中原地帶了。
趙子龍南征北戰,十分熟悉沿途的地理形勢,他不由越走越吃驚,因為前面十裡,便是進入魏國境的重鎮潼關,假若是他單人獨闖,趙子龍根本不會畏懼,因為他自信在曹操的千軍萬馬中,亦可來去自如。
但此行卻是護送孔明,身負漢中王劉備的重托,孔明的安危,關乎蜀國的存亡大局,趙子龍又怎敢有絲毫的大意疏忽? 趙子龍前幾步,挨近孔明的身側,悄聲道:“義兄。
前面十裡之地,便是曹軍重兵把守的潼關,我等是否不改路向?” 若然如此,很快便會抵臨潼關城下了。
” 孔明微笑道:“不必更改,照原來所定路線行進。
”趙子龍吃驚道:“義兄。
這太危險也。
萬一被曹軍發現行藏,派重兵圍捕,情勢必危。
義兄一身系蜀國安危,怎可如此犯險?若義兄堅持地入潼關、我唯有孤身向潼關曹軍挑戰,以引開曹軍的視線,讓義兄從容而進好了。
”雕雪見趙子龍如此維護孔明,芳心不由大慰,格格嬌笑道:“子龍勇氣可嘉,當真一身是膽埃”司馬芝卻吃驚道:“子龍哥哥此刻并無一兵一卒,去向曹軍挑戰,豈非以卵擊石嗎?這怎麼可以。
孔明大哥,快改變路線埃”不料孔明卻從容笑道:“放心。
放心。
路線不必改變,子龍亦不必孤身前去挑戰,隻消向潼關行進便是。
” 趙子龍見孔明胸有成竹,料想他必已算定妙計,便不敢再異議,搶先一步,走在前頭,趙子龍暗地決定,若有任何兇險,他就算拼了生命,亦必維護孔明的安全。
雖然如此,但趙子龍卻越接近潼關便越驚心,因為此時是正午時分,陽光普照,潼關上面守城的曹軍,對接近的人洞察一切,孔明的行藏怎可隐蔽?再前行一段路,趙子龍目力超卓,他放眼望去,已可見潼關上曹軍的旗幟了。
……漸而更見關上正在巡檢的曹軍身影。
……他不由大駭,暗道:“此時若再接近,必被關上曹軍發現,孔明雖然是平裝便服,但他那身羽扇綸巾的形象太深刻,當今之世早已傳遍,極有可能被曹軍識破身分,屆時大軍一湧而出,千軍萬馬圍攻之下,孔明的生命危險了。
……眼見又接近潼關一段路,趙子龍步步驚心,心中一陣抽緊,他的右手已緊握劍柄,由于心情緊張,手心竟滴出汗水來了。
……趙子龍不由暗歎口氣,心道:今日一場生死厮殺,隻怕已勢不可免也。
就在此時,潼關上空忽地利起一陣猛烈的強風,邊關樓上的曹軍戰旗亦被刮倒,關上的曹軍東奔西突,一片混亂。
接而天際突然一黑,在正中當懸、光華灼灼的太陽,竟被一個滾圓的大黑球遮住,光華驟失,下面的山野、大地、城廓,登時陷入一片黑暗……趙子龍、雕雪、司馬芝三人,不約而同齊聲的呼道:“日蝕。
日蝕……怎的競在此時發生?……孔明卻欣然笑道:“日蝕已生,光明轉入黑暗,此時不入潼關,更待何時呢?” 趙子龍一聽,這才恍然而悟,原來孔明早已料定,今日正午必有日蝕發生,光明亦必化作黑暗,正好趁此機會混進潼關。
……他也不再猶豫,搶先大步奔近,渲關上的曹軍,先彼強風沖擊,又被日蝕所吓,而關前關下,山野城廓一片黑暗,早已亂作一團,哪還有暇仔細搜查入關的民衆?……關外的人流,亦趁亂一湧而入。
孔明、趙子龍、雕雪、司馬芝等四人,趁着混亂,十分順利進入潼關。
四人也不停留,直奔潼關東門,施然出關而去。
四人出了潼門,又繞道避開進入中原的第二道關口——陽平關。
離開陽平關往東行三十裡,便抵三峽郡。
此地已是中原地帶,東面三百裡,便是中原重鎮、漢朝古都洛陽了。
孔明一路向東面行進,中途并不停留,漸而已進入中原腹地,官兵防守也比邊關大為松懈。
因此四人的行蹤誰也沒察覺,一路上十分順利。
三日後,便已抵達古都洛陽的郊外二十裡地,孔明心中忽然一動,猛地憶起,他早年曾跟随師父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