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曹劉對決
關燈
小
中
大
“諸位皆以私心作念,不顧大局,我獨自出戰,迎擊吳軍好了。
”張遼說罷,便點兵欲出城。
李典心中感動,亦慨然說道:“張将軍如此英勇,我豈敢因私怨而損大局?願聽從将軍指揮調度。
” 張遼大喜道:“好極了!那李将軍先引一軍于逍遙津北面埋伏,待吳軍殺過來,可速斷津上橋梁,我與樂将軍合力痛擊。
” 李典領令,率軍前去逍遙津北埋伏。
此時,孫權軍的前鋒,由呂蒙甘甯統率,已進到合肥城郊十裡之地。
樂進率軍殺來,甘甯出馬與樂進交戰,僅數回合,樂進便詐敗而逃。
甘甯與呂蒙一齊率軍追殺樂進,眨眼便去遠了。
孫權率中軍推進,此時他身邊隻有淩統一員大将。
孫權聽說前鋒已得勝,便下令大軍加速向合肥進擊。
孫權率軍剛抵合肥城郊逍遙津北面,忽地炮響數聲,左面一軍由張遼統率,右面一軍由李典率領,如猛虎出山般殺來,兩面夾擊孫權,勢不可擋。
孫權身邊隻得淩統護衛,不由大駭。
他急召前鋒呂蒙、甘甯回救,但援軍未到,張遼已從左面突破孫權的中軍防衛,殺了過來。
淩統負責護衛孫權,但他手下此時隻得三百餘騎兵,抵擋不住張遼的強大曹軍,他向孫權大叫道:“勢危矣!主公請速渡逍遙橋。
”淩統叫時,張遼的二千精騎,已排山倒海般殺了過來。
淩統隻好拼死迎戰,阻擋張遼軍的去路。
孫權心中惶亂,慌得奔上逍遙橋,馬到橋南,卻見橋梁南面一端己被拆斷,寬及丈餘,難以逾越,孫權不由吓得手忙腳亂。
此時,有親兵大叫道:“主公可勒馬退後,再縱馬向前,當可跳越。
” 孫權依言勒馬退後三丈,然後猛抽一鞭,戰馬負痛,瘋狂沖前,飛身一躍,終于跳過斷橋抵彼岸。
逍遙橋北面,淩統所率的三百騎兵,已被張遼軍全殲,淩統亦身中數槍,渾身浴血。
呂蒙、甘甯知孫權的中軍被襲,慌忙回救,又被李典率軍截住圍擊。
呂蒙的前鋒大軍,來回奔波,十分慌亂,被李典消滅大半。
幸而此時徐盛、董襲二将,駕船從逍遙河上接應,呂蒙、甘甯、淩統諸将,才得以逃出生天。
張遼于逍遙津北一役,殺得東吳鬼哭神号,人人心驚,提起張遼二字,連江東小兒亦不敢啼叫。
孫權經此一役,餘悸未消,隻好退回東吳邊關重鎮儒須去了。
懦須位于今安徽含山縣西南,本是一座山名。
東吳曾建業于此,令諸葛瑾建“儒須大堤”,大堤左面連儒須山,右面接七寶山,中間鑿石通水;又于儒須山築城,稱為東關;七寶山築城稱為西關,山川險峻,是控扼北面曹操南犯的要塞。
孫權退回儒須,但進取合肥之心仍決計不息。
他一面整頓水陸兵馬,一面派人回江南,調兵增援,準備再戰。
另一面,張遼在合肥,偵悉孫權正從江東調兵,料孫權必會再攻合肥。
他擔心兵力難于抵敵,便派人往漢中,飛報曹操。
曹操接報大驚,他唯恐後方不穩,便留下了夏侯淵守漢中及屯兵關隘,防範劉備從蜀川進犯。
他自己則率軍回師,火速返回中原,親自帶兵增援合肥。
合肥距儒須不到百裡,曹操深知,若合肥被孫權攻陷,他的後方大本營許都,立刻便暴露于孫權的鐵騎之下,因此他不得不全力援救。
正當曹操在合肥,孫權在儒須,兩軍虎虎對峙之際,法正向劉備進言道:“曹操在平定漢中後,不乘勢直取巴蜀,十分失策。
如今曹操已被孫權在儒須牽制住,為甚不速發大軍,出擊漢中呢?我料必可獲全勝也。
” 劉備猶豫道:“但蜀川初定,人心未穩,是否可以興兵呢? 而且曹操留下夏侯淵、張郃二将鎮守漢中,漢中不易取呀。
” 法正道:“不然,夏侯淵與張郃均非将帥之才,進攻漢中,必可獲全勝。
” 劉備猶豫不決,隻好問計于孔明。
孔明沉吟道:“法正所論,有其道理,若不取漢中,困守蜀川,則蜀川難以穩固,但現下蜀川形勢初定,未達安穩,亦不可貿然出動大軍離境。
而且夏侯淵亦是曹操帳下的名将,此人深通韬略,善曉兵機,不可大意。
” 劉備道:“那先生以為,我實施何計為妙?” 孔明微笑道:“目下翼德與孟起二将,皆位于蜀川與漢中交接邊界,二将均是可與曹軍一鬥也,今可令張飛、馬超二将,進軍巴西、下辦,擺出進攻漢中的态勢,試探曹軍的反應,我則伺機而動就可以了。
” 劉備欣然接納孔明的計策,派人傳令張飛和馬超,各率一萬大軍,張飛進逼巴西,馬超逼進下辦。
