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山雨欲來

關燈
金緯,與王必相交甚厚,若能通過金緯,聯絡王必,則大事可成。

     韋晃猶豫道:“王必對曹操死心踏地,金緯既然是王必的好友,曹操篡位,對他們必大有好處,金緯又怎會反叛曹操呢?” 耿紀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國難在即,我等唯有勇敢一試了。

    ” 韋晃亦再無異議,于是倆人同至金緯府上。

    金緯見是韋晃到訪,毫不見外,接入後堂。

     彼此寒暄幾句,韋晃便試探他說:“我等知你與王必交厚,故特來相求。

     金緯奇道:“二位相求什麼?” 韋晃道:“我知魏王早晚必受漢帝禅讓帝位,魏王必登九王之尊,公與王長史必定榮升高遷。

    望屆時提攜我等一二。

    ” 金緯一聽,不由拂袖而起。

    剛好侍從捧茶出來,金緯的衣袖,将茶水也潑翻滿地。

     韋晃故作吃驚道:“金兄,你我相知甚厚,為何拒人于千裡外呢?” 金緯怒道:“我與你相交,因為知你忠于漢室,如今國難在即,不思報國,反而助纣為虐,我羞與你再為好友。

    ” 耿紀在一旁,插口道:“但天意如此,似乎已不可逆違。

    ” 金緯怒容滿面,再不發話,大有逐客之意。

     耿紀、韋晃二人,見金緯對漢室仍如此忠心,便摒退下人,向金緯悄聲道:“我等實力思謀平國難而來,剛才所言,不過是試探一下罷了。

    ” 金緯慨然說道:“我家世為漢室之臣,并當死為漢室之鬼,我豈會有心歸附漢賊?你欲平國難,未知有何高見?” 韋晃道:“我們雖有報國之心,可惜未有平賊之計。

    ” 金緯想了想,便慨然說道:“我願作内應,殺死王必,奪其禦林兵權,保護漢獻帝下旨讨賊!此後再外聯蜀川劉備,起兵外應,曹操必敗矣。

    ” 耿紀、韋晃二人一聽,不由大喜道:“金緯先生之計大好,曹賊必可被滅。

    ” 金緯又道:“我尚有二人,乃當日董承起事被殺太醫吉平之子,二人當日出逃,避過一劫,如今已潛返許都,對曹操有殺父之仇,二人必可助我等一臂之力。

    ” 三人商議一番,即派人秘密将吉平二子請入金府。

    二子一名吉邈,一名吉穆,與曹操果然仇深似海,誓殺曹操為父報仇當下五人聚集金府密室之中,商議讨賊之計,其中以金緯最有膽色謀略。

    隐然成為五人的領袖。

     隻見金緯沉吟半晌,便斷然說道:“明日晚上,便即十五元宵。

    城中必定大放煙火,以作慶賀。

    屆時耿紀、韋晃二人,各領家傭兵丁,殺向王必的禦林軍營,見營内起火,即殺人。

     殺了王必,奪了禦林軍兵權,即入宮請天子登五風樓,宣告百官面谕讨賊,吉兄弟二人,于城中放火,呼喊百姓誅殺國賊,截住城内救兵,待天子降诏,招安畢,即率軍殺至邺郡魏王宮,擒捉曹操,再傳诏蜀川劉備,令為外應,則大事定矣。

    ” 耿紀等更無異議,當即獻血為盟,約定明晚二更時分,即行起事。

     耿紀、韋晃二人返回府中,各自聚集了家丁親兵三四百人,以及一批兵器、火種,吉邈兄弟二人,亦秘密召集了三百人,準備明晚二更行動。

     金緯自己則親赴王必的禦林軍軍營,迷惑禦林軍統領王必。

     王必與金緯甚為交厚,見他到訪,親自迎入營中,又擺酒款待,與金緯飲酒暢談,十分相投。

     三杯下肚,金緯見王必已有幾分酒意,便毫不遲疑,向王必進言道:“王統領,如今天下稍為安定,魏王威鎮四海,明日便是無宵佳節,宜大放煙火,以示太平氣象。

    魏王知悉,必大為贊賞。

    ” 王必一聽,不由大喜道:“魏王待我恩重如山,但得魏王高興,我何事不可為呢。

    ”他更不猶豫,當即下令,張貼告示,着城中百姓臣民,明晚大放煙火,慶賀元宵,贊頌魏王平定天下的威德。

     第二天晚上,天剛入黑,許都城中,宮内宮外,六街三巷。

     果然張燈挂彩,競放花煙,城中鼓樂嚣天,十分熱鬧。

    因奉了王必的軍令,城中任由百姓臣民的自由出入,因此到處人山人海,出入無禁。

     王必自己,也與一衆禦林将領,在軍營中飲酒作樂,十分暢快。

     到當晚的二更時分,王必及一班禦林軍将領,正在營中痛飲,人人均已有七分醉意了。

     就在此時,軍營之中,有人大喊:“起火!軍營起火。

    ……”王必大驚,慌忙帶醉披挂上馬出帳查看。

    隻見火光烘烘,又聞喊殺連聲,心料禦林軍必生内亂,他又已酒醉難支。

     隻好馳馬出營,走到南門,投奔南門的金緯府中暫避。

     中途卻遇上耿紀,在馬上挺槍揚威,向王必大喝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