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山雨欲來

關燈
将軍!目下滿城皆反,誓滅曹賊,連金緯亦已反曹,你何不識相反曹歸漢,共報漢室?” 王必大怒,拔劍欲殺耿紀,不料他已酒醉,在馬上搖晃不定,反被耿紀一槍刺中左肩,慌忙棄馬逃走,他本欲前去投奔金緯,不料金緯亦反,無奈隻好轉奔西門,投奔曹休。

     曹休接着王必,知耿紀、金緯、韋晃等人反叛,慌忙披挂上陣,率千騎兵丁平亂。

    此時城内到處火起,連宮中的五鳳樓亦燒着了,漢獻帝劉協不知底細,吓得慌忙逃人深宮中躲避。

     禁衛皇宮的禦林軍,亦不知詳情,死守宮門,耿紀、韋晃、金緯等人,根本難以接近皇宮,更休提向漢獻帝面奏滅曹大計了。

     就在城中大亂之際,城外屯駐的夏侯惇,見城内起火,又聽城内到處有人大喊:“殺曹賊以扶漢室。

    ” 夏侯惇身為曹氏宗族,聞喊聲不由大怒。

    他即刻下令,三萬大軍進許都,鎮壓叛曹之亂。

     在夏侯惇統率的三萬大軍強力鎮壓之後,耿紀、韋晃、金緯、吉氏兄弟的叛曹之亂,很快便被平定了。

    金緯、吉氏兄弟三人,被夏侯悼的大軍當場斬殺,耿紀、韋晃二人,欲殺出城外,卻被夏侯惇生擒活捉,手下數百人亦被夏侯惇的正規軍斬殺。

     夏侯惇迅速撲滅城中大火,将耿紀等五人的家小宗族悉數擒捉。

    一面派人飛報邺郡的曹操。

     在邺郡的曹操接報,不由又驚又喜。

    驚的是管辂的蔔算,競如斯靈驗!喜的是司馬懿的用計平亂,十分得體,且對情勢洞悉細微,若非及早派了大軍屯住許都城外,隻怕耿紀等五人的叛曹之亂,便會成功得手! 曹操驚喜之餘,下令将耿紀、韋晃二人,連同五人的家小宗族百人,全部斬殺。

    又下令将許都的朝中文武百官,全部押解到邺郡魏王宮,以排隊自報是否救火的藉口,将一批自稱曾出來救火的朝中大臣斬了,共計五百餘人,漳河畔之水。

     亦被鮮血染紅。

     曹操又下令改組朝中的文武百官,全部換成忠于曹氏的人眩耿紀等五人的“叛曹之亂”,不但很快被平定,而且令曹操篡奪漢室的準備功夫,又大大的向前邁進一步,目下已幾乎水到渠成,隻差正式改朝換代了。

     這一切,均發生于管辂推斷的短短三日之内,靈驗如斯,不但十分驚喜,連司馬懿亦對管辂的神蔔驚佩不已。

    司馬懿亦因此而得益,更受曹操的倚重了。

     曹操派司馬懿,将管辂請入魏王宮正殿,他下令擺酒款待,席間更頻頻向管辂敬杯。

     三杯下肚,曹操已有三分酒意,他神色興奮,目灼灼的注視管辂,道:“先生神技,令孤敬佩,但先生可否再為我蔔算,我曹氏基業之長短。

    ” 管辂一聽,心中不由一動,暗道何不趁機窺視一下曹氏的天命之數?于是向曹操詢問時辰八字,然後即席推算。

     曹操此時對管辂的神通已再無任何懷疑,神色十分緊張,目灼灼的盯着管辂。

     管辂以曹操的時辰八字推算,得卦象道:“三馬同槽,獅子居中;日月沉浮,乾坤輪迥。

    ”他心中不由一陣驚愕,因為,他已隐隐窺破卦象中的天命大輪回異象了! 曹操見管辂沉吟不語,不由大急,忙道:“管先生!卦象如何?快說其詳。

    ” 管辂無奈,隻好把卦象坦白道出,又道:“此乃茫茫天數,我亦不可預知埃”曹操一聽,卻不由大笑道:“我已晉位為王,天下在握,已牢不可破,此亦為天數!既天數已定,我又何必再追求什麼埃”他一頓,又向管辂含笑道:“先生神技驚人,助孤平亂,功不可沒。

    孤打算封先生為朝廷太史官,未知肯接納否?”太史官即等同于司天官,專門為朝廷推算曆法,地位尊崇而清高,曹操欲授管辂太史之職,顯見他十分欣賞管辂的神通。

     不料管辂卻沉然笑道:“多謝魏王厚意,但管某人自知額無靠王之骨,眼無守業之睛,鼻無為官之梁柱,腳無向上之天根,不宜出任治人,因此隻好婉卻魏王的好意。

    ” 曹操見管辂無欲無求,淡泊名利,毫無野心,不由大合心意,對他更加客氣了。

    他向管辂含笑道:“管先生不願為官,孤便贈你金銀财寶,令你做天下首富!如何?” 管辂道:“我無财運,亦無富根,若得橫财,必折壽數,故不敢受也。

    ” 司馬懿在一旁聽了,心中不由一動,暗道:管辂此論極有深意,既财富可令人折壽,那官祿王位,豈非同樣令根基淺薄之人壽損麼?……然則此非是否會應驗于魏王曹操的身上?……他知曹操疑心極重,這心念是決計不敢在他面前暴露的,否則必招殺身之禍。

    他因此一直默不作聲,隻在旁邊肅然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