留守漢中的夏侯淵,聞報張飛和馬超各率軍逼近漢中邊關,有進犯之勢,連忙派人馳報遠在合肥的曹操。
曹操聞報大怒道:“我不謀蜀川,你
”張遼說罷,便點兵欲出城。
李典心中感動,亦慨然說道:“張将軍如此英勇,我豈敢因私怨而損大局?願聽從将軍指揮調度。
” 張遼大喜道:“好極了!那李将軍先引一軍于逍遙津北面埋伏,待吳軍殺過來,可速斷津上橋梁,我與樂将軍合力痛擊。
” 李典領令,率軍前去逍遙津北埋伏。
此時,孫權軍的前鋒,由呂蒙甘甯統率,已進到合肥城郊十裡之地。
樂進率軍殺來,甘甯出馬與樂進交戰,僅數回合,樂進便詐敗而逃。
甘甯與呂蒙一齊率軍追殺樂進,眨眼便去遠了。
孫權率中軍推進,此時他身邊隻有淩統一員大将。
孫權聽說前鋒已得勝,便下令大軍加速向合肥進擊。
孫權率軍剛抵合肥城郊逍遙津北面,忽地炮響數聲,左面一軍由張遼統率,右面一軍由李典率領,如猛虎出山般殺來,兩面夾擊孫權,勢不可擋。
孫權身邊隻得淩統護衛,不由大駭。
他急召前鋒呂蒙、甘甯回救,但援軍未到,張遼已從左面突破孫權的中軍防衛,殺了過來。
淩統負責護衛孫權,但他手下此時隻得三百餘騎兵,抵擋不住張遼的強大曹軍,他向孫權大叫道:“勢危矣!主公請速渡逍遙橋。
”淩統叫時,張遼的二千精騎,已排山倒海般殺了過來。
淩統隻好拼死迎戰,阻擋張遼軍的去路。
孫權心中惶亂,慌得奔上逍遙橋,馬到橋南,卻見橋梁南面一端己被拆斷,寬及丈餘,難以逾越,孫權不由吓得手忙腳亂。
此時,有親兵大叫道:“主公可勒馬退後,再縱馬向前,當可跳越。
” 孫權依言勒馬退後三丈,然後猛抽一鞭,戰馬負痛,瘋狂沖前,飛身一躍,終于跳過斷橋抵彼岸。
逍遙橋北面,淩統所率的三百騎兵,已被張遼軍全殲,淩統亦身中數槍,渾身浴血。
呂蒙、甘甯知孫權的中軍被襲,慌忙回救,又被李典率軍截住圍擊。
呂蒙的前鋒大軍,來回奔波,十分慌亂,被李典消滅大半。
幸而此時徐盛、董襲二将,駕船從逍遙河上接應,呂蒙、甘甯、淩統諸将,才得以逃出生天。
張遼于逍遙津北一役,殺得東吳鬼哭神号,人人心驚,提起張遼二字,連江東小兒亦不敢啼叫。
孫權經此一役,餘悸未消,隻好退回東吳邊關重鎮儒須去了。
懦須位于今安徽含山縣西南,本是一座山名。
東吳曾建業于此,令諸葛瑾建“儒須大堤”,大堤左面連儒須山,右面接七寶山,中間鑿石通水;又于儒須山築城,稱為東關;七寶山築城稱為西關,山川險峻,是控扼北面曹操南犯的要塞。
孫權退回儒須,但進取合肥之心仍決計不息。
他一面整頓水陸兵馬,一面派人回江南,調兵增援,準備再戰。
另一面,張遼在合肥,偵悉孫權正從江東調兵,料孫權必會再攻合肥。
他擔心兵力難于抵敵,便派人往漢中,飛報曹操。
曹操接報大驚,他唯恐後方不穩,便留下了夏侯淵守漢中及屯兵關隘,防範劉備從蜀川進犯。
他自己則率軍回師,火速返回中原,親自帶兵增援合肥。
合肥距儒須不到百裡,曹操深知,若合肥被孫權攻陷,他的後方大本營許都,立刻便暴露于孫權的鐵騎之下,因此他不得不全力援救。
正當曹操在合肥,孫權在儒須,兩軍虎虎對峙之際,法正向劉備進言道:“曹操在平定漢中後,不乘勢直取巴蜀,十分失策。
如今曹操已被孫權在儒須牽制住,為甚不速發大軍,出擊漢中呢?我料必可獲全勝也。
” 劉備猶豫道:“但蜀川初定,人心未穩,是否可以興兵呢? 而且曹操留下夏侯淵、張郃二将鎮守漢中,漢中不易取呀。
” 法正道:“不然,夏侯淵與張郃均非将帥之才,進攻漢中,必可獲全勝。
” 劉備猶豫不決,隻好問計于孔明。
孔明沉吟道:“法正所論,有其道理,若不取漢中,困守蜀川,則蜀川難以穩固,但現下蜀川形勢初定,未達安穩,亦不可貿然出動大軍離境。
而且夏侯淵亦是曹操帳下的名将,此人深通韬略,善曉兵機,不可大意。
” 劉備道:“那先生以為,我實施何計為妙?” 孔明微笑道:“目下翼德與孟起二将,皆位于蜀川與漢中交接邊界,二将均是可與曹軍一鬥也,今可令張飛、馬超二将,進軍巴西、下辦,擺出進攻漢中的态勢,試探曹軍的反應,我則伺機而動就可以了。
” 劉備欣然接納孔明的計策,派人傳令張飛和馬超,各率一萬大軍,張飛進逼巴西,馬超逼進下辦。
留守漢中的夏侯淵,聞報張飛和馬超各率軍逼近漢中邊關,有進犯之勢,連忙派人馳報遠在合肥的曹操。
曹操聞報大怒道:“我不謀蜀川,